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乾坤大挪移 边缘艺术撑起一片天空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视点栏目组 选题·统筹:梓荃 陌楚 执笔:孔祥祥
  如果说2003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爆发“井喷”、艺术品收藏领域开始出头的一年,那么时隔三年之后的2006年即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品交易、收藏市场迈向全面兴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与成长、正日趋完善和成熟的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开始走向多元化、国际化的道路,一些新兴的艺术品门类凭借自身长久以来的积淀或来自于国际市场上的推动力,开始突破中国传统艺术品主宰天下的局面,中国的广大藏家和买家也正逐渐打开视野,将注意力转向这个时代的新的强音——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边缘”艺术。
  
  油画:堪与国画共天下
  
  就绘画领域而言,中国内地市场一直呈现国画一统天下的局面,虽然中国现当代油画的拍卖早已有之且已形成一定规则与规模,然而与传统的中国画相比,油画却仍始终处于一个被漠视和忽视的地位。
  在全球艺术品收藏、拍卖领域,油画都是毋庸置疑的龙头老大,而惟独在中国,油画市场本应该有的繁荣局面却始终难以打开。原因不难理解,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油画的势力虽然遍布全球,然而一旦遭遇到中国本土势力的抵挡,则依然显出一副势单力薄、形单影只的疲软态势。就传统而言,油画属在国内毫无根基的“舶来品”;就审美而言,国画无疑更接近国人传统的精神追溯;就基础而言,国画更有着油画无法媲美的创作和受众群体。两相比照,悬殊的实力对比不能不让关注油画市场发展的人们捏一把冷汗。
  
  然而,自2005年起,一直以来独领风骚的国画市场开始遭遇到空前的动荡,此消彼长中,油画的潜力逐渐被激发,以势如破竹之势打破中国画的垄断地位,开始以平等的姿态争夺艺术品收藏与交易市场中最肥厚的一块领地。至2006年,油画与国画共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基本完成,这可以说是近两年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上最重要的转变。
  为什么油画能够以如此强劲的态势异军突起?
  就其本身而言,国际市场的强势影响为油画在中国内地的崛起打造了坚实的基础,这对于正在逐渐融入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中国来说,油画的普及和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再者,近两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成长,培育了一大批中青年的新型收藏家,这个人群普遍有较高的西方文化修养和对于油画的一定的审美认知,需求促进生产,他们无疑是油画市场崛起过程中最大的推动者;再次,“西风东渐”所带来的油画标志着一种新兴的力量和时代的风貌,虽然在西方世界它是传统的,但是在中国它却是年轻的,等待激发的潜力促使着人们去探寻和挖掘,其所引发的新的审美感知也将引领起一个新的收藏热点;另外,相比较于国画而言,油画在现代家居中具有更强的装饰性,融艺术性、收藏性、投资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特征必将使油画在多个画种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反观国画,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成熟,已经在国人心中取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然而其弊端却也随着这发展而始终不灭。究其弊处,首在一个“赝”字,中国书画的赝品自古有之,且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发展近乎完善的行当,一整套历史环境中成熟起来的制假、造假的技巧和贩假、卖假的流程,使得赝品问题成为了中国书画领域中不可规避的问题,鉴别真伪更成为了所有涉猎中国书画的人必修的一门课程。然而这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作伪手段高超的赝品,即使再资深的书画鉴定家也不能保证可以一鉴真伪,这道门槛使得相当多藏家对于中国书画领域望而却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逐渐繁荣,各类质量不等的赝品也大有泛滥之势,这对于国画的市场发展和进军国际艺术界来说都不失为一个极大的阻碍。
  再来从市场角度考量,油画在主流收藏与交易市场的介入虽然对一直以来相对稳定的绘画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但同时也丰富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门类,多方竞争的结果是促使各方都向更加完善和理智的方向发展。在2006年里,国画与油画遥相呐喊、精品迭出的景况成为了最激动人心的一幕,这也为中国绘画市场中各方力量的均衡奠定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当代艺术:墙内开花墙外香
  
