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这是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导语。这些大自然中的生灵在《古诗三首》中活泼泼地飞着,游着,唱着。这可爱的生灵是郑振铎先生的《燕子》,是叶圣陶先生的《荷花》,是汪曾祺先生《昆虫备忘录》中的蜻蜓、瓢虫、独角仙和蚂蚱。学生在与这些生灵交朋友的过程中,要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要“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要“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燕子》一文是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节选自郑振铎先生的《海燕》,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教学本课,一是要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晕、杆、圈、散”,会读课后条形框中的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二是要引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至第三自然段;三是要读记带有修饰词的词组,读抄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积累好词佳句。因此,《燕子》一课可以这样教:
一、诵读诗句,拨动心弦
课堂导入,如乐章的序曲,若能拨动心弦,学生便会受到感染,学习兴趣骤升,从而快速进入到乐学状态。《燕子》的导入,如何能“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魏书生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在杜甫的《绝句》中,我们认识了“燕”字,举起手,跟老师一起来写——“廿”字在上面,“北”字分两边,中间插个“口”,下边四点底。(板书“燕子”)燕子,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不少古诗句中都能见到“燕子”的身影。请看——(出示燕子图片及诗句)谁来读一读?(学生读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这是诗人眼中的燕子,那么,在作家郑振铎的眼中,燕子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燕子(学生齐读课题)
如此,以“诗中燕”导入,学生朗朗读来,既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又与课文的學习相契合,正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巧学词语,整体感知
细读《燕子》一文,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提取这样一些词语来成组学习。操作如下:
1.出示第一组词语。凑成 聚拢 偶尔 飞倦
(1)指名读,正音。
(2)提问:“凑”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结合“聚拢”,可先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是什么“聚拢”来,指导读好长句子:“二三月的春日里……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偶尔”,可让学生说说它的反义词。“飞倦”,则说说近义词。
2.出示第二组词语。圆晕 一圈一圈 闲散 木杆
(1)指名读,正音。“晕”“圈”“散”“杆”都是多音字。
(2)出示。日晕 月晕 晕车 圆圈 羊圈 散步 散开 枪杆 电线杆
(3)开火车读词语,让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体会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读音。要告诉学生:“晕”指日光和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圆晕”是什么样的?用手画“一圈一圈”,然后把词语送进句子里,指导读好课文第四自然段。
(4)理解“闲散”。同样,把“闲散”“木杆”送回句子中,指导读好长句“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那便是燕子”。
3.出示第三组词语。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1)在学生读准字音后,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然后重点把课文第四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
(2)自读课文。说一说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可爱活泼)接着提问:燕子可爱在哪里?适时点拨,让学生感受到燕子的外形可爱,飞行的样子可爱,休憩的姿态可爱。然后让学生把第三组词语连起来说说燕子可爱在哪里,最后把这些内容并成一句话说,便可水到渠成地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4.品读词句,感悟可爱。在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大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燕子是可爱的活泼的”来贯穿全文的教学。依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相关语段。
(1)当学生回答从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到了小燕子的可爱活泼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①让学生反复读,接着提问: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出小燕子的可爱活泼的?他抓住小燕子的什么来写?为啥只写它的羽毛、翅膀和尾巴?(作者在写小燕子的外形时,没有面面俱到,只是抓住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用“抓住特点”的写法凸显了小燕子的可爱活泼)②探讨。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小燕子的可爱与活泼?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用词优美”,如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这样的词组有色有形,读来富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背诵。③让学生背一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2)当学生回答从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到了小燕子的可爱活泼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①启发学生好好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视频呈现:细雨飘洒,柔柳摇曳,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是这样的画面吗?