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规划了宁波未来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人社部门要走好“名城名都”建设的长征路,就要更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昂扬精神和守土尽职的责任担当,构筑“品质+人社”“阳光+人社”“互联网+人社”三大发展格局,高水平谱写宁波人社事业发展新篇章。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人社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推动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实施“两提两减三增”专项行动,加快审批事项、政务办事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运作的标准化,做到环节更少、方式更优、材料更简、距离更近、时间更短。坚持应放尽放,持续推动服务项目和内容向基层延伸,实现自助服务一体机全域覆盖。
推动基础支撑信息化。推进人社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市人社系统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实时联动和指挥调度。完善各类基础信息库,加强电子档案库建设,逐步实现“一次采集、多方使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政府部门间资源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动公共服务现代化。推动“互联网+”全面、深度融入人社各业务领域,完善微信平台和人社APP应用,升级12333咨询服务系统,推进网上学习培训、考试、在线职称评审及技能鉴定等互联网应用,打造互联网时代人社服务新模式。推动持卡办事,发挥社保卡在人社领域业务融合应用的龙头作用,拓展社保卡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实施聚英汇智行动,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把准人才攻坚主方向。瞄准振兴实体经济、“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强化合作机制,创新引才方式,确保人才工作重点政策、重大平台优先保障制造业发展,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优先应用于制造业领域,推动形成更多资源、更多力量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倾斜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态势。
下好引才引智先手棋。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综试区、新材料科技城以及“3511”新型产业、“四梁八柱”建设项目等人才集聚优势,加快建立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人才对接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引进外国人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海外引才引智基地,尽早形成平台对人才的虹吸效应。积极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和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用好产业发展基金,搭建“人才—资本—项目”互通桥梁。
探索育才成才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留创园等平台建设整体水平,深化实施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促进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大学生“百千万”工程和“技能宁波”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四个一”工程,为“宁波智造”储备基础和技能人才。
构建用才留才好环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清除制约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职创业。深入实施以住房、家庭、健康为重点的人才服务“3H”工程,实行专家分级分类管理服务机制,提升海外人才出入境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全方位、个性化、便捷性的人才服务保障网络。
实施幸福民生行动,努力打造一流的民生幸福之城
就业保障幸福感。坚持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服务企业、预防失业四位一体全面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推动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化国家创业型城市建设,开展创业型区县(市)创建活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深化实施“甬优桥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就业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就业创业在宁波”服务大品牌。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辐射就业创业各阶段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医保保障幸福感。扎實推进医保制度改革,提高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覆盖面,稳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逐步统一大病保险制度,积极推进“五医”联动,探索按病种、人头、医保总额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尽力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在国家和省政策框架下探索形成集筹资、评估、支付、服务、监管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养老保障幸福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着力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养老保险人群全覆盖。深化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缴费激励机制,推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衔接,不断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确保老有善养。
实施队伍提升行动,努力打造“四铁”干部队伍
推进管理科学化。组织实施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完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深化事业单位配套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改进考核制度,完善行政奖励、评比达标、绩效等次评定办法,开展“最美公务员”选树工作,更好发挥考核激励“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推进制度规范化。进一步建立健全“进、转、升、降、出”各环节人事规范制度,防止出现“萝卜招聘”等违规违纪问题。统筹研究解决考试录用公开招聘适岗适才选优择优、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薪酬管理、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等问题。建立人事管理执法检查长效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权威,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
推进能力专业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公务员培训纲要,加强培训基地、实践基地等基础建设,落实公务员职业道德、学法用法等专题培训,推动基层和机关基础岗位“双基”培训常态化。创新培养培训方式,推广“互联网+培训”,逐步建立健全新录用人员“导师带徒”长效机制,探索“通用能力+类别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分类培训新模式。
实施平安法治行动,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环境氛围
恪尽平安之责。以争创省级“双爱”综合试验区和开展“宁波无欠薪”创建活动为牵引,强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衔接机制,健全监察执法体制,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摸排风险点,紧盯资金基金安全、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多发领域,综合施策,降低风险系数。以打赢“护航十九大”攻坚战为起点,压紧压实信访维稳责任,持续加大积案化解和初信初访办结力度,始终确保实现“三个不发生”。
提升法治水平。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法定程序,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全面履行部门职能,依法规范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不断拓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全过程记录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确保人社执法公开、公正、公平。
确保公开透明。逐步实行“负面清单”和“服务清单”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让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权力运行监管制度,强化权力制衡和流程控制,加快社保基金监督信息化和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提高内部监督质效。建立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权、廉洁用权。
