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发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而得名,年代距今约5300-4200年。
良渚文化的发现和认识
1935年,在复旦大学求学的何天行先生,从民间的探访中得到启示,于暑假和寒假发现了古荡、良渚出土石器、黑陶。之后又至良渚、瓶窑一带进行了广泛的考查工作。通过系统考查,得知良渚遗址分布在以良渚镇为中心的“良渚、荀山与长明桥、钟家村、卞家沙头一带”。
1950年以后,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陆续发掘了一系列相关遗址,逐渐对这一文化的内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1959年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第一次发现了随葬黑陶和玉琮、玉壁等大型玉礼器的良渚文化墓葬。从而开始认识到以前被当作周汉玉器的琮、壁等原来是良渚文化之物。
继草鞋山发掘之后,1977年又在吴县张陵山发掘到了随葬琮、璧等的良渚文化大型墓葬。这些发现逐渐在考古界引起了对良渚文化的关注。一方面这些中国礼制中的重器,竟在一向被认为是“蛮夷之地”的江南找到了渊源;另一方面大墓与小墓之间所表现出的悬殊差异。也足以使人们相信,这一文化的社会分化与进步,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1978、1979和1982年,南京博物院对常州武进寺墩遗址进行了几次发掘,发现了有数十件琮、璧等玉器随葬的更为壮观的大墓,对琮、璧等玉器的形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提出了氏族显贵者及其家族墓地的观点。
随后1982年和1983年,上海文管会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的发掘中,也发现了随葬大量玉器的良渚大墓。他们认识到,这一凸兀的土山,竟是专门为埋葬这些墓主人而由人工堆筑营建而成的“土筑金字塔”。这一认识上的突破,不仅为探讨良渚大墓的特点、性质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且也为日后许多的发现提供了经验和启发。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良渚文化发现的故乡,余杭县长命乡反山,终于发掘到了良渚文化的大墓,共清理出了排列有序的11座墓葬。这些大墓在排列位置上,墓坑规格上,随葬品的多寡与种类上,都反映出许多的差异和严格的规定,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与认识,为我们从一个整体上考察良渚文化的社会分化与分工等提供了新的材料。
198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余杭安溪发掘了瑶山遗址,揭露出了一座祭坛遗迹。在祭坛上,清理了12座与反山相类似的良渚文化大墓。瑶山的发掘,不仅又一次获得了大量的精美玉器,而且也为良渚文化增加了一项新的重要内容——祭坛。从而使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良渚大墓与祭祀址,良渚玉器与祭祀的密切关系。
1991年,在瓶窑汇观山上,又发掘到了一座与瑶山相类似的祭坛,复原祭坛面积1500多平方米,清理良渚大墓四座。通过此次发掘,对这种良渚祭坛的形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证明它在立体上是一种阶梯状的形式。
在对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这些高等级墓地与祭祀址认识的同时,浙江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寻找与这些墓主人生前相应的生活场所。位于反山东侧的大型平坦土台,成为注意的目标。经过1987年、1992和1993年的几次发掘,证明了这座被叫作莫角山和古上顶的大型土台,是良渚人堆筑的大型建筑基址。它的东西长有670多米,南北宽有450多米,堆积厚度达10米左右,在其中心部位是以泥沙和石块多层夯筑而成。这一发现为认识良渚文化的精美发达的玉礼器系统,以及在遗物与墓地上所表现出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等,找到了依托,证明莫角山一带应是良渚文化的重要中心。良渚古城的发现,进一步印证和明确了莫角山遗址作为古城中心和良渚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
中华东方文明的曙光
以莫角山为核心的良渚遗址,构成一个具有都邑特征的大型聚落,其布局配置以及耗费大量人力营建起来的诸多特大型公共工程,表明一种集中的政治权力——王权的已然存在,而原始文字的萌芽,更印证了东方文明的曙光从良渚升起。
良渚文化有着发达的犁耕稻作农业和专门化的手工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手工业主要有陶器、石器、玉器和漆木器等。渔猎也是食物来源的一部分,猪和狗为主要的家畜,并常常用于祭祀。在信仰方面,良渚文化有着共同的崇拜神徽。
良渚文化中,以夹细砂鱼鳍形至T字形足系列的鼎和甗、双鼻壶、直口平沿豆、宽把杯、三足盘、三鼻带盖簋、尊、贯耳壶等为代表的陶器。以石钺、石镞、有段石锛、“耘田器”、三角形石犁为代表的石器,以及以琮、璧、钺、锥形器、三叉形器、梳背等为代表的玉器,共同构成了良渚文化区别于周边其他考古学文化的特征性器物群。
