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构建数学学力生长课堂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_ki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力”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学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未来学习。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作者在教学活动中从激发内驱力、打造学习共同体以及直面真问题的教育等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学力,从而构建数学学力生长课堂。
  【关键词】学力;内驱力;学习共同体;真问题
  新冠疫情之后,学生们重返课堂。不少学校和教师反映,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相对较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或整体水平下降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难看出,这其实只是学生缺乏学力的表现。“学力”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在具体情境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学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未来学习中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所能达到的程度。后疫情时代,光有数学学习,未必会带来数学“学力”的生长。为此,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将提升学生的学力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目标,初步构建数学学力的基本路径和策略。
  一、科学引导,内驱力激发学力产生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线上教学从可有可无的“候补”迅速升级为不可或缺的“主角”,为孩子们的正常学习保驾护航,解决了上课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同时网络的资源非常丰富,方便学生们的学习。这一次大规模的网上教育,引发了很多人的抱怨和谈论:受网络信号的影响,直播学习会出现卡顿、延时等情况,影响课堂秩序,给学生的线上学习带来不便;线上教学的地点发生了改变,学生缺少老师的监督和同伴的陪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网络教学由于师生隔着屏幕,不是面对面,有一部分自律能力低的孩子会被外界的环境干扰,听课效率大打折扣。当下情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著名教育家鲁清认为:“教育更重要的是发展人之发展的动力。”内驱力是一粒种子,有了它,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自主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尽可能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从而让学习效能最大限度提高。
  1.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向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疫情蔓延至今,各条战线上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榜样教育。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才能思考社会和人生,才会明白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改变被动听课的局面。
  2.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包括预习、课堂、课后的学习任务,这样学习就会有一定的情境性、难度和挑战性,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的学习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疫情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互联网里漫天的数据铺天盖地,数学给本次疫情提供主要的支持就是数据分析、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流行病学的建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虽然我们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但是我们将它介绍给学生,就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做“小主播”。让孩子们走上前台做主播,站在同学们的中央,不仅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被动思考到积极主动思考,从相对单一、比较局限的领域走向更加丰富广阔的领域,让孩子们的学力得以提升。
  二、和合共生,学习共同体唤醒学力生长
  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由于不同家庭教育水平的差异以及自己的自律能力,确实也存在差异。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因此不能用同一个学习动力去衡量所有的学生。经过一线教学的不断摸索,我们逐步改进,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能力的基础上,综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均衡成立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内男女尽量平等,成员各有所长,互相取长补短。
  几位组长俨然化身为“小老师”,他们带领共同体成员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数学学习目标,而这也是一种自我监控的手段,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范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减少学习的随意性。组长在平时的学习中更是严格管理,有序调度,展现出了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榜样引领作用,带领同学们梳理所学、轮流讲题、交流答疑,将每一位同学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到学习中,大家互帮互助,整个班级营造出了满满的学习氛围,小组学习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给基础薄弱的同伴答疑解惑,从而在“学讲”的基础上共同成长。
  三、优化内容,真问题促进学力可持续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体验和感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未来生活的正确价值观。基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其实质是教学与社会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与生活过程的统一。疫情当前,抗疫是课堂,真实的学习就在眼前,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并且可以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很多有关数据的问题,从而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
  (一)数学小论文,体验数学的表达
  面向未来的数学学习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学习力的培养,打破教室壁垒,突破原有方式。数学小论文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产生的体会记錄下来,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学习载体和学习方式,其与疫情期间线上学习的方式十分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关注社会,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推理等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发深度思考。伽利略说过:“大自然,这部伟大的书,是使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我们可以让孩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对疫情的关注,虽然孩子的数学语言还很稚嫩,但我想这是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全新开始,能为学生的健康持续成长提供强大的助力。
  以下为我班一位学生的教学语言。酒精、氯类消毒剂、紫外线等都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有一天,妈妈遗憾地告诉我:没有买到浓度75%的酒精,只买到了95%的。我很疑惑,95%的酒精浓度高,杀灭病毒不是更厉害吗?妈妈告诉我:浓度95%的酒精能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能将病毒彻底杀死。只有浓度70%-75%的酒精才能顺利地进入到病毒体内,因而可彻底杀死病毒。那怎样才能把浓度95%的酒精变成浓度75%的酒精呢?
