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左将军”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ar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人物,不是伟人也不是明星,而是“左将军”,原因是“左将军鸡”这道中国菜。很多初去美国的人都会大感诧异:左将军究竟是何方神圣?这道名菜为何在中国却寂寂无名?
  
  如今在美国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人,不是伟人也不是明星,而是“左将军”,原因是 “左将军鸡”这道中国菜。很多初去美国的人会大感诧异:左将军究竟是何方神圣?这道名菜为何在中国却寂寂无名?
  所谓左将军其实就是湘军将领左宗棠。“左将军鸡”就是基于湘系名菜“左宗棠鸡”创制出来的一道美国中式菜。不过若要论流行时间之长短,他还得让位给“杂碎”,而与其相关的则是另一位著名人物——李鸿章。
  
  根据美国移民局官方记录,从1820年到1840年间,只有不到20个中国人到达美国。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华工开始大批涌入美国,而19世纪60年代,随着太平洋铁路的动工,华工赴美数量达到高峰,近十万华工进入美国。
  随着华工不断涌入,来自广东一带下层民众的日常饮食也进入了美国,中式菜和中餐馆便发轫于此时。
  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华工的饮食习惯总是当地人的谈资笑料;有人恶毒地把华人称作“食鼠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收藏着一幅《山姆大叔的感恩节晚餐》的漫画。这幅漫画里,不同种族的人簇拥着山姆大叔坐在一张大圆桌旁,享用着各自的传统菜肴,唯独坐在山姆大叔右边的中国人夹起一只活生生的老鼠正准备往嘴里送。
  这种刻意的丑化与嘲笑,漫画中人那种鄙夷、厌恶的神情,无一不是排华浪潮的反映。
  
  中餐形象改变
  
  排华运动的出现,加上之前进入美国的华工以男性为主,导致在美华人数量长期停滞。以洛杉矶唐人街为例,从1890年到1920年整整30年间,人口始终维持在两千人左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餐业必须要融入主流。
  为了消除人们心目中的不良印象,中餐店主们在门面上下了一番功夫。一些宽敞并且装修得富丽堂皇的中餐馆在19世纪后期出现了。为使客人产生亲切的感觉,中餐店主还会让侍应生们穿上当时流行的西式礼服。
  可要在充斥着怀疑和排斥的氛围中获得认同并不容易,一些有关中式菜及其食客的负面言论依然四处流传。1903年的一份《纽约时报》这样描述唐人街的食客们:“喜欢光顾‘杂碎店’的人,都是些喜欢在别人睡觉后才开始进食的人。”所幸这样的批判不再是唯一的,人们也开始有兴趣对中式菜作进一步的了解。
  比如20世纪早期,洛杉矶报纸上开始刊登“杂碎”的菜谱,写明烹饪所需的各种材料,如豆芽、什锦酱油、荸荠等。报纸还向读者建议:去找自家的华人洗衣工、清洁工谈谈,尝试说服他们把自己珍藏的材料拿出来卖。
  中式菜融入主流的一个迹象是1905年,有中餐馆开到了洛杉矶的市中心商业区。同年,有法式餐厅也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出售“杂碎”。
  到了1909年,随着洛杉矶华人大量转到市中心的第九大街和圣佩德罗大街居住和经营农产品,一个被称为“唐人街市场”的新华人社区形成了,中餐馆也随之在市中心蔓延开来。
  20世纪20年代,开业的中餐馆比任何其他类型餐馆都要多。尽管菜式已经非常美国化了,但是像豆角、白菜这类材料,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仍很新奇,试吃这些蔬菜不亚于一次冒险。如果客人们仍没勇气尝试,中餐馆里还提供用相对常见材料做的一些菜式,包括西杏鸭、酸甜肉、酱油鸡之类。
  凭借着这种乐于迎合的态度和善于吸收改变的创新性,中餐馆很快就在全美各地大量涌现,几乎每间店都会提供“杂碎”,同时也提供芝士汉堡和烤鸡。
  也是在20年代,“杂碎”这个词悄然融进大众文化中,1925年,有首民间小调就叫《我走后谁帮你剁杂碎》;著名的爵士歌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还有首歌叫《杂碎圆号曲》,这首灌录于1926年的爵士歌曲曾风靡一时。同时在年轻人的眼中,去唐人街享用中式菜成了一项时尚活动, 1925年一张明信片里描绘了这样一个情景:跳舞的年轻人把“新上海咖啡厅”的宴会厅都挤满了。
  到了20世纪30年代,食用中餐的时尚蔓延到了好莱坞,明星们开始流连唐人街的中餐馆,人们偶尔会看到彼得洛、格林斯特里特或者迪斯尼在那些餐馆里炫耀自己的筷子功夫。而在报纸的花边专栏里,记者们把中餐厅彩花楼(Tuey Far Low)与椰树林(the Coconut Grove)这种时髦夜场相提并论;当红的性感影星麦韦斯特则喜欢光顾“唐人街市场”里的万福楼(Man Fook Low)。
  不过中餐爱好者们也会寻觅一些价钱相宜的去处。一段1937年的记载这样描述某间不知名的饭馆:“那些有钱光顾高档餐厅的人们都涌到了唐人街里最邋遢的一区,绕着街角排起了长队,一排就是半个小时,还要踮着脚穿过厨房才能进到餐厅里,桌上铺的桌布油渍斑斑,可他们却依然兴高采烈。”
  
