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3
摘 要 体育类高职院校因学校办学历史短暂,缺乏体育文化的深厚积淀;体育技能的特殊教学模式,难以兼顾体育人文的教育;体育文化教育趋于功利,体育文化形态呈现单一。因此要建设多元体育文化,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突出体育类高职人才培养特色。体育类高职院校具有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多元体育文化特质,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教学模式、专业建设、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来建设多元体育文化。
关键词 高职 体育院校 体育文化
一、具有体育高职院校特色的多元体育文化特质
体育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它泛指人类在体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为主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沉淀、撞击与交融,文化所呈现的形态必然有所差别。一方面,作为社会文化之一的体育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不仅有欧洲体育文化、日韩体育文化、美国体育文化等以国度及地域为标志的体育文化,也呈现出以体育价值观的不同取向为区别的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传统体育等多元文化形态。多元体育文化必然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所需要强调的文化建设内涵也越发丰富,人文关怀、独立自强、创新实践、团队合作、服务社会等等,都成为高职院校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体育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其内涵必然会因为各高职院校类别、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发展需求的各异,而有所区别。据此,适应体育类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体育文化,除具有一般高职院校的文化形态的共性以外,应该还具有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特质:
(一)强烈的现代体育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要突出“职业性”,体育类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将来要适应体育行业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需要。近年来,体育类高职院校不断深化与体育行业、体育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体育产业领域的合作,找出了对新世纪体育类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团结、务实、进取等现代体育职业精神,自然地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促进了高职学生体育职业意识的形成。随着北京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体育文化在中华文明、环保理念、科技进步、和平发展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深远的教育意义。李娜、姚明、刘翔等等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体育明星,在顶尖级赛事上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在媒体报道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化的、纯粹的现代体育职业精神,也将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促成学校以及学生体育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艺术与技能高度融合的态度
“高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拥有“体育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应成为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除此以外,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也有其特殊的属性和规律。体育本身是一门“技艺性”学科,在发展人的情感和意志上发挥着特殊的功能。体育在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同时兼具人文精神,因此,其“自然性”、“人文性”和“情意性”是兼备的。比如,竞技体育不仅具备鲜明的体育运动的竞技特色,激励场上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力争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激励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在生活中的每一方面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提高。体育文化的理性任务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达到意志品质高尚、身心尽善尽美的境地,并与艺术相结合。这种深入的心灵美,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体育文化的理性价值。
(三)娱乐休闲、服务大众的意识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技术服务,其办学宗旨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努力使人民满意的办学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立足于服务地方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学生就业立足于运用体育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出于人类的共同需要,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追求和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因为大众体育形式多样、规模较小、因地制宜,因此在这种需求浪潮中的推动力最大,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刻。大众体育文化给人类带来快感和美感,并给社会带来健康和活力的功能是其他娱乐方式无可比拟的。也正因此为,高职体育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也应该着眼于服务社会,通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体育技能与管理人才,通过开发、推广多样化的群众体育赛事和活动,通过人体科学的研究与体育技能的培训等途径来传播体育文化,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让市民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体育高职院校必须建设多元体育文化
一百多年来,现代体育教育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文化,提高了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且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高职体育院校而言,进行体育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突出体育类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最佳途径。通过体育文化的显性、隐性教育功能,可以使学生的价值观念、意志品质、社交能力、乃至情绪的宣泄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在众多体育类高职院校,这一项工作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办学历史短暂,缺乏体育文化的深厚积淀
体育类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起步于本世纪初,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目前全国只有13所体育类高职院校,大多数体育高职院校是从中职、中专或者成人教育改制而来,承担的任务主要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专业教育两大部分,具有区别于其他层次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行业性质。在中国整体竞技体育发展体制的大环境下,学校更偏重于学生体育专项技能的训练,注重“成绩”“名次”的取得,对于学校体育文化的精神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都比较薄弱。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品牌与特色的建立会成为高职院校竞争的重要途径。体育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特殊类别,本身应具有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对于学校本身而言,由于区域、传统和历史的区别,也会拥有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同时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有利于形成特色与品牌。体育文化的传播缺乏耐以植根的深厚土壤,其教育功能就显得十分薄弱,缺乏体育文化积淀的体育类高职院校,将很难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前进。
(二)体育技能的特殊教学模式,难以兼顾体育人文的教育
近年来,体育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体育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体育专项技能之长。同时,也为各级运动队输送了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但是,无论是竞技体育人才还是体育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由于体育技能训练的特殊性,在常规的由教师(教练)通过“课堂”集中教传授运动技术和训练方法;学生通过“课堂”模仿学习和演练与课外练习来巩固和提升技术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兼顾综合素质与技能训练两方面任务。目前,体育类高职院校也进行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但是依然弥补不了体育“技术”引领下人文素养的缺失,学生难以系统化地接受体育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熏染。很多学生走出校门依然不了解体育发展历史,对体育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艺术与力量的融合”等核心价值理念比较淡漠。缺乏体育人文底蕴的毕业生,即便掌握较强的体育专项技能,其个人走向社会后的职业生涯往往得不到更深层的拓展。
