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备课中如何构建课程目标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y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成功开展英语教学的首要条件。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目标定位方面的误区,并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提出了课程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指导原则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具体化 目标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有效途径
  
  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课程希望达到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英语课程目标。新课程把课程目标分为三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理论上讲,这三个维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知识与能力的习得离不开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离开了知识与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以一定知识为基础并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的。但是,出于研究问题,表达清晰等需要,我们通常会把三者分开来表述。所以,教师在写教案时通常第一部分就是分别陈述目标,根据笔者观察,大多老师对这项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认为这只不过是无聊的形式,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后面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为目标服务的,精彩的教学过程是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终目的。因此,从英语教学的第一阶段——备课的角度讲,可以说目标才是备课的出发点,而备课以实现目标为归宿。
  每一堂课都应该是经过课前精心的准备,教学中细致的组织以及课后深入的反思。课上功夫在课外,目标构建的过程是对教科书和相关课程资源梳理的过程,所构建的三维目标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合理构建课程目标,推动后面教学有效地进行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分析英语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编订的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所以要想确定三维课程目标必须对教科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而通透的把握。然后,理清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与能力,运用怎么样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以高中英语Unit 4 Earthquakes这一单元为例,如果想确定本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必须仔细研读教科书,弄清其中都有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这些知识点的获得又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很显然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要列为知识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科书的基本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然后确定知识目标。但不管怎样笔者认为不宜这样笼统陈述目标,如Learn and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eriod.
  那么能力目标应该怎么样描述呢?英语学习能力有很多种,恐怕到现在英语学科能力的划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主要是指阅读文本、记忆理解能力、运用新知识能力、听力能力、表达能力等。有一点可以肯定英语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以一定的英语知识为基础的,否则能力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要想确定本单元能力目标,必须要钻研教科书内容,分清看一看哪类知识的习得可以培养或需要运用学生哪一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清晰地确定能力目标。切忌不要这样来表述目标:1. Train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2.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the Internet to search for some useful information.3.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很显然上述能力目标的表述把其和知识割裂开来,没有真正认识到能力是以一定知识为基础的,只是笼统地说培养学生听力、合作能力、上网查资料能力,而没有明确学生通过哪些知识点来实现这些能力。也就是说目标中只有行为动词,缺乏实质的内容,这是不合理的表述方式。总之,只有通过分析英语教科书中各种英语知识的特点才能合理确定能力目标。当然,以上叙述中知识与能力之所以分开表述,只是为了使学生和教师能明确地理解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为了阐述的方便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实际上这两者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这一点教师应该清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同样是以分析教科书内容为基础的。没有英语知识做支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存在的。但就某课而言不是所有的英语知识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分析教科书,找出最恰当的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的英语知识,为后面实现目标打下基础。所以,要想确定这一单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必须首先从英语教科书内容中分析哪类知识可能蕴含的情感教育因素,然后才能合理进行描述。很显然,就本单元而言,有关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等相关细节描写就适合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为通过这类内容能帮助学生增强危机意识,感受大自然的残酷一面。还有就是通过本课能让学生了解减少地震损失的办法等。因此,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可定为1. Know the damage of an earthquake 2. Know the ways to reduce the losses of an earthquake.(当然在这里也要强调教科书虽然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利用其它渠道的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素材也可以采用。)
  其次,分析学生,构建目标。学生是三维目标的培养对象,其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构成将直接影响到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例如,已有的知识越是广博、精深,已掌握的能力越是熟练,越是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新能力的培养。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或相应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我们应当清楚了解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分析与现在进行的知识与能力学习的联系,联系是密切还是疏离,这将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强,理解能力也比较优秀,且对有关地震的相关知识也比较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制定目标时完全可以酌情处理,以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效率。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与新能力的学习动机。当明了已有知识和能力与即将进行的学习有着某种联系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和能力,更容易获得自我满足,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赞扬。这样,学生追求实现目标的动机会更加强烈。例如,正像笔者刚才所说,学生在本课前就听说过有关地震的相关信息,因此为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便可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震为什么发生吗?哪位同学能用简短的英语来介绍一下地震的原理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当原有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发生联系后,很自然地就会激发他们后继学习的动机。
  还有要分析学生已有学习能力的高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对不同知识类型的掌握程度。比如,学生的阅读能力好,就容易快速完成本课的阅读任务。学生的听力好,同样也可以有助于本节课的进展状况。因此,分析学生能力情况也影响到目标体系的构建。例如,如果大多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阅读文本能力,在本课中再就全体学生强调这一能力的培养就显多余,那么制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时便可这样来表述,通过reading部分着重加强阅读能力较差学生的水平提升。
  那么如何通过分析学生,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呢?
