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和家属谈一谈。”当医生神色凝重地看着灯箱上的颅脑和胸部胶片,对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凌志军明白了其中蕴含的言外之意。
那一天是2007年2月12日。医生在凌志军的颅内发现两处病灶,疑为“脑瘤”,两天后又在他的左肺发现肿瘤,由此诊断“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也可以说是“肺癌晚期”。院方说:已经活不过三个月了。
可几年过后,凌志军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很健康。在他记述自己抗癌经历的《重生手记》中,他说,“做一个聪明的病人,远比做一个听话的病人更重要。”
别让医生吓死你
“为什么是我?老天爷为何要下如此狠手?为什么我没有好好享受人生?”像每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病人一样,起初的凌志军,脑中也曾闪过这些怨天尤人式的想法。
鲜花从起居室一直到床边,他听到了亲朋们的勉强、哀痛和忧伤。
癌症圈子里有句话:治,是找死;不治,是等死。凌志军和他的家人首先面对的问题是,要不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立即做开颅手术?
妻子晓东收集了大量的类似病例,显示:走上手术、化疗、放疗这条路的大多数病人,在经过短暂的好转之后就会迅速恶化,然后悲惨地死去。而根据凌志军的观察,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疗法能像化疗一样声名狼藉,却又如此广泛地应用于病人身上。
无论仪器检查还是他自己的感觉,都没有证据表明脑袋里的肿瘤在继续恶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匆匆忙忙地切开脑袋?”和家人商议之后,他决定暂时搁置医生的“立即实施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建议,继续观察至少三周。
凌志军有30多年记者工作经历,也出版过《交锋》、《联想风云》、《中国的新革命》、《变化》等多部畅销书,被人称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职业的本能促使他去探查中国的癌症治疗现状,结果,他获得的一系列数据让他大吃一惊:全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大约200万,有80%的癌症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美国癌症病人五年存活率达81%,而我国癌症病人五年存活率仅10%-30%。
也是在他最绝望的日子里,一些他认识的美国朋友不约而同地告诉他,癌症不是绝症,而只是一种慢性病。他们说,在美国,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来看待癌症的。
凌志军据此猜想:国内的癌症治疗体系有可能存在致命的弊端,而国人对癌症的认识存在致命的偏差。
他看到的另一个数据说,在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癌症患者中有很多人并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错误的治疗。
也就是说,很多人让医生的话“吓死了”。
三个月难熬的等待期过后,凌志军又去做了一次检查,结果令医生大吃一惊:颅内肿瘤不仅没有长大,而且还变小了!晓东在那天的日记里说,这是她那个时期最轻松愉快的一天,不是因为排除了肿瘤的可能性,而是改变了对癌症的看法:他们有信心和它和平共处。
凌志军决定继续为自己寻找康复之路。
“我知道该相信谁”
为了治疗和康复,五年来凌志军走了八千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西藏两个来回。期间,像每一个中国的普通病人一样,经历了难以言说的艰辛与辛酸,“中国的老百姓在官员和医生面前是最没有尊严的”。
他不仅拜访了多位京沪大医院的医疗专家,也听取过民间中医奇人的建议。有一位被外界称作“刘太医”的中医,曾从外地专程赶来为凌志军治病。一番观察交流之后,“刘太医”为他开出了药方:“喝我的牛筋汤和开胃汤,先喝三个月。”
超市里卖的牛筋并不符合这个药方要求,凌志军的朋友驱车直接赶到了郊区的屠牛场,从屠夫手里买来臊臭的牛筋,还混合着牛粪、腐肉和污水的混合味道。凌志军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场景:“我恭恭敬敬地把这堆臭烘烘的口袋迎进家门,就像迎接拯救生命的奇珍异宝。妻子晓东把它精心分成小包藏在冰柜中,念叨着:全靠它啦。”
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日子里,凌志军的家里就弥漫着屠宰场的臊臭味道。
他读到写“苹果之父”乔布斯的一篇传记,说他在身患癌症之后,甚至曾经吃马粪治疗。凌志军有了更多的理解:“人到了那时候,只有他相信有用,别说马粪,就是人粪,也能吃下去。”
