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雪灾呼唤“气候觉醒”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cf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大面积冰雨雪灾,正是极端性气候事件使人类蒙受灾难的又一明证,中国人实现“气候觉醒”已当其时
  
  从1月10日至今,一场罕见的特大型低温雨雪以及冰冻灾害侵袭整个中国南方,为即将来临的春节喜庆蒙上了浓重的阴影。截至2月1日本刊付印前夕,南方受灾省份再经新一轮暴雪冻雨袭击,春运压力继续以几何级数攀升。此次灾害究竟何时结束?纵使天气转晴,灾难会不会以其他形式继续蔓延?现在还很难估计(参见《财经》网专题“暴雪考验中国”及本期封面文章“冰封中国”)。
  令人欣慰的是,此次灾难加重之时,信息较为透明且政府相当勤力,官方与民众合力抗灾;虽无法抑制灾难于无形,终究在为其冲击最小化而努力,给人以希望和信心。继续应对、反思和总结这次灾难,涉及相当广泛的话题,亦会成为近期舆论的焦点。我们认为,其中最迫近又最具本质性的话题之一,当为“气候觉醒”。
  应当承认,此次特大冰雪灾害“50年不遇”甚至“百年难遇”,故起始之初,政府及社会各界均估计不足;而直到今天,虽然灾难已成沉痛现实,但其复杂的气象成因仍有待进一步探析。不过,此次大雪冰冻灾害,范围如此之广,时间如此之长,危害如此之重,无疑可列入世界上重大典型的“极端性气候事件”。而基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极端性气候事件,近些年正在人类生活中以不同形式急剧增加,已是无可回避的现实。
  至少在此次灾害之前,对于正处于“环境觉醒”中的中国转型社会来说,“气候觉醒”还是个相对超前的话题。笔者去年夏天参加一场关于气候的中外讨论,就闻听一位相当具国际视野的中国经济专家表达此意,颇有代表性。时至如今,我们虽然仍无法将中国的冰雪巨灾与温室效应简单挂钩,恰如三年前的印度洋海啸、两年前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并不能与气候变化画上等号。但此类极端性气候事件,本质上源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异常,正是大自然的报复性肆虐,应当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我们中国人在最重要的民族节庆之际遭受特大冰雪袭击,痛定思痛之时,无论如何应当对大自然怀有更多敬畏之心,对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的科学道理,有更多聆听和信服。
  这些道理本来是恰如其分的“警世通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以其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有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主要因为这一系列报告,IPCC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分享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可见其国际认可度。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温室效应直接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引发极端气候事件。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也证明,几乎有九成的自然灾害与气候事件存在关联。联合国公布的统计结果进一步显示,从1995年到2004年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总人口中,有四分之三与雨雪、热浪以及低温等极端性气候事件有关。此次中国的冰雨雪灾,正是极端性气候事件使人类蒙受灾难的又一明证,中国人实现“气候觉醒”已当其时。
  我们所说的“气候觉醒”意味着很多。就认识世界而言,意味着从官方到民间,当对气候变化的冲击高度警觉,对极端性气候事件发生有更充分的准备,意味着在各种潜在或既有的自然灾害面前,摒除“老天开恩”侥幸取胜之心。中国正处在自身发展的关键时期,增长方式转型与追求平衡发展的调整需要时日。与此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和适当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平素防患于未然的主动性不可少,而一旦灾害来临,例如今次大规模雪灾发生,则应充分估计灾难恶化持续之可能,不作速战速决之幻想,秉持生命安全至上的理性原则,科学权衡处理安全与效率、物流与人流何者为优,真正地有备无患或少患。
  “气候觉醒”还意味着需要付出长期努力来改变现实,为减缓气候变暖的冲击采取更积极、更有成效的措施。虽然对于所有国家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都是相近的。但考虑到基础设施以及能力的不同,实际上,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以及非洲国家、太平洋岛国等,面对的挑战还是严峻得多。更何况,如同识者早已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中国在气候挑战面前应有“天下主义”的胸怀。降低气候危机威胁的最重要举措是节能减排,因此,节能减排目标在国内不能落空,在国际上亦应做好定量承诺的准备。
  此次雪灾已成为中国加大对气象工作软件、硬件投入的契机。中国气象局牵头的气候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已获国务院批复立项,不过,需要投入之处绝不仅于此;提高对于气候变化的预测、监测以及应对能力,中国现在仍是百端待举。在全局层面,除更多财务投入外,更重要的还是制度建设和教育投入——前者,系指必须将气候变化意识,融入整个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规则、决策之中;后者,系指教育官员和公众,提高整个社会的气候危机感,熟谙应灾常识,等等。
  去年2月5日(春节前夕),《财经》刊出封面文章“气候危机”,封面图片是一头站在融冰之上茫然无措的北极熊。彼时之中国人,大多不免生疑:“气候危机到底会不会来?”而今年此时此刻,身处或遥望千里冰封的中国南方大地,国人已不得不呼唤“气候觉醒”。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真正的问题只是“气候危机何时到来?”真有此发问,则中国今天为措手不及的雪灾付出的一切就算值得,我们才不至面对悔恨的明天。
  
