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次思维导图与教学的结合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始创的创造性工具思维导图,在西方世界已相当盛行,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与教学等领域,而在我国尚处于引进与发展阶段。伴随着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凸显,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已引起我国教育界部分相关人士的热切关注。虽然思维导图可以施展于各个思维领域,但对思维逻辑、理解和发散能力要求较高。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本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构图、学生创造总结思维导图的方式,降低思维导图绘制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思维方法,让学生体验思维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旨。当然,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必须结合知识目标、内容和难度。如大洲大洋等位置分布通过拼图、绘图等实际操作;行政区划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方位刺激学生记忆而非重复式机械记忆。本节气温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重难点属于学习方法掌握的部分,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因为教学反馈结果表明,学生较难将等温线的知识迁移应用,故本活动设计重在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方式和知识框架。
二、两项学习活动的体验
按照认识发展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规律,气温教学活动设计两个部分:体验气温、认识气温。气温相对学生而言不陌生,但气温的分布这种理论知识会让初中生望而生畏,所以第一部分“体验气温”一定要调动学生感官去感受气温及其影响,激发学习兴趣,为气温研究方法起到铺垫作用。第二部分“认识气温”如果按照传统教学,直白地告诉学生等温线定义、特点等知识点,这种简单的线性逻辑思维由教师主动渗透入学生头脑中,学生在生活中永远无法去构建一个思考的框架或经历一场思考过程中的困顿与喜悦,永远只能等待他人指导,毫无探究精神可言。所以第二部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同时利用条件变化探究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海拔等。
环节一——体验温差:教师课间利用空调调节气温,让室内外温差较大,学生进入教室有明显体验后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活动设计亮点:①传统教学的气温概念引入多通过图片、案例去让学生联想。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课前请学生课外活动,利用空调调高温度。学生一进教室就会感慨气温的变化。学生体验气温,自主走近课堂教学内容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②因为气温影响显而易见,传统教学中气温的影响知识点处理简单,可联系生活,举例说明重庆入夏后死亡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均出现上升,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好奇心,理解气温对生活的重要影响,认识到学习气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要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前对室内气温的调试看似简单,但需注意一定要让这个温度刺激到学生,才能起到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环节二——探究发现:测量员利用温度计如何测量气温?这是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能想到在哪些适宜的地方测量?哪些时段测量?给出数据,分组绘制气温等温线图。
活动设计亮点:传统课堂会引导式设计问题,教师分步骤把问题设定在某一框架,如讲气温时间变化,会直接让学生制图发现气温的变化。讲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以及气温分布,会让学生直接读图找规律。学生虽然动手动眼参与学习,但只是在教师的理性思维框架下进行思考。学生的主动性未被充分调动,思维训练只能预设课堂教学内容发展方向而非限制规定思维发展的方向。所以这里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准备怎么测量气温”,涉及测量条件、时间、地点、测量工具、测量评价等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发散图,说明气温这个概念思考方向有多少,提出本堂课的重点是气温分布。
主要教学方法:思维导图绘制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的(图1)。每个单词或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发展,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思维导图的绘制需注意:突出重点、发挥联想、清晰明白。
环节三——观察研讨:等温线是气温的空间分布,采用“观察—探讨—结论”的方式提出三个问题:①观察从低纬度向两极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发现什么问题?(纬度影响气温)②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20℃,发现什么问题?(海陆交界处弯曲明显,海陆分布影响气温)为什么世界7月份北半球陆地部分等温线向北凸,南半球陆地部分等温线向南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世界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中,北半球10℃等温线出现的纬度是多少?(观察北半球,10℃等温线大致出现在什么纬度?)为什么有两处?(海拔影响气温)。学生自己认识到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海拔。同时趁热打铁学习南半球气温特点,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活动设计亮点:湘教版教材在处理等温线分布时活动题设计比较笼统,如“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不利于学生步步深入探究问题。而且内容上涉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布及原因,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可将此内容删减,降低难度,突出影响等温线变化这一重点。需注意的是,如果学生通过观察世界7月份等温线发现南美洲与非洲等温线弯曲程度上的差别,教师可补充说明等温线还受洋流影响,但在教学活动中不涉及,因为这样会增加难度。
主要教学方法:探究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探究性学习在地理中的研究,是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获得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与建议。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从而体现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逐步提高创造能力的学习活动过程。
活动设计的结尾是以设计主导思想结构主义理论构建出师生共同补充构建思维导图(图2),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过程,理解重点,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三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散、探究、归纳
教师在教学中总能发现学生智力上存在的差别,但是很少愿意尝试通过训练提高学生智力。教师可能花很多功夫教给学生解某一类题目的方法,他们像计算机一样输入程序得出答案。但是未来社会充满无数未知与挑战,如何预测学生今后面对的“题目”?如何让学生调动无限的大脑潜能需要教师深思。
