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刘醒龙的中篇小说《凤凰琴》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偏僻山区教育落后、民办老师转正困难的故事。文章将从人文情怀的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和梳理,揭示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人性欲望的宽恕,力图展现刘醒龙对当代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刘醒龙;《凤凰琴》;人文情怀
在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黑蝴蝶,黑蝴蝶……》后,刘醒龙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凤凰琴》的发表更是让他声名鹊起。《凤凰琴》不仅使刘醒龙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而且这部小说同名改编的电影使其在影视界获得电影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甚至在1992年,文坛将这一年称为中国文学的“刘醒龙年”。在刘醒龙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其作品更是引人注目,掌声不断,硕果累累。他已获得百花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众多奖项。
“人文情怀”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變;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刘醒龙在谈到自己的小说时也指出,他的小说倾向于民间,即“个性与人性得以充分张扬的那个空间,是指不附带任何功利性指向的人文情怀”[2]。《凤凰琴》这部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和民办教师生存的艰难,高度赞扬了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一曲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3]。从作品的主题来看,不难看出作者具有一种人文情怀在其中,而这种人文情怀,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一、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
《凤凰琴》这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大山中的界岭小学。界岭小学可谓是一个“上不巴天,下不接地”的地方。那儿不仅学校穷,而且人更穷。界岭小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排旧房子前面一杆国旗在山风里飘得叭叭响”。这是一个深处大山之中,如此荒凉的地方。界岭小学加上刚去报道的张英子总共只有四个老师。余校长用的是油盐饭招待客人。小学生没有新的教材,至多用的是油印本。学校破旧漏风,没有经费修理,就连老师那微薄的工资,也已拖欠了9个月。为了维持学校及学生的一切开支,学生一天只有两节课,上午一节,下午一节,其余时间是老师带领孩子去山上采蘑菇,扯野草,以此补贴学杂费。有的学生离学校都是几十里的山路,余校长为了孩子们能学习,把离校较远的孩子留宿在家。尽管各个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孩子们吃的仍然是白饭就腌菜,没有一点油荤。“有的学生自己伸手到腌菜缸里捞起一根白菜,拿在手里嚼着。另外一个学生再伸手时,捞了几下也没捞着,缸太大,他人小够不着缸底,就生气,说先前的学生多吃多占,他要告诉余校长。”[4]对于这个刚到学校的代课老师张英子来说,吃的简直就是猪食,那些孩子一个个像非洲难民。为了感激老师对子女的栽培,家长都是自愿帮助老师修灶、挑粪等。作者用张英子的视角描写在其界岭小学的所见所闻,展现的像是一幅农村最普通最令人心酸的日常生活场景,而不是书声琅琅的画面。作者还对学生回家的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光是山路就要走好几个小时,路上崎岖不平,而且稍晚还有狼群出没。邓老师不仅遇到过狼群,还遇到过稀奇的鬼。对于向往城市,接受过新教育的张英子来说,鬼魂是不存在的,但余校长等老师却非常相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他们身上明显带有迷信色彩,这对于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前景是堪忧的。迷信以及狼群这些东西的存在,无不让人感觉这个地方是一个尚未开化的“世外桃源”。作者不惜费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个山区中孩子的生存状况,让读者联想到村庄中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他对人们的无限同情,为的就是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让人们知道有一批身处大山中的人,还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二、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担忧