良渚文化有着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社会分工,导致社会贫富和等级的急剧分化,形成金字塔形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规范化的礼仪制度。宗教是调节各阶层的润滑剂,但贵族阶层对祀神场所和宗教艺术品的独占,显示已出现了垄断性的神权。
依照良渚文化墓葬在随葬玉器器形、数量、体量及质料等方面的差异,良渚社会至少可以划分出五个不同的等级,与此同时,玉器所体现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为聚落间的等级高低,根据各聚落在拥有玉器器形、数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它们也至少可以分为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普通聚落三个等级。
良渚文化是国内史前礼仪制度最发达和最完备的地区,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系统已经脱离“以玉事神”的“礼”的原初状态,而赋予了区别身份、地位、权力、性别等的社会人伦的含义。良渚玉器中最重要的器物——玉琮的传播与影响范围,北上陕晋,南下广东,西到川蜀,其宽广的辐射范围是同时期其它任何一支史前文化中的任何一种器类所难以企及的。由良渚文化原创的琮、壁等玉器形制是商周玉礼器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除了玉器外,陶器、漆器中酒器的发达程度也为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所未有。
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系统非常复杂。良渚时期的刻画符号,总的来说可分抽象与象形两大类,绝大部分抽象的刻画符号见于陶器,在陶器烧制之前刻画,单个符号占绝大多数,不过,也有刻画2—4个横向排列抽象符号的陶器。象形的刻画符号见于陶器、玉器以及极个别的石器,都是在器物成形后再加以刻画的。陶器以余杭南湖出土的夹沙红褐陶圈足罐为代表,罐肩部和上腹部连续刻画有象形的虎等8个连续性图符。玉器则以“鸟立高柱”类图案为代表,这类图案由鸟等四个相互关联又可单独存在、各具内涵的象形图符上下叠加组合构成,截然不同于陶器上图符横向排列的构成形式,而且,目前这类图案仅发现于璧、琮等具有礼器性质的玉器之上。 良渚文化到哪里去了 由于良渚文化的发达和辉煌,人们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良渚文化消失了吗?他们到哪里去了呢?是战争?瘟疫?还是洪水?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需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这样一些概念。
关于文化,有着多种抽象的哲学意义的解释。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它的涵盖面十分的广阔,它包涵了全部的社会遗产,它是人类具有的,其他社会种类所缺乏的那种东西,包括语言、知识、信念、习惯、艺术、技术、理想、规则等等。以及我们从其他人那里,从我们的长辈和过去的事件那里所学到的东西。加上我们可能要加到其中的东西。总之文化是一种生存的样式,是一群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的一整套模式。
而在考古学中,文化是可以观察的现象。考古学家们常常会发现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工具、武器以及装饰品等,常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的某类墓葬或遗址中,而与其他地区或另外的墓葬及遗址中出土的器物迥然有别。这些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类活动留下的物质遗存,我们就将它称之为考古学文化。
从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上,是没有不消失的文化的。考古学文化所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地区的阶段性的物质文化。一个考古学文化被另一个考古学文化所取代,或者说演化为另一个考古学文化。这并不表示这个区域的人群被取代或者消灭了,上一个考古学文化往往是下一个考古学文化的祖先。我们中国的历史是没有间断过的,这更是要求我们在一个过程中,连续地看待文化现象。通过考古学文化,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化因素和时代转换的同时,考古学文化的空间范围往往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因此如果单就一时一地去看待某一个考古学文化,我们则难免会产生断灭观。而如果我们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阶段和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里观察,看到的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内部消长的现象,而且更多的将是文化间及局部集团间的交织与互动,是一种时空的交换与此消彼长。透过这种交替转换与螺旋式的发展,从而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大范围的中华共同体。
因此,良渚文化在成就辉煌文明的同时,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周边的考古学文化进行渗透、穿插,将其诸多文化因素,化入周边考古学文化的肌体之中,依赖这些考古学文化的秉承、传递和发扬光大,良渚文化的许多文化因素得以汇入夏商周三代文明之中,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良渚文化的发现和认识
