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语文教科书五年上册第三单元为“创造性复述单元”,教材以“讲故事”来促读,以“讲得生动、有吸引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复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有效地进行创造性复述?文章提出创造性复述“不变中思变”的原则和策略:主要内容不变,人物形象不变,学会“补”,学会“添”,学会“调”,学会“换”,并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复述;创造;吸引人;原则;策略
统编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对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进行了阶梯编排和训练,以实现学生复述能力的螺旋上升,并在五年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创造性复述单元”,编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两则民间故事,并以“讲故事”促读,以“讲得生动、有吸引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复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复述是指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合理地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一步充实课文内容,合理发展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把事情经过叙述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吸引人。这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的重要言语训练方式。那么,创造性复述应该注意些什么?创造性复述有哪些方法?笔者提出创造性复述“不变中思变”的原则,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为例,加以说明。
一、不变之一:主要内容不变
创造性复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故事的基础上,可以改变课文的句子,但不能改变原意。因此,文本的主要内容既是学生创造性复述的支架和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创造性复述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准。只有在创造的同时保证文本的主要内容不变,才能准确地还原作品的本意。
《牛郎织女》课文虽长,但线索清楚,文字通俗。笔者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运用上个单元的阅读速度和方法,快速捕捉文本的主人公、写作顺序、故事情节。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按顺序提炼小标题,绘制了情节图,为创造性复述提供支架,保障复述过程层次清晰,内容准确、完整通顺,防止在复述时出现情节遗漏、前后倒错的情况。
二、不变之二:人物形象不变
《牛郎织女》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在引导学生将长文读短之后,笔者让学生自读自悟: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并在文中找準理由,找足依据,为复述,或表演、创作故事夯实基础。学生开始对牛郎、织女的认识是肤浅的,为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通过思维的碰撞,孩子们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得更加全面:“牛郎—勤劳善良、不怨恨,勇敢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坦诚。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哥哥嫂子—自私冷漠。老牛—知恩图报。王母—冷酷无情。”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形成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物形象与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是创造性复述的出发点。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保持不变,这是对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保全,也是对文本最低限度的尊重。否则,就失去了民间故事原有的审美价值。由于前面学习活动的铺垫,孩子们在创编时没有漫无边际地想象,而是抓住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紧紧围绕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进行创编,并能在创作中注意凸显人物形象。
三、“变”之一:学会“补”
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洁,这就需要对这些情节进行“补白”。“补白”就是借助课文中的空白点,发挥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使整个故事的内容更为充实,情节更为具体、清楚可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片段一
师:牛郎和那头牛的关系很亲密,牛郎是怎样精心照看老牛的呢?
生1:“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生2:“夏天天气热,他就让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他就让在山坡上晒太阳。”
……
师:是啊!在牛郎眼中,老牛就是他的伙伴,就是他的亲人。发挥想象,说一说,牛郎还有可能是怎样照顾老牛的?
生1:如果下雨,来不及避雨时,牛郎会把自己披的蓑衣披到牛的身上。
生2:牛郎不会让老牛一直干很累的活儿,会让老牛适当地休息。
……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牛郎总是精心照看老牛,所以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课件出示)
(生齐读:“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
师:牛郎会把哪些事告诉老牛呢?
生1:牛郎带老牛到溪边喝水,会给老牛讲溪边美丽的景色。
生2:如果自己听到了山里孩子美妙的歌声,牛郎会告诉老牛。
……
师:加入了丰富的想象,使我们更加淋漓尽致地体会到了牛郎和老牛之间的亲密。这就是想象的魅力。
本片段,笔者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生的回答既丰富又精彩。这种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具体,更清楚,更吸引人,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牛郎心地善良、朴实勤劳的特点,感受牛郎和老牛的亲密关系,这是对故事内容的深入理解,也是对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训练。
四、“变”之二:学会“添”
“添”就是添加描述,丰富细节。要想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可以通过想象创编、丰富故事细节来实现,如描写环境,添加人物对话,想象人物心理,描绘人物形象,模仿人物动作,再现人物神情等。加入了对细节的想象和创造,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
片段二
师:同学们读一读“语文园地”第二题的范例,想一想,同样写“狼和小羊”的两段话,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段有对话描写,第一段没有对话。
师:有了人物对话,是不是更有吸引力了?(板书:人物对话)还有哪些不同呢? 生1:第二篇短文还加入了描写狼和小羊的神态的词。
生2:第二篇短文还加入狼说话时的动作。
……
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体会到,创造性复述可以适当添加人物对话,细致描绘人物形象、动作、神态,增加人物心理活动……把故事讲生动。
师:课文中哪些情节适合展开想象,把内容讲具体、讲生动?