  (本文刊于2月4日出版的2008年第3期《财经》杂志)
其他文献
请亲历者钩沉史实,目的只有一个,为当代人和后代人留下尽可能避免“错置实境”谬误的具体、生动的档案    自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年纪念,可称今年国人之“必修课”。《财经》杂志不敢懈怠,亦自有追求。我们就这一主题进行征文并推出专栏,试图借回忆与反思还原历史情境,进而将以往30年的改革开放嵌入以往百余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历史之内,以求得更深入的思考,并澄清未来30年至50年
期刊
不论3G还是4G,最重要的还是顺应市场需求    令人失望的全球3G    时间回溯至1999年,正是“互联网神话”破灭前夕。资本市场对技术的热爱,使得3G的概念受到狂热追捧。首先是芬兰向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随后,韩国的SK电讯在2000年推出了基于CDMA2000的商业服务;2001年10月,日本的NTT DoCoMo又推出了第一个基于WCDMA的商用服务……  但是,冷静下来的消费者们发现,
期刊
非常清楚的事实是: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近来迅速恶化,其程度明显超出了几个月之前人们的预期,并已经开始波及到实体经济层面。尽管中国的银行部门所遭受的直接冲击似乎相对有限,但外围经济放缓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并部分地导致中国出口增速在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下降。看起来,今年1月中旬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所经历的快速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这些变化存在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宏观经济在2008
期刊
鉴往知来的反思则必须开始。国家对于3G乃至未来4G的标准,应遵循商业原则,坚持标准的开放性,让市场拥有选择标准的权力    日前,“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作为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3月中旬人代会期间,这一方案将公之于众。据信,这个为期15年的方案,规划了中国移动通信技术从3G到4G的发展路径,其成败将影响中国甚至世界在4G时代的市场版图,颇引人浮想(见本期《财
期刊
应该什么时候买进?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回答,最好在下半年之前都按兵不动    经历了过去三个月全球大多数市场的显著下滑之后,投资者很自然地开始询问:最坏的时段是不是已经过去?现在开始重新看好市场,是不是已经安全?   不幸的是,看一看美国和中国现在的经济趋势,就知道这一切还没有结束,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还会迎来更多痛苦。   仅在几个月前,美国经济衰退看上去还只是有可能发生,但仍然离我们相当遥远。现在,
期刊
“我们不知道损失会有多大,也不清楚金融危机会通过何种渠道影响实体经济。”施特劳斯-卡恩说    源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风暴越演越烈,从金融部门波及到实体经济,从美国经济放缓到全球贸易缩减。伴随各大银行继续公布巨亏,1月底出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季度报告中,2008全球经济发展预测从4.9%下调至4.1%,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也从此前的11.4%调整为10%。  这场危机何时见底?新兴市场受到多大
期刊
中国在通往4G的道路投下重注,与TD-SCDMA标准研发关系重大    严格地说,中国的4G研发起步若干年前就已经开始,但在政府规划的意义上对此进行组织论证,可追溯至两年前。  参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讨论的专家告诉《财经》记者,由于此专项的投资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参与讨论的单位和专家人数远超以往,时间跨度也非常长,论证过程非常复杂。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中长期
期刊
西方七国(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月9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之时召开的,但舆论认为,会议并没有给金融市场提供迅速消除混乱的特效药。  去年2月7日,英国汇丰控股公司罕有地发出盈利预警,称由于受美国次按问题恶化的影响,银行可能需要为此作出160亿美元的拨备;同时,决定关闭其在美国的按揭抵押证券交易部门。事件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其后一年,“次贷危机”愈演愈烈
期刊
当时迷路的不仅是胡适,不仅是革命家陈独秀,不仅是知识界,甚至是一个民族,还甚至是今天    胡适惯被推为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纵观此人一生,眼界高明但有时并不敏锐。  1925年10月,鉴于俄祸日剧,主持《晨报》副刊的徐志摩推出有关苏俄是敌是友的政治讨论。梁启超、徐志摩、丁文江、张奚若等时贤纷纷参与,两个月下来,双方的论战如火如荼,最后引来一场大火。可是火光映照中的讨论,却没有胡适的身影
期刊
编者的话     一年前的《财经》新春特别专题,以“等待之年”为总题。事后有读者致电问:“等待什么?”其实,当时专题“编者的话”已交待清楚:我们相信,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寻求制度突破之路已到时机,也只有这样才能收治本之效。一年之后,丁亥将去,戊子将至,新桃换旧符。不能说这些期待已经变成现实,但我们已经听到了响亮的回答。  在去年秋天,中共十七大报告说:“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