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随着教学效率的逐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得以凸显.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让学生会学习,爱学习,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当下教育领域中广受师生关注的热门课题.初中阶段的学习作为过渡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高低,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本文主要讨论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意义,以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主动提问;有效途径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一些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问往往是教师自己进行的,学生只是回答教师的问题,很少能自主提出问题.实际上,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应注重培养初中生的主动提问意识和能力.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数学教师会借助“学生提问”来协助教学,但只起到了引起学生注意、提升学生专注度的作用,“学生主动提问”这个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方式并未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
因此,广大数学教育者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激发学生提问的主动性,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性,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之所以提出培养学生提问能力非常重要,是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代表着学生对现阶段学习情况的思考,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一种外在表现.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涉及代数、几何等许多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深入地理解,如果不会提出问题,就只能浅尝辄止,渐渐轻视对数学科目的学习,长久下去还可能使学生丧失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极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主动提问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提问的勇气不够
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学生普遍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在面对教师时,学生往往比较拘谨,在学习方面更是处于一种盲从的状态,即使对教师所讲的某些知识没听懂,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向教师提出来.这种情况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初中生来讲,面对教师时的畏惧心理还是很难克服,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采取逃避的方式,而不是主动地去寻求教师的帮助.
(二)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某个知识点一知半解,没有到全部听不懂的地步,但也的确存在一些疑难点.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往往都存在一种轻视心理和侥幸心理.比如在遇到疑难点时,有同学往往会想“这个知识点我已经掌握一大半了,即使还剩下这几个疑难点,也不会影响我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或者是“只是几个疑难点而已,我在考试的时候肯定不会遇到,没多大影响”,就这样,学生对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轻易翻篇,不问教师,也缺乏自己的思考,因而为之后的考试和学习埋下了绊脚石.
(三)没有获得适当的提问机会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需要安排比较紧凑的内容,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和相应的例题讲解之后,能剩下来的课堂时间并不多,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而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只是针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对于成绩普通的学生来说,其学习热情就受到了影响,对于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来说,长期回答教师的提问而失去了自主提问的能力.
三、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提问的氛围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支持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鼓励的方式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尽量避免学生将问题压在心里的情况;要打造一种教师支持提问、学生敢于提问和乐于提问的学习氛围,尽量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和质量,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支持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主动提问给自己学习上带来的进步,从而更加乐于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同时,为了营造班级学习提问的氛围和提高学生自主提问的水平,教师也要对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解疑的行为表示支持和鼓励,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提问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使主动提问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态.教师可以从最容易存在问题的课后作业入手,
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课后作业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打破怕提问的心态,逐渐培养其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对学生提问的引导和反馈
受分数论的影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还像之前一样,只是单一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还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这种灌输式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初中生的发展,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死板.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灌输式的教学变为引导式的教学,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出一些建议,但更多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引导式的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師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提出问题,通过课堂学习引领学生解决问题,再通过课后习题的布置来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在解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点拨,在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时,也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对问题的高质量讲解,能够使学生给出及时的高质量反馈,
学生在难题得到解决的满足感的支配下,主动提问的意识将会逐渐加强.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时,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状况做出不同的反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只要稍做点拨,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展开来讲.不论是针对哪一类学生的提问,教师都需要及时给予正向的反馈信息,特别是面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其本身可能就存在比较内向自卑的学习情绪,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给出正向的反馈信息,那么學生提问的积极性必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形式,良好的数学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概念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个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发现问题,并且能严格运用数学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数学价值的问题,体现的是学生对于某一个数学知识的不理解,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学生不会提出一些简单无序的问题,比如在计算上因为粗心出现的问题.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本质
是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基础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才能提出较有意义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当堂讨论,不拘泥于最终答案,而是让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题,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夯实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提出问题.
有一些学生遇到不太理解的知识时,不善于发问,甚至不敢提问,教师应对此进行必要的引导.比如在教学几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预习,然后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学后教模式.
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的不解和疑惑提出来,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个问题一起讨论;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教师再加以辅导,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放纵课堂纪律,因为有些学生可能不加思考,直接胡乱地提问,这是不利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内容,根据相关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和质量.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活跃课堂氛围.
(五)制订合理的激励机制
初中教学中,激励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学生们探讨问题的积极性,
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和探索能力.在学生主动提问后,教师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让学生围绕自己所提的问题进行探索,这种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另外,教师可以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合,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
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自我探索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来自教师的鼓励与认可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提问的主动性.在制订激励措施时,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一是需要考虑班上学生学力的不同,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制订不同的奖励措施;二是在班级内部建立一个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班级同学公投出来的学生,以及各科教师,这样不但保证了最终结果的公平性,也有利于将各个学科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养成勤于思考、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听课、实战、提问、讨论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单一听教师讲课更能帮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提问能力,不但有助于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将来更高阶段的学习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钱正家.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2]孙艳芬.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
[3]姜瑞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J].学周刊,2019(14).
