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普说明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其虽篇幅短小,但内容独特新颖,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并且该文体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易懂,极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习惯。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将学段目标与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有机融合,开展丰富且有深度的阅读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文章以《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例,谈谈高段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体特征;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内在逻辑
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这类课文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融合了科学元素,能有效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科学素养。当然,不同年段,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针对小学高段说明文教学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对此,说明文教学怎么教、教什么,我想,除了科学知识的教授,更离不开语言要素的挖掘,让说明文的课堂不仅有知识性、科学性,还有浓浓的语文味。接下来,我结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谈谈对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的一些拙见。
一、学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是运用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物特征,在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作者为了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在文章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式,如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对有关地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介绍。在教学中,教师若只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说明文学习经验,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讲解说明方法”上,不仅容易“肢解”课文知识,还会让学生沉溺于烦琐的说明方法分析中,使得课堂索然无趣。然而,作为一篇说明文,说明方法的教学不该因学生的学习经验而淡化,而应结合学生年段特征、文本特点,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既聚焦说明要点,又关注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比如,课文第二小节中,作者用了列数字和做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6400千米”这个数字,让学生想象这有多长?大约是五千八百万(58000000)个国际标准足球半径的总和。地球,是个庞大的星球,这一概念因这组数字形象化地植入学生头脑中。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又说“地球只有这么大”。对于这一细节的教学,我抓住比较对象的变化:于人类而言,地球的确是庞大的;但是与茫茫宇宙相比,地球却也是渺小的。比较的对象不同,所得的结论自然也不同。同样是说明方法的教学指导,我始终围绕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赏析,通过比较和思考,感受这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及其在说明文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说明方法的巧妙运用。这不仅仅可以让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具体、更生动,还能凸显说明文的理趣。
二、品语言特点
科普说明文讲究实事求是,准确性是科普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在小学阶段,教学科普说明文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写作、表达。鉴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具有说明性特点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比较阅读,体味说明文中的语言表达手法。如在《太阳》一文中,“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中,“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等,这些语句中的“大约”“也许”这类词汇,用于表述估计和猜测,体现出说明文准确性的语言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句进行反复研读,充分咀嚼词句的表现意味,深化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的认知,品味其中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魅力。
科普说明文中还有许多描写、抒情或引用典故的语句。如《太阳》一文的开头:“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在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有这样的描述:“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而在《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一课文的开篇也有类似这般描写:“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由此可见,科普说明文并不似我们想象中那样刻板、模式化,它同样可以生动、鲜活,充满情趣和多样性。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去品读说明文中的词句,品味说明文形象、鲜明的语言特色。其实,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中,老师就可以用自己优美、有示范作用的朗读,范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给人的这一美好印象,就从老师的朗读中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悟内在逻辑
科普说明文中的描述语言简洁而通俗,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内都有着紧密关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知这一特性。在《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较多的连词,“但是”“只有”“不是……而是……甚至……”这些连词的作用不仅仅是连接句子,而且让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衔接得更为严密。教师可用删词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体会其中的表达特点。如教学“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这句话时,我让学生将句子中的“但是”“如果”“必将”三个连词去掉,然后与原句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品悟,不仅能深化对课文的认识,还能感受到说明文内在逻辑的紧密性。
科普类说明文文章思路清晰流畅,教学时老师还应当适时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复习旧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相对渺小”“资源有限”“无处移居”,最后得出结论—我們只有一个地球,因此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随着对文本的研读,尾声部分,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结论的?结合板书,尝试着用关联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之上,很快理顺篇章顺序,我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想一想,“相对渺小”“资源有限”“无处移居”这三个板块的顺序能交换吗?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课文内容,把握内在的逻辑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一步步把意思说清楚的,在此训练环节中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促迁移运用
语文大纲指出:“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此要求为基础,我在课后设计了一项扩展应用性的作业:“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还要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结合生活,请大家设计一下宣传标语,向其他人也宣传宣传。老师给大家一些小提示,文中列举了各种资源的现状,我们也可以从这些资源的保护写起,大家要注意,写宣传标语一定要简单明了,言简意赅。”
这种具有探究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能有效满足小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其愉悦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从中开拓思维、形成能力、激发创作的兴趣,真正体现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
总而言之,教授小学生学习科普说明文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科学素养,还能有效提高其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能立足于文本,关注文体特征,发掘说明文语言要素,组织适宜的课堂教学活动,说明文教学定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吴忠豪.第二学段说明文教什么[J]. 湖北教育,2018(9):22-23.