  2006年初,震动中国艺术界的讯息接连从海外传来:3月30日,纽约苏富比举行以中国为重心的名为“亚洲当代艺术:中国·日本·韩国”的专场拍卖会,由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包揽成交价前三名,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张晓刚创作的大幅油画《血缘:同志第120号》更是拍出了近百万美元,霎时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总成交价达到1.3亿港元,成交率更是高达98%,打破了此前刚刚在纽约创造的苏富比同类拍卖纪录,其中位列成交价榜首的常玉创作的油画《花中君子》拍出了2812万港元的天价。
  真正意义上的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大致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只是一些理念前卫、自我的艺术家们纯艺术的自娱自乐,以出生于60年代、经历了朦胧而疯狂的童年岁月的一批人所创作的具有不确定的“文革情结”和“偶像崇拜情结”的红色题材作品为其代表。90年代初,第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走出国门,并开始逐渐受到海外的关注。至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长久的积淀之后终于爆发,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新贵。
  中国当代艺术具有独特而明显的“中国”标识或说“当代中国”标识:一种根源于中国传统精神层面、养成于大众视野下的平民生活之中、敏锐把握当代中国国情特点、调和以前卫而超越的当代理念所创造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于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文化的探寻。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中国艺术家的不自信和“媚外”心理的体现,然而对于当代艺术这样一个诞生于西方、成熟于西方的全新艺术理念来说,似乎只有将其置于深厚而强大的中国文化背景之下才有独立和个性发展的可能。
  自中国当代艺术诞生伊始,就吸引了部分海外艺术收藏家和收藏机构的重视,可以说在海外收藏领域它从来就不是空白,而只是一直引而不发,默默等待时机的成熟。而在国内,虽然当代艺术早已存在于人们的视野,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一种少数人实验性的艺术游戏,要上得台面似乎还要经过长久的磨炼,但不得不承认的却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堪称当代中国最活跃、最纯粹的一批艺术从业者。
  2006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先是在国际大型拍场上一鸣惊人,接下来狂卷国内各大拍场,霎时间站到了艺术品收藏、评论等领域风口浪尖的位置上。“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多年的流浪和挣扎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香气遍及海内外,成为了这一年里艺术市场上最大的一匹黑马。
  从目前中国艺术品收藏与交易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国人日益追求个性品味的审美需求看来,刚刚起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景将十分看好。   
  
  雕塑:立体艺术点缀生活
  
  雕塑收藏可以说是随着当代艺术的勃兴而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的,然而不同于油画和当代艺术的却是,雕塑不仅不是近代以来的“舶来品”,相反还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源远流长的创作和收藏历史。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雕塑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生活当中,虽然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其宗教性、实用性、装饰性之外的艺术价值。
  相比较于当代艺术的势如破竹,雕塑显得依然不温不火,然而就在这相对低调的沉寂之中,一股巨大的潜能正在酝酿。
  中国古代的雕塑作品,最早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的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等,之后的传承、发展和丰富循序渐进,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较为活跃的工艺创作之一。就其创作题材、内容和功用而言,主要以早期的礼器、祭器以及后来的佛造像为主,民间的小型雕塑也较为普遍。然而,虽然雕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雕塑在技艺上已经成熟甚至趋于完美,但其一直以来却只能作为宗教道具、装饰用具而存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仅仅是附庸,甚至常常被忽略。在传统中国雕塑的收藏领域,作品的文物价值和材料价值才是藏家首要考虑的要素。
  近现代以来,雕塑技艺作为一门专业在各艺术类院校中纷纷确立其地位,并在创作手法、风格样式、技术技巧等方面引进国外雕塑制作工艺,逐渐形成了一门全新的艺术学科。虽然如此,雕塑在艺术上的定位却始终难以被认同。
  近些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成长和中国内地城市雕塑的发展,加上雕塑的收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2006年中,虽然中国雕塑市场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但其价位和人气正在平稳中上升的态势已经开始形成。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每一件现当代雕塑作品的诞生,中间同样都蕴含了创作者独特的灵感和技艺。虽然雕塑是一种可复制的艺术创作,但是国际上已经对其复制数量和真伪辨别有了成熟和通行的规则,不仅不会影响到作品的收藏质量和收藏价值,相反并非仅此一件的特点还可以对于日渐看涨的价位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更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的介入。
  有别于其他种类艺术品的是,雕塑是立体可感知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觉感知和真实可触的感性体验,不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观者的审美需求,而且又可以做到与现实空间最大限度的有机融合,具有极强的装饰作用和实用效果。对于在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上日益挑剔的新贵阶层来说,购买雕塑作品既是一项投资,同时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家居品质、丰富生活情趣,用艺术品装点生活的感觉势必将吸引到更多投资者与收藏者的参与。
  