[4]陈孝娟,张伟.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随着教学效率的逐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得以凸显.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让学生会学习,爱学习,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当下教育领域中广受师生关注的热门课题.初中阶段的学习作为过渡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高低,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本文主要讨论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意义,以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主动提问;有效途径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一些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问往往是教师自己进行的,学生只是回答教师的问题,很少能自主提出问题.实际上,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应注重培养初中生的主动提问意识和能力.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数学教师会借助“学生提问”来协助教学,但只起到了引起学生注意、提升学生专注度的作用,“学生主动提问”这个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方式并未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
因此,广大数学教育者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激发学生提问的主动性,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性,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之所以提出培养学生提问能力非常重要,是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代表着学生对现阶段学习情况的思考,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一种外在表现.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涉及代数、几何等许多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深入地理解,如果不会提出问题,就只能浅尝辄止,渐渐轻视对数学科目的学习,长久下去还可能使学生丧失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极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主动提问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提问的勇气不够
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学生普遍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在面对教师时,学生往往比较拘谨,在学习方面更是处于一种盲从的状态,即使对教师所讲的某些知识没听懂,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向教师提出来.这种情况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初中生来讲,面对教师时的畏惧心理还是很难克服,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采取逃避的方式,而不是主动地去寻求教师的帮助.
(二)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某个知识点一知半解,没有到全部听不懂的地步,但也的确存在一些疑难点.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往往都存在一种轻视心理和侥幸心理.比如在遇到疑难点时,有同学往往会想“这个知识点我已经掌握一大半了,即使还剩下这几个疑难点,也不会影响我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或者是“只是几个疑难点而已,我在考试的时候肯定不会遇到,没多大影响”,就这样,学生对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轻易翻篇,不问教师,也缺乏自己的思考,因而为之后的考试和学习埋下了绊脚石.
(三)没有获得适当的提问机会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需要安排比较紧凑的内容,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和相应的例题讲解之后,能剩下来的课堂时间并不多,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而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只是针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对于成绩普通的学生来说,其学习热情就受到了影响,对于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来说,长期回答教师的提问而失去了自主提问的能力.
三、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提问的氛围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支持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鼓励的方式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尽量避免学生将问题压在心里的情况;要打造一种教师支持提问、学生敢于提问和乐于提问的学习氛围,尽量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和质量,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支持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主动提问给自己学习上带来的进步,从而更加乐于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同时,为了营造班级学习提问的氛围和提高学生自主提问的水平,教师也要对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解疑的行为表示支持和鼓励,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提问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使主动提问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态.教师可以从最容易存在问题的课后作业入手,
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课后作业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打破怕提问的心态,逐渐培养其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对学生提问的引导和反馈
受分数论的影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还像之前一样,只是单一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还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这种灌输式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初中生的发展,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死板.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灌输式的教学变为引导式的教学,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出一些建议,但更多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引导式的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師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提出问题,通过课堂学习引领学生解决问题,再通过课后习题的布置来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在解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点拨,在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时,也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对问题的高质量讲解,能够使学生给出及时的高质量反馈,
学生在难题得到解决的满足感的支配下,主动提问的意识将会逐渐加强.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时,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状况做出不同的反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只要稍做点拨,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展开来讲.不论是针对哪一类学生的提问,教师都需要及时给予正向的反馈信息,特别是面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其本身可能就存在比较内向自卑的学习情绪,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给出正向的反馈信息,那么學生提问的积极性必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形式,良好的数学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概念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个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发现问题,并且能严格运用数学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数学价值的问题,体现的是学生对于某一个数学知识的不理解,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学生不会提出一些简单无序的问题,比如在计算上因为粗心出现的问题.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本质
是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基础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才能提出较有意义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当堂讨论,不拘泥于最终答案,而是让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题,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夯实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提出问题.
有一些学生遇到不太理解的知识时,不善于发问,甚至不敢提问,教师应对此进行必要的引导.比如在教学几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预习,然后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学后教模式.
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的不解和疑惑提出来,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个问题一起讨论;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教师再加以辅导,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放纵课堂纪律,因为有些学生可能不加思考,直接胡乱地提问,这是不利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内容,根据相关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和质量.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活跃课堂氛围.
(五)制订合理的激励机制
初中教学中,激励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学生们探讨问题的积极性,
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和探索能力.在学生主动提问后,教师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让学生围绕自己所提的问题进行探索,这种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另外,教师可以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合,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
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自我探索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来自教师的鼓励与认可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提问的主动性.在制订激励措施时,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一是需要考虑班上学生学力的不同,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制订不同的奖励措施;二是在班级内部建立一个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班级同学公投出来的学生,以及各科教师,这样不但保证了最终结果的公平性,也有利于将各个学科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养成勤于思考、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听课、实战、提问、讨论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单一听教师讲课更能帮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提问能力,不但有助于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将来更高阶段的学习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钱正家.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2]孙艳芬.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
[3]姜瑞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J].学周刊,2019(14).
[4]陈孝娟,张伟.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