责任编辑:张逸龙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人社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推动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实施“两提两减三增”专项行动,加快审批事项、政务办事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运作的标准化,做到环节更少、方式更优、材料更简、距离更近、时间更短。坚持应放尽放,持续推动服务项目和内容向基层延伸,实现自助服务一体机全域覆盖。
推动基础支撑信息化。推进人社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市人社系统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实时联动和指挥调度。完善各类基础信息库,加强电子档案库建设,逐步实现“一次采集、多方使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政府部门间资源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动公共服务现代化。推动“互联网+”全面、深度融入人社各业务领域,完善微信平台和人社APP应用,升级12333咨询服务系统,推进网上学习培训、考试、在线职称评审及技能鉴定等互联网应用,打造互联网时代人社服务新模式。推动持卡办事,发挥社保卡在人社领域业务融合应用的龙头作用,拓展社保卡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实施聚英汇智行动,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把准人才攻坚主方向。瞄准振兴实体经济、“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强化合作机制,创新引才方式,确保人才工作重点政策、重大平台优先保障制造业发展,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优先应用于制造业领域,推动形成更多资源、更多力量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倾斜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态势。
下好引才引智先手棋。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综试区、新材料科技城以及“3511”新型产业、“四梁八柱”建设项目等人才集聚优势,加快建立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人才对接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引进外国人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海外引才引智基地,尽早形成平台对人才的虹吸效应。积极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和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用好产业发展基金,搭建“人才—资本—项目”互通桥梁。
探索育才成才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留创园等平台建设整体水平,深化实施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促进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大学生“百千万”工程和“技能宁波”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四个一”工程,为“宁波智造”储备基础和技能人才。
构建用才留才好环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清除制约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职创业。深入实施以住房、家庭、健康为重点的人才服务“3H”工程,实行专家分级分类管理服务机制,提升海外人才出入境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全方位、个性化、便捷性的人才服务保障网络。
实施幸福民生行动,努力打造一流的民生幸福之城
就业保障幸福感。坚持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服务企业、预防失业四位一体全面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推动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化国家创业型城市建设,开展创业型区县(市)创建活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深化实施“甬优桥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就业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就业创业在宁波”服务大品牌。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辐射就业创业各阶段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医保保障幸福感。扎實推进医保制度改革,提高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覆盖面,稳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逐步统一大病保险制度,积极推进“五医”联动,探索按病种、人头、医保总额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尽力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在国家和省政策框架下探索形成集筹资、评估、支付、服务、监管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养老保障幸福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着力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养老保险人群全覆盖。深化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缴费激励机制,推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衔接,不断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确保老有善养。
实施队伍提升行动,努力打造“四铁”干部队伍
推进管理科学化。组织实施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完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深化事业单位配套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改进考核制度,完善行政奖励、评比达标、绩效等次评定办法,开展“最美公务员”选树工作,更好发挥考核激励“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推进制度规范化。进一步建立健全“进、转、升、降、出”各环节人事规范制度,防止出现“萝卜招聘”等违规违纪问题。统筹研究解决考试录用公开招聘适岗适才选优择优、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薪酬管理、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等问题。建立人事管理执法检查长效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权威,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
推进能力专业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公务员培训纲要,加强培训基地、实践基地等基础建设,落实公务员职业道德、学法用法等专题培训,推动基层和机关基础岗位“双基”培训常态化。创新培养培训方式,推广“互联网+培训”,逐步建立健全新录用人员“导师带徒”长效机制,探索“通用能力+类别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分类培训新模式。
实施平安法治行动,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环境氛围
恪尽平安之责。以争创省级“双爱”综合试验区和开展“宁波无欠薪”创建活动为牵引,强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衔接机制,健全监察执法体制,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摸排风险点,紧盯资金基金安全、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多发领域,综合施策,降低风险系数。以打赢“护航十九大”攻坚战为起点,压紧压实信访维稳责任,持续加大积案化解和初信初访办结力度,始终确保实现“三个不发生”。
提升法治水平。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法定程序,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全面履行部门职能,依法规范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不断拓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全过程记录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确保人社执法公开、公正、公平。
确保公开透明。逐步实行“负面清单”和“服务清单”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让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权力运行监管制度,强化权力制衡和流程控制,加快社保基金监督信息化和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提高内部监督质效。建立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权、廉洁用权。
责任编辑:张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