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性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是初中教育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行动导向法是一种比较职业的教学指导思想,它是以工作任务或者行为作为导向,由角色扮演、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构成。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运用行动导向法,有助于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层次更广阔。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体育教学;行动导向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引言
行动导向法主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点,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并及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对他们积极地引导,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与组员合作,加强组内成员之间浓厚的协作氛围,通过组员间的分工合作,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设计好课程,把问题提出,引导学生研讨并解决问题,同时协调学生不同观点,让学生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哪种观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趋势。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初中体育教学以单纯的健身为指导思想。但在越来越重视体育的今天,让学生发挥主动运动的精神很有必要,使学生身心齐发展,树立终身体育观。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很快乐的,是一种享受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枯橾的模仿、教、学。
(二)教材缺乏生动、没有新意
现在初中的体育课教材基本都是内容乏味、千篇一律,没有灵活性和时代感。因此,初中体育课需要不断的增添新的教学内容,增加其内容的现实性,使其更具有实践意义,比如有利于未来职业。
(三)过于死板,与学生的实际问题不符
主要表现在都是采用的统一的标准测试、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等,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多学生有效的评价、测试,不能挖掘出学生的兴趣和才能,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体育课显得十分枯橾无味,没有一点乐趣,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一点意义。最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对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深远的阴影,违背了教育宗旨。
(四)教学质量的检测方式单一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是用固有的评价内容,固有评价形式、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评判,这在某一程度上就厄杀了一些同学与这种“固有”不一样的潜能,阻碍了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行动导向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一)首先对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确定,树立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行动导向法,为不同专业学生的未来不同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且紧密联系其就业,突出了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
(二)行动导向法的进一步落实,规范体育教学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使用行动导向法,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行为主体参与者—学生,行为动作—基本的某项运动技能、行为条件—合作中的学习、行为表现成果。
(三)行动导向法的进一步推广,采用多种体育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手段应尽量多样化,趣味化,例如多媒体演示、实物教学、情景教学,实地探究等,这些手段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快进人角色,激发其学习兴趣、热情,带动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行动导向法进一步把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教学评价为行动导向教学最后进行的一环节,从多方面进行学习评价的激励。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认知归纳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评价内容,应该多样化,既要评价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评价。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法的意义
(一)充分展示体育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法,不但能提供给体育教师展现个性化教学的机会,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行动导向法的灵活性,这就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发掘学生的潜能的同时也展示老师的综合能力。教师也需要一个平台去展示自己,去追寻自己的教育乐趣,所以他们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在课前必须设计好“行为”,这个行为必须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使其暗含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其自主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准备。虽然教师只是在一旁协助,却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吸取了老师的人生经验。让教师物尽其用,且又用之不竭。不但展示了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且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补充知识,同时提高教师网络等纵向知识,还促进教师全方位思考问题。一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
(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行动导向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学习,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变为主动,自己组织自己的课堂,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学习”这个任务。在课堂中学生是主动地边学边做边思的,学生既能够及时学会、掌握及运用技能,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这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助的同学关系,有效的克服现代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认识错误意识低、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高学生的互帮互助的高尚品质,为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行动导向法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的发展,综合能力的提升,是现代化教育宗旨的护航。
结束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行动导向法的运用有助于体育教学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课程改革有重大的突破。不但符合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还顺应了当前我国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新标准,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活跃了体育教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以及体育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必要性、可行性,适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陆敬春.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2012,(12):22.
[2]林兆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中职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6):152-153.
[3]苏荣.全面推行新型理念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01):79.
[4]戴春丽,欧少荣.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150-15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体育教学;行动导向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引言
行动导向法主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点,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并及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对他们积极地引导,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与组员合作,加强组内成员之间浓厚的协作氛围,通过组员间的分工合作,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设计好课程,把问题提出,引导学生研讨并解决问题,同时协调学生不同观点,让学生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哪种观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趋势。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初中体育教学以单纯的健身为指导思想。但在越来越重视体育的今天,让学生发挥主动运动的精神很有必要,使学生身心齐发展,树立终身体育观。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很快乐的,是一种享受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枯橾的模仿、教、学。
(二)教材缺乏生动、没有新意
现在初中的体育课教材基本都是内容乏味、千篇一律,没有灵活性和时代感。因此,初中体育课需要不断的增添新的教学内容,增加其内容的现实性,使其更具有实践意义,比如有利于未来职业。
(三)过于死板,与学生的实际问题不符
主要表现在都是采用的统一的标准测试、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等,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多学生有效的评价、测试,不能挖掘出学生的兴趣和才能,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体育课显得十分枯橾无味,没有一点乐趣,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一点意义。最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对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深远的阴影,违背了教育宗旨。
(四)教学质量的检测方式单一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是用固有的评价内容,固有评价形式、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评判,这在某一程度上就厄杀了一些同学与这种“固有”不一样的潜能,阻碍了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行动导向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一)首先对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确定,树立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行动导向法,为不同专业学生的未来不同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且紧密联系其就业,突出了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
(二)行动导向法的进一步落实,规范体育教学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使用行动导向法,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行为主体参与者—学生,行为动作—基本的某项运动技能、行为条件—合作中的学习、行为表现成果。
(三)行动导向法的进一步推广,采用多种体育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手段应尽量多样化,趣味化,例如多媒体演示、实物教学、情景教学,实地探究等,这些手段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快进人角色,激发其学习兴趣、热情,带动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行动导向法进一步把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教学评价为行动导向教学最后进行的一环节,从多方面进行学习评价的激励。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认知归纳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评价内容,应该多样化,既要评价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评价。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法的意义
(一)充分展示体育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法,不但能提供给体育教师展现个性化教学的机会,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行动导向法的灵活性,这就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发掘学生的潜能的同时也展示老师的综合能力。教师也需要一个平台去展示自己,去追寻自己的教育乐趣,所以他们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在课前必须设计好“行为”,这个行为必须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使其暗含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其自主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准备。虽然教师只是在一旁协助,却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吸取了老师的人生经验。让教师物尽其用,且又用之不竭。不但展示了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且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补充知识,同时提高教师网络等纵向知识,还促进教师全方位思考问题。一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
(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行动导向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学习,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变为主动,自己组织自己的课堂,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学习”这个任务。在课堂中学生是主动地边学边做边思的,学生既能够及时学会、掌握及运用技能,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这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助的同学关系,有效的克服现代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认识错误意识低、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高学生的互帮互助的高尚品质,为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行动导向法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的发展,综合能力的提升,是现代化教育宗旨的护航。
结束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行动导向法的运用有助于体育教学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课程改革有重大的突破。不但符合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还顺应了当前我国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新标准,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活跃了体育教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以及体育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必要性、可行性,适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陆敬春.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2012,(12):22.
[2]林兆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中职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6):152-153.
[3]苏荣.全面推行新型理念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01):79.
[4]戴春丽,欧少荣.行动导向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