当凌志军暂时逃过了医生设定的“鬼门槛”,很多癌症患者问,是不是“刘太医”的这两种汤真的有奇效?凌志军的回答是,这种疗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至于疗效,就不能凭直觉下断言。“我不能确定,如果当初我没有喝这两味汤就命归西天,所以也无从证明它们是否有起死回生之效。”
但“刘太医”的一些理念确实影响了他。比如“三分治,七分养”,比如“与癌细胞和平共处,而不是你死我活。”凌志军甚至有个直觉:在癌症治疗领域,所谓“科学”和“瞎蒙”之间的界限,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清楚。
凌志军在中医西医之间并没有倾向,“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中医西医能治了病就是好医。”
市场上有很多中医养生类的书,他觉得几乎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把一个东西推向极端,好像它可以取代一切。“说了红薯好,红薯就能治百病,说绿豆好,绿豆就能治百病,说水好,水就能治百病,对吧?这些东西是不是好东西?是好东西,但你要说它能代替一切,治百病,那就是胡说了。事实上这些东西我都吃。但是我从来不会像他们书里面写的那样吃,也不会因为他们被称为骗子就不吃了。”
在《重生手记》中,他总结了“少犯错误的10条原则”,“导致治疗失败的八个思维模式”等,其中说:不是越新奇、越昂贵的药就越好;对那些名气虽大却过于自信轻率的医生,切不可盲目追随。
这并不是意味着就一概排斥医生的建议。事实上,在查出颅内病发并且肺部病变之后的一年多后,凌志军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做了胸外科手术。切除肺部病变的部分后发现,是恶性肿瘤。因为手术及时,凌志军又逃过了一劫。 他说:“我不懂医,但我懂人。我知道该相信谁。”
重新打量生活
他五年的抗癌经历,简单说来就是:在一次手术中切除了左肺的恶性肿瘤,但是一直没有接受手术切除脑瘤的治疗方案。他拒绝了一些“抗癌特效药”,也拒绝了化疗和放疗。术后出院时,凌志军甚至连一片药也没带回家。
因为康复情况稳定,他已经从起初的三个月检查一次,减少到目前的每年一次。
他愿意将自己的抗癌经历跟大家分享,但他也担心别人会盲目效仿。“同样一种方法,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千万不要盲目仿效我的方法,就像我从来不会盲目仿效任何一个成功者一样。”
他说,“我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病人,我的感受并未经过科学验证。”
作家毕淑敏在听完他病况的叙述后,说:“这是你自己的身体以一种最强烈的方式发出警告,必须有一个彻底的改变。”而医学界对癌症原因的分析,也不外乎以下几种:遗传,环境污染,包括饮食在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精神压力。
这些,都促使他用批判的眼光打量自己的之前“每天12小时,每周7天”的工作节奏。
他重拾了之前手工磨咖啡的习惯。他不喜欢速溶包装,不喜欢咖啡馆,不喜欢电动磨具磨出来的咖啡粉,他觉得只有手工研磨才能达到咖啡的最高境界。每天起床后,穿衣洗漱只要5分钟,随后却用20分钟来烹制这杯咖啡。
而这种闲情逸致,是在凌志军生病之前不可能拥有的。之前,为了赶时间,他会匆匆塞上几口面包,隔了一夜的开水冲一杯速溶咖啡。
凌志军喜欢独处,不喜欢呼朋唤友;喜欢清静,不喜欢喧嚣。过去几十年,他习惯于忙碌;而现在,他发现自己习惯了无所事事,学会了静静地迎接日出日落,云聚云散。
为了更好的空气,他搬了家。从闹市区搬到了到了北五环附近一个坐拥湖水山色的小区。“越搬越远,感觉就是没办法,因为城里面的空气闻都能闻得出来那个味不对。”
在最绝望的时候,他曾写下“最想做的十件事”,现在看来再平淡不过了:“吃一次清蒸鲥鱼”,“在大海里游一次泳”,“从雪山顶峰速滑下山”等等。几年后,奇迹般活下来的凌志军,终于和妻子回到了雪山。当晚回到营地,难以抑制自己兴奋的凌志军,给那些关心他的朋友发了一条短信:“号外:凌志军重返滑雪场。”
那一天是2007年2月12日。医生在凌志军的颅内发现两处病灶,疑为“脑瘤”,两天后又在他的左肺发现肿瘤,由此诊断“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也可以说是“肺癌晚期”。院方说:已经活不过三个月了。
可几年过后,凌志军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很健康。在他记述自己抗癌经历的《重生手记》中,他说,“做一个聪明的病人,远比做一个听话的病人更重要。”
别让医生吓死你
“为什么是我?老天爷为何要下如此狠手?为什么我没有好好享受人生?”像每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病人一样,起初的凌志军,脑中也曾闪过这些怨天尤人式的想法。
鲜花从起居室一直到床边,他听到了亲朋们的勉强、哀痛和忧伤。
癌症圈子里有句话:治,是找死;不治,是等死。凌志军和他的家人首先面对的问题是,要不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立即做开颅手术?
