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同时也有可能受到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对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语文是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因素,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将学习到优秀精神品质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将围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的作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更应该用来塑造学生的品格和行为。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因为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容易产生过度情绪化的问题,甚至会因为不同的原因,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而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教学内容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选择适合材料进行情感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成绩上的变化,更应该关注情感和价值观上的变化,尊重个性化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深度挖掘教材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初中语文教材经过反复的推敲和编写,极具教育意义,教材中蕴藏着很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比如,民风民俗、诗词歌赋、道德观念、对国家建设、人生意义、人生态度的思考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時,应该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文章中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知识点讲解之中,进行巧妙渗透,将语文教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时候,不应该采用过于生硬呆板的方式,尽量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道德思想的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这些作者多数具有高尚的人格,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孔子、孟子、杜甫、苏轼、鲁迅、李白、陶渊明、郭沫若、叶圣陶等教育家、文学家的优秀品格。同时,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文章是蕴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塑造作用,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的时候,应该分析其中的心理因素,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引起更丰富的情感感受,道德修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讲解写作背景
文章都有其写作目的,写作目的产生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只有学生真正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真正的内涵,如果不对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会是停留在表面的,很难真正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无法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前,应该通过查阅书籍、文献、上网搜索或者与其他教师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阅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手法、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以及写本文的目的等。教师应该可以将这些资料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作为故事素材,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一方面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心理与作者实现同频共振,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本文的目的,从而对作者产生高度的认同感,不自觉地运用作者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采用生活化教学法
文章中的灵感和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使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或者处理生活中的情感。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模拟出不可能出现在教室的情境,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情感或者处理情感的方式迁移到生活中,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纳入了许多有关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的文章,教师应该为学生深度剖析文章中所体现的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再将其联想生活实际,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体会生活的意义,将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引起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吸收多种情感因素,感悟生活的真谛,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互帮互助,互学互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想,从而感受到集体和合作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案例视为写作材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引导学生一边写作一边思考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从而起到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犯罪、自杀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这就决定了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背景的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本学科的育人育心的功能性作用,运用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民主的沟通,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习先人的优秀品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靳桂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0(07):17+43.
[2]李如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新课程,2020(25):238.
[3]郭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0(05):183-184.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的作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更应该用来塑造学生的品格和行为。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因为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容易产生过度情绪化的问题,甚至会因为不同的原因,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而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教学内容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选择适合材料进行情感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成绩上的变化,更应该关注情感和价值观上的变化,尊重个性化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深度挖掘教材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初中语文教材经过反复的推敲和编写,极具教育意义,教材中蕴藏着很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比如,民风民俗、诗词歌赋、道德观念、对国家建设、人生意义、人生态度的思考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時,应该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文章中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知识点讲解之中,进行巧妙渗透,将语文教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时候,不应该采用过于生硬呆板的方式,尽量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道德思想的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这些作者多数具有高尚的人格,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孔子、孟子、杜甫、苏轼、鲁迅、李白、陶渊明、郭沫若、叶圣陶等教育家、文学家的优秀品格。同时,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文章是蕴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塑造作用,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的时候,应该分析其中的心理因素,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引起更丰富的情感感受,道德修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讲解写作背景
文章都有其写作目的,写作目的产生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只有学生真正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真正的内涵,如果不对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会是停留在表面的,很难真正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无法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前,应该通过查阅书籍、文献、上网搜索或者与其他教师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阅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手法、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以及写本文的目的等。教师应该可以将这些资料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作为故事素材,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一方面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心理与作者实现同频共振,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本文的目的,从而对作者产生高度的认同感,不自觉地运用作者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采用生活化教学法
文章中的灵感和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使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或者处理生活中的情感。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模拟出不可能出现在教室的情境,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情感或者处理情感的方式迁移到生活中,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纳入了许多有关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的文章,教师应该为学生深度剖析文章中所体现的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再将其联想生活实际,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体会生活的意义,将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引起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吸收多种情感因素,感悟生活的真谛,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互帮互助,互学互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想,从而感受到集体和合作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案例视为写作材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引导学生一边写作一边思考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从而起到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犯罪、自杀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这就决定了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背景的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本学科的育人育心的功能性作用,运用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民主的沟通,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习先人的优秀品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靳桂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0(07):17+43.
[2]李如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新课程,2020(25):238.
[3]郭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0(0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