人脑并非像电脑一样进行线性或序列思维,它的思维是多面的、发散性的。当制作好一张思维导图之后,主干会延伸出去形成次一级的枝干,鼓励为新加上去的枝干发展更多的内容——就如大脑一样。同样思维导图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它能帮助大脑通过联想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想象。当然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限时间内需达到一定教学目标就必须确定思维导图的重点和方向,然后深入探究,仔细钻研。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挖掘的方向、深度和难度。大脑会遗忘,克服遗忘的捷径就是构建知识网络。思维过程的总结也是知识点的巩固加深,这一环节一定不能少,本教学设计以深入建构思维导图作为结尾,也体现了一次思维训练的完整过程。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始创的创造性工具思维导图,在西方世界已相当盛行,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与教学等领域,而在我国尚处于引进与发展阶段。伴随着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凸显,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已引起我国教育界部分相关人士的热切关注。虽然思维导图可以施展于各个思维领域,但对思维逻辑、理解和发散能力要求较高。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本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构图、学生创造总结思维导图的方式,降低思维导图绘制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思维方法,让学生体验思维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旨。当然,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必须结合知识目标、内容和难度。如大洲大洋等位置分布通过拼图、绘图等实际操作;行政区划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方位刺激学生记忆而非重复式机械记忆。本节气温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重难点属于学习方法掌握的部分,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因为教学反馈结果表明,学生较难将等温线的知识迁移应用,故本活动设计重在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方式和知识框架。
二、两项学习活动的体验
按照认识发展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规律,气温教学活动设计两个部分:体验气温、认识气温。气温相对学生而言不陌生,但气温的分布这种理论知识会让初中生望而生畏,所以第一部分“体验气温”一定要调动学生感官去感受气温及其影响,激发学习兴趣,为气温研究方法起到铺垫作用。第二部分“认识气温”如果按照传统教学,直白地告诉学生等温线定义、特点等知识点,这种简单的线性逻辑思维由教师主动渗透入学生头脑中,学生在生活中永远无法去构建一个思考的框架或经历一场思考过程中的困顿与喜悦,永远只能等待他人指导,毫无探究精神可言。所以第二部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同时利用条件变化探究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海拔等。
环节一——体验温差:教师课间利用空调调节气温,让室内外温差较大,学生进入教室有明显体验后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活动设计亮点:①传统教学的气温概念引入多通过图片、案例去让学生联想。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课前请学生课外活动,利用空调调高温度。学生一进教室就会感慨气温的变化。学生体验气温,自主走近课堂教学内容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②因为气温影响显而易见,传统教学中气温的影响知识点处理简单,可联系生活,举例说明重庆入夏后死亡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均出现上升,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好奇心,理解气温对生活的重要影响,认识到学习气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要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前对室内气温的调试看似简单,但需注意一定要让这个温度刺激到学生,才能起到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环节二——探究发现:测量员利用温度计如何测量气温?这是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能想到在哪些适宜的地方测量?哪些时段测量?给出数据,分组绘制气温等温线图。
活动设计亮点:传统课堂会引导式设计问题,教师分步骤把问题设定在某一框架,如讲气温时间变化,会直接让学生制图发现气温的变化。讲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以及气温分布,会让学生直接读图找规律。学生虽然动手动眼参与学习,但只是在教师的理性思维框架下进行思考。学生的主动性未被充分调动,思维训练只能预设课堂教学内容发展方向而非限制规定思维发展的方向。所以这里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准备怎么测量气温”,涉及测量条件、时间、地点、测量工具、测量评价等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发散图,说明气温这个概念思考方向有多少,提出本堂课的重点是气温分布。
主要教学方法:思维导图绘制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的(图1)。每个单词或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发展,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思维导图的绘制需注意:突出重点、发挥联想、清晰明白。
环节三——观察研讨:等温线是气温的空间分布,采用“观察—探讨—结论”的方式提出三个问题:①观察从低纬度向两极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发现什么问题?(纬度影响气温)②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20℃,发现什么问题?(海陆交界处弯曲明显,海陆分布影响气温)为什么世界7月份北半球陆地部分等温线向北凸,南半球陆地部分等温线向南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世界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中,北半球10℃等温线出现的纬度是多少?(观察北半球,10℃等温线大致出现在什么纬度?)为什么有两处?(海拔影响气温)。学生自己认识到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海拔。同时趁热打铁学习南半球气温特点,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活动设计亮点:湘教版教材在处理等温线分布时活动题设计比较笼统,如“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不利于学生步步深入探究问题。而且内容上涉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布及原因,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可将此内容删减,降低难度,突出影响等温线变化这一重点。需注意的是,如果学生通过观察世界7月份等温线发现南美洲与非洲等温线弯曲程度上的差别,教师可补充说明等温线还受洋流影响,但在教学活动中不涉及,因为这样会增加难度。
主要教学方法:探究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探究性学习在地理中的研究,是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获得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与建议。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从而体现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逐步提高创造能力的学习活动过程。
活动设计的结尾是以设计主导思想结构主义理论构建出师生共同补充构建思维导图(图2),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过程,理解重点,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三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散、探究、归纳
教师在教学中总能发现学生智力上存在的差别,但是很少愿意尝试通过训练提高学生智力。教师可能花很多功夫教给学生解某一类题目的方法,他们像计算机一样输入程序得出答案。但是未来社会充满无数未知与挑战,如何预测学生今后面对的“题目”?如何让学生调动无限的大脑潜能需要教师深思。
人脑并非像电脑一样进行线性或序列思维,它的思维是多面的、发散性的。当制作好一张思维导图之后,主干会延伸出去形成次一级的枝干,鼓励为新加上去的枝干发展更多的内容——就如大脑一样。同样思维导图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它能帮助大脑通过联想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想象。当然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限时间内需达到一定教学目标就必须确定思维导图的重点和方向,然后深入探究,仔细钻研。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挖掘的方向、深度和难度。大脑会遗忘,克服遗忘的捷径就是构建知识网络。思维过程的总结也是知识点的巩固加深,这一环节一定不能少,本教学设计以深入建构思维导图作为结尾,也体现了一次思维训练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