(三)体育文化教育趋于功利,体育文化形态单一
高职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走向社会后的毕业生,其“技能”要富有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价值。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技能的过程中,拥有无限的产业空间。同时,体育产业市场的火热也正在深刻改变体育教育生态。体育高职院校也渐有偏离教育本质而成为体育产业的趋势。特别是有悖于体育精神的行业与社会问题,比如体育赛事中的兴奋剂、冒名顶替、虚报年龄等等一些值得担忧的现象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学校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多少也滋生出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学生创造的社会财富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成果标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有学校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就学校自身的问题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体育文化建设本身趋于功利与单一。学生在接受体育技能训练过程中不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团结合作等体育精神培育,但是对于“成绩”和“金牌”的重视程度大于学生现代体育职业道德和体育精神的教育,对于体育产业价值的教育大于道德、人格、修养的培养。学生往往会因为拥有过人的体育专项,而忽视对个人体育职业发展的规划,将体育专项估价转让、交易,随波逐流不足为奇。
三、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多元体育文化
倡导积极、健康、独特的体育文化,树立体育品牌形象是体育类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文化的建设包括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等四个层面,必须在长期的努力下逐步形成。针对前述关于目前体育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要有计划地根据学校的情况,提炼自身的“体育精神”,并贯穿到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的教育培训以及各项学习和工作中去。
(一)改革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师生的体育职业素养
“体育职业意识”的培育是体育类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要结合培养目标和学校定位,在教学中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积极塑造学生职业形象,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通过对体育专业中职业岗位技能的分析,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技能,又有较丰富的体育人文素质,符合社会对体育类高职人才的要求。另外,学校在教学及校园活动中,应对学生灌输良好的职业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为学生开设有关专业、就业等方面的讲座,用鲜活的实例、前沿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以此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增强他们对高职院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教师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也是对体育教育事业的重新认识,重新审视自身、塑造自我、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的过程,将会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而师生“职业意识”的强化亦是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加强专业建设,突出体育专业特点
体育类高职院校应把握院校的类别,对体育文化的培育进行科学定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使命、教育目标等内容,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众多体育类高职院校在进行升格、合并等大调整大改革的同时,进一步依托行业专业特点进行精神文化的升格也非常重要。譬如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由广州伟伦体校升格,与广州市体工队合并,在此基础上,为适应广州市民对保健按摩日益增长的需求,开设体育保健和康复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带有很强的地方服务性和体育行业特点。该专业在广州亚运会和残运会期间,免费为14000余名各国运动员及5000名中外记者提供保健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各国代表团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亚运会“最佳服务商”和唯一的“突出贡献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体现的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养生保健体育文化也因此得到广泛的传播。而这种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相宜的传统中医辩证思想,以及“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等多种养生保健思想观念,也广泛渗透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内化为该专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从而更加凸显出学校的体育特色。因此,体育类高职院校要努力在继承以往院校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更加注意依靠专业建设提炼专业特点,打造“体育特色”项目,培育符合时代特点、自身特征和职业特色的体育文化精神,以此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推动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学校的层次。
(三)规范管理,以完善的教育引导机制激励广大师生
多元体育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多元途径和载体,其中制度建设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保障学校教育有章、有序和有效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从程序上讲,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再通过情境来实现内化,从而建立学院核心体育价值观。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搞好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良好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体育团体活动,杜绝低级趣味、消极有害的活动;鼓励教职员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刻苦研究。学校在制定和推行各种管理制度时,要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功能并结合实际情况,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定期对校、系、班级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如对积极参加社会体育公益事务,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与评先评优、毕业就业推荐等活动挂钩;对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校文明标兵、大学生体育赛事获奖成绩和表现等进行奖励;对体育教练、体育专任教师以及为学院发展默默贡献的教职员工进行表彰,并在校园内大力宣传、推广先进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等事迹,通过建立和完善教育引导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学生在体育技能锻炼上的进取精神和教师员工在体育业教育事业上的不懈追求,促进学院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于蕴.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l):6.
[2]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6.
[3]蔡云.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与建设初探[J].山东体育科技.2004(3):78.
[4]龚德贵,毛治和,吴步阳.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170-172.
[5]白莉.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与构成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162-164.
[6]鲍冠文.体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王建民,郭平.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
[8]龚秀春,张朝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与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J].华中理工大学学
报.2000(2).
[9]武玉元.对体育本质的思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2).
[10]刘铮,滕炜莹.论校园体育文化[J].体育文史.2001(4) .
