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艺术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体现我国历史风貌、时代气息、地域风情的一种传统文化,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以民间艺术中的京剧脸谱、民间剪纸、民间皮影为例,分析其中的艺术渊源、造型风格、审美特征和表现形式,深入研究民間造型艺术在动画作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间艺术;动画;造型风格;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动画片最初就是从民间绘画、戏曲、音乐、皮影、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中获得灵感,并将其渗透出来的民族语言运用在动画造型的再创作中,造就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动画学派”。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丰富了中国动画片的美术风格,把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转变为当代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一直是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者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将以民间艺术中的京剧脸谱、民间剪纸、民间皮影为例,研究民间造型语言在动画中的应用以及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民间艺术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门类学科,集合了音乐、文学、摄影、绘画等众多元素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民间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有着鲜活的表现形式和文化背景,我国早期的动画是通过剪纸、木偶、皮影、绘画等独特手法表现出来的动态影像,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将民间艺术造型元素应用于动画中能有效的塑造角色形象,让动画作品更加具有民族特色风格。并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重新演绎,使之成为一种备受当代人喜爱的艺术作品。我国的动画风格从来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动画中的人物造型从传统的民族语言中提取元素,从剪纸到皮影,从古代的壁画到京剧脸谱,都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养分,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经典角色。让动画自身的艺术性、审美性等方面均得到升华,使我国动画得艺术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动画中民间艺术形态的嫁接
1、京剧脸谱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语言丰富多彩,因此动画设计师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一直尝试将民间艺术形态转化为动画造型形象,其中把京剧脸谱艺术运用到动画人物造型中就是成功的典范。传统京剧的扮相造型都有固定的程式,脸谱的纹样是代表人物身份和个性的象征,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具有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这部动画作品,其中的人物形象是以借鉴和改造戏曲人物扮相造型而大获成功的。形象设计来源于中国的国粹-京剧,并借鉴京剧脸谱的设计元素提炼后重新进行归纳与整合,使创新后的动画形象夸张、造型简洁、易于辨识,即保留了孙悟空尖嘴猴腮的形态特点,又融合了传统京剧浓墨重彩的色彩表现风格,使孙悟空的形象保留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又具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如图1所示。
图1 《大闹天宫》孙悟空造型设计
2、民间剪纸艺术
剪纸是我国民间流行的艺术样式之一,它起源于商代的镂空刻花艺术,后在东汉年间造纸术普及之后发展成为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以平面镂空艺术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形态各异的图案造型,被粘贴在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也被应用于新婚喜庆、节日庆祝等活动中,成为渲染气氛的主要装饰品。由于剪纸艺术的工具和材料极为普遍,所以剪纸艺术普及性非常广并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一艺术形式从古至今深得人们的喜爱。
我们所见到的民间剪纸作品造型多变、五彩缤纷,造型精巧、剪工繁杂、色彩斑斓、内容丰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值得学习借鉴的艺术源泉。剪纸艺术有多种表现形式,我国老一辈艺术家也相继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剪纸动画片,其中万古蟾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参考的豫北剪纸风格,动画中的人物继承了剪纸艺术的工艺技法,表现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动画作品。另外作品中摄取了中国皮影艺术、民间窗花、剪纸艺术等精髓,使角色设计简洁明快,色彩艳丽、纹样古朴、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风格,加上精细的镂空制作工艺,使动画作品体现出淳朴的民俗风格和浓郁的民间韵味。另外还有山西剪刻窗花风格的《渔童》、拉毛剪纸风格的《鹬蚌相争》等剪纸动画作品,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剪纸文化在动画中的应用,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术风格。
3、民间皮影艺术
皮影戏是我国古老并流传广泛的民间戏曲表演剧种之一,它的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是民间工艺和戏曲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让观众通过幕布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动画,来实现具有视觉效果的表演形式,是世界上较早的由表演者配音的影画艺术。皮影戏享有“电影始祖”之美誉,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动画美术片的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和积极地推进作用。50年代初期,我国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开始探索以皮影表演艺术为参照,进行动画表现形式的创作了。皮影造型中的艺术风格独创一派,有汉代画像石的粗犷刻线,年画人物精致的绘制,民间剪纸的装饰形态和绘画的散点透视等手法融合成独具美感的“侧视”影人形态。诸如我国早期动画作品《张飞审瓜》是以皮影戏为表现形式制作的动画,在造型中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的对比手法,制作工艺上采用镂空的线描的方式,对人物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和戏曲化的综合处理,使皮影人物造型生动活泼、夸张幽默,古朴典雅并体现出浓郁的民间工艺特色,如图2所示。另外《桃花源记》是近代的皮影动画作品,其中在人物形象、动作表现、空间安排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来优化皮影造型形象,寻找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审美需求的契合点,力求将民间戏曲表演艺术与数字动画技术完美融合。
图2 《张飞审瓜》造型设计
三、小结
我国民间艺术的形态在动画产业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借助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艺术语言来塑造具有中国元素的动画片。运用民间艺术中的造型风格和工艺特点等元素进行提炼和优化,以此提升影片的视觉效果,丰富动画作品的艺术载体形式,扩展当代动画的多元化表现风格,展示出作品所蕴含的民俗风情、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等。创作出具有我国民间艺术精髓,又能体现中国元素风格的民族动画作品,进而推动我国民间艺术和动画产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民间艺术赏析》,李中会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
[2]《民间民俗设计》,何彤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
作者简介
闵元元(1978.06-),女,汉族,山东临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基金项目:[2015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批准号2015SJB662]
