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古诗教学语感培养的现实意义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s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镇涛说:“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确是语文的核心素质,而古诗最凝炼,又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所以古诗教学是语感培养的极佳途径。汉民族思维的一个特点是重整体关照,而语感培养注重整体把握、直觉顿悟,正暗合了汉民族思维的特点。加强古诗教学语感培养不仅是实现语文人文性的最佳途径,传承民族文化的恰当方法,促进直觉思维的直接手段,更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如下。
  一、加强古诗教学语感培养,符合课标精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四处提到“语感”,十处提到“古诗”,可见其两者受重视之程度。例如“语感”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两次:“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总目标”中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提到:“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既是课标要求的目标,也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
  二、加强古诗教学语感培养,利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整合
  对听说读写,有的重写听,有的重说读,这都是不恰当的。这犹如人的口耳眼鼻,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更进一步说,还必须综合起来训练。四种能力,分则低效,合则高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与部分之和之间还有一个质,即格式塔质。正是这格式塔质在整合中起着特别的作用,使整合更高效。在传统文化的精粹——古诗中听说读写,培养语感,整体把握,凭汉语言的具象性,语音的启发性,就更利于四种能力的整合。通过整合,自然会形成一种新的综合能力,一种什么能力呢?就是语感能力。语感中,听读属于理解性语感,说写属于表达型语感,二者辩证统一,使用后者时包含了前者,进行前者时生成了后者,为后者打下了基础。一旦形成了相当的语感能力,则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任一项都不会偏废,并且相互促进,学习效率就提高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抓住了语文的核心素质,牵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拿到了语文教学的钥匙,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支点。诗歌讲求形象,例如学习古诗遇到“暮”“梦”“茫”等字时,听到它们的读音就给你一种朦胧、模糊、含混的感觉,并体会到这种形象色彩。接着读一读,加深了这种感觉,再说一说,检验一下,最后用这些字写点诗意的句子,就基本掌握了。如果是学习议论文,则是听得多,这些字的形象色彩在文中的作用就小得多,既不利于培养语感也不很利于听读说写的整合。
  三、加强古诗教学语感培养,利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
  知识与能力是初级层次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第二层次的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最高层次的维度。语感培养注重整体把握、直觉体认,而非肢解分析,这就利于三个维度的融合。同时,语感培养对这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三个维度也非逐层地把握,而是综合把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展开才能实现这种融合作用?应将教学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感受、体会、重总体印象,整体关照。别太专注于个别字词、局部句段;应融入浓郁情感,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情境,饱受熏陶,尽受濡染。
  例如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先要读准字音如“寥落”的“寥”读“liao”,读出节奏;还要将读、悟、背、诵结合,于中渗透作者的孤苦悲绝而激昂慷慨的情感,我们自然能感到诗中的悲壮情怀、崇高气节、血性精神,三个维度自然融合。如果用说明文培养语感,因其情感性不强,不易入境,也不太利于三个维度的融合。
  四、加强古诗教学语感培养,利于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古典诗歌的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哲理深刻、音韵和谐,是培养语感的宝贵资源。我们在最高语言形式的古诗的学习中,在语感的培养中,在和谐节律里揣摩特别精炼的语言,感受并学习其写法;开阔自己的视域,拓展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丰富自己的智慧,加强自己的美感能力,超越低俗而情趣高雅。了其言外之意,解其弦外之美,会其韵外之致,以有限而达于无限,从而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相反,我们若重点学习时文、快餐文化就既不利于培养语感也不易达于厚重深刻。
  五、加强古诗教学语感培养,利于语文素养的堤高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整体领悟能力,是从整体上直观语言对象。不是单纯着眼于某一种具体的能力或素质,而是从总体上,全方位地去发展。正如前面所述,语感培养利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融合,利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所以也就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如前所引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素养,也被作者的悲壮情怀、崇高气节、高尚人格所感动,推动健康人格的铸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德]威廉·冯·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曹明海 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洪镇涛 谈谈语感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7—8)。
其他文献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术课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教师如何利用美术课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爱好的境界呢?这是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创新”这样阐述道:“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强调
期刊
“发展思维能力”是各学科核心教学目标。一节成功的地理课应恰当留给学生思维空间,激活学生思维,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精心设计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因素,而提问题则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一个好的问题就是一个磁力场,教师要以地理知识作诱发物,努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在《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
期刊
传统的中学美术教育模式已延续了多年的历史,这种以经验为基础、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根本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育课程改革,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因其学科教学模式本身的缺点,其负面作用也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教育等方面。因此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应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
期刊
多少年来,令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最难写最害怕的也是作文。学生把作文当成沉重的负担,望而生畏,以至哀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写作文变成了一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毫无兴趣可言。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
期刊
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已经实施了多年,对于课堂教学近年来探讨最多的是有效课堂,本人根据有关方面的理论学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教师必备怎样的素质才能使课堂有效,有以下感悟。  一、教师的事业心、专业化水平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有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良好的情绪、情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本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正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浮力》具有知识抽象、综合性强、难度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联系生活、趣味性强、科学性强等特点。在本章教学中处处体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浮力概念的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突出本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物理基本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是本质属性的抽象。只有抓住现象的本质,才能分析各有关现象内在联
期刊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新的教育要求迫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变换角色,创新思维,改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如何做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笔者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一、优化教学 培养兴趣  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乐观,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完成不了,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较为困难,成绩很不理想。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没有兴趣到听不懂,不会做,破
期刊
面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下面以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个认识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教平行班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教学效果有差异;不同的教师讲同一内容的课,听后的感
期刊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和内容,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因此,我们应抓住物理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不同特点,转变观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物理教学的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对此,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在课外实验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物理知识应该结合实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