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主要以写记叙文为主,很多学生一提起笔就无从下手,我们习惯的教法就是要求学生写清六要素,叙述清楚一件事即可。实际上要将记叙文写好并不是一件易事,笔者认为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只有抓住觀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第二,指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观察时,要抓住人物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例如麻慧毅同学,在描写数学任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任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任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任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任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二.内容要具体、真实诚恳
(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认真收集材料,积累材料,选取材料,解决材料的来源问题。
(2)学好课文中的优秀范文,联系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具体记事,生动写人,解决写作方法的问题。
(3)有计划地进行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先就短暂的时间和狭小的空间内发生的事写出特征、过程和细节,揭示事物的关系,表现丰富的个性,然后再扩展成篇。
三.条理要清楚
(1)叙述人称的训练。先指导学生学会第一人称的写法,再引导学生逐步向第三人称的写法过渡。
(2)叙述顺序的训练。记叙文在材料安排上常用顺叙、倒叙和插叙的方法。顺叙是基本的、最常用的记叙方法,倒叙和插叙是结构安排方法的变化。在指导训练时,特别要注意交代清楚记叙时间和空间的顺序的变换。
(3)叙述线索的训练。线索是事件发展的脉络,它反映了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记叙文要写清人和事的变化和发展,叙述清楚线索,才能使文章脉络清晰。
(4)叙述详略的训练。详写、略写实际上就是剪裁,须根据主体表达的需要而定。教师应通过阅读教学来指导学生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5)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的训练。指导学生通过范文的学习和写作训练,逐步写好文章的开头、结尾,做到过渡自然、衔接紧凑、有交代、有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首尾一致,布局合理,结构严谨。
四.表达要生动感人
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等相结合的综合表达方式。在记叙中逐步加入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钱国顺,教师,现居湖北老河口。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只有抓住觀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第二,指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观察时,要抓住人物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例如麻慧毅同学,在描写数学任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任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任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任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任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二.内容要具体、真实诚恳
(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认真收集材料,积累材料,选取材料,解决材料的来源问题。
(2)学好课文中的优秀范文,联系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具体记事,生动写人,解决写作方法的问题。
(3)有计划地进行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先就短暂的时间和狭小的空间内发生的事写出特征、过程和细节,揭示事物的关系,表现丰富的个性,然后再扩展成篇。
三.条理要清楚
(1)叙述人称的训练。先指导学生学会第一人称的写法,再引导学生逐步向第三人称的写法过渡。
(2)叙述顺序的训练。记叙文在材料安排上常用顺叙、倒叙和插叙的方法。顺叙是基本的、最常用的记叙方法,倒叙和插叙是结构安排方法的变化。在指导训练时,特别要注意交代清楚记叙时间和空间的顺序的变换。
(3)叙述线索的训练。线索是事件发展的脉络,它反映了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记叙文要写清人和事的变化和发展,叙述清楚线索,才能使文章脉络清晰。
(4)叙述详略的训练。详写、略写实际上就是剪裁,须根据主体表达的需要而定。教师应通过阅读教学来指导学生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5)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的训练。指导学生通过范文的学习和写作训练,逐步写好文章的开头、结尾,做到过渡自然、衔接紧凑、有交代、有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首尾一致,布局合理,结构严谨。
四.表达要生动感人
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等相结合的综合表达方式。在记叙中逐步加入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钱国顺,教师,现居湖北老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