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专访 世界看中国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流行“手机小说”
  在日本,“手机小说”很流行,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所谓“手机小说”,就是直接用手机编辑小说内容,在相关网上发表,还可以随时更新。相较于纸质小说,手机小说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阅读者而言都更为便捷。手机小说的读者可以利用任何空余时间(等车、坐车、休息等)进行阅读,我想这也是手机小说流行的原因之。随着lphone等智能手机的推广,过去刊登在纸质报纸和杂志上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呈现给读者。
  手机阅读的优劣
  手机阅读有它积极的作用,比如近来年轻人逃避读书的问题或许可以通过手机阅读进行改善。而且,手机阅读内容丰富,知识涵盖面广,也许能提高大家对读书的兴趣。但它也会带来系列不好的影响,过去在纸质媒介上出现的深刻内容可能会变少,因为关注的读者数量减少了。同时,人们使用的语言将越来越脱离书面语的正规表达,从语言角度来看,这会是个冲击。
  “最符合时代的阅读应该得到支持”
  在日本,有很多针对手机阅读产生的文学创作,我之前提到的“手机小说”就是明显的例子。受欢迎的手机小说不仅会被追捧,更会被出版或者拍成电影。有各种各样的作品出现是个很好的现象,因此我绝不反对手机阅读可以推动文学发展的观点。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纸质读本可能会不复存在。我认为,最符合时代发展浪潮的阅读方式也应该得到支持。
  丹妮尔·班农
  “手机阅读带来快捷和便利”
  在美国手机阅读相当普遍。人们可以在旅途中获得想要的信息,并且享受由此带来的快捷。手机阅读可以囊括更为广泛的读者群,无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是为了放松还是获得信息,参与阅读的人数肯定会日益增多。在一个阅读从来都不是人们首要需求的社会里,如果手机或者更为互动的媒体方式,比如电视或游戏,可以推动更多的人进行阅读,实在是件很棒的事。
  “手机阅读影响社会习惯并推动文学发展”
  手机联网阅读的便捷性推动了媒体消费量的日益增大,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阅读习惯。在美国,有很多针对手机定制文学作品和新闻的公司或报刊。这些公司知道,手机这一阅读媒介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纸质媒介无法覆盖的潜在读者和顾客。我也深信手机阅读可以推动文学的发展,因为其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将最终完全改变新闻和文学的传播方式。
  高兴
  手机阅读帮助我选择书籍
  我阅读方式很多样,书本、网络或者手机都行,不过我可能更喜欢用IPAD或者手机进行阅读,可以随意选择不同的书籍。手机阅读是帮助我选择书籍的种方式,我可以先浏览一本书的电子版本,看它是不是值得我买。我现在在中国工作,经常能收到手机报,这让我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得到很多最新的消息,也很不错。
  手机阅读在印度
  在印度,手机阅读比较普遍,当然还是不及中国。不过我们国家的手机阅读方式有些不同,中国人喜欢拿手机来看小说,而我们则更习惯于用手机来听小说,在坐地铁、公车或者任何闲着的时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小说。
  在印度,手机阅读对社会阅读习惯没有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通过书本进行阅读。使用手机阅读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把想看的书放进手机,这样家人和老师的监督就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而且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随便下载书籍,这种情况难免会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担心。
  同时,印度正有关于手机阅读和文学发展的讨论,我发现这个话题在中国也引起了思考。我认为,手机阅读是可以作为推动文学进步的种方式的,但前提是,它得有个规范化的发展。
  沈艳倩
  “我经常用手机阅读,主要用来打发时间”
  我经常用手机上网看小说、浏览新闻或者上社交网站,一般都是在上下班、午休时间或者出门坐车时使用。不过如果在网络上看到很喜欢的书,我会购买纸质版本来收藏。