[2]李洋. 发掘语文元素,让说明文教学语文味更浓—小学本体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06):23-25.
【关键词】文体特征;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内在逻辑
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这类课文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融合了科学元素,能有效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科学素养。当然,不同年段,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针对小学高段说明文教学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对此,说明文教学怎么教、教什么,我想,除了科学知识的教授,更离不开语言要素的挖掘,让说明文的课堂不仅有知识性、科学性,还有浓浓的语文味。接下来,我结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谈谈对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的一些拙见。
一、学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是运用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物特征,在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作者为了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在文章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式,如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对有关地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介绍。在教学中,教师若只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说明文学习经验,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讲解说明方法”上,不仅容易“肢解”课文知识,还会让学生沉溺于烦琐的说明方法分析中,使得课堂索然无趣。然而,作为一篇说明文,说明方法的教学不该因学生的学习经验而淡化,而应结合学生年段特征、文本特点,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既聚焦说明要点,又关注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比如,课文第二小节中,作者用了列数字和做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6400千米”这个数字,让学生想象这有多长?大约是五千八百万(58000000)个国际标准足球半径的总和。地球,是个庞大的星球,这一概念因这组数字形象化地植入学生头脑中。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又说“地球只有这么大”。对于这一细节的教学,我抓住比较对象的变化:于人类而言,地球的确是庞大的;但是与茫茫宇宙相比,地球却也是渺小的。比较的对象不同,所得的结论自然也不同。同样是说明方法的教学指导,我始终围绕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赏析,通过比较和思考,感受这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及其在说明文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说明方法的巧妙运用。这不仅仅可以让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具体、更生动,还能凸显说明文的理趣。
二、品语言特点
科普说明文讲究实事求是,准确性是科普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在小学阶段,教学科普说明文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写作、表达。鉴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具有说明性特点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比较阅读,体味说明文中的语言表达手法。如在《太阳》一文中,“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中,“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等,这些语句中的“大约”“也许”这类词汇,用于表述估计和猜测,体现出说明文准确性的语言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句进行反复研读,充分咀嚼词句的表现意味,深化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的认知,品味其中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魅力。
科普说明文中还有许多描写、抒情或引用典故的语句。如《太阳》一文的开头:“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在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有这样的描述:“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而在《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一课文的开篇也有类似这般描写:“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由此可见,科普说明文并不似我们想象中那样刻板、模式化,它同样可以生动、鲜活,充满情趣和多样性。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去品读说明文中的词句,品味说明文形象、鲜明的语言特色。其实,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中,老师就可以用自己优美、有示范作用的朗读,范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给人的这一美好印象,就从老师的朗读中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悟内在逻辑
科普说明文中的描述语言简洁而通俗,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内都有着紧密关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知这一特性。在《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较多的连词,“但是”“只有”“不是……而是……甚至……”这些连词的作用不仅仅是连接句子,而且让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衔接得更为严密。教师可用删词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体会其中的表达特点。如教学“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这句话时,我让学生将句子中的“但是”“如果”“必将”三个连词去掉,然后与原句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品悟,不仅能深化对课文的认识,还能感受到说明文内在逻辑的紧密性。
科普类说明文文章思路清晰流畅,教学时老师还应当适时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复习旧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相对渺小”“资源有限”“无处移居”,最后得出结论—我們只有一个地球,因此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随着对文本的研读,尾声部分,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结论的?结合板书,尝试着用关联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之上,很快理顺篇章顺序,我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想一想,“相对渺小”“资源有限”“无处移居”这三个板块的顺序能交换吗?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课文内容,把握内在的逻辑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一步步把意思说清楚的,在此训练环节中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促迁移运用
语文大纲指出:“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此要求为基础,我在课后设计了一项扩展应用性的作业:“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还要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结合生活,请大家设计一下宣传标语,向其他人也宣传宣传。老师给大家一些小提示,文中列举了各种资源的现状,我们也可以从这些资源的保护写起,大家要注意,写宣传标语一定要简单明了,言简意赅。”
这种具有探究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能有效满足小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其愉悦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从中开拓思维、形成能力、激发创作的兴趣,真正体现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
总而言之,教授小学生学习科普说明文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科学素养,还能有效提高其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能立足于文本,关注文体特征,发掘说明文语言要素,组织适宜的课堂教学活动,说明文教学定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吴忠豪.第二学段说明文教什么[J]. 湖北教育,2018(9):22-23.
[2]李洋. 发掘语文元素,让说明文教学语文味更浓—小学本体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0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