  版画:古老艺术的复兴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看起来似乎更具备西方特质的版画实际上与水墨画一样,起源于古代中国。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来,版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2000余年之前的汉代。
  中国古代的版画主要用作佛教经卷、文学作品等中间的插图,曾有过相当繁荣与辉煌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而独特的工艺、技巧、风格,甚至还出现了风格、技法各具特色的不同流派,彼此竞争、影响,铸就了中国版画史上光辉的一页。尤以文学作品的插图为例,中国历史上由宋元开始的通俗文学的流行即是版画艺术进入千家万户的标志,技艺美轮美奂、创作内容生动、普及范围广大、影响极为深远。
  
  虽然中国版画的历史久远,但因其无限量的可复制性,使得其在国人心中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这种同样是通过作者用心创作的画种只能被长久归入复制品、印刷品之列。直到近代,经过西方技术参与和改良的中国现代版画诞生,西方对于版画的创作和收藏理念同时引入国内,由此拉开了版画正式进入收藏领域的开端。
  中国的现代版画,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在鲁迅先生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版画创作者,并在战争时期形成了中国现代版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当时创作出的那批既具时代气息、又具艺术美感的优秀抗战版画,现在都已成为稀世之宝。中国现代版画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是在建国后以至文革前后。这个时期产生的所谓“红色版画”的主要功用是被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是那个时代真实遗留的产物,这就使得其时代感尤其强烈、真实性震撼人心。这些红色题材的版画作品在近些年开始受到海内外藏家的关注,与战争版画一起成为带动中国现代版画市场启动的重要力量。
  借着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态势,版画这项古老而年轻的艺术正等待复兴。与雕塑相同,按照国际惯例即可以完全规避其可复制的弱点,关键在于国内有关监管机构的有力措施,如何维护创作者和购买者的权益是版画能否在最广大范围内得到认同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值得所有业内相关人士考虑的。
  目前,版画的“边缘”地位仍在继续,但是关注它并且开始介入投资的人正越来越多。相对于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元的国画、油画作品来说,价位较低的版画无疑应当是中小投资者的首选。另外,中国现代版画也正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色彩、材料等方面追求更加新奇和独特的效果,这也使得这个古老的画种不断散发出新鲜的活力,其较强的装饰性、独特的视觉冲击也为时下新兴的中产精英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审美角度。由此观之,虽然版画在现阶段仍然是收藏市场上的一个陪衬,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渐突显。
  