妻子晓东收集了大量的类似病例,显示:走上手术、化疗、放疗这条路的大多数病人,在经过短暂的好转之后就会迅速恶化,然后悲惨地死去。而根据凌志军的观察,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疗法能像化疗一样声名狼藉,却又如此广泛地应用于病人身上。
无论仪器检查还是他自己的感觉,都没有证据表明脑袋里的肿瘤在继续恶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匆匆忙忙地切开脑袋?”和家人商议之后,他决定暂时搁置医生的“立即实施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建议,继续观察至少三周。
凌志军有30多年记者工作经历,也出版过《交锋》、《联想风云》、《中国的新革命》、《变化》等多部畅销书,被人称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职业的本能促使他去探查中国的癌症治疗现状,结果,他获得的一系列数据让他大吃一惊:全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大约200万,有80%的癌症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美国癌症病人五年存活率达81%,而我国癌症病人五年存活率仅10%-30%。
也是在他最绝望的日子里,一些他认识的美国朋友不约而同地告诉他,癌症不是绝症,而只是一种慢性病。他们说,在美国,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来看待癌症的。
凌志军据此猜想:国内的癌症治疗体系有可能存在致命的弊端,而国人对癌症的认识存在致命的偏差。
他看到的另一个数据说,在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癌症患者中有很多人并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错误的治疗。
也就是说,很多人让医生的话“吓死了”。
三个月难熬的等待期过后,凌志军又去做了一次检查,结果令医生大吃一惊:颅内肿瘤不仅没有长大,而且还变小了!晓东在那天的日记里说,这是她那个时期最轻松愉快的一天,不是因为排除了肿瘤的可能性,而是改变了对癌症的看法:他们有信心和它和平共处。
凌志军决定继续为自己寻找康复之路。
“我知道该相信谁”
为了治疗和康复,五年来凌志军走了八千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西藏两个来回。期间,像每一个中国的普通病人一样,经历了难以言说的艰辛与辛酸,“中国的老百姓在官员和医生面前是最没有尊严的”。
他不仅拜访了多位京沪大医院的医疗专家,也听取过民间中医奇人的建议。有一位被外界称作“刘太医”的中医,曾从外地专程赶来为凌志军治病。一番观察交流之后,“刘太医”为他开出了药方:“喝我的牛筋汤和开胃汤,先喝三个月。”
超市里卖的牛筋并不符合这个药方要求,凌志军的朋友驱车直接赶到了郊区的屠牛场,从屠夫手里买来臊臭的牛筋,还混合着牛粪、腐肉和污水的混合味道。凌志军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场景:“我恭恭敬敬地把这堆臭烘烘的口袋迎进家门,就像迎接拯救生命的奇珍异宝。妻子晓东把它精心分成小包藏在冰柜中,念叨着:全靠它啦。”
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日子里,凌志军的家里就弥漫着屠宰场的臊臭味道。
他读到写“苹果之父”乔布斯的一篇传记,说他在身患癌症之后,甚至曾经吃马粪治疗。凌志军有了更多的理解:“人到了那时候,只有他相信有用,别说马粪,就是人粪,也能吃下去。”
当凌志军暂时逃过了医生设定的“鬼门槛”,很多癌症患者问,是不是“刘太医”的这两种汤真的有奇效?凌志军的回答是,这种疗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至于疗效,就不能凭直觉下断言。“我不能确定,如果当初我没有喝这两味汤就命归西天,所以也无从证明它们是否有起死回生之效。”
