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已有一些中学在进行导师制的有效探索,我校也在进行全员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研巨痛深究,已初见成效。现结合我校化学教研组的导师制研究,提出了如何提高导学实效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导师制 化学导学
一、明确导学目标,提高导学的方向性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内涵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有效导师制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导师制,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导师的导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讲,导师是不是有效,不是指老师有没有完成预定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导学有没有效,也不取决于教学教的内容多不多,学生做的作业多不多和课堂的活跃程度,而是看单位时间内学生取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在导师制活动之后,学生能有一定综合表现,比如,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巧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说明学生学会了、会学了,那么你的导学就是有效的教学。
二、精心设计导学过程,优化导学环节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中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教育体系,也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也就是说,导师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习惯(观察的习惯、阅读的习惯、思维的习惯、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等)、学生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生的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和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奉献等)、学生的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識、创新意识等)、学生的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以及学生的兴趣、好奇心等等。
导学过程中,导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要掌握导学的内容和特点及形成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的客观过程。设计的导学过程,应注意导学重点和中心环节,应有一定的措施和方案,应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式的思考、训练、锻炼、实践等,还应考虑导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及应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导学过程得到优化,导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导学活动中体现“有效导学”
(一)导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是导师的一个大的阵地,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让他们在这块阵地上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给予适时地帮助、指导和点拨,要切实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二)渗透科学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一些表面现象来感悟其内在的规律,并从中体悟、摸索、总结解题方法技巧,从而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升,这就把“学会”变成“会学”。例如,学高二化学的电化学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何在广告中经常听到什么碱性电池,碱性电池要比普通电池耐用等等。对这一问题,教师应适当指导,首先碱性即电解质,而电解质是原电池构成的一大条件;其次为何用碱性,而不用中性或酸性电池?这个问题留给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去研究,研究之后学生很易理解为何用“碱性”。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有效导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导学注重落实,注重意志策略
据统计,38%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意志力薄弱,缺乏学习的持久性。他们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而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很少通过反思寻找致错的原因,经常重复出现相同的错误,甚至出现“上课会下课忘”的现象。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更是常常放弃,不善于主动思考。导师应常常鼓励学生,在导师活动中,要抓住学习意志力薄弱的受导学生,首先开展“勇于向困难挑战”“向未知挑战”“攻克难关”等一系列活动展开谈心教学,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使学生做“困难的征服者”,而不是“胆小鬼”“轻言放弃者”,有意识地在刻苦学习中磨炼他们的意志,并让受导学生进行学习意志交流,由优秀受导学生介绍自己强大的学习意志力等等。第二,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要求不同,对学习优秀的受导学生要求他们勇于向未知挑战,主动自觉地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对学习中等的受导学生要求他们课堂作业必须完成,坚持每天复习旧课、预习新课、记忆单词,并且设计有一定梯度的课堂化学练习,鼓励他们知难而进;对学习困难的潜能学生,我们从不冷眼歧视他们,而是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出些难度不大的题让他们去作,给他们发言表现的机会,并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使他们逐步增强学习化学的毅力和耐心。意志策略使意志力薄弱的学生的大部分都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决心和毅力,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四)导学中体现长、短期目标
人的发展都要经历几个阶段,对导师来说,我们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长远的目光。在执行我们的导学工作时,导师一定要注意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性,短期目标可以短到学年、学期、学月……甚至以一节课为单位,但我们更要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明白我们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我们的工作细到对每一个环节的重视,考虑到学生今后会走什么样的路,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性转变。所以我们的工作要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有效导学。
四、活动后巩固“有效导学”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导学关系
让孩子得到精神上和人文上的提升是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课改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概念。导师制研究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作为导师,我们要彻底改变观念,放下架子,要以父母、学长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要用朋友般的热情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要以心换心,真心为学生考虑,让学生亲近你,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为提高有效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喜欢你,自然也就喜欢你这样的导师,就会带着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去聆听、去吸收,并跟随你去探究知识的海洋。
(二)合理反思巩固“有效导学”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称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导师活动后,要分析需要对学生辅导重点内容,整个教学流程是否环环相扣,教学过程有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交流、合作、讨论是否彻底,学生真正学会了吗?三维目标有没有得到体现呢?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反思的质量可以决定导师的思考水平。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导师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一双“慧眼”。我校设置学生学业指导与鉴定的网络平台,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写一些导师,案例,也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导师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今后导师工作的开展。
(三)合理评价促进“有效导学”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实现从导“学”向导“育”、从“导师”向“导生”的两个转变,这实际上也是导师制的终极目标。导师制的实施需要依托新型的评价机制,强化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定、质性评定等,营造发展性评价机制。在实施中应以是否有利于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品德与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为主要依据,建立和完善导师制的师生绩效评定内容和评定方式。我们试着利用我们比较特殊的学生学业指导与鉴定网络平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依托我们的强大网络工具,再结合我校的导师制研究。具体做法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我安排一个班级做他们的导师,并规定至少每隔两个星期找每个学生谈话,进行心理、生活、学业等的指导,每隔一个月写一个鉴定,再把学生每一次化学考试、作业、总结、反思等加以记录,并且经常性地对有学业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再把这些鉴定、记录上传至我校的学业指导与鉴定网。同时学校也不间断地进行班级问卷调查,了解老师的落实情况,查看老师的鉴定意见,汇总导师情况,并录入网络。
提高化学导学实效性的途径还很多,只要导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导师制、导学研究,改进导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人,这样导学会更高效、更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吴俊明.化学教学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石永明做专家型校长,无止境的追求——课题制导师制培訓成果[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导师制 化学导学