  我上网查了资料,浓度95%的酒精加入一定的纯净水或蒸馏水就能稀释成浓度75%的酒精,但是它稀释过后,里面的酒精体积是不会变的,增加的是水的体积,列个算式就是95%×A=75%×B,A和B就是混合溶液的总体积。
  现在我们拿100ml 95%的酒精举例,套用刚才的算
  式就是95%×100ml=75%×B,求B。B=95%×100/75%= 126.66ml。這126.66ml是75%酒精的总体积,减去原本的100ml酒精体积,因此配制时需要126.66-100=26.66ml纯净水。
  我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二)专题学习,体会学以致用
  学习资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基础。选择恰当的内容远比采取怎样的方式更为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统计与概率”这一模块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数据分析观念”。在疫情统计图上通过对老师设计的数学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不仅可以让学生丰富认识,更好地认识统计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学情,我们教研组也作了如下规划。
  低年级重在搜集、记录数据。老师设计了记录表,让学生记录自己家里重要的防疫物资(口罩、消毒液)消耗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既节约口罩又确保健康。其次,进行科学洗手次数统计、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统计,让学生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中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初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利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经验,学生初步了解了折线统计图,能看懂“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实时追踪数据。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研究型学习,通过对新冠疫情人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够提出科学、合理化的建议,真正唤醒防疫意识。
  高年级重在通过对“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绘制统计图表,并结合新闻时事,让学生展开思考交流,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并根据疫苗接种情况,了解国家为了防疫所做出的努力,从而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后疫情时代,我们要坚守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数学学力为目标,多管齐下提高学习对象的主动探知“内生动力”,有效推进学习主体的探究进程。教师可以通过推荐或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建构知识、发展思维;以真问题为导向,组织、引导,着眼于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形成更加适合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新样态。
其他文献
一、项目背景  (一)原型呈现  (二)原型分析  “周长是多少”原型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参与“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四项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对周长的含义有进一步体会,能够感受到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联,在活动中提高测量、估算、计算的能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还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  在长期实践和思考中,我们发现这节活动课如果
期刊
【摘要】我们应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的活动润泽童心,教育学生。如借学校特色环境,引入古典诗文系列活动;借传统节日主题,开展探究内涵风俗活动;借泥塑学习创新,设计学习工匠精神活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文;传统节日;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成为一项重要
期刊
【摘要】科普说明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其虽篇幅短小,但内容独特新颖,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并且该文体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易懂,极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习惯。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将学段目标与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有机融合,开展丰富且有深度的阅读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文章以《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例,谈谈高段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体特征;说明方
期刊
【摘要】文章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为例,探讨如何在化学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设计ADDIE;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  一、设计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余实验学校是所具有一百二十年历史的老校,目前也是无锡的一所名校,梁溪区的集团龙头校。如何在区域内起到引领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实验形式为测量基本物理量。本文以初中九年級“电流的测量”为例进行教学实践,该案例展示了在测量基本物理量实验课中的一般教学策略:明确测量物理量、认识测量工具以及掌握读数方法。  【关键词】基本物理量测量;初中物理;电流  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教学应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期刊
【摘要】统编语文教科书五年上册第三单元为“创造性复述单元”,教材以“讲故事”来促读,以“讲得生动、有吸引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复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有效地进行创造性复述?文章提出创造性复述“不变中思变”的原则和策略:主要内容不变,人物形象不变,学会“补”,学会“添”,学会“调”,学会“换”,并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复述;创造;吸引人
期刊
【摘要】本文将基于“推理能力、空间观念”这一视角,按“问题—论述—操作”的顺序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这节课展开教学研究。通过研究阐明:在本节课中,如何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得以“生长”,空间观念得以“扎根”,让数学素养的形成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  【关键词】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周长;面积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均意识到,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将更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
期刊
【摘要】阅读中使用的信息组织图(graphic organizer)是用图形或者图表组织信息、显示文章内部结构和主旨等的一种方法。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在英语阅读活动中通过graphic organizer的使用,实现思维可视化,深入阅读文本,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阅读品格。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信息组织图;英语阅读  英语核心素养视野
期刊
【摘要】在“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推行的环境下,各个学校都开始进行大单元教学的尝试,在一次次的尝试中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大单元教学”要求找准“大问题”,确定合适的“单元学习主题”。文章中的课题组以“数的运算”为大问题,梳理了小学系统中的相关内容,对照到不同学段的不同内容,让每位老师设计当下单元的“单元学习主题”。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深度教学;结构化  “大单元教学”
期刊
【摘要】数学阅读和数学学习的深度融合是顺应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自然融合。这种融合以单元大概念为教学目标,提炼出核心素养要求,以阅读为主线,串联实验验证、创新实践、欣赏感悟、学习数学史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将平面的知识变得立体化,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学习;路径  数学是一门语言,有着该学科特有的编码,文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