(1)学生讨论后交流。
生1:哥嫂想独占父亲留下的房产。—他们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生2: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她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
(2)小组合作,编演故事。提醒学生想象要合理,尊重文本。
(3)小组展示,点评总结,回顾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针对第三学段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复述的主要内容准确、完整,复述的过程流利、通顺,还要在复述过程中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独特感受。怎么寻找语言实践的突破口和训练点,提升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能力?可以通过链接“语文园地”中的创造性复述的训练,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方法,并尝试运用方法进行语言实践,这是对文本的二度创作和审美建构,能够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维得到显著的发展。
五、“变”之三:学会“调”
“调”就是调整故事情节顺序。情节顺序主要有“顺序”和“倒叙”两种。“倒序”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故事的生动性,使故事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如笔者在引导学生绘制出《牛郎织女》连环画后,接着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关注画面之间的衔接过渡,按顺序看图合作复述故事,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这是顺序复述。然后笔者让学生调换连环画的次序:把故事结局或中间扣人心弦的情节提前,进行创造性复述。学生有的先复述“鹊桥相会”,接着复述“相依为命、老牛说话、结为夫妻、老牛追赶织女”的经过;有的先复述“追赶织女”的情节,接着复述“鹊桥相会的情节”,然后复述“相依为命、老牛说话、结为夫妻、老牛去世”的过程。由于变换了顺序,设计了悬念,使得复述更加吸引听众。同样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每个学生的复述语言是不一样的,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建构起了学生自身的语言体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变”之四:学会“换”
讲故事时,采用不同的人称,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发挥不同的作用。创造性复述故事时,有时候要学会“换”,即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某个角色,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因为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给人以身临其境、真实新鲜之感。
如学完课文后,为了提高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能力,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笔者让学生选择文中的一个角色,用第一人称,回家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我是牛郎”“我是织女”“我是老牛”……并指导学生融入心理,变化用语及语气,把握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加体态语言,力求講得生动。由于复述变换了人称,轻松提升了复述效果,将已经内化的语言再次调整优化,借助复述输出语言,以提高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读民间故事、讲民间故事的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深入研究文本,找准创造性复述的切入口、训练点,教给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金海霞.多维比较 顺学而导 有效提升复述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1):72-79.
[3]赵霞.统编教材创造性复述的单元解读与教学策略[J].教育与管理(小学版),2019(11):36-38.
[4]周一贯.语文课堂变革的创意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关键词】复述;创造;吸引人;原则;策略
统编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对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进行了阶梯编排和训练,以实现学生复述能力的螺旋上升,并在五年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创造性复述单元”,编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两则民间故事,并以“讲故事”促读,以“讲得生动、有吸引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复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复述是指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合理地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一步充实课文内容,合理发展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把事情经过叙述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吸引人。这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的重要言语训练方式。那么,创造性复述应该注意些什么?创造性复述有哪些方法?笔者提出创造性复述“不变中思变”的原则,以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为例,加以说明。
一、不变之一:主要内容不变
创造性复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故事的基础上,可以改变课文的句子,但不能改变原意。因此,文本的主要内容既是学生创造性复述的支架和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创造性复述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准。只有在创造的同时保证文本的主要内容不变,才能准确地还原作品的本意。
《牛郎织女》课文虽长,但线索清楚,文字通俗。笔者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运用上个单元的阅读速度和方法,快速捕捉文本的主人公、写作顺序、故事情节。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按顺序提炼小标题,绘制了情节图,为创造性复述提供支架,保障复述过程层次清晰,内容准确、完整通顺,防止在复述时出现情节遗漏、前后倒错的情况。
二、不变之二:人物形象不变
《牛郎织女》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在引导学生将长文读短之后,笔者让学生自读自悟: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并在文中找準理由,找足依据,为复述,或表演、创作故事夯实基础。学生开始对牛郎、织女的认识是肤浅的,为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通过思维的碰撞,孩子们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得更加全面:“牛郎—勤劳善良、不怨恨,勇敢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坦诚。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哥哥嫂子—自私冷漠。老牛—知恩图报。王母—冷酷无情。”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形成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物形象与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是创造性复述的出发点。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保持不变,这是对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保全,也是对文本最低限度的尊重。否则,就失去了民间故事原有的审美价值。由于前面学习活动的铺垫,孩子们在创编时没有漫无边际地想象,而是抓住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紧紧围绕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进行创编,并能在创作中注意凸显人物形象。
三、“变”之一:学会“补”
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洁,这就需要对这些情节进行“补白”。“补白”就是借助课文中的空白点,发挥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使整个故事的内容更为充实,情节更为具体、清楚可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片段一
师:牛郎和那头牛的关系很亲密,牛郎是怎样精心照看老牛的呢?