但“刘太医”的一些理念确实影响了他。比如“三分治,七分养”,比如“与癌细胞和平共处,而不是你死我活。”凌志军甚至有个直觉:在癌症治疗领域,所谓“科学”和“瞎蒙”之间的界限,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清楚。
凌志军在中医西医之间并没有倾向,“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中医西医能治了病就是好医。”
市场上有很多中医养生类的书,他觉得几乎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把一个东西推向极端,好像它可以取代一切。“说了红薯好,红薯就能治百病,说绿豆好,绿豆就能治百病,说水好,水就能治百病,对吧?这些东西是不是好东西?是好东西,但你要说它能代替一切,治百病,那就是胡说了。事实上这些东西我都吃。但是我从来不会像他们书里面写的那样吃,也不会因为他们被称为骗子就不吃了。”
在《重生手记》中,他总结了“少犯错误的10条原则”,“导致治疗失败的八个思维模式”等,其中说:不是越新奇、越昂贵的药就越好;对那些名气虽大却过于自信轻率的医生,切不可盲目追随。
这并不是意味着就一概排斥医生的建议。事实上,在查出颅内病发并且肺部病变之后的一年多后,凌志军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做了胸外科手术。切除肺部病变的部分后发现,是恶性肿瘤。因为手术及时,凌志军又逃过了一劫。 他说:“我不懂医,但我懂人。我知道该相信谁。”
重新打量生活
他五年的抗癌经历,简单说来就是:在一次手术中切除了左肺的恶性肿瘤,但是一直没有接受手术切除脑瘤的治疗方案。他拒绝了一些“抗癌特效药”,也拒绝了化疗和放疗。术后出院时,凌志军甚至连一片药也没带回家。
因为康复情况稳定,他已经从起初的三个月检查一次,减少到目前的每年一次。
他愿意将自己的抗癌经历跟大家分享,但他也担心别人会盲目效仿。“同样一种方法,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千万不要盲目仿效我的方法,就像我从来不会盲目仿效任何一个成功者一样。”
他说,“我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病人,我的感受并未经过科学验证。”
作家毕淑敏在听完他病况的叙述后,说:“这是你自己的身体以一种最强烈的方式发出警告,必须有一个彻底的改变。”而医学界对癌症原因的分析,也不外乎以下几种:遗传,环境污染,包括饮食在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精神压力。
这些,都促使他用批判的眼光打量自己的之前“每天12小时,每周7天”的工作节奏。
他重拾了之前手工磨咖啡的习惯。他不喜欢速溶包装,不喜欢咖啡馆,不喜欢电动磨具磨出来的咖啡粉,他觉得只有手工研磨才能达到咖啡的最高境界。每天起床后,穿衣洗漱只要5分钟,随后却用20分钟来烹制这杯咖啡。
而这种闲情逸致,是在凌志军生病之前不可能拥有的。之前,为了赶时间,他会匆匆塞上几口面包,隔了一夜的开水冲一杯速溶咖啡。
凌志军喜欢独处,不喜欢呼朋唤友;喜欢清静,不喜欢喧嚣。过去几十年,他习惯于忙碌;而现在,他发现自己习惯了无所事事,学会了静静地迎接日出日落,云聚云散。
为了更好的空气,他搬了家。从闹市区搬到了到了北五环附近一个坐拥湖水山色的小区。“越搬越远,感觉就是没办法,因为城里面的空气闻都能闻得出来那个味不对。”
在最绝望的时候,他曾写下“最想做的十件事”,现在看来再平淡不过了:“吃一次清蒸鲥鱼”,“在大海里游一次泳”,“从雪山顶峰速滑下山”等等。几年后,奇迹般活下来的凌志军,终于和妻子回到了雪山。当晚回到营地,难以抑制自己兴奋的凌志军,给那些关心他的朋友发了一条短信:“号外:凌志军重返滑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