摘 要 体育类高职院校因学校办学历史短暂,缺乏体育文化的深厚积淀;体育技能的特殊教学模式,难以兼顾体育人文的教育;体育文化教育趋于功利,体育文化形态呈现单一。因此要建设多元体育文化,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突出体育类高职人才培养特色。体育类高职院校具有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多元体育文化特质,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教学模式、专业建设、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来建设多元体育文化。
关键词 高职 体育院校 体育文化
一、具有体育高职院校特色的多元体育文化特质
体育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它泛指人类在体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为主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沉淀、撞击与交融,文化所呈现的形态必然有所差别。一方面,作为社会文化之一的体育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不仅有欧洲体育文化、日韩体育文化、美国体育文化等以国度及地域为标志的体育文化,也呈现出以体育价值观的不同取向为区别的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传统体育等多元文化形态。多元体育文化必然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所需要强调的文化建设内涵也越发丰富,人文关怀、独立自强、创新实践、团队合作、服务社会等等,都成为高职院校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体育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其内涵必然会因为各高职院校类别、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发展需求的各异,而有所区别。据此,适应体育类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体育文化,除具有一般高职院校的文化形态的共性以外,应该还具有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特质:
(一)强烈的现代体育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要突出“职业性”,体育类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将来要适应体育行业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需要。近年来,体育类高职院校不断深化与体育行业、体育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体育产业领域的合作,找出了对新世纪体育类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团结、务实、进取等现代体育职业精神,自然地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促进了高职学生体育职业意识的形成。随着北京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体育文化在中华文明、环保理念、科技进步、和平发展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深远的教育意义。李娜、姚明、刘翔等等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体育明星,在顶尖级赛事上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在媒体报道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化的、纯粹的现代体育职业精神,也将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促成学校以及学生体育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艺术与技能高度融合的态度
“高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拥有“体育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应成为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除此以外,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也有其特殊的属性和规律。体育本身是一门“技艺性”学科,在发展人的情感和意志上发挥着特殊的功能。体育在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同时兼具人文精神,因此,其“自然性”、“人文性”和“情意性”是兼备的。比如,竞技体育不仅具备鲜明的体育运动的竞技特色,激励场上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力争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激励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在生活中的每一方面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提高。体育文化的理性任务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达到意志品质高尚、身心尽善尽美的境地,并与艺术相结合。这种深入的心灵美,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体育文化的理性价值。
(三)娱乐休闲、服务大众的意识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技术服务,其办学宗旨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努力使人民满意的办学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立足于服务地方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学生就业立足于运用体育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出于人类的共同需要,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追求和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因为大众体育形式多样、规模较小、因地制宜,因此在这种需求浪潮中的推动力最大,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刻。大众体育文化给人类带来快感和美感,并给社会带来健康和活力的功能是其他娱乐方式无可比拟的。也正因此为,高职体育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也应该着眼于服务社会,通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体育技能与管理人才,通过开发、推广多样化的群众体育赛事和活动,通过人体科学的研究与体育技能的培训等途径来传播体育文化,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让市民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体育高职院校必须建设多元体育文化
一百多年来,现代体育教育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文化,提高了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且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高职体育院校而言,进行体育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突出体育类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最佳途径。通过体育文化的显性、隐性教育功能,可以使学生的价值观念、意志品质、社交能力、乃至情绪的宣泄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在众多体育类高职院校,这一项工作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办学历史短暂,缺乏体育文化的深厚积淀
体育类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起步于本世纪初,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目前全国只有13所体育类高职院校,大多数体育高职院校是从中职、中专或者成人教育改制而来,承担的任务主要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专业教育两大部分,具有区别于其他层次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行业性质。在中国整体竞技体育发展体制的大环境下,学校更偏重于学生体育专项技能的训练,注重“成绩”“名次”的取得,对于学校体育文化的精神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都比较薄弱。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品牌与特色的建立会成为高职院校竞争的重要途径。体育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特殊类别,本身应具有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对于学校本身而言,由于区域、传统和历史的区别,也会拥有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同时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有利于形成特色与品牌。体育文化的传播缺乏耐以植根的深厚土壤,其教育功能就显得十分薄弱,缺乏体育文化积淀的体育类高职院校,将很难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前进。
(二)体育技能的特殊教学模式,难以兼顾体育人文的教育
近年来,体育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体育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体育专项技能之长。同时,也为各级运动队输送了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但是,无论是竞技体育人才还是体育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由于体育技能训练的特殊性,在常规的由教师(教练)通过“课堂”集中教传授运动技术和训练方法;学生通过“课堂”模仿学习和演练与课外练习来巩固和提升技术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兼顾综合素质与技能训练两方面任务。目前,体育类高职院校也进行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但是依然弥补不了体育“技术”引领下人文素养的缺失,学生难以系统化地接受体育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熏染。很多学生走出校门依然不了解体育发展历史,对体育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艺术与力量的融合”等核心价值理念比较淡漠。缺乏体育人文底蕴的毕业生,即便掌握较强的体育专项技能,其个人走向社会后的职业生涯往往得不到更深层的拓展。