  使用手机阅读主要是因为随身携带比较方便,而且通过手机基本能随时找到想看的内容。对我而言,在地铁或公车上的阅读主要还是用来打发时问。除非是正好有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让我想抓紧时间看完,否则即便这一时段不使用手机进行阅读,也不会有很大影响。
  “手机阅读不太可能推动中篇小说和诗歌复兴”
  在我看来,中长篇的网络小说似乎更受欢迎,可能是因为读者们其实也很享受等待作者更新的过程,看着作者笔下的人物逐渐成形,并且能够不断地与作者进行交流,这样的互动在过去纯纸质书的时代是很少见的。网络文学和电子产品的推广可能对社会的阅读习惯造成了定影响,而手机作为阅读网络作品的媒介之一,其高度普及性使得手机的推动作用比其他平台更为显著。
  不过,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受众是无法预估和掌握的,作者想要写出更优秀的作品,吸引更多的读者,压力其实很大。虽然一定程度上网络作品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但想要做到真正文学意义上的中篇小说和诗歌的复兴,我还是不抱乐观态度。毕竞这类文学的创作要求和难度更高,乐意去接受和理解它们的读者范围反而更小,这不利于作品的推广。
  “手机阅读的意义取决于读者自身”
  说到手机阅读是否有意义,我认为还是取决于读者自身。如果选择的是速食文化的内容,或许所能获得的启发和知识会相对较少,如果选择的是名家名作或焦点新闻,这不就是有价值的信息吗?另外,如果真是为了提升自身修养、扩大知识面,采取多渠道的方式又有何不可呢?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佘用手机看些“快餐文化”放松心情,又有什么错呢?所以说,我们并不能否定“电子书、手机阅读”这些人类创造出来的客观物品,不能片面地认为它们无法给人们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是要从自身的角度来看,选择觉得对自己有利的即可,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崔隽
  手机阅读是“不可替代”的“工具”
  我通常会在坐车时阅读手机报,并用手机上网浏览新闻和社交网络上的热门信息,也会将小说(电子书)拷贝到手机中阅读。因为纸质书不宜在车上阅读,翻页较为麻烦,而且字号显小,读起来比较累,随身携带书本也比较重。手机阅读可以随意缩放字号,手持方便,内容的选择也较为多样,可随时切换。虽然一些音乐播放器和专业电纸书都可以当作阅读工具,但通常都无法上网,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就不如手机多样,所以对我而言,手机阅读还是不可替代的。尽管如此,手机阅读也仅仅是打发时间的工具,静下心读书的话我还是会倾向于纸质书籍。
  “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确实很像“随身图书馆”,比如网络浏览功能很像报刊阅览室,电子书功能近似书籍外借。但我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成为知识。手机阅读这种形式,更多地是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是依附于互联网的新型传播媒介,与完全意义上的图书馆仍有不同。
  至于所谓推动阅读在中国的转型,我想,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定是会吸引相当一批用户群的,这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但我并不看好手机阅读会对文学发展产生多大的推动力。就以我个人而言,我选择阅读的电子书通常会是比较热门或者比较经典的小说、散文。手机阅读的兴起本身是为了迎合打发时间的需求,如排队、坐车等等需要消磨时间的场合。也就是说,读者的阅读筛选标准是“好看”,他们需要的是以不无聊的方式消磨时光,而不是耗费精力去挖掘一个潜在的好作家。对他们来说,循着某某人的推荐下载一部热门小说阅读远比每天在某些网站发现新作品有意思得多。既然如此,我们也无须要求手机阅读必须承载许多知识了。
其他文献
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时间的推移,我们凝视腕表指针的转动,铭记岁月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我们寄情于心爱的珠宝,愿璀璨光华照亮人生。为此,BQ中表珠宝编辑精心整理最新资讯,献给同样珍惜时间的您。  步入农历新的一年,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最近的钟表圈里,各大品牌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在兔年里展宏图。劳力士邀请了在澳网新赛季取得突破成绩的李娜作为最新代言人;艾美用限量臻品腕表展继续传递着其高级制表理念;万
