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25
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益处良多,但是在二者的整合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常常会出现盲目运用信息化手段,忽视学生感受的情况,这样就会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氛围,没有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这种情况的产生都是因为过度看重信息技术的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感受。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多媒体教学方法“戏份太足”
在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从表面上看很大地提升了效率,但是往往过度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很多教师认为,主要能利用到多媒体教学就要“物尽其用”,其实这种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并不代表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时效果甚至不如传统的讲学。
2. 教学课件不切实际
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花费时间去设计课件。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就在网络中找到相关联的课件,所以,这就造成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忽视,此外,大部分教师为了更加吸引学生的目光,把课件画面做得过于华丽,但是对于教学整体效果来说是华而不实,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很多的情境教学中,教师为了利用声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破坏了教学氛围,比如学习《拉萨的天空》,教师的背景音乐却是新疆的民歌,有的学生就会觉得画面和歌曲不协调。教师的初衷是为了迎合教学内容,但是如果找不到相关的背景音乐,也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课件,省去音频的播放环节,否则会破坏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 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原则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所以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手段的关系,不能让辅助手段“喧宾夺主”。小学的课堂时间一般为4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的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并且要保证课件内容的短小精悍,对于展示出的图片也不要超过9张,这样在保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让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
2. 信息技术的合理性原则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容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不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而过度使用,如之前提到的《哪吒闹海》,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链接作为课外阅读内容,这样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非要以数量取胜,课件质量就会降低,影响教学质量。
3. 信息技术的兴趣性原则
新时代的小学生都喜欢上网,为小学生打开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门,增长见识。所以信息化的教学课堂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传统的板报式教学无法比拟的,比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单从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学生无法生动地体会到其中的场景,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就会被带入神奇的大自然,眼前金黄的场景和丰收的喜悦都凸显了北方秋季的魅力,学生怎能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
4. 信息技术的美学性原则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从美学的教学出发,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學生的目光,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课件的制作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并恰到好处地展示出美学的概念,此外,教师要熟练地使用课件,并在恰当的时间展示出来,实现“人机合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比如带领学生学习《海底世界》时,教师在讲到海底的某一处景色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当时的场景,这样结合教师有感情的教学,学生就会从美学的角度欣赏这篇课文,探索海底世界的无穷奥秘。
三、如何解决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问题
1. 适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情因素,而且在具体的细节上也要格外注重,不用为了刻意去利用课件而浪费了灌输思想培育的机会。比如学习《卧薪尝胆》,这是一篇讲述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求和的课文,期间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奋发图强击败了吴国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勾践经历的困难以及关键的场景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忍辱负重的含义,从而培养了学生不惧失败的品格。
2. 做到课件内容的精益求精
很多教师对于改进教学方法做出了很多努力,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向专家进行了借鉴,并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然而在教学中,教师还会因为某个教学环节不完善而苦恼。比如带领学生学《荷花》时,教师要找到荷花含苞欲放的状态、盛开时的状态以及莲藕在水下怎么“呼吸”,而不是播放一池荷花争相绽放的画面,这样学生就能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荷花。
3. 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课文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呈现出动态的画面,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对于一些课件中的链接除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播放,教师还可以利用“口述”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视听疲劳”。比如学习《少年王勃》时,就会链接出少年李白、少年杜甫,如果学生很有兴趣了解,大可不必打开链接,教师利用简短的讲述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得到了扩展教学课堂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发挥出最大效用,是广大语文教学者需要探索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分析具体的教学情况,明确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进行合理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石集小学 232251)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25
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益处良多,但是在二者的整合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常常会出现盲目运用信息化手段,忽视学生感受的情况,这样就会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氛围,没有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这种情况的产生都是因为过度看重信息技术的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感受。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多媒体教学方法“戏份太足”
在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从表面上看很大地提升了效率,但是往往过度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很多教师认为,主要能利用到多媒体教学就要“物尽其用”,其实这种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并不代表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时效果甚至不如传统的讲学。
2. 教学课件不切实际
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花费时间去设计课件。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就在网络中找到相关联的课件,所以,这就造成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忽视,此外,大部分教师为了更加吸引学生的目光,把课件画面做得过于华丽,但是对于教学整体效果来说是华而不实,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很多的情境教学中,教师为了利用声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破坏了教学氛围,比如学习《拉萨的天空》,教师的背景音乐却是新疆的民歌,有的学生就会觉得画面和歌曲不协调。教师的初衷是为了迎合教学内容,但是如果找不到相关的背景音乐,也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课件,省去音频的播放环节,否则会破坏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 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原则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所以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手段的关系,不能让辅助手段“喧宾夺主”。小学的课堂时间一般为4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的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并且要保证课件内容的短小精悍,对于展示出的图片也不要超过9张,这样在保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让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
2. 信息技术的合理性原则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容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不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而过度使用,如之前提到的《哪吒闹海》,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链接作为课外阅读内容,这样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非要以数量取胜,课件质量就会降低,影响教学质量。
3. 信息技术的兴趣性原则
新时代的小学生都喜欢上网,为小学生打开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门,增长见识。所以信息化的教学课堂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传统的板报式教学无法比拟的,比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单从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学生无法生动地体会到其中的场景,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就会被带入神奇的大自然,眼前金黄的场景和丰收的喜悦都凸显了北方秋季的魅力,学生怎能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
4. 信息技术的美学性原则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从美学的教学出发,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學生的目光,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课件的制作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并恰到好处地展示出美学的概念,此外,教师要熟练地使用课件,并在恰当的时间展示出来,实现“人机合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比如带领学生学习《海底世界》时,教师在讲到海底的某一处景色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当时的场景,这样结合教师有感情的教学,学生就会从美学的角度欣赏这篇课文,探索海底世界的无穷奥秘。
三、如何解决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问题
1. 适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情因素,而且在具体的细节上也要格外注重,不用为了刻意去利用课件而浪费了灌输思想培育的机会。比如学习《卧薪尝胆》,这是一篇讲述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求和的课文,期间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奋发图强击败了吴国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勾践经历的困难以及关键的场景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忍辱负重的含义,从而培养了学生不惧失败的品格。
2. 做到课件内容的精益求精
很多教师对于改进教学方法做出了很多努力,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向专家进行了借鉴,并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然而在教学中,教师还会因为某个教学环节不完善而苦恼。比如带领学生学《荷花》时,教师要找到荷花含苞欲放的状态、盛开时的状态以及莲藕在水下怎么“呼吸”,而不是播放一池荷花争相绽放的画面,这样学生就能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荷花。
3. 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课文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呈现出动态的画面,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对于一些课件中的链接除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播放,教师还可以利用“口述”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视听疲劳”。比如学习《少年王勃》时,就会链接出少年李白、少年杜甫,如果学生很有兴趣了解,大可不必打开链接,教师利用简短的讲述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得到了扩展教学课堂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发挥出最大效用,是广大语文教学者需要探索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分析具体的教学情况,明确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进行合理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石集小学 23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