1935年,在复旦大学求学的何天行先生,从民间的探访中得到启示,于暑假和寒假发现了古荡、良渚出土石器、黑陶。之后又至良渚、瓶窑一带进行了广泛的考查工作。通过系统考查,得知良渚遗址分布在以良渚镇为中心的“良渚、荀山与长明桥、钟家村、卞家沙头一带”。
1950年以后,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陆续发掘了一系列相关遗址,逐渐对这一文化的内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1959年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第一次发现了随葬黑陶和玉琮、玉壁等大型玉礼器的良渚文化墓葬。从而开始认识到以前被当作周汉玉器的琮、壁等原来是良渚文化之物。
继草鞋山发掘之后,1977年又在吴县张陵山发掘到了随葬琮、璧等的良渚文化大型墓葬。这些发现逐渐在考古界引起了对良渚文化的关注。一方面这些中国礼制中的重器,竟在一向被认为是“蛮夷之地”的江南找到了渊源;另一方面大墓与小墓之间所表现出的悬殊差异。也足以使人们相信,这一文化的社会分化与进步,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1978、1979和1982年,南京博物院对常州武进寺墩遗址进行了几次发掘,发现了有数十件琮、璧等玉器随葬的更为壮观的大墓,对琮、璧等玉器的形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提出了氏族显贵者及其家族墓地的观点。
随后1982年和1983年,上海文管会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的发掘中,也发现了随葬大量玉器的良渚大墓。他们认识到,这一凸兀的土山,竟是专门为埋葬这些墓主人而由人工堆筑营建而成的“土筑金字塔”。这一认识上的突破,不仅为探讨良渚大墓的特点、性质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且也为日后许多的发现提供了经验和启发。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良渚文化发现的故乡,余杭县长命乡反山,终于发掘到了良渚文化的大墓,共清理出了排列有序的11座墓葬。这些大墓在排列位置上,墓坑规格上,随葬品的多寡与种类上,都反映出许多的差异和严格的规定,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与认识,为我们从一个整体上考察良渚文化的社会分化与分工等提供了新的材料。
198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余杭安溪发掘了瑶山遗址,揭露出了一座祭坛遗迹。在祭坛上,清理了12座与反山相类似的良渚文化大墓。瑶山的发掘,不仅又一次获得了大量的精美玉器,而且也为良渚文化增加了一项新的重要内容——祭坛。从而使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良渚大墓与祭祀址,良渚玉器与祭祀的密切关系。
1991年,在瓶窑汇观山上,又发掘到了一座与瑶山相类似的祭坛,复原祭坛面积1500多平方米,清理良渚大墓四座。通过此次发掘,对这种良渚祭坛的形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证明它在立体上是一种阶梯状的形式。
在对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这些高等级墓地与祭祀址认识的同时,浙江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寻找与这些墓主人生前相应的生活场所。位于反山东侧的大型平坦土台,成为注意的目标。经过1987年、1992和1993年的几次发掘,证明了这座被叫作莫角山和古上顶的大型土台,是良渚人堆筑的大型建筑基址。它的东西长有670多米,南北宽有450多米,堆积厚度达10米左右,在其中心部位是以泥沙和石块多层夯筑而成。这一发现为认识良渚文化的精美发达的玉礼器系统,以及在遗物与墓地上所表现出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等,找到了依托,证明莫角山一带应是良渚文化的重要中心。良渚古城的发现,进一步印证和明确了莫角山遗址作为古城中心和良渚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
中华东方文明的曙光
以莫角山为核心的良渚遗址,构成一个具有都邑特征的大型聚落,其布局配置以及耗费大量人力营建起来的诸多特大型公共工程,表明一种集中的政治权力——王权的已然存在,而原始文字的萌芽,更印证了东方文明的曙光从良渚升起。
良渚文化有着发达的犁耕稻作农业和专门化的手工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手工业主要有陶器、石器、玉器和漆木器等。渔猎也是食物来源的一部分,猪和狗为主要的家畜,并常常用于祭祀。在信仰方面,良渚文化有着共同的崇拜神徽。
良渚文化中,以夹细砂鱼鳍形至T字形足系列的鼎和甗、双鼻壶、直口平沿豆、宽把杯、三足盘、三鼻带盖簋、尊、贯耳壶等为代表的陶器。以石钺、石镞、有段石锛、“耘田器”、三角形石犁为代表的石器,以及以琮、璧、钺、锥形器、三叉形器、梳背等为代表的玉器,共同构成了良渚文化区别于周边其他考古学文化的特征性器物群。
良渚文化有着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社会分工,导致社会贫富和等级的急剧分化,形成金字塔形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规范化的礼仪制度。宗教是调节各阶层的润滑剂,但贵族阶层对祀神场所和宗教艺术品的独占,显示已出现了垄断性的神权。
