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阈下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chuanhe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意识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概念。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参与主体与实践主体,对于新课程变革的成败有着直接关系。课程行为改革,课程意识先行。如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成为摆在了教育者和专家学者面前难题。
  一、教师课程意识
  (一)课程意识的内涵
  目前,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学术界尚没有达到基本的共识。学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对于课程意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 认识论视角下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1]
  这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认识论的视角主要从课程的“意识”来认识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机组成:课程主体意识、目标意识、资源意识、实施意识、评价意识和环境意识。
  2. 心理学视角下的课程意识
  吴刚平教授认为,课程意识是人们在考虑教育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
  心理学视角主要是从课程的“意识”来分析教师课程意识的存在状态:睡眠状态、迷失状态和觉醒状态。这是意识存在状态的三级水平。教师的课程意识处于迷失状态,游离与睡眠状态和觉醒状态的两端。
  3. 实践层面下的课程意识
  所谓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履行其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对课程本质、功能、资源、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认识。课程意识最终指向课程行为,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實践中加深对于课程意识的理解,赋予课程意识新的含义。
  (二)教师的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内在地包含着教师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涉及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设计、课程的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看法。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意识最终指向教学实践,而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提升,对于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引领新课改,最终提高学生教育质量。
  二、 新课改下对于教师课程意识提高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更要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引导。教师提升课程意识,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
  (一)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程统一管理模式,使得教师成为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生成者。教师的课程权利没有得到确定,教师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的整合与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好。这无疑就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和科学的课程意识,对于各门学科的关系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敏感性,高屋建瓴,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全局,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
  (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要求
  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途径,是教师专业程度提高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教师对于课程本身的驾驭能力增强,才能提高自身的课程能力,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教师向课程的建构者和创生者转变,这是对于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认同;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课程意识,可以提高教师课程行为的有效性,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推进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最终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呼吁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而课程理论研究转向“课程理解范式”,为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提供了理论上的向度。
  (三)课程能力现状的呼吁
  课程能力的现状:缺失,重建。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完成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转变,具有课程意识,了解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及不同学科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有助于教师树立课程的整体观和大局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教师课程意识提升的策略
  (一)教师层面
  1. 变革课程价值观念
  教师自身要加强课程相关系统知识的学习,形成科学的课程意识。提升对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自觉程度和敏感性。不断拓宽和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与方式,从社会上、日常生活中、网络上获取有益和有用的资源,变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经常性的学习与思考,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新经验的总结能力。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3.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并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新旧课程的衔接上对于教师提出了挑战。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老的教师,原有的课程观念根深蒂固,按照原有方式进行教学,而不进行改变。
  (二)学校层面
  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要经常性的、有序地组织教师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学习系统化的课程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积极发挥好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参与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作用,引领新课改,实施好新课改,提高教育质量。
  2. 建立正确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是课程改革中要监督的对象,而是积极引领新课改的主体。学校在对于教师的评价制度体系中,要淡化对于教师的甄别,积极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积极开阔教师的视野,给予教师更多的主动权。
  3. 加强与校外组织的沟通与交流
  学校方面要积极创设条件,加强国内外的经验交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的新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
梅兰芳演唱的《穆桂英挂帅》成为京剧的绝品艺术,尤其让人惊叹的是梅兰芳舞台上再现的穆桂英形象,神了!她活生生站在观众面前,永远地活在了人们心中。身为男性的梅兰芳扮演的是“旦角”,这种艺术形象“客串”带来非凡的审美感受,震撼人心!究其原因,其一就是艺术形象的变异和错位,这种变异和错位拉大了审美距离,扩大了审美张力,放大了艺术的魅力。  也可借助这种艺术的变异和错位创新语言,形成语言的“客串”,形象的“
期刊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宽容错误的存在,更要善于挖掘错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我们应正确地、巧妙地、有效地利用错误,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也因错误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  一、巧用“错误”资源,激发探究兴趣  如在北师
期刊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拓展性课程依据课程资源,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学校特色建立的重要来源。“特色”的课程资源,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促使教师的教学往“活”的方向走: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经走入了幼儿园中,它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对于现代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多媒体课件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组织起来,更是有动感和趣味性,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直观演示、人机交互、实时操作等多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學效率。
期刊
创新学习首先应着力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如果幼儿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地本之木、无源之水,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去比较、判断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活动过程。我就如何培养幼儿问题意识进行了以下思考和探究。  一、“问题意识”是幼儿创新的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意识”就是创新意识,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
期刊
一、加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还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名品佳作。并规定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
期刊
农村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长时间的落后教育,致使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形成“后天畸形”的恶性循环,“积贫积弱”的现状很难力扭乾坤,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与将倾,实属不易。纵使有些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天赋,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农村有条件的学生找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不具备条件的学生只能“蜗居”农村。随着农村学龄数的减少,部分班级学额数不足十人,有的甚至只有几人,加上部分学校面临师资短缺的难题,开展
期刊
随着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学习的优势在新课改的实行过程中日益凸显。化学实验学习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一、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在信息技术普及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是具有图声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它打破了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为美术教学创设仿真的或虚拟真实的情境,使幼儿犹如身临其境般地进入其情境之中,既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
期刊
一、引言  现在社会,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物理教育是物理学的基础教育,其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易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培养。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探索一条促进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路子。当然,学生的创造力只有通过反复的激发与磨练才能形成的,创新教育在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