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作为美育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发展越发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合唱教学更是不可忽略的途经。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人格魅力;唤起他们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练习时促进身体的锻炼都有一定的作用。而在合唱教学时,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方法都是促进音乐教学的重要措施。通过器乐辅助教学;制定目标激励发展;利用情感与关懷促进学习兴趣;借助成就与荣誉肯定成绩。使学生们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来。
关键词:合唱教学 作用 民族精神 措施 激励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社会建设全面型、综合型人才需要现代教育教学的辅助。合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部分,也是学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内容,合唱教学更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采用合唱教学的方式,为实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合唱教学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
合唱是一种综合了多个声部的集体表演形式,它对参演者有几点要求,第一要整齐,第二音要准,第三和声要默契【1】。只有这三点要求都做到了,才能把合唱做到完美,唱出来的歌曲也会极具感染力。首先,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学生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并且要尽量让自己融入到集体的歌唱中,从而才能让声音变得和谐统一,并最终得到较好的音响效果;它既是集体的智慧和结晶,也对于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 和培养他们之间的默契起着促进作用。
(二)合唱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尊重人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认为个性是实现创造的基本前提。美育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能解决生活中非常实际的问题【2】。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基本教学理念。在学习和接触合唱歌曲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去聆听、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语言,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美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心理,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可以不断构建自身的审美心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合唱教学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合唱教学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合唱教学中,无论是学唱歌曲还是集体演唱,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想象作者要表达的情景,从而更加完整地将歌曲表达出来。同时,合唱歌曲中很多作品都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学生在学习演唱每首歌曲的过程中,对于人格的完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课外的自由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能够培养他们之间的默契,既能体验到音乐的美感,还可以放松绷紧的神经,让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四)合唱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
合唱教学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在合唱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复学唱和排练能够刺激学生们的右脑,使他们的思维能快速活跃起来,促进大脑的活跃和发展【3】。那么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然也就提高了智力水平。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性和兴趣的课外活动,能够让人放松和愉悦。在合唱中,要学习变换气息、咬字等技巧,而这些技巧都需要用到他们的器官。在发声的时候,器官就被充分调动起来,要掌握好音高、音强和音准,就需要经常锻炼,那么人的整个身体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五)合唱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精神,
音乐是一种具有塑造学生精神和心灵的艺术,不仅能够影响学生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音乐素养,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合唱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普遍形式,类似合唱比赛的活动也是最容易开展和进行的。在对学生的训练和演出的过程中,老师对音乐的背景和历史进行讲解,就可以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很好的渗透进去,这样潜移默化中将这些元素与音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我们的民族文化,从而增添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音乐教学中的措施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合唱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4】。合唱歌曲相对于单唱歌曲而言,合唱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更高,旋律更为复杂,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和相关知识也比较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鉴赏合唱音乐,青少年正处于对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的阶段,播放内容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合唱作品,让学生共同分析合唱音乐作品的唱法和技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对音乐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做的话能快速的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对难度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充分掌握合唱技能,。而在知识技能和合唱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好胜心,最终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浓厚兴趣。
(二)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
合唱教学有三个环节,包括欣赏、表演还有演唱。想要建立合理的发声方法,首先最先需要找到学生的发声问题,要让他们找到准确的呼吸方法,使自己的声音有支撑性。合唱作为一种融合了多个声部的集体演出形式,在合唱过程中,人声就是表现情绪的最好方式,它有着最为独特的优势,能够最直接的将歌曲的情感呈现给听众。在中学阶段,男生面临着变声的问题,需要老师特别关注,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状态及时调整学生的发声方法和声部。
在演唱高音区时,有些同学没有了解自己的情况,利用假声勉强演唱,对自己声带是一种极大的伤害。针对这一现象,音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平时练声过程中轻声吟唱,然后进行训练,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声音域,不能唱盲目追求高音。 合唱是集体性的表演形式,要求声音的位置统一,把握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才能完成整个合唱。 吐字和咬字技巧在学习合唱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地方性的口音使很多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要将正确地咬字、吐字,才能更为生动地传递整个歌曲的思想和感情,使歌声具有感染别人的能力,从而使整个合唱都达到空前的效果。
(三) 优化教学方法
音乐学科是一门轻松且全面的学科。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音乐合唱教学活动中不能过于生硬、死板【5】。根据先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结合本校情况,创新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方式并应用到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为学生建立合适的学习途径。如在学唱《美丽的大自然》一曲时,可带学生去室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歌曲的情境,从而更加清楚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合唱还可以加以舞蹈性,在熟练合唱曲目的同时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使所有学生都能融入到合唱的表演中来。也可采取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合唱音乐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利用器乐辅助教学
合唱活动是展现学生丰富生活的一个艺术平台,器乐能表现出各个声部,在提升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进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器乐来进行合唱的辅助教学,进而使得学生基本能够掌握音准和音高。比如,在对二声部歌曲《长江之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钢琴演奏第二声部,让学生练习第一声部时,感受歌曲的整体效果。让练习二声部的学生,也能提前感受旋律走向,也能让来提升合唱教学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五)激励教学促进发展法
合唱成功的前提是必须经过合理的训练,只要学生与教师之间配合默契,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那么整个合唱就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目标激励法,制定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激起合唱队员的主动性和积极;还可以通过情感与关怀激励法,教师通过自身的积极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最后还可以通过成就与荣誉激励法,当然这需要在各类比赛或者平时的奖励中取得荣誉,激发学生的学习合唱音乐的欲望。
参考文献:
[1] 徐玲.基于班级形式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J].