  素描:视觉盛筵回归质朴
  
  
  素描从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直以来始终处于被冷落和忽视的“边缘”地位。素描作为西画的一种,是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创作的基础,素描的行情也追随着西画的涨幅而变化。近两年,油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异军突起,从而也带动了素描等其他相关艺术领域的发展,尤其在经历了2005年油画进入“高价时代”之后,对大师天价佳作、精品油画望而却步的藏家开始将视线转移到了素描上,这一类似于油画的前身或说是黑白的油画的纸上绘画作品无疑是精品油画的最佳替代品。由此,中国素描市场成为新的投资与收藏热点,行情开始启动。
  素描是西方绘画的基础,同时也可以独立作为一类画种而存在。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只将素描视作练习、草稿、底稿等过渡和基础阶段的预备创作,多数收藏行为也仅仅是出于对大师手稿价值的认同,而并不认为它是具有独立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的。这种长久以来的认识为素描作为真正的艺术品进入收藏与投资领域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近些年来,油画在国内艺术界的地位逐渐攀升,由此也引来了人们对于素描的关注。
  就一件创作作品的艺术性而言,铅笔素描仅用线条以及明暗对比呈现事物的具体形态和空间关系等,可以说是一种最纯粹和质朴的创作。这不仅需要画家对于笔触有着极大的敏感,也需要画家具备极强的感知能力和再现能力。由于脱离了色彩等其他修饰效果,素描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近乎透明的单纯的绘画力量,一切优点和缺点就这样彻底暴露在观者的眼前,甚至可以说一件好的素描作品的创作其难度更甚于油画。在审美过程中,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创作者的每一笔走向,这更是其他绘画形式无法做到的。同时,由不同层次的黑、白、灰构成的完整画作,其视觉冲击力虽然不像彩色画作那样鲜明和直观,但那种独有的质朴和纯粹则可以带来一种别样的震撼。观赏一件素描作品时,我们可以感觉到与创作者的距离是最近的。
  从目前进入拍场的素描作品看来,大多数仍是大师的创作手稿和精品画作的底稿,这批作品无论从作者、作品的背景还是从素描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言,都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然而,这类作品一则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日渐增长的购买和收藏需求二则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作品相对较少,有相当一部分只是草稿和底稿,相对而言这类作品在价位上就要大打折扣了。
  目前,中国的一批中青年写实画家已经开始重视素描的创作和价值,专门为交易而创作的素描作品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这种有意识地创作必将进一步促使中国素描市场走向正轨。
  曾经备受冷落的中国“边缘”艺术正在逐渐迈入主流艺术品交易与收藏领域,这标志着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向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发展当代的中国艺术、丰富中国传统收藏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不久后的将来,收藏者将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将真正走向丰富与成熟。
其他文献
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巴次大陆,面积为295万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早在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印度。葡萄牙人在1498年进入印度。随后,丹麦、法国和英国也登陆印度。1757年,发生了印度与英国在普拉西的一场大战,印度战败后,印度的孟买、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及部分内地城市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到了1849年,英国赶走了其他国家的殖民
期刊
