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拉魂动魄之音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梨园拉魂第一腔——“拉魂腔”的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进行了评述,分别从清晰的文章脉络、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文化身受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拉魂腔;田野工作;区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传统民间音乐可谓是琳琅满目,不可计数。其中,有一支历经二百多年发展依旧保存完好的地方性声腔剧种,这就是“拉魂腔”。“拉魂腔”流布发展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也是这个地区极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戏曲声腔剧种。薛雷老师的家乡处于这一声腔剧种流传的中心地带之一的苏北地区,从小耳闻目睹了这种声腔剧种在家乡民间演出的盛况,因此在对“拉魂腔”相关方面的研究上比一般仅仅为研究而研究完全不同,作者在总结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及对相关问题进行严密的考证之后所著的《梨园拉魂第一腔——“拉魂腔”的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对第一次接触这一声腔剧种有着极大的意义。该著作由点及面,不仅让笔者这样专门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人对“拉魂腔”有一个深切地感受和理性的认识,同时也留给喜爱“拉魂腔”的广大非专业人士了解“拉魂腔”这一声腔剧种的途径和方法。文章中科学的考证和严密的分析,使得读者可以了解到“拉魂腔”背后的音乐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细节,更重要的是著作中提出的一些观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研究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者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一、清晰的文章脉络
  翻开文章的目录,不难看出,作者将全文分为了七个章节,用两条线索贯穿了整部作品。第一条围绕着“拉魂腔”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也就是从拉魂腔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来阐述。文章第二章交代关于“拉魂腔”的起源问题,由于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关于“拉魂腔”的起源依然说法不一,故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和对众多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种起源说(海州起源说、滕州起源说、临沂起源说、历城起源说以及艺人杂陈起源说),供读者自己辨别。文章为求客观从中列举了一些老艺人们对“拉魂腔”起源的一些看法,如柳琴戏艺人认为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苏鲁交接的地方小调和山东临沂的花鼓秧歌;而泗州戏艺人认为起源于海州的“太平调”和“猎户调”;淮海戏艺人则认为海州是起源地。由于拉魂腔艺人流动卖唱,游走于各地,遂形成了所谓的拉魂腔的“五路”“三剧种”,即东路的淮海戏、西路和南路的泗州戏以及北路和中路柳琴戏。紧接着,文章的第三章对拉魂腔的形成进行探讨,在各地区方言和习俗影响下,拉魂腔慢慢开始呈现“百样乡音百样戏”的景象,就此形成了三大著名的代表性剧种。后来虽然受到自然灾害和人文破坏,但拉魂腔却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生存和发展了下来。最后在文章的第七章作者谈到拉魂腔的发展问题,近些年来,在政府机构的帮助,以及在全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潮中,拉魂腔又开始燃起它的熊熊火焰,形成燎原之势,这为其他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典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二条线索紧紧围绕区域文化的理论。作者的导师伍国栋教授在指导作者进行相关研究时,其思想中的关于“民族音乐学强调音乐对象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构体,它需要树立科学的音乐研究,用广阔的学术视野去进行研究。”对于作者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作者在对于“拉魂腔”的研究过程中,其有一个基本特色,即主要采用民族音乐学的“区域文化构成”的理论和视野,作者选择打破苏、鲁、豫、皖四省“拉魂腔”研究中各自为阵的分散格局,将“拉魂腔”视为“一个声腔剧种整体”进行系统性研究,对于“拉魂腔”研究进行跨省区的自然、人文背景区域化的整体性研究。
  二、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
  笔者在认真读完这本著作之后,深深被作者文献收集能力及分析能力所折服。作者为求做到面面俱到,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这一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与整理,文献资料涵盖了历史、风俗、宗教、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作者在对文献资料的收集中,力求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努力寻找文献资料最原始的来源,对文献资料的出处进行了一一考证,文章中只采用具有权威性的材料进行文章的引用和引证,这使得整篇文章在文献资料采用方面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作者提出“当代民族音乐学研究,特别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民族传统音乐在特定区域内与生态景观的关系。”根据地理学中的知识将生态景观分为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阐述。