高中毕业,复读两次考大学不成功的张英子,在舅舅的帮助下,去界岭小学当代课老师。翻山越岭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才抵达“一排旧房子前面一杆国旗在山风里飘得叭叭响”的界岭小学。学校加上新来的老师才4个人,一个校长,一个副校长,一个主任。学校只有三间教室,却要容纳六个年级。学生没有课本,用的都是油印小册子。这个油印册子还不是花钱请人刻的,是余校长的杰作,现在余校长的手有风湿病,这些册子就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杰作。因为学生住得散,来得晚,走得早,所以一天只有两节课,上午一节,下午一节。剩下的时间,孩子有的去扯野草采蘑菇,有的采药草,一方面解决生计,一方面解决学校的一些杂费。张英才首次去给学生上课,进来一头猪,张英子见状准备把猪赶走,学生纷纷阻止,说这是余校长家的猪,它就是喜欢吃粉笔灰,不用理它。张英才看看学生,看看猪,心里非常悲哀。整个学校是荒凉且破旧的。这与其说是一个学校,还不如说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补课地方。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学生缺乏安心学习的基本保障,可以看出,老师和学生都在努力地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学校,为的就是多学点知识,走出大山。虽然环境不尽人意,但学校对于升降国旗是十分重视的。主任孙四海和副校长邓有梅一左一右背靠着在旗杆下吹着竹笛,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与现实形成对比。一会儿,余校长吹一声口哨,孩子们和老师在旗杆下站成一排,“余校长望望太阳,喊了声立正稍息,便走过去将带头的那个学生身上的破褂子用手理理。那褂子肩上有个大洞,余校长扯了几下也无法将周围的布拉拢来,遮住露出来的一块黑瘦的肩头……国旗徐徐落下后,学生们拥着余校长,捧着国旗向余校长的家走去”[5]。这首代表着幸福的歌曲,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在文学形成一种毫无恶意的讽刺性,无疑会引起人们的沉思。即使学校的师生凋零,但他们依然庄重地升国旗,这说明他们内心依然对学校怀有深切的感情,对未来保持着希望。界岭小学学校设备匮乏,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师生活没有保障,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等无不让人动容。作者在此不仅仅是为了告诉读者这儿有一群孩子上学是多么的艰苦,更是为了让人去关注这群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山区的教育状况是多么地艰辛,他们期待着改善,期待着能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三、对人性欲望的宽容
《鳳凰琴》这部小说,故事紧凑,人物形象简单明了。每个人物都是活灵活现,各有各的特点。这是一部描写乡村教师的作品,除了对教师坚守教育事业的赞美外,用刘醒龙自己的话说,还表达着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一种情感[6]。贯穿在文中的老师之间的一件事就是民办教师的转正。转正意味着老师的工资得到调整,学校工作会得到国家的重视,学校有资金进行维修,而且老师还有希望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余校长扮演的是一个和事佬的角色。不想得罪上级,不想常常打报告,希望上级会有一天垂怜这个学校。副校长邓有梅显得十分狡猾,喜欢趋炎附势,爱邀功。孙四海是一个非常有骨气,自食其力,凭真本事的人。这三个人对彼此的人品心照不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虽然相互间不免有点不满,但在维护学校的利益、保证学生学习的观念上是一致的,虽然方式不同。张英子有一个当文化站站长的舅舅,是一个向往着城市,渴望着爱情的正直年轻人。张英子来到界岭小学,把余校长的言行看在眼里,开始喜欢孙四海的骨气,避开邓有梅的巴结。但总的来说,这四个老师都希望有转正的名额。张英子来到这个地方由感到失望到不舍。师生之间相互依存的情感大放光彩。孙四海为了修理校舍,贡献自己种的茯苓。对于家里离校较远的学生,余校长主动承担孩子们的食宿。张英子捅破学校造假的升学率,使学校的奖金泡汤,明白真相的张英才感到非常愧疚。为了消除这种尴尬,张英子演了一出有转正名额的戏码。其他三位老师开始坐不住了,余校长反复询问关于转正的事而不得,邓有梅想借机走关系进行贿赂,却由于筹钱非法砍树被抓,孙四海想凭真本事进行复习考试,却差点让视为己出的孩子李子被狼群吃掉。人性的欲望得到展现的同时,却最终败给了那剪不断的与山区合成一体的羁绊。作者并没有把这几个老师最终描写成为利欲熏心的人,展现了人物的本性与选择,人物更显得立体化。在表现人性这方面,作者处理得非常到位,每一个转变都很自然,使人物的变化合情合理。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有缺点有优点才是真实可信的。这几位乡村老师的形象也变得鲜活立体。余校长注重转正,是为了那瘫痪在床、不转正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老婆明老师。张英子由于导演这场闹剧,愧疚地把所见所闻写成文章给报社投稿,想不到引来了各界的关注,不仅学校方面的问题得到一些解决,国家还给了一个转正名额。张英子拒绝了舅舅开的后门,打算让给其他老师。但经历一场闹剧的老师们,纷纷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山区。从争夺到退让,再到强行让给张英子,三个乡村老师的品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最终,人性的欲望没能战胜善,没能战胜尊严和亲情。作者对人性包含欲望的宽容,无疑不在昭示着乡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高贵灵魂。
从人文情怀的角度来分析刘醒龙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作者对人性美战胜个人欲望与自私自利的肯定。这不仅体现出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还体现出他对人文情怀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易经[M].于春海,译评.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70.
[2]刘醒龙,刘颋.文学应该有着优雅的风骨[N].文艺报,2006-08-10(3).
[3]郭大章.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读《凤凰琴》[J].语文学刊,2008(14):109-110.
[4]刘醒龙.凤凰琴[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15.
[5]刘醒龙.凤凰琴[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10.