生1:“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生2:“夏天天气热,他就让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他就让在山坡上晒太阳。”
……
师:是啊!在牛郎眼中,老牛就是他的伙伴,就是他的亲人。发挥想象,说一说,牛郎还有可能是怎样照顾老牛的?
生1:如果下雨,来不及避雨时,牛郎会把自己披的蓑衣披到牛的身上。
生2:牛郎不会让老牛一直干很累的活儿,会让老牛适当地休息。
……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牛郎总是精心照看老牛,所以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课件出示)
(生齐读:“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
师:牛郎会把哪些事告诉老牛呢?
生1:牛郎带老牛到溪边喝水,会给老牛讲溪边美丽的景色。
生2:如果自己听到了山里孩子美妙的歌声,牛郎会告诉老牛。
……
师:加入了丰富的想象,使我们更加淋漓尽致地体会到了牛郎和老牛之间的亲密。这就是想象的魅力。
本片段,笔者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生的回答既丰富又精彩。这种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具体,更清楚,更吸引人,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牛郎心地善良、朴实勤劳的特点,感受牛郎和老牛的亲密关系,这是对故事内容的深入理解,也是对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训练。
四、“变”之二:学会“添”
“添”就是添加描述,丰富细节。要想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可以通过想象创编、丰富故事细节来实现,如描写环境,添加人物对话,想象人物心理,描绘人物形象,模仿人物动作,再现人物神情等。加入了对细节的想象和创造,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
片段二
师:同学们读一读“语文园地”第二题的范例,想一想,同样写“狼和小羊”的两段话,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段有对话描写,第一段没有对话。
师:有了人物对话,是不是更有吸引力了?(板书:人物对话)还有哪些不同呢? 生1:第二篇短文还加入了描写狼和小羊的神态的词。
生2:第二篇短文还加入狼说话时的动作。
……
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体会到,创造性复述可以适当添加人物对话,细致描绘人物形象、动作、神态,增加人物心理活动……把故事讲生动。
师:课文中哪些情节适合展开想象,把内容讲具体、讲生动?
(1)学生讨论后交流。
生1:哥嫂想独占父亲留下的房产。—他们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生2: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她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
(2)小组合作,编演故事。提醒学生想象要合理,尊重文本。
(3)小组展示,点评总结,回顾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针对第三学段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复述的主要内容准确、完整,复述的过程流利、通顺,还要在复述过程中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独特感受。怎么寻找语言实践的突破口和训练点,提升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能力?可以通过链接“语文园地”中的创造性复述的训练,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方法,并尝试运用方法进行语言实践,这是对文本的二度创作和审美建构,能够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维得到显著的发展。
五、“变”之三:学会“调”
“调”就是调整故事情节顺序。情节顺序主要有“顺序”和“倒叙”两种。“倒序”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故事的生动性,使故事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如笔者在引导学生绘制出《牛郎织女》连环画后,接着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关注画面之间的衔接过渡,按顺序看图合作复述故事,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这是顺序复述。然后笔者让学生调换连环画的次序:把故事结局或中间扣人心弦的情节提前,进行创造性复述。学生有的先复述“鹊桥相会”,接着复述“相依为命、老牛说话、结为夫妻、老牛追赶织女”的经过;有的先复述“追赶织女”的情节,接着复述“鹊桥相会的情节”,然后复述“相依为命、老牛说话、结为夫妻、老牛去世”的过程。由于变换了顺序,设计了悬念,使得复述更加吸引听众。同样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每个学生的复述语言是不一样的,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建构起了学生自身的语言体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变”之四:学会“换”
讲故事时,采用不同的人称,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发挥不同的作用。创造性复述故事时,有时候要学会“换”,即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某个角色,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因为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给人以身临其境、真实新鲜之感。
如学完课文后,为了提高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能力,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笔者让学生选择文中的一个角色,用第一人称,回家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我是牛郎”“我是织女”“我是老牛”……并指导学生融入心理,变化用语及语气,把握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加体态语言,力求講得生动。由于复述变换了人称,轻松提升了复述效果,将已经内化的语言再次调整优化,借助复述输出语言,以提高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读民间故事、讲民间故事的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深入研究文本,找准创造性复述的切入口、训练点,教给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金海霞.多维比较 顺学而导 有效提升复述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1):72-79.
[3]赵霞.统编教材创造性复述的单元解读与教学策略[J].教育与管理(小学版),2019(11):36-38.
[4]周一贯.语文课堂变革的创意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