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 创造中国乙烯压缩机明珠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s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被世界少数几个国家垄断。来自辽宁省新宾县的姜妍,主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攀上了世界同行业设计技术的高峰。
姜妍(中)

担当重任


  姜妍大学毕业后来到沈阳市沈鼓集团,成为一名普通的设计员。刚进厂时,她从事的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工作。
  “平时活儿不多,每天接触大量材料有些枯燥。”上班没几天,姜妍就被那些换热计算、设备参数、介质物理特性等弄得眼花缭乱。然而,她并没有厌倦,做起了师傅的“小跟班”,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认真观察、仔细琢磨,绝不轻易放过,针对每台产品的特点,准确记录、精心归纳、详细总结。1年后,她成为设计室的骨干;4年后,她研发出了沈鼓集团历史上最大的冷却器。姜妍主导研制的低温容器与双管板换热器填补了沈鼓集团的技术空白。
  2003年,姜妍被调到沈鼓集团透平设计院,从事压缩机核心部分设计工作。设计院高手如云,其中不乏教授级高工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而姜妍是一个新手,毕业学校名不经传,所学专业又不是压缩机。“我能行吗?”姜妍思来想去,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下决心攻读研究生。在职读研4年时间,姜妍学习机械专业,将所有双休日、节假日全“泡”在学校和图书馆里。
在未来,我们绝不当跟随者,要做领跑者。一定要让中国石化装备站在世界最高端,让更多的“中国心”走向世界。

  由于研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乙烯装备“心脏”全靠进口,尤其是乙烯压缩机。产品“卡脖子”,价格很昂贵,维修费劲,时常让国内从事压缩机研制技术的专家们感到难堪。
  2006年,国家决定在天津、镇海、抚顺建设三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每个投资都超200亿元。沈鼓集团承担了为这三个项目研制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组的任务。一天,集团领导把姜妍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让她牵头主持设计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姜妍一听愣住了,心怦怦直跳。面对巨大的压力,她的目光渐渐坚定起来,说:“我尽力!”

横空出世


  自主研发生产大型乙烯压缩机,是中国化工业几代人追逐的梦想,但相关资料极度匮乏。
  怎么办呢?姜妍奔走到国内各大炼化厂,了解同类产品的外观结构和运行情况。她又跑到图书馆,啃了上千本英文原版资料。姜妍带着团队日夜攻坚,完成了技术储备,终于在2008年3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乙烯压缩机。
  一炮打响后,姜妍向设计研制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冲刺”,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与普通压缩机相比,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不仅仅是数量级的简单放大,机组结构、制造工艺更有着天壤之别。姜妍虽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实力,但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压缩机的加气结构。
  设计试车失败,修改设计再失败,设计方案多次推倒重来……堆成小山一样的图纸,电脑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据,一旁是几乎没有动过的饭菜,姜妍满脑子都是气体流场图,双眼因熬夜布满血丝。3年多时间,姜妍和团队成员仅设计图纸就更新了500多份。
  2012年2月22日18时,沈鼓集团总装车间内人头攒动,灯光闪耀,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静静地躺在试车台上。随着试车总指挥的一声令下,机组开车、增压,各项参数源源不断传来……成功了!人群后面的姜妍泪流满面。此举振奋了国人,也震惊了世界,属于中国造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终于横空出世!
  专家们既惊诧又赞叹。“如果说,沈鼓集团是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与国外竞争的‘国家砝码’,那姜妍就是不折不扣的‘国宝’!”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说。
  我国据此成为世界上能够自主设计研制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的第四个国家。在“姜妍们”的努力拼搏下,我国只用了10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在该领域100年的路。