   新课程首次把过程作为目标提出,新课程强调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强调目标的实现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而不是直接获得目标。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只要进入课堂教学,不管学生被动还是主动地参与学习,不管直接接受英语知识还是经过一定的探索获得英语知识,都已经进入了教学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存在的。过程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过程,不能脱离这三部分目标独立存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所以说对这三部分目标的设计就是对过程的设计。故这一部分只阐述方法目标的设计思路。
  英语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变化较少。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非常熟悉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要掌握的方法。因此,一般来讲,老师通过分析学生,主要是在头脑中对所教学生在宏观上做一下估计,判断这些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法的大致掌握程度,在本课可能需要不断巩固哪些原来的方法,并估计在本课教学着重掌握哪些未接触过的方法,在这基础上然后合理地制定方法目标。例如,教师在清楚学生已经掌握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方法前提下,便可这样描述方法目标:利用网络技术查阅有关地震逃生的知识,并表述成文以熟练利用网络的方法及书写能力。
  总之,如果要想更好地实现备课的有效性,合理构建三维课程目标是关键,正所谓目标的构建是备课的起点,目标的实现则是教学的终点。
  
  参考文献
  1. 李宝荣.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定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年的第三期.
  2. 国家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 [Z].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冯忠良. 心理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王剑兰. 心理学 [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本文先分析了新高考局势下教材二次开发的必要性;然后从利用演示实验进行教材二次开发、用生活实例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利用探究欲望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和利用题目变式进行
摘 要:由于命题的要求和目的不同,考试题与练习题是有区别的,一些考试题不适合作为练习题使用.本文结合实例,阐述练习题与考试题的区别与联系,给出编制练习题的建议与策略,倡导教师不能简单地将考试题直接当作练习题,应该根据练习的需要和学情,合理编制练习题,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反馈、巩固,才会提高练习效率,达到满意的练习效果.  关键词:考试题;练习题;练习效率  作者简介:曹继纲(1969-),男,河北省
从介绍国外“输出假设”方面的研究情况入手,讨论了输出提出的背景、意义、作用及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指出英语教学过程中,强化输出是解决“高分低能,哑巴英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概念教学往往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无法正确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致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上出现一定的偏差.用比值定义法得到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在物理教
摘 要:本文设计演示实验、制作探究性实验装置,对阿基米德原理一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学过的知识引入课题,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目的明确的进行猜想与假设,便于学生确定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设计制作探究性实验装置,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实验探究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探究  作者简介:孙立萍(1969-),女,
实验探究课是江苏省新课改出现的新课型,教师上课时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会出现“满堂灌”或者“放羊式”.如何上好物理实验探究课?这是当今物理教师值得学习、研究与反思的课题.
“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如何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笔者结合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需要把握
对楞次定律的教学编写内容重新加以解读,试图找寻引入“中介”间接表述感应电流的方向这一思想方法的起因. To reinterpret Lenz ’s teaching content, try to find out th
摘 要:电磁感应是在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磁生电的知识,是知识的自然延续,为后续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提供前置知识,是揭示电磁规律,完善电磁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实验为基础,从事物自然规律出发,通过实验探索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经历自主探究、思维加工、联系实际、应用知识等环节学习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和规律,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电磁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电磁感应;实验
2019年3月26日,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发布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共收录CSSCI来源刊568种、扩展版来源刊2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