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意识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概念。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参与主体与实践主体,对于新课程变革的成败有着直接关系。课程行为改革,课程意识先行。如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成为摆在了教育者和专家学者面前难题。
一、教师课程意识
(一)课程意识的内涵
目前,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学术界尚没有达到基本的共识。学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对于课程意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认识论视角下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1]
这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认识论的视角主要从课程的“意识”来认识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机组成:课程主体意识、目标意识、资源意识、实施意识、评价意识和环境意识。
2. 心理学视角下的课程意识
吴刚平教授认为,课程意识是人们在考虑教育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
心理学视角主要是从课程的“意识”来分析教师课程意识的存在状态:睡眠状态、迷失状态和觉醒状态。这是意识存在状态的三级水平。教师的课程意识处于迷失状态,游离与睡眠状态和觉醒状态的两端。
3. 实践层面下的课程意识
所谓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履行其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对课程本质、功能、资源、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认识。课程意识最终指向课程行为,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實践中加深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赋予课程意识新的含义。
(二)教师的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内在地包含着教师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涉及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设计、课程的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看法。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意识最终指向教学实践,而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提升,对于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引领新课改,最终提高学生教育质量。
二、 新课改下对于教师课程意识提高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更要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引导。教师提升课程意识,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
(一)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程统一管理模式,使得教师成为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生成者。教师的课程权利没有得到确定,教师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的整合与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好。这无疑就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和科学的课程意识,对于各门学科的关系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敏感性,高屋建瓴,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全局,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
(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要求
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途径,是教师专业程度提高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教师对于课程本身的驾驭能力增强,才能提高自身的课程能力,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教师向课程的建构者和创生者转变,这是对于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认同;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课程意识,可以提高教师课程行为的有效性,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推进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最终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呼吁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而课程理论研究转向“课程理解范式”,为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提供了理论上的向度。
(三)课程能力现状的呼吁
课程能力的现状:缺失,重建。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完成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转变,具有课程意识,了解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及不同学科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有助于教师树立课程的整体观和大局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教师课程意识提升的策略
(一)教师层面
1. 变革课程价值观念
教师自身要加强课程相关系统知识的学习,形成科学的课程意识。提升对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自觉程度和敏感性。不断拓宽和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与方式,从社会上、日常生活中、网络上获取有益和有用的资源,变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经常性的学习与思考,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新经验的总结能力。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3.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并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新旧课程的衔接上对于教师提出了挑战。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老的教师,原有的课程观念根深蒂固,按照原有方式进行教学,而不进行改变。
(二)学校层面
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要经常性的、有序地组织教师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学习系统化的课程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积极发挥好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参与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作用,引领新课改,实施好新课改,提高教育质量。
2. 建立正确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是课程改革中要监督的对象,而是积极引领新课改的主体。学校在对于教师的评价制度体系中,要淡化对于教师的甄别,积极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积极开阔教师的视野,给予教师更多的主动权。
3. 加强与校外组织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方面要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国内外的经验交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的新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一、教师课程意识
(一)课程意识的内涵
目前,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学术界尚没有达到基本的共识。学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对于课程意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认识论视角下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1]
这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认识论的视角主要从课程的“意识”来认识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机组成:课程主体意识、目标意识、资源意识、实施意识、评价意识和环境意识。
2. 心理学视角下的课程意识
吴刚平教授认为,课程意识是人们在考虑教育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
心理学视角主要是从课程的“意识”来分析教师课程意识的存在状态:睡眠状态、迷失状态和觉醒状态。这是意识存在状态的三级水平。教师的课程意识处于迷失状态,游离与睡眠状态和觉醒状态的两端。
3. 实践层面下的课程意识
所谓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履行其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对课程本质、功能、资源、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认识。课程意识最终指向课程行为,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實践中加深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赋予课程意识新的含义。
(二)教师的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内在地包含着教师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涉及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设计、课程的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看法。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意识最终指向教学实践,而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提升,对于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引领新课改,最终提高学生教育质量。
二、 新课改下对于教师课程意识提高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更要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引导。教师提升课程意识,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
(一)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程统一管理模式,使得教师成为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生成者。教师的课程权利没有得到确定,教师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的整合与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好。这无疑就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和科学的课程意识,对于各门学科的关系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敏感性,高屋建瓴,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全局,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
(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要求
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途径,是教师专业程度提高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教师对于课程本身的驾驭能力增强,才能提高自身的课程能力,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教师向课程的建构者和创生者转变,这是对于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认同;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课程意识,可以提高教师课程行为的有效性,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推进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最终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呼吁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而课程理论研究转向“课程理解范式”,为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提供了理论上的向度。
(三)课程能力现状的呼吁
课程能力的现状:缺失,重建。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完成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转变,具有课程意识,了解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及不同学科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有助于教师树立课程的整体观和大局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教师课程意识提升的策略
(一)教师层面
1. 变革课程价值观念
教师自身要加强课程相关系统知识的学习,形成科学的课程意识。提升对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自觉程度和敏感性。不断拓宽和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与方式,从社会上、日常生活中、网络上获取有益和有用的资源,变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经常性的学习与思考,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新经验的总结能力。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3.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并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新旧课程的衔接上对于教师提出了挑战。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老的教师,原有的课程观念根深蒂固,按照原有方式进行教学,而不进行改变。
(二)学校层面
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要经常性的、有序地组织教师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学习系统化的课程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积极发挥好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参与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作用,引领新课改,实施好新课改,提高教育质量。
2. 建立正确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是课程改革中要监督的对象,而是积极引领新课改的主体。学校在对于教师的评价制度体系中,要淡化对于教师的甄别,积极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积极开阔教师的视野,给予教师更多的主动权。
3. 加强与校外组织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方面要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国内外的经验交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的新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