[2] 杨鸿年.童声歌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
[3] 陈巧姑.童声合唱辅导与智慧[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6.
[4] 俞麗娜.浅谈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J].教师,2013(3).
[5] 宋志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57.
关键词:合唱教学 作用 民族精神 措施 激励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社会建设全面型、综合型人才需要现代教育教学的辅助。合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部分,也是学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内容,合唱教学更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采用合唱教学的方式,为实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合唱教学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
合唱是一种综合了多个声部的集体表演形式,它对参演者有几点要求,第一要整齐,第二音要准,第三和声要默契【1】。只有这三点要求都做到了,才能把合唱做到完美,唱出来的歌曲也会极具感染力。首先,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学生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并且要尽量让自己融入到集体的歌唱中,从而才能让声音变得和谐统一,并最终得到较好的音响效果;它既是集体的智慧和结晶,也对于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 和培养他们之间的默契起着促进作用。
(二)合唱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尊重人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认为个性是实现创造的基本前提。美育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能解决生活中非常实际的问题【2】。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基本教学理念。在学习和接触合唱歌曲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去聆听、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语言,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美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心理,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可以不断构建自身的审美心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合唱教学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合唱教学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合唱教学中,无论是学唱歌曲还是集体演唱,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想象作者要表达的情景,从而更加完整地将歌曲表达出来。同时,合唱歌曲中很多作品都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学生在学习演唱每首歌曲的过程中,对于人格的完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课外的自由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能够培养他们之间的默契,既能体验到音乐的美感,还可以放松绷紧的神经,让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四)合唱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
合唱教学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在合唱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复学唱和排练能够刺激学生们的右脑,使他们的思维能快速活跃起来,促进大脑的活跃和发展【3】。那么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然也就提高了智力水平。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性和兴趣的课外活动,能够让人放松和愉悦。在合唱中,要学习变换气息、咬字等技巧,而这些技巧都需要用到他们的器官。在发声的时候,器官就被充分调动起来,要掌握好音高、音强和音准,就需要经常锻炼,那么人的整个身体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五)合唱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精神,
音乐是一种具有塑造学生精神和心灵的艺术,不仅能够影响学生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音乐素养,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合唱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普遍形式,类似合唱比赛的活动也是最容易开展和进行的。在对学生的训练和演出的过程中,老师对音乐的背景和历史进行讲解,就可以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很好的渗透进去,这样潜移默化中将这些元素与音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我们的民族文化,从而增添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音乐教学中的措施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合唱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4】。合唱歌曲相对于单唱歌曲而言,合唱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更高,旋律更为复杂,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和相关知识也比较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鉴赏合唱音乐,青少年正处于对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的阶段,播放内容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合唱作品,让学生共同分析合唱音乐作品的唱法和技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对音乐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做的话能快速的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对难度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充分掌握合唱技能,。而在知识技能和合唱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好胜心,最终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浓厚兴趣。
(二)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
合唱教学有三个环节,包括欣赏、表演还有演唱。想要建立合理的发声方法,首先最先需要找到学生的发声问题,要让他们找到准确的呼吸方法,使自己的声音有支撑性。合唱作为一种融合了多个声部的集体演出形式,在合唱过程中,人声就是表现情绪的最好方式,它有着最为独特的优势,能够最直接的将歌曲的情感呈现给听众。在中学阶段,男生面临着变声的问题,需要老师特别关注,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状态及时调整学生的发声方法和声部。
在演唱高音区时,有些同学没有了解自己的情况,利用假声勉强演唱,对自己声带是一种极大的伤害。针对这一现象,音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平时练声过程中轻声吟唱,然后进行训练,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声音域,不能唱盲目追求高音。 合唱是集体性的表演形式,要求声音的位置统一,把握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才能完成整个合唱。 吐字和咬字技巧在学习合唱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地方性的口音使很多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要将正确地咬字、吐字,才能更为生动地传递整个歌曲的思想和感情,使歌声具有感染别人的能力,从而使整个合唱都达到空前的效果。
(三) 优化教学方法
音乐学科是一门轻松且全面的学科。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音乐合唱教学活动中不能过于生硬、死板【5】。根据先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结合本校情况,创新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方式并应用到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为学生建立合适的学习途径。如在学唱《美丽的大自然》一曲时,可带学生去室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歌曲的情境,从而更加清楚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合唱还可以加以舞蹈性,在熟练合唱曲目的同时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使所有学生都能融入到合唱的表演中来。也可采取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合唱音乐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利用器乐辅助教学
合唱活动是展现学生丰富生活的一个艺术平台,器乐能表现出各个声部,在提升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进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器乐来进行合唱的辅助教学,进而使得学生基本能够掌握音准和音高。比如,在对二声部歌曲《长江之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钢琴演奏第二声部,让学生练习第一声部时,感受歌曲的整体效果。让练习二声部的学生,也能提前感受旋律走向,也能让来提升合唱教学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五)激励教学促进发展法
合唱成功的前提是必须经过合理的训练,只要学生与教师之间配合默契,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那么整个合唱就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目标激励法,制定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激起合唱队员的主动性和积极;还可以通过情感与关怀激励法,教师通过自身的积极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最后还可以通过成就与荣誉激励法,当然这需要在各类比赛或者平时的奖励中取得荣誉,激发学生的学习合唱音乐的欲望。
参考文献:
[1] 徐玲.基于班级形式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J].
[2] 杨鸿年.童声歌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
[3] 陈巧姑.童声合唱辅导与智慧[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6.
[4] 俞麗娜.浅谈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J].教师,2013(3).
[5] 宋志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