[6]刘醒龙,高方方.有一种力量叫做沉潜:对话刘醒龙[J].百家评论,2012(1):68-74.
作者单位: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刘醒龙;《凤凰琴》;人文情怀
在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黑蝴蝶,黑蝴蝶……》后,刘醒龙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凤凰琴》的发表更是让他声名鹊起。《凤凰琴》不仅使刘醒龙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而且这部小说同名改编的电影使其在影视界获得电影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甚至在1992年,文坛将这一年称为中国文学的“刘醒龙年”。在刘醒龙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其作品更是引人注目,掌声不断,硕果累累。他已获得百花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众多奖项。
“人文情怀”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變;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刘醒龙在谈到自己的小说时也指出,他的小说倾向于民间,即“个性与人性得以充分张扬的那个空间,是指不附带任何功利性指向的人文情怀”[2]。《凤凰琴》这部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和民办教师生存的艰难,高度赞扬了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一曲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3]。从作品的主题来看,不难看出作者具有一种人文情怀在其中,而这种人文情怀,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一、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
《凤凰琴》这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大山中的界岭小学。界岭小学可谓是一个“上不巴天,下不接地”的地方。那儿不仅学校穷,而且人更穷。界岭小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排旧房子前面一杆国旗在山风里飘得叭叭响”。这是一个深处大山之中,如此荒凉的地方。界岭小学加上刚去报道的张英子总共只有四个老师。余校长用的是油盐饭招待客人。小学生没有新的教材,至多用的是油印本。学校破旧漏风,没有经费修理,就连老师那微薄的工资,也已拖欠了9个月。为了维持学校及学生的一切开支,学生一天只有两节课,上午一节,下午一节,其余时间是老师带领孩子去山上采蘑菇,扯野草,以此补贴学杂费。有的学生离学校都是几十里的山路,余校长为了孩子们能学习,把离校较远的孩子留宿在家。尽管各个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孩子们吃的仍然是白饭就腌菜,没有一点油荤。“有的学生自己伸手到腌菜缸里捞起一根白菜,拿在手里嚼着。另外一个学生再伸手时,捞了几下也没捞着,缸太大,他人小够不着缸底,就生气,说先前的学生多吃多占,他要告诉余校长。”[4]对于这个刚到学校的代课老师张英子来说,吃的简直就是猪食,那些孩子一个个像非洲难民。为了感激老师对子女的栽培,家长都是自愿帮助老师修灶、挑粪等。作者用张英子的视角描写在其界岭小学的所见所闻,展现的像是一幅农村最普通最令人心酸的日常生活场景,而不是书声琅琅的画面。作者还对学生回家的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光是山路就要走好几个小时,路上崎岖不平,而且稍晚还有狼群出没。邓老师不仅遇到过狼群,还遇到过稀奇的鬼。对于向往城市,接受过新教育的张英子来说,鬼魂是不存在的,但余校长等老师却非常相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他们身上明显带有迷信色彩,这对于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前景是堪忧的。迷信以及狼群这些东西的存在,无不让人感觉这个地方是一个尚未开化的“世外桃源”。作者不惜费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个山区中孩子的生存状况,让读者联想到村庄中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他对人们的无限同情,为的就是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让人们知道有一批身处大山中的人,还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二、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担忧
高中毕业,复读两次考大学不成功的张英子,在舅舅的帮助下,去界岭小学当代课老师。翻山越岭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才抵达“一排旧房子前面一杆国旗在山风里飘得叭叭响”的界岭小学。学校加上新来的老师才4个人,一个校长,一个副校长,一个主任。学校只有三间教室,却要容纳六个年级。学生没有课本,用的都是油印小册子。这个油印册子还不是花钱请人刻的,是余校长的杰作,现在余校长的手有风湿病,这些册子就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杰作。因为学生住得散,来得晚,走得早,所以一天只有两节课,上午一节,下午一节。剩下的时间,孩子有的去扯野草采蘑菇,有的采药草,一方面解决生计,一方面解决学校的一些杂费。张英才首次去给学生上课,进来一头猪,张英子见状准备把猪赶走,学生纷纷阻止,说这是余校长家的猪,它就是喜欢吃粉笔灰,不用理它。张英才看看学生,看看猪,心里非常悲哀。整个学校是荒凉且破旧的。这与其说是一个学校,还不如说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补课地方。