一切都是轻轻柔柔的,从哪些词儿能感觉出?②引导学生体会“吹拂”“洒落”用词的精妙。这是怎样的春天?理解“烂漫无比”,触摸缤纷的色彩:红、白、黄、青、绿。③指名读第一句。问:这儿有个“赶集”,什么叫“赶集”?文中谁来赶集?现在你就是柔柳,你就是花儿,你就是青草、绿叶,你带着什么来“赶集”?是啊,这样的“集市”,有着斑斓的色彩,闪着熠熠的光辉,真是一幅光彩夺目的图画!④指名读第二句,问:小燕子,当你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你最想说什么?是啊,小燕子的加入,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气与趣味!⑤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当学生回答从燕子飞行的样子读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时——出示:“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①引导学生思考:这里写了燕子飞行的两个场景,分别是什么?燕子在这两个场景中的飞行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读到的?圈出有关词语。在学生明确两个场景分别是“旷亮无比的天空”和“波光粼粼的湖面”后,可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斜飞”“横掠”的动作,揣摩燕子飞行的独特姿势;从“叽的一声”来体会小燕子飞行的轻快。②想象:你仿佛听见小燕子在说什么?让学生移情体验小燕子的活泼机灵。③品读“小圆晕”。这不是一般的涟漪,它带着色彩,带着光亮。作者连“小圆晕”都写得这么用心,可见作者对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有多么青睐!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4)当学生回答从燕子休憩的样子读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时——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①比较“休憩”与“休息”的区别。②思考。作者说“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这画中有什么?相信学生很快会找出“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这时接着问:“几痕”可以换成“几条”或“几根”吗?为啥把燕子说成“小黑点”呢?(待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适时点拨:因为距离远,燕子远看就是“小黑点”了,而电线远远望去,在嫩蓝的天空中若有若无,所以用“几痕”,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细线的独特韵致)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四、课后延伸,余韵悠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篇课文的学习,不应在课堂上画句号,而应超越教材,合理延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学完《燕子》一文,教师可以做这样的拓展延伸,让语文学习余韵悠长。
其一:走近作家郑振铎
郑振铎先生把《燕子》写得那么可爱活泼,他的文笔炉火纯青,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百度搜索“郑振铎”,了解作家生平与作品。
其二:阅读原文悟乡愁
这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是那样惹人喜爱,如果老师告诉你,它只是存在于郑振铎先生记忆中的燕子,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去读读原文《海燕》吧!或许,小燕子又会给你留下新的印象呢。
其三:模仿《燕子》写一写
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从“形式”的角度抵达课文的核心,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本语言的感悟积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燕子》一文的第一自然段,寥寥数笔,就把小燕子刻画得栩栩如生。请学生课后观察一种小动物,抓住小动物的特点用词优美地来写一写小动物的外形。
一、诵读诗句,拨动心弦
课堂导入,如乐章的序曲,若能拨动心弦,学生便会受到感染,学习兴趣骤升,从而快速进入到乐学状态。《燕子》的导入,如何能“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魏书生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在杜甫的《绝句》中,我们认识了“燕”字,举起手,跟老师一起来写——“廿”字在上面,“北”字分两边,中间插个“口”,下边四点底。(板书“燕子”)燕子,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不少古诗句中都能见到“燕子”的身影。请看——(出示燕子图片及诗句)谁来读一读?(学生读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这是诗人眼中的燕子,那么,在作家郑振铎的眼中,燕子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燕子(学生齐读课题)
如此,以“诗中燕”导入,学生朗朗读来,既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又与课文的學习相契合,正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巧学词语,整体感知
细读《燕子》一文,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提取这样一些词语来成组学习。操作如下:
1.出示第一组词语。凑成 聚拢 偶尔 飞倦
(1)指名读,正音。
(2)提问:“凑”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结合“聚拢”,可先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是什么“聚拢”来,指导读好长句子:“二三月的春日里……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偶尔”,可让学生说说它的反义词。“飞倦”,则说说近义词。
2.出示第二组词语。圆晕 一圈一圈 闲散 木杆
(1)指名读,正音。“晕”“圈”“散”“杆”都是多音字。
(2)出示。日晕 月晕 晕车 圆圈 羊圈 散步 散开 枪杆 电线杆
(3)开火车读词语,让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体会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读音。要告诉学生:“晕”指日光和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圆晕”是什么样的?用手画“一圈一圈”,然后把词语送进句子里,指导读好课文第四自然段。
(4)理解“闲散”。同样,把“闲散”“木杆”送回句子中,指导读好长句“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那便是燕子”。