陶瓷质地的佛像其滥觞可追溯至东汉、吴晋墓葬出土的钱树陶座与青瓷魂瓶,然而其上贴塑的坐佛尚属与黄老神仙信仰杂糅并处的中土佛像雏形,历史价值远胜其艺术魅力。嗣后虽偶见如山东博兴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北齐模印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为代表的少数早期陶瓷佛像,但真正意义上陶瓷造像艺术实非宋辽元明四代莫数。宋代广东潮州窑、陕西耀州窑制作的神采奕奕的瓷塑佛像,河北易县八佛洼白玉、百花二山秘藏的16尊神容逼真的辽三彩等身罗
期刊
民国元年辛亥革命后,前清陕西秦丰官钱局歇业,并改组为“陕西秦丰银行”。嗣因现钱缺乏,又设立陕西富秦钱局,发行制钱票和铜元票。至民国十年五月,秦丰银行被裁撤,并将富秦钱局改为富秦银行,发行银元票。至民国二十年,由杨虎城接任陕西省主席时筹资设立的陕西省银行正式开业。另陕北地方实业银行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成立于陕北,发行银元票和铜元票,后因发行额大大超过其资金总额,无力回收,于民国三十三年歇业。  陕西省
期刊
笔者去年在《中国书画报》读到署名刘云鹤《老僧不作留人意——吴茀之隶书扇面》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并见到了随文附刊的扇面书法书影(图1)。刘文在赏析扇面书法和评价作者(吴茀之)书艺中略称:  纵观吴茀之这件作品,依笔者拙见,他也只能位列“画家中的书家”这个层次。尽管吴茀之在现代画坛上的名气较大。然只局限在画界,好像没有多少人提及他的书法,也就是说他的书法还没有像他的画那样得到认可。往好处说,其“
期刊
一、存单发行的背景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粮食的供求矛盾便摆在了共和国决策者们的面前,而且这个矛盾还呈现不断加剧之趋势。据史料记载:从1951年起开始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1952年和1953年这种情况变得严重起来。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人均粮食数量少,1952年才570斤。1953年以后粮食供求关系进一步紧张,是由于1953年开展的经济建设,一开始便追求
期刊
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人类使用枕头的行为不会早于商周时期,《诗经》中有“角枕粲兮”,“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之类记述,表明此时枕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木质、玉质枕,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青瓷枕模型则是最早的瓷枕。隋唐以降,各式瓷枕时有发现,宋代是瓷枕的鼎盛时期,南北各大名窑,诸如磁州窑、定窑、登封窑、汝窑、巩县窑和越窑、景德镇窑、吉州窑,均有烧造,器形繁多,产量巨大。本文简
期刊
在我国古钱币中,有一种称为“花穿”的钱币。这种花穿钱,多数藏者对它不屑一顾,视为“垃圾品”;主流藏家偶有所藏,但不以为珍;文博界有不少学者把它归为形制特异之品,但在解释其成因时却又与实物有较大差距。笔者这些年来广集花穿钱,现有藏品数百枚,上自秦半两,下至清光绪,几乎历朝各代都有“代表”品。这些钱币,绝大多数都是从“垃圾品”中开采出来的。时下把玩观赏,真有“夜赏挑灯欲断魂”的感觉。这里以实物为据,谈
期刊
我国西北曾建有西夏王朝,与宋、辽三足鼎立,历史长达190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那高高耸立的西夏王陵,让人想起党项族在这里开创过—个辉煌的时代。代表西夏文化的灵武窑在银川市西南方向,高速公路半个小时可到达。沿途可见蜿蜒起伏的明代长城,下了高速公路,顺着用岩石垒成的干涸沟底,来到当地人称为“磁窑堡”的灵武窑。  我们攀登而上,山上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烽火台,是这里的制高点。在干沟的西侧断崖上是厚达2~4米
期刊
8. 南宋木叶纹盏(图8) 口径10.5厘米,底径2.9厘米,高5.3厘米,1996年江西省上饶市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赵氏墓出土,现藏上饶市博物馆。饮茶器具。束口,斜腹,小圈足。通体黑釉,釉色滋润,晶莹光亮,底足露灰白色胎。内壁饰木叶纹,叶尖朝向盏沿,叶面几乎占器壁的二分之一。在漆黑的釉色衬托下,叶之茎脉,由粗渐细,四处网络,偶有虫咬之小孔,釉色晕散处,漫漫渍渍,宛若秋雨中飘零之落叶,妙趣天
期刊
四、宣德“落款盘”的造型种类    落款宣德盘的造型基本传承自永乐,主要包括折沿盘、窝口盘(又称敛口盘)、撇口盘、平底盘以及根据它们复杂化而演变来的折沿棱盘、窝口棱盘等。  1.折沿盘  折沿盘(图15)的最大特点是厚重、结实。由于器物口沿部厚重坚固,所以在工艺制作水平较低时制作量最大。例如元代以及明洪武、永乐时期,宣德朝早期制作了一些折沿无款器,但落款器不多。  2.折沿棱盘  折沿棱盘(图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