  除了文献收集以外,作者的参与式田野也做得很到位,在四年的时间里奔波于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以及河南省的各地收集资料,长长短短的田野多达23次,对拉魂腔的民间艺人以及专业的、非专业的演员进行了有机会、有针对性的深度访谈。除此之外,还包括乐队伴奏人员以及音乐编创人员,不放过与拉魂腔局内人相處的机会,收集到了许多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对于“拉魂腔”生存和流布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人文背景、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可谓是面面俱到,这种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足以让研究者们钦佩。在第二章“拉魂腔渊源及形成考辩”中,作者依照于传统的戏曲、剧种的演化方法就“拉魂腔”的“声调”到“声腔”再到“剧种”进行了考证。在此,作者并没有将演化的某个特定阶段进行特别强调,而是把“腔调”“声腔”及“剧种”放在同等地位上进行研究,因为在学术研究中通常我们都有主观上的偏见和趋易避难,作者却避开了这些方面,进行了全而细的研究,不得不说,作者的这种研究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考虑到之前一些整体的概括可能会让让人产生些许的困惑,文章在第六章用单独的一个章节来对个案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以表演柳琴戏的江苏省柳琴剧团和表演泗州戏的安徽省濉溪县程升园泗州戏民间班社这两个专业剧团为考察对象,对其剧团班社概况、组成成员、分工组织、表演状况以及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田野考察。为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文章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以及谱例等。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张照片的有无,一段乐曲的存否,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但对于当局人和艺术研究者来说,这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永久地保存下来。人类学界有这样一句话“一张照片抵上一千个字”,感谢现在的科技让我们可以把这些美妙的时刻给记录下来,当以后人们再想了解这些内容时,将有图可看,有谱可唱,笔者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们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最应该关注的事情。在关于“行政机构设置与艺术生产运行机制”的方面,作者绘制出一张表格图,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管理机制分布。通观全章可以看到作者极为细致的工作,他亲身参与了从确定剧本、二度创作、挂乐排练、整体合成再到剧目审查的每个环节,在整个过程中,作者完全站在一个局内人的角度对整个创作过程进行研究,而不是单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旁观这所有的一切。   三、文化身受
  伍老师在看完薛雷老师的文章后点评出这样一段话,“凡立志于研究中国民间音乐或民间艺术的学者,都需要有进入广阔民间音乐生活母体环境的切身感受,都需要身受相关深层文化内涵的陶冶和润染,尽量避免‘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身居现代大都市而‘乐不思蜀’的心理导向,更不能脱离民间音乐生活,仅仅满足于当所谓‘文化少爷’‘文化小姐’。”薛雷老师虽然是在高校担任多年的教师,但每年都会下乡考察,积累了很多民间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体会,这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学者学习的地方。对于一个立志于从事研究中国民间音乐艺术的学者来说,他们决不能仅仅利用城市生活的经验去感知乡土社会,也决不能意图单纯通过文献资料来了解整个音乐所处的文化背景,他们必须要扎根于乡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聆听到那音乐文化背后隐藏的音符。
  通过阅读,笔者可以看出作者在做研究时,视野所聚焦之处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术领域,更试图尝试性地探讨学术理念背后所具有的人文情怀,也就是在对民族音乐研究方面一直强调的文化身受,即对于音乐所具有的文化的感同身受。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作者在田野考察后的深切感受,也能体会到作者在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时对民族音乐及背后文化的“敬畏”之心。在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很注重“他言他语”,强调让被调查和研究的主体对象发言,而不是作者自己居高临下的“自言自语”,这就很好地强调了文化身受,用真正符合此文化语境的文字和语言进行描述,使得音乐与文化达到真正意义上地完美融合。
  四、结语
  在中国这片土地,其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经典的民族音乐,就像一个个民族瑰宝保存在中国各块土地上,等待着每一位喜爱它们的人去发现,去爱护。近些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中华民族很多传统的东西已经开始在慢慢地消失在这一进程之中,对于很多传统的民族音乐来说尤其如此。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薛雷先生为了保护和推广拉魂腔这一民族瑰宝,让它不至于消失在人类的文明长河之中,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如此巨著,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拉魂腔,喜愛拉魂腔,保护拉魂腔,这足以体现他对于拉魂腔戏曲的热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就本书的内容来说,文章吸收和补充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材料,采用多角度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研究方法,大胆地提出了很多新颖想法,这些推动了对拉魂腔戏曲的研究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本书也是对近些年对于拉魂腔戏曲研究的系统归纳和综合。通过薛雷老师这本著作,也可以看出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愿意把他们的视野聚焦于民族音乐之中,这对于一直致力于研究民族音乐的老专家老学者们来说,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期待未来的民族音乐学领域能有更多佳作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拉魂腔”的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2).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3]张伯瑜.世纪之交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4]蒂姆斯·赖斯著,汤亚汀译.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学,1991(04):120-132.