(三)体育文化教育趋于功利,体育文化形态单一
高职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走向社会后的毕业生,其“技能”要富有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价值。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技能的过程中,拥有无限的产业空间。同时,体育产业市场的火热也正在深刻改变体育教育生态。体育高职院校也渐有偏离教育本质而成为体育产业的趋势。特别是有悖于体育精神的行业与社会问题,比如体育赛事中的兴奋剂、冒名顶替、虚报年龄等等一些值得担忧的现象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学校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多少也滋生出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学生创造的社会财富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成果标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有学校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就学校自身的问题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体育文化建设本身趋于功利与单一。学生在接受体育技能训练过程中不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团结合作等体育精神培育,但是对于“成绩”和“金牌”的重视程度大于学生现代体育职业道德和体育精神的教育,对于体育产业价值的教育大于道德、人格、修养的培养。学生往往会因为拥有过人的体育专项,而忽视对个人体育职业发展的规划,将体育专项估价转让、交易,随波逐流不足为奇。
三、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多元体育文化
倡导积极、健康、独特的体育文化,树立体育品牌形象是体育类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文化的建设包括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等四个层面,必须在长期的努力下逐步形成。针对前述关于目前体育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要有计划地根据学校的情况,提炼自身的“体育精神”,并贯穿到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的教育培训以及各项学习和工作中去。
(一)改革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师生的体育职业素养
“体育职业意识”的培育是体育类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要结合培养目标和学校定位,在教学中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积极塑造学生职业形象,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通过对体育专业中职业岗位技能的分析,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技能,又有较丰富的体育人文素质,符合社会对体育类高职人才的要求。另外,学校在教学及校园活动中,应对学生灌输良好的职业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为学生开设有关专业、就业等方面的讲座,用鲜活的实例、前沿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以此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增强他们对高职院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教师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也是对体育教育事业的重新认识,重新审视自身、塑造自我、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的过程,将会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而师生“职业意识”的强化亦是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加强专业建设,突出体育专业特点
体育类高职院校应把握院校的类别,对体育文化的培育进行科学定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使命、教育目标等内容,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众多体育类高职院校在进行升格、合并等大调整大改革的同时,进一步依托行业专业特点进行精神文化的升格也非常重要。譬如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由广州伟伦体校升格,与广州市体工队合并,在此基础上,为适应广州市民对保健按摩日益增长的需求,开设体育保健和康复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带有很强的地方服务性和体育行业特点。该专业在广州亚运会和残运会期间,免费为14000余名各国运动员及5000名中外记者提供保健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各国代表团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亚运会“最佳服务商”和唯一的“突出贡献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体现的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养生保健体育文化也因此得到广泛的传播。而这种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相宜的传统中医辩证思想,以及“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等多种养生保健思想观念,也广泛渗透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内化为该专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从而更加凸显出学校的体育特色。因此,体育类高职院校要努力在继承以往院校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更加注意依靠专业建设提炼专业特点,打造“体育特色”项目,培育符合时代特点、自身特征和职业特色的体育文化精神,以此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推动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学校的层次。
(三)规范管理,以完善的教育引导机制激励广大师生
多元体育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多元途径和载体,其中制度建设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保障学校教育有章、有序和有效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从程序上讲,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再通过情境来实现内化,从而建立学院核心体育价值观。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搞好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良好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体育团体活动,杜绝低级趣味、消极有害的活动;鼓励教职员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刻苦研究。学校在制定和推行各种管理制度时,要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功能并结合实际情况,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定期对校、系、班级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如对积极参加社会体育公益事务,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与评先评优、毕业就业推荐等活动挂钩;对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校文明标兵、大学生体育赛事获奖成绩和表现等进行奖励;对体育教练、体育专任教师以及为学院发展默默贡献的教职员工进行表彰,并在校园内大力宣传、推广先进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等事迹,通过建立和完善教育引导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学生在体育技能锻炼上的进取精神和教师员工在体育业教育事业上的不懈追求,促进学院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于蕴.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l):6.
[2]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6.
[3]蔡云.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与建设初探[J].山东体育科技.2004(3):78.
[4]龚德贵,毛治和,吴步阳.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170-172.
[5]白莉.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与构成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162-164.
[6]鲍冠文.体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王建民,郭平.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
[8]龚秀春,张朝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与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J].华中理工大学学
报.2000(2).
[9]武玉元.对体育本质的思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2).
[10]刘铮,滕炜莹.论校园体育文化[J].体育文史.20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