[2017年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17LKT336]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关键词:民间艺术;动画;造型风格;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动画片最初就是从民间绘画、戏曲、音乐、皮影、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中获得灵感,并将其渗透出来的民族语言运用在动画造型的再创作中,造就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动画学派”。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丰富了中国动画片的美术风格,把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转变为当代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一直是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者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将以民间艺术中的京剧脸谱、民间剪纸、民间皮影为例,研究民间造型语言在动画中的应用以及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民间艺术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门类学科,集合了音乐、文学、摄影、绘画等众多元素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民间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有着鲜活的表现形式和文化背景,我国早期的动画是通过剪纸、木偶、皮影、绘画等独特手法表现出来的动态影像,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将民间艺术造型元素应用于动画中能有效的塑造角色形象,让动画作品更加具有民族特色风格。并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重新演绎,使之成为一种备受当代人喜爱的艺术作品。我国的动画风格从来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动画中的人物造型从传统的民族语言中提取元素,从剪纸到皮影,从古代的壁画到京剧脸谱,都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养分,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经典角色。让动画自身的艺术性、审美性等方面均得到升华,使我国动画得艺术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动画中民间艺术形态的嫁接
1、京剧脸谱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语言丰富多彩,因此动画设计师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一直尝试将民间艺术形态转化为动画造型形象,其中把京剧脸谱艺术运用到动画人物造型中就是成功的典范。传统京剧的扮相造型都有固定的程式,脸谱的纹样是代表人物身份和个性的象征,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具有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这部动画作品,其中的人物形象是以借鉴和改造戏曲人物扮相造型而大获成功的。形象设计来源于中国的国粹-京剧,并借鉴京剧脸谱的设计元素提炼后重新进行归纳与整合,使创新后的动画形象夸张、造型简洁、易于辨识,即保留了孙悟空尖嘴猴腮的形态特点,又融合了传统京剧浓墨重彩的色彩表现风格,使孙悟空的形象保留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又具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如图1所示。
图1 《大闹天宫》孙悟空造型设计
2、民间剪纸艺术
剪纸是我国民间流行的艺术样式之一,它起源于商代的镂空刻花艺术,后在东汉年间造纸术普及之后发展成为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以平面镂空艺术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形态各异的图案造型,被粘贴在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也被应用于新婚喜庆、节日庆祝等活动中,成为渲染气氛的主要装饰品。由于剪纸艺术的工具和材料极为普遍,所以剪纸艺术普及性非常广并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一艺术形式从古至今深得人们的喜爱。
我们所见到的民间剪纸作品造型多变、五彩缤纷,造型精巧、剪工繁杂、色彩斑斓、内容丰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值得学习借鉴的艺术源泉。剪纸艺术有多种表现形式,我国老一辈艺术家也相继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剪纸动画片,其中万古蟾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参考的豫北剪纸风格,动画中的人物继承了剪纸艺术的工艺技法,表现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动画作品。另外作品中摄取了中国皮影艺术、民间窗花、剪纸艺术等精髓,使角色设计简洁明快,色彩艳丽、纹样古朴、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风格,加上精细的镂空制作工艺,使动画作品体现出淳朴的民俗风格和浓郁的民间韵味。另外还有山西剪刻窗花风格的《渔童》、拉毛剪纸风格的《鹬蚌相争》等剪纸动画作品,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剪纸文化在动画中的应用,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术风格。
3、民间皮影艺术
皮影戏是我国古老并流传广泛的民间戏曲表演剧种之一,它的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是民间工艺和戏曲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让观众通过幕布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动画,来实现具有视觉效果的表演形式,是世界上较早的由表演者配音的影画艺术。皮影戏享有“电影始祖”之美誉,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动画美术片的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和积极地推进作用。50年代初期,我国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开始探索以皮影表演艺术为参照,进行动画表现形式的创作了。皮影造型中的艺术风格独创一派,有汉代画像石的粗犷刻线,年画人物精致的绘制,民间剪纸的装饰形态和绘画的散点透视等手法融合成独具美感的“侧视”影人形态。诸如我国早期动画作品《张飞审瓜》是以皮影戏为表现形式制作的动画,在造型中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的对比手法,制作工艺上采用镂空的线描的方式,对人物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和戏曲化的综合处理,使皮影人物造型生动活泼、夸张幽默,古朴典雅并体现出浓郁的民间工艺特色,如图2所示。另外《桃花源记》是近代的皮影动画作品,其中在人物形象、动作表现、空间安排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来优化皮影造型形象,寻找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审美需求的契合点,力求将民间戏曲表演艺术与数字动画技术完美融合。
图2 《张飞审瓜》造型设计
三、小结
我国民间艺术的形态在动画产业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借助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艺术语言来塑造具有中国元素的动画片。运用民间艺术中的造型风格和工艺特点等元素进行提炼和优化,以此提升影片的视觉效果,丰富动画作品的艺术载体形式,扩展当代动画的多元化表现风格,展示出作品所蕴含的民俗风情、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等。创作出具有我国民间艺术精髓,又能体现中国元素风格的民族动画作品,进而推动我国民间艺术和动画产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民间艺术赏析》,李中会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
[2]《民间民俗设计》,何彤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
作者简介
闵元元(1978.06-),女,汉族,山东临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基金项目:[2015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批准号2015SJB662]
[2017年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17LKT336]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