  作者简介:杨睿婕(1994—),女,汉族,安徽合肥人,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
其他文献
来生还要做戰友
期刊
米拉雪山
期刊
【摘要】河洛大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河洛大鼓在广场中的传播渠道以口耳相传为主,辅以电视、报纸、网络和微信等大众媒体。传播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部分是在广场中听书长达数年的河洛大鼓书迷,他们对河洛大鼓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极高的欣赏能力。在广场中通过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承,成为老一辈河洛大鼓书迷“集体追忆”的固定场所,更多的普通民众通过广场中河洛大鼓的演出接触和了解河洛大
期刊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灿若星河中的一支,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精品。纵观古诗词中,有大量有关茶的论述,即所谓的茶诗,在这些茶诗中与音乐形态相关联的不在少数。本文拟以古诗词中的茶文化和音乐形态为研究对象,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探究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  【关键词】茶诗;茶文化;音乐形态;审美意境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在归类整理出相当数量的茶诗与音乐相关联的古诗词基
期刊
【摘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音乐的培养,多数家长和教师选择用考级或者比赛的方法检验和督促孩子的学习,但在考级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考级;基本功;风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每年的考级都会安排在暑假,在考级的科目中,钢琴这门乐器是考试中的热门。而考级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
期刊
【摘要】在欧洲音乐史上莫扎特的艺术歌曲有着耀眼的光芒,莫扎特首先开创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是艺术歌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介绍莫扎特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杰作之一——《亲切的平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风格特点、语言、情感和演唱技巧等方面深入研究了莫扎特的艺术歌曲。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音乐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部曲集内容之庞大,总共有48首作品,分为上、下两卷,各24首作品,总共有24个大小调。作品BWV.846是《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首作品,可谓是开篇之作,也是最被人熟知的曲子,这部作品曾被莱曼评价——“如奥林匹亚的平静与晴朗”。本文主要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和声、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如何更好地演奏巴赫的作品。  【关
期刊
【摘要】杨和平教授的《江南音乐史》是一部以“江南文化”专题为纬度,时间发展为经线,对江南区域所涉及的音乐文化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著。其推进了对区域音乐史研究领域的发展,为研究其他区域音乐文化提供了具有启示性的思考。  【关键词】杨和平;《江南音乐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关于区域音乐史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音乐史的研究一方面能够完善中国音乐史学,另一方
期刊
【摘要】美声唱法是产生于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我国,距今仅有六七十年。受文化、审美观念、语言、表演方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美声专业的学生在演唱时会出现种种的不良现象,例如,声音不通畅、语言不规范、喉音、音色不统一等,当然最常见的问题可能是“小身体”加“大声音”,表面上,这种声音音量很大,但它是没有威力、密度较低的声音,歌者必须避免这种问题。  【关键词】美声;文化
期刊
【摘要】《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的二胡独奏曲受到诸多人的喜爱与欣赏。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在原作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与创造。充分运用钢琴的音色,展现其魅力,使内容与情感更深刻,音乐形象更加独特鲜明。本文从其演奏、结构特征等方面作了简单分析,要想演奏好中国作品,不能仅仅局限于琴谱,也不能光只有技术,更要理解以及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才能实现演奏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使心灵得到升华。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