依照良渚文化墓葬在随葬玉器器形、数量、体量及质料等方面的差异,良渚社会至少可以划分出五个不同的等级,与此同时,玉器所体现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为聚落间的等级高低,根据各聚落在拥有玉器器形、数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它们也至少可以分为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普通聚落三个等级。
良渚文化是国内史前礼仪制度最发达和最完备的地区,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系统已经脱离“以玉事神”的“礼”的原初状态,而赋予了区别身份、地位、权力、性别等的社会人伦的含义。良渚玉器中最重要的器物——玉琮的传播与影响范围,北上陕晋,南下广东,西到川蜀,其宽广的辐射范围是同时期其它任何一支史前文化中的任何一种器类所难以企及的。由良渚文化原创的琮、壁等玉器形制是商周玉礼器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除了玉器外,陶器、漆器中酒器的发达程度也为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所未有。
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系统非常复杂。良渚时期的刻画符号,总的来说可分抽象与象形两大类,绝大部分抽象的刻画符号见于陶器,在陶器烧制之前刻画,单个符号占绝大多数,不过,也有刻画2—4个横向排列抽象符号的陶器。象形的刻画符号见于陶器、玉器以及极个别的石器,都是在器物成形后再加以刻画的。陶器以余杭南湖出土的夹沙红褐陶圈足罐为代表,罐肩部和上腹部连续刻画有象形的虎等8个连续性图符。玉器则以“鸟立高柱”类图案为代表,这类图案由鸟等四个相互关联又可单独存在、各具内涵的象形图符上下叠加组合构成,截然不同于陶器上图符横向排列的构成形式,而且,目前这类图案仅发现于璧、琮等具有礼器性质的玉器之上。 良渚文化到哪里去了 由于良渚文化的发达和辉煌,人们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良渚文化消失了吗?他们到哪里去了呢?是战争?瘟疫?还是洪水?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需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这样一些概念。
关于文化,有着多种抽象的哲学意义的解释。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它的涵盖面十分的广阔,它包涵了全部的社会遗产,它是人类具有的,其他社会种类所缺乏的那种东西,包括语言、知识、信念、习惯、艺术、技术、理想、规则等等。以及我们从其他人那里,从我们的长辈和过去的事件那里所学到的东西。加上我们可能要加到其中的东西。总之文化是一种生存的样式,是一群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的一整套模式。
而在考古学中,文化是可以观察的现象。考古学家们常常会发现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工具、武器以及装饰品等,常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的某类墓葬或遗址中,而与其他地区或另外的墓葬及遗址中出土的器物迥然有别。这些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类活动留下的物质遗存,我们就将它称之为考古学文化。
从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上,是没有不消失的文化的。考古学文化所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地区的阶段性的物质文化。一个考古学文化被另一个考古学文化所取代,或者说演化为另一个考古学文化。这并不表示这个区域的人群被取代或者消灭了,上一个考古学文化往往是下一个考古学文化的祖先。我们中国的历史是没有间断过的,这更是要求我们在一个过程中,连续地看待文化现象。通过考古学文化,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化因素和时代转换的同时,考古学文化的空间范围往往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因此如果单就一时一地去看待某一个考古学文化,我们则难免会产生断灭观。而如果我们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阶段和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里观察,看到的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内部消长的现象,而且更多的将是文化间及局部集团间的交织与互动,是一种时空的交换与此消彼长。透过这种交替转换与螺旋式的发展,从而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大范围的中华共同体。
因此,良渚文化在成就辉煌文明的同时,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周边的考古学文化进行渗透、穿插,将其诸多文化因素,化入周边考古学文化的肌体之中,依赖这些考古学文化的秉承、传递和发扬光大,良渚文化的许多文化因素得以汇入夏商周三代文明之中,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