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学生缺乏安心学习的基本保障,可以看出,老师和学生都在努力地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学校,为的就是多学点知识,走出大山。虽然环境不尽人意,但学校对于升降国旗是十分重视的。主任孙四海和副校长邓有梅一左一右背靠着在旗杆下吹着竹笛,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与现实形成对比。一会儿,余校长吹一声口哨,孩子们和老师在旗杆下站成一排,“余校长望望太阳,喊了声立正稍息,便走过去将带头的那个学生身上的破褂子用手理理。那褂子肩上有个大洞,余校长扯了几下也无法将周围的布拉拢来,遮住露出来的一块黑瘦的肩头……国旗徐徐落下后,学生们拥着余校长,捧着国旗向余校长的家走去”[5]。这首代表着幸福的歌曲,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在文学形成一种毫无恶意的讽刺性,无疑会引起人们的沉思。即使学校的师生凋零,但他们依然庄重地升国旗,这说明他们内心依然对学校怀有深切的感情,对未来保持着希望。界岭小学学校设备匮乏,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师生活没有保障,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等无不让人动容。作者在此不仅仅是为了告诉读者这儿有一群孩子上学是多么的艰苦,更是为了让人去关注这群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山区的教育状况是多么地艰辛,他们期待着改善,期待着能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三、对人性欲望的宽容
《鳳凰琴》这部小说,故事紧凑,人物形象简单明了。每个人物都是活灵活现,各有各的特点。这是一部描写乡村教师的作品,除了对教师坚守教育事业的赞美外,用刘醒龙自己的话说,还表达着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一种情感[6]。贯穿在文中的老师之间的一件事就是民办教师的转正。转正意味着老师的工资得到调整,学校工作会得到国家的重视,学校有资金进行维修,而且老师还有希望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余校长扮演的是一个和事佬的角色。不想得罪上级,不想常常打报告,希望上级会有一天垂怜这个学校。副校长邓有梅显得十分狡猾,喜欢趋炎附势,爱邀功。孙四海是一个非常有骨气,自食其力,凭真本事的人。这三个人对彼此的人品心照不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虽然相互间不免有点不满,但在维护学校的利益、保证学生学习的观念上是一致的,虽然方式不同。张英子有一个当文化站站长的舅舅,是一个向往着城市,渴望着爱情的正直年轻人。张英子来到界岭小学,把余校长的言行看在眼里,开始喜欢孙四海的骨气,避开邓有梅的巴结。但总的来说,这四个老师都希望有转正的名额。张英子来到这个地方由感到失望到不舍。师生之间相互依存的情感大放光彩。孙四海为了修理校舍,贡献自己种的茯苓。对于家里离校较远的学生,余校长主动承担孩子们的食宿。张英子捅破学校造假的升学率,使学校的奖金泡汤,明白真相的张英才感到非常愧疚。为了消除这种尴尬,张英子演了一出有转正名额的戏码。其他三位老师开始坐不住了,余校长反复询问关于转正的事而不得,邓有梅想借机走关系进行贿赂,却由于筹钱非法砍树被抓,孙四海想凭真本事进行复习考试,却差点让视为己出的孩子李子被狼群吃掉。人性的欲望得到展现的同时,却最终败给了那剪不断的与山区合成一体的羁绊。作者并没有把这几个老师最终描写成为利欲熏心的人,展现了人物的本性与选择,人物更显得立体化。在表现人性这方面,作者处理得非常到位,每一个转变都很自然,使人物的变化合情合理。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有缺点有优点才是真实可信的。这几位乡村老师的形象也变得鲜活立体。余校长注重转正,是为了那瘫痪在床、不转正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老婆明老师。张英子由于导演这场闹剧,愧疚地把所见所闻写成文章给报社投稿,想不到引来了各界的关注,不仅学校方面的问题得到一些解决,国家还给了一个转正名额。张英子拒绝了舅舅开的后门,打算让给其他老师。但经历一场闹剧的老师们,纷纷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山区。从争夺到退让,再到强行让给张英子,三个乡村老师的品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最终,人性的欲望没能战胜善,没能战胜尊严和亲情。作者对人性包含欲望的宽容,无疑不在昭示着乡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高贵灵魂。
从人文情怀的角度来分析刘醒龙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作者对人性美战胜个人欲望与自私自利的肯定。这不仅体现出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还体现出他对人文情怀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易经[M].于春海,译评.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70.
[2]刘醒龙,刘颋.文学应该有着优雅的风骨[N].文艺报,2006-08-10(3).
[3]郭大章.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读《凤凰琴》[J].语文学刊,2008(14):109-110.
[4]刘醒龙.凤凰琴[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15.
[5]刘醒龙.凤凰琴[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10.
[6]刘醒龙,高方方.有一种力量叫做沉潜:对话刘醒龙[J].百家评论,2012(1):68-74.
作者单位: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