成功突破


  “很感谢我的丈夫,他是我的后盾,默默地支持我,包容我。”丈夫对姜妍的“忙”十分理解,一直支持她在对企业和国家的奉献中,收获成就感与快乐。
  令姜妍引为傲的是,由她主导设计的500余台乙烯压缩机相继投产运行。姜妍收获无数荣誉。女儿在学校里说:“妈妈是我的骄傲,我长大要像妈妈一样!”听到女儿的话,姜妍百感交集。
  2018年4月26日,由姜妍主导设计的120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在中国海油惠州炼化开车成功,这是乙烯压缩机的又一大突破,被相关专家称作此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2019年6月28日,姜妍赶赴北京,参加140万吨级乙烯項目的技术交流与洽谈。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乙烯压缩机,“技术难度相当大,但我们有信心拿下它。”姜妍秀丽的脸庞透着坚毅。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姜妍受邀代表产业工人到现场观礼。当时,姜妍热血沸腾:在未来,我们绝不当跟随者,要做领跑者。一定要让中国石化装备站在世界最高端,让更多的“中国心”走向世界!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沈欢欢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十三年来没有买过一件衣服,一家三口每月开销只有2000元。这在物价极高的香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莫皓光一家三口生活得其乐融融。对他们来说,好的生活,一点都不贵。转变心念,遇见志同道合的她  莫皓光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读书时,他的生活方式跟其他年轻人没什么不同,假期喜欢窝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吃外卖、网购,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  16岁那年,莫皓光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说香港的垃圾填埋场将很
期刊
一定要是才洗的杯子。  一定要是才抓的茶叶。窸窸窣窣的,很安静的声音。  一定要是现烧的水。最好能在第一个气泡开始在壶底形成、升起、爆开生成轻微的响声时,开始守候,一直等到千万个气泡竞相追逐,闹腾出一片喧哗,终于临界时熄火,冲茶。  此时,茶也等很久了,杯子也等很久了,它们仿佛都有了表情。  小资的活法现在很流行,但我这不是。没有茶道,也不引《茶经》,当然也没人送普洱。自己买?不干。太贵。我只是想
期刊
黄山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她一边读书一边创业,成立了成都电科创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不久后,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开赛,具体内容是机器人羽毛球双打。为了参赛,黄山研发了一款名叫Robomintoner的羽毛球机器人,采用滑轨式挥拍支架与机械运动底盘,背上两个羽毛球拍。反复测试定位与导航、高速运动物体的视觉跟踪识别等系统后,黄山自信能夺得冠军,果不其然,这款机器人收获了比赛大奖。  羽毛球机器人的市场定位是
期刊
35岁的桑娜·马林成长于工人家庭,多年来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社会福利生活。她凭借不懈努力从一名售货员成长为芬兰耀眼的政坛明星。前进的动力  “走,你们都滚,愿意去哪就去哪,看着你们就烦……”一个酗酒的男人正在呵斥一对母女,母亲紧紧抱着幼小的女儿,轻声安慰道:“马林,别怕,妈妈这就带你走。”这是幼年时桑娜·马林记忆尤深的一幕。  从那天起,母亲带着她离开了酗酒的父亲,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出租保障房里,开
期刊
2018年年初,谭振邦离异多年的母亲开始了二婚生活。身为导演的他,用一台手机,跟拍父母二婚的日常生活,旨在告诉所有人,二婚也可以很幸福。而自打离婚后再未相见的父母,通过纪录片与过去和解了。陷入情感危机  谭振邦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在他眼中,自己一直是幸福的小孩,有爱他的父母。  父亲谭玉波和母亲孙淑华都是小镇上的名人。上世纪90年代,谭玉波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会打拳,爱健美,喜欢搞发明,还能
期刊
傅首爾不做平庸女人  傅首尔出生在安徽泾县,小时候和姥姥相依为命的她倍感孤独。长大后,她把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考入北京林业大学英语专业。大学毕业后,傅首尔到合肥工作。  成家后,傅首尔夫妇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两人完全靠自己打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曲循环般的生活让傅首尔感觉枯燥乏味。“我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孩子?”要强的她对这样的人生产生了怀疑。“难道我就这样被生活禁锢?”她得了产后抑郁症
期刊
一生践行父亲的嘱托  布茹玛汗·毛勒朵1942年出生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父亲自小和兄弟姐妹们替人放牧谋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全家开始过上好日子。对于给百姓带来新生活的解放军,父母心存感激。弥留之际,父亲叮嘱子女们:“这里是解放军吃着草根才得以解放的,你们要珍惜安宁,守好边境。”布茹玛汗·毛勒朵  布茹玛汗牢记父亲的嘱托,19岁那年,她跟随丈夫托依其别克在吉根乡冬古
期刊
玉香罕  第一次认识玉香罕是在一次文友聚会上。吃过午饭,她和同伴拿出一套茶具,开始茶艺表演。白色的古袍长裙,窈窕的身材,瀑布般的过腰黑发,典雅规范的沏茶手法,令她倾倒了在座的文友。  玉香罕是江苏句容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5本散文集,发表作品300万字。近几年,她创建了“七色花”义工团,以“美”和“爱”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茶艺、花道、太极、旗袍秀、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弘扬
期刊
为弥补遗憾进入养老行业刘英  刘英是四川人,大学毕业后创建了广告公司。她经常全国各地出差,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刘英认为,只要挣更多的钱,让父母吃好穿好就是最大的孝顺。  2010年6月的一天,刘英下飞机后,一条手机信息让她顿时瘫坐在地。“你爸爸昨晚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刘英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慈爱的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她。回到家后,母亲抱着她大哭。她猛然发现,母亲竟变得如此苍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
期刊
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步履蹒跚、背微驼……2019年12月13日,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93岁的刘健芝和85岁的祁恩芝早晨5点多就出门来到活动现场,他们举着相机,抓角度,捕捉镜头,拍了整整一天照片。祁恩芝(左)和刘健芝(右)  刘健芝和祁恩芝是一对伉俪,两人退休多年,这是他们跟踪拍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第26年。他们用手中的镜头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纪念馆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