一、明确导学目标,提高导学的方向性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内涵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有效导师制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导师制,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导师的导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讲,导师是不是有效,不是指老师有没有完成预定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导学有没有效,也不取决于教学教的内容多不多,学生做的作业多不多和课堂的活跃程度,而是看单位时间内学生取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在导师制活动之后,学生能有一定综合表现,比如,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巧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说明学生学会了、会学了,那么你的导学就是有效的教学。
二、精心设计导学过程,优化导学环节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中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教育体系,也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也就是说,导师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习惯(观察的习惯、阅读的习惯、思维的习惯、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等)、学生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生的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和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奉献等)、学生的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識、创新意识等)、学生的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以及学生的兴趣、好奇心等等。
导学过程中,导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要掌握导学的内容和特点及形成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的客观过程。设计的导学过程,应注意导学重点和中心环节,应有一定的措施和方案,应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式的思考、训练、锻炼、实践等,还应考虑导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及应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导学过程得到优化,导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导学活动中体现“有效导学”
(一)导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是导师的一个大的阵地,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让他们在这块阵地上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给予适时地帮助、指导和点拨,要切实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二)渗透科学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一些表面现象来感悟其内在的规律,并从中体悟、摸索、总结解题方法技巧,从而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升,这就把“学会”变成“会学”。例如,学高二化学的电化学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何在广告中经常听到什么碱性电池,碱性电池要比普通电池耐用等等。对这一问题,教师应适当指导,首先碱性即电解质,而电解质是原电池构成的一大条件;其次为何用碱性,而不用中性或酸性电池?这个问题留给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去研究,研究之后学生很易理解为何用“碱性”。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有效导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导学注重落实,注重意志策略
据统计,38%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意志力薄弱,缺乏学习的持久性。他们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而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很少通过反思寻找致错的原因,经常重复出现相同的错误,甚至出现“上课会下课忘”的现象。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更是常常放弃,不善于主动思考。导师应常常鼓励学生,在导师活动中,要抓住学习意志力薄弱的受导学生,首先开展“勇于向困难挑战”“向未知挑战”“攻克难关”等一系列活动展开谈心教学,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使学生做“困难的征服者”,而不是“胆小鬼”“轻言放弃者”,有意识地在刻苦学习中磨炼他们的意志,并让受导学生进行学习意志交流,由优秀受导学生介绍自己强大的学习意志力等等。第二,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要求不同,对学习优秀的受导学生要求他们勇于向未知挑战,主动自觉地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对学习中等的受导学生要求他们课堂作业必须完成,坚持每天复习旧课、预习新课、记忆单词,并且设计有一定梯度的课堂化学练习,鼓励他们知难而进;对学习困难的潜能学生,我们从不冷眼歧视他们,而是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出些难度不大的题让他们去作,给他们发言表现的机会,并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使他们逐步增强学习化学的毅力和耐心。意志策略使意志力薄弱的学生的大部分都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决心和毅力,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四)导学中体现长、短期目标
人的发展都要经历几个阶段,对导师来说,我们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长远的目光。在执行我们的导学工作时,导师一定要注意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性,短期目标可以短到学年、学期、学月……甚至以一节课为单位,但我们更要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明白我们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我们的工作细到对每一个环节的重视,考虑到学生今后会走什么样的路,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性转变。所以我们的工作要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有效导学。
四、活动后巩固“有效导学”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导学关系
让孩子得到精神上和人文上的提升是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课改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概念。导师制研究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作为导师,我们要彻底改变观念,放下架子,要以父母、学长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要用朋友般的热情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要以心换心,真心为学生考虑,让学生亲近你,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为提高有效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喜欢你,自然也就喜欢你这样的导师,就会带着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去聆听、去吸收,并跟随你去探究知识的海洋。
(二)合理反思巩固“有效导学”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称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导师活动后,要分析需要对学生辅导重点内容,整个教学流程是否环环相扣,教学过程有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交流、合作、讨论是否彻底,学生真正学会了吗?三维目标有没有得到体现呢?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反思的质量可以决定导师的思考水平。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导师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一双“慧眼”。我校设置学生学业指导与鉴定的网络平台,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写一些导师,案例,也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导师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今后导师工作的开展。
(三)合理评价促进“有效导学”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实现从导“学”向导“育”、从“导师”向“导生”的两个转变,这实际上也是导师制的终极目标。导师制的实施需要依托新型的评价机制,强化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定、质性评定等,营造发展性评价机制。在实施中应以是否有利于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品德与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为主要依据,建立和完善导师制的师生绩效评定内容和评定方式。我们试着利用我们比较特殊的学生学业指导与鉴定网络平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依托我们的强大网络工具,再结合我校的导师制研究。具体做法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我安排一个班级做他们的导师,并规定至少每隔两个星期找每个学生谈话,进行心理、生活、学业等的指导,每隔一个月写一个鉴定,再把学生每一次化学考试、作业、总结、反思等加以记录,并且经常性地对有学业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再把这些鉴定、记录上传至我校的学业指导与鉴定网。同时学校也不间断地进行班级问卷调查,了解老师的落实情况,查看老师的鉴定意见,汇总导师情况,并录入网络。
提高化学导学实效性的途径还很多,只要导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导师制、导学研究,改进导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人,这样导学会更高效、更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吴俊明.化学教学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石永明做专家型校长,无止境的追求——课题制导师制培訓成果[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