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集合了传统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信息量偏大。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压缩,既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微生物操作技能,又能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为学生将来从事微生物检测工作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成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应围绕该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32-02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是高职院校生物食品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基础微生物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于一体的课程。2010年,我院生物类专业实现了大类招生,统一了生物类各专业的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同时面向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制药三大专业的全体学生,旨在为学生对农产品、食品及药品检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考取食品、药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为从事食品药品生产、检验等岗位工作及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该课程现有的教材体系都是按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编排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离,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操作技能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因此,如何使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社会的职业需求建立起有机联系,开展与实际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行动导向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成为该门课程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笔者拟主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从《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以期使所培养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微生物检测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将整体化的职业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培养体系。根据毕业生反馈和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微生物检测岗位进行分析,确定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明确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行动导向完成课程内容的整体项目化设计。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和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教材《微生物学》的章节界限,整合实用性教学内容,将技能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组成教学单元,将需要的每部分理论知识点和技能加以组合,以微生物培养和检验技能为主线,将《微生物学》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融入微生物的各项操作任务之中,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实训项目。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掌握微生物检验的技巧与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参照食品、药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要求和学生将来从事食品药品生产、检验等岗位工作的行业规范标准要求,实现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具体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如表1所示。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整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增强学生的职业观念,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职业岗位(群)技能。结合认知规律,每个教学项目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项目的安排要具有代表性、覆盖性、典型性。第一个项目主要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后面三个项目主要根据企业微生物检验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以某一类食品为项目载体,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常检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熟悉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微生物检验技能和职业素质。具体的教学项目设计如表2所示。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一体化教学,以能力训练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积极推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对原有教材体系中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摒弃,探索项目课程设计教案,以能力训练方式将要用到的学科理论知识融入学习项目中,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测岗位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通过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生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每个项目均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教学实施,具体如表3所示。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微生物检测岗位的职能要求选择和设计教学实训项目,对传统教学中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割裂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微生物培养特性需要连续几天才能完成某个微生物指标的检验,这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注意根据课程的要求安排教学进程。另外,因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操作指导上不能同时兼顾所有的学生,因此,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所培养的学生能正确掌握微生物的操作技能和检验技术。
参考文献:
[1]包永华,叶素丹.高职《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设计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5):35-36.
[2]陈珊.高职《发酵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5):81-81.
[3]秦春娥,杨辉德.高职微生物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3):27-28.
作者简介:
刘莉(1970—),女,浙江富阳人,硕士,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科研。
关键词:高职;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32-02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是高职院校生物食品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基础微生物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于一体的课程。2010年,我院生物类专业实现了大类招生,统一了生物类各专业的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同时面向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制药三大专业的全体学生,旨在为学生对农产品、食品及药品检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考取食品、药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为从事食品药品生产、检验等岗位工作及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该课程现有的教材体系都是按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编排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离,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操作技能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因此,如何使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社会的职业需求建立起有机联系,开展与实际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行动导向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成为该门课程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笔者拟主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从《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以期使所培养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微生物检测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将整体化的职业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培养体系。根据毕业生反馈和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微生物检测岗位进行分析,确定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明确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行动导向完成课程内容的整体项目化设计。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和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教材《微生物学》的章节界限,整合实用性教学内容,将技能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组成教学单元,将需要的每部分理论知识点和技能加以组合,以微生物培养和检验技能为主线,将《微生物学》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融入微生物的各项操作任务之中,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实训项目。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掌握微生物检验的技巧与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参照食品、药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要求和学生将来从事食品药品生产、检验等岗位工作的行业规范标准要求,实现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具体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如表1所示。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整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增强学生的职业观念,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职业岗位(群)技能。结合认知规律,每个教学项目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项目的安排要具有代表性、覆盖性、典型性。第一个项目主要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后面三个项目主要根据企业微生物检验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以某一类食品为项目载体,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常检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熟悉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微生物检验技能和职业素质。具体的教学项目设计如表2所示。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一体化教学,以能力训练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积极推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对原有教材体系中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摒弃,探索项目课程设计教案,以能力训练方式将要用到的学科理论知识融入学习项目中,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测岗位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通过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生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每个项目均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教学实施,具体如表3所示。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微生物检测岗位的职能要求选择和设计教学实训项目,对传统教学中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割裂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微生物培养特性需要连续几天才能完成某个微生物指标的检验,这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注意根据课程的要求安排教学进程。另外,因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操作指导上不能同时兼顾所有的学生,因此,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所培养的学生能正确掌握微生物的操作技能和检验技术。
参考文献:
[1]包永华,叶素丹.高职《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设计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5):35-36.
[2]陈珊.高职《发酵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5):81-81.
[3]秦春娥,杨辉德.高职微生物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3):27-28.
作者简介:
刘莉(1970—),女,浙江富阳人,硕士,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