3.出示第三组词语。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1)在学生读准字音后,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然后重点把课文第四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
(2)自读课文。说一说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可爱活泼)接着提问:燕子可爱在哪里?适时点拨,让学生感受到燕子的外形可爱,飞行的样子可爱,休憩的姿态可爱。然后让学生把第三组词语连起来说说燕子可爱在哪里,最后把这些内容并成一句话说,便可水到渠成地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4.品读词句,感悟可爱。在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大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燕子是可爱的活泼的”来贯穿全文的教学。依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相关语段。
(1)当学生回答从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到了小燕子的可爱活泼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①让学生反复读,接着提问: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出小燕子的可爱活泼的?他抓住小燕子的什么来写?为啥只写它的羽毛、翅膀和尾巴?(作者在写小燕子的外形时,没有面面俱到,只是抓住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用“抓住特点”的写法凸显了小燕子的可爱活泼)②探讨。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小燕子的可爱与活泼?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用词优美”,如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这样的词组有色有形,读来富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背诵。③让学生背一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2)当学生回答从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到了小燕子的可爱活泼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①启发学生好好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视频呈现:细雨飘洒,柔柳摇曳,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是这样的画面吗?一切都是轻轻柔柔的,从哪些词儿能感觉出?②引导学生体会“吹拂”“洒落”用词的精妙。这是怎样的春天?理解“烂漫无比”,触摸缤纷的色彩:红、白、黄、青、绿。③指名读第一句。问:这儿有个“赶集”,什么叫“赶集”?文中谁来赶集?现在你就是柔柳,你就是花儿,你就是青草、绿叶,你带着什么来“赶集”?是啊,这样的“集市”,有着斑斓的色彩,闪着熠熠的光辉,真是一幅光彩夺目的图画!④指名读第二句,问:小燕子,当你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你最想说什么?是啊,小燕子的加入,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气与趣味!⑤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当学生回答从燕子飞行的样子读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时——出示:“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①引导学生思考:这里写了燕子飞行的两个场景,分别是什么?燕子在这两个场景中的飞行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读到的?圈出有关词语。在学生明确两个场景分别是“旷亮无比的天空”和“波光粼粼的湖面”后,可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斜飞”“横掠”的动作,揣摩燕子飞行的独特姿势;从“叽的一声”来体会小燕子飞行的轻快。②想象:你仿佛听见小燕子在说什么?让学生移情体验小燕子的活泼机灵。③品读“小圆晕”。这不是一般的涟漪,它带着色彩,带着光亮。作者连“小圆晕”都写得这么用心,可见作者对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有多么青睐!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4)当学生回答从燕子休憩的样子读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时——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①比较“休憩”与“休息”的区别。②思考。作者说“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这画中有什么?相信学生很快会找出“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这时接着问:“几痕”可以换成“几条”或“几根”吗?为啥把燕子说成“小黑点”呢?(待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适时点拨:因为距离远,燕子远看就是“小黑点”了,而电线远远望去,在嫩蓝的天空中若有若无,所以用“几痕”,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细线的独特韵致)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四、课后延伸,余韵悠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篇课文的学习,不应在课堂上画句号,而应超越教材,合理延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学完《燕子》一文,教师可以做这样的拓展延伸,让语文学习余韵悠长。
其一:走近作家郑振铎
郑振铎先生把《燕子》写得那么可爱活泼,他的文笔炉火纯青,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百度搜索“郑振铎”,了解作家生平与作品。
其二:阅读原文悟乡愁
这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是那样惹人喜爱,如果老师告诉你,它只是存在于郑振铎先生记忆中的燕子,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去读读原文《海燕》吧!或许,小燕子又会给你留下新的印象呢。
其三:模仿《燕子》写一写
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从“形式”的角度抵达课文的核心,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本语言的感悟积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燕子》一文的第一自然段,寥寥数笔,就把小燕子刻画得栩栩如生。请学生课后观察一种小动物,抓住小动物的特点用词优美地来写一写小动物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