期刊
英雄可以受伤,可以战死,甚至可以流泪,惟不能的,是迟暮。  2010年12月6日,巴西足协颁奖典礼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罗纳尔多·路易斯·纳扎里奥·达·利马获颁终身成就奖,他致辞说:“我最怀念的,还是我当年的速度。”但他肯定明白:自己永远不可能再逼近那个身影!  当刊载着大罗退役消息的巴西《圣保罗周报》上市时,正值北京时问2011年2月14日凌晨6时。球迷们准备好了手帕,或唱着《分手快乐》,或哼着《老
期刊
金黄色的柔顺长发、精致的小脸、魅惑的眼神、纤细的长腿……没错,不用再揉眼睛了,眼前这个娇柔的“美女”其实是个男人。这个叫做Andrej Pejic的19岁男孩已在时尚圈大红大紫。Andrej Pejic的魅力吸引着整个时尚界,尤其是高端时尚界的关注。大名鼎鼎的LV创意总监Marc Jacobs就邀请了这位“美人”拍摄其2011春夏系列广告。如今的时尚已雌雄莫辨,男性时尚潮流顺着女性化审美观走向攀缘
期刊
陈少琪,香港著名音乐人。香港乐坛一直有“左林右陈”之说,左指林夕,右是陈少琪。他与香港很多著名艺人合作多年并一同成长,比如达明一派、张国荣、张学友、李嘉欣、梁咏琪等。有评论称陈少琪的歌词,堪称心灵辅导师。今年是陈少琪入行的第25年,让他欣慰的是“四分之一世纪对音乐的不舍不弃,总算换来一些肯定”。前不久,他荣膺香港政府颁发的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艺术界人士仅有他和金培达两人。  最近这两年,他把工作的
期刊
这几天,无论哪家微博,都充斥着负面的个人情感的情绪发泄,特别是在2月14日当天达到了高潮。  身边的朋友亦然。2月14日前后,情人节已然成为了分手周,“214”当天的大街上多的是悲情游走的孤单,夜店里狂欢的是无奈的寂寞。  情人节这个洋玩意儿在国内的节日气氛并不亚于春节,对女人们来讲,其意义甚至大过生日和春节。然而在中国,一旦意义重大的事情,总是避免不了两种现象,形式主义与矫枉过正,也正是这种根深
期刊
随着《让子弹飞》、《赵氏孤儿》和《非诚勿扰Ⅱ》三部大片龙卷风般席卷过后,轰轰烈烈的贺岁片大战硝烟散尽、尘埃落定。  所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越是惊艳的市场表现过后,越难以掩盖某种萧瑟的苍凉。偏偏这一季的贺岁片收成格外好,映衬着后来的跟进者格外乏力。  万事就怕总结归纳,数一数后贺岁片档期这些新片,发现其票房普遍低落的原因,除了档期的差异之外,还有自身的致命弱点。那些完全不招人待见的影片就不
期刊
“他一个人,在南美洲,蓝天白云狂风暴雨大吃大喝被抢被盗平地高原手麻脚痛切格瓦拉个不亦乐乎。我服了。”  这是黄子华写给赵崇基南美之行的一段话,也是对于速段旅程最好的总结。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导演赵崇基独自背包纵观南美。他曾经花费四天三夜的时间,徒步行走长达45公里的印加古道。而旅途中,他更是二度遭遇抢劫,而这就是赵崇基的南美之行。  一个苦行僧,苦不是他行走的目的,为了回首那一刻的富足,他在
期刊
人人都期待拥有美丽而健康的秀发,每天都像刚被发型师打理过一样神采奕奕,为自己赢得众人关注的目光。对于喜欢烫发换不同的发型的女生,随之而来的困扰就是有时候烫完后头发非常干枯毛煤,用北京话来说就是发尾部分会“柴”掉,为此BQ特别推荐一套除了保湿之外还要洗得比较干净又不会加剧干枯毛煤的洗护产品。  syoss丝蕴是汉高施华蔻集团的品牌,是专门针对亚洲人发质研发的,亚洲人的头发多粗硬型,时尚达人情倩的发质
期刊
如果我有一辆汽车,我就可以自己开车上下班,我有自己的汽车吗?没有?你仍然可以免受地铁公交沙丁鱼罐头的折磨。如果我有一辆汽车,我就可以载着家人外出休闲旅游,我有自己的汽车么?没有?但你仍然可以载家人出游。  汽车曾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梦想,当你拿到了驾照欲过把车瘾时,你定希望拥有辆自己的轿车。国内的“有本无车族”大有人在,受经济条件和北京汽车新政的制约,目前许多人还没有能力或运气购买属于自己的汽车。  
期刊
【2006】  早在2006年,BQ与郎朗第一次见面,那一次郎朗回到北京,举办他在人民大会堂的个人音乐会,他是第一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独奏会的钢琴家,同时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宣传新专辑《黄河之子》。这是郎朗第一张全部中国作品的专辑,其中收入了1939年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改编版和一系列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曲,比如《枫桥夜泊》,比如《春江花月夜》,郎朗说,这是他系统地将中国民族音乐推向世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