  从家庭餐桌,到廉价饭馆,再到高级餐厅,20世纪早期,中餐一步一个脚印走来,融入了美国社会的主流饮食文化。
  
  东西交融
  
  这种文化融合在20世纪50、60年代有进一步发展,洛杉矶唐人街上历史悠久的“李将军酒楼”甚至采用了鲁德•葛兰希设计的侍应生服饰。葛兰希是当时的先锋设计师,其服饰具有强烈的爵士风格。
  而继“杂碎”之后,又一风靡全美的美国化中式菜也诞生了。60年代中期,著名影星加里•格兰特来到“吴太太餐馆”,想点一份鸡肉沙拉。这餐馆原本没有这样一道菜,但聪明的店主继承了前辈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将粤式手撕鸡配以西杏、炒面和粤式馄饨皮,创制了“中式鸡肉沙拉”让这位大明星吃得心满意足。很快,这道菜声名鹊起,和“杂碎”一样迅速成为流行菜式。
  随着二战后移民政策的开放,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移民开始进入美国,当中不乏湘菜、川菜、上海菜的厨师,粤菜独大的局面开始改变。而这些菜式,在70年代之前都被合称作“京菜”。直到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才逐渐被相应的菜系名称所取代。
  和当年李鸿章访美类似,这次外交行动在美国掀起了新一轮中式菜热潮;同时《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正式打开了两国贸易的大门,木耳、金针这类烹饪材料堂而皇之地进入美国,以前由于缺乏材料而无法烹制的菜式此时也可以顺利制作了。
  这时“杂碎”和“中式鸡肉色拉”的继承者出现了,它就是“左将军鸡”。这道菜用去皮的鸡腿肉裹上薄面糊后油炸,再下糖醋与辣椒炒,出锅后垫以绿色花椰菜,甜甜辣辣酱汁浓稠口感配上酥脆的鸡肉,成为在美国中国餐馆的热门名菜。
  《纽约时报》记者李竞专程飞到左宗棠老家湖南,寻找这道菜的源头,却发现左将军鸡是湘菜大厨彭长贵在台湾发明,在纽约发扬光大的。彭长贵1973年赴美,在纽约曼哈顿东44街开了一家湖南餐厅,因为地点离联合国不远,逐渐做出口碑。1974年,纽约电视台播出一段彭长贵“左将军鸡”专题,播出后数天电视台接到1500多封来信,要求提供食谱,从此左将军鸡声名大噪,进入美国人的味蕾世界。
  80年代早期,台湾菜加入了中式餐饮业的竞争行列,港式海鲜餐馆也开始兴起,中餐馆终于横扫美国,2004年,美国中餐馆的数量已接近36000家(《纽约时报》),数量超过了麦当劳、汉堡王和温迪斯这三大餐饮连锁店的总和。
其他文献
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有句名言: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但他本人却不是死在对德战场,而是在二战硝烟散去后的1945年12月21日,死在德国海德堡医院;肇因则是此前12月9日,星期天,他在德国曼海姆所遭遇的一场车祸。      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将领的知名度,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肯定名列前茅。这大半要拜1970年的美国影片《巴顿将军》之赐。这部史诗式传记片荣获奥斯卡
期刊
以县立高等小学为主,学生们开了“反日大会”。后来成为作家的诸城人陶钝一直记得当时的场景:“三年级的同学王伯年,跳上台去,撕下自己白褂子的一块衣襟,咬破指头写出了‘宁死不当亡国奴’七个字。”会后,学生们游行全城,动员商人罢市。    1919年5月中旬,“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山东诸城,迅速在这个小城掀起波澜。    以县立高等小学为主,学生们开了“反日大会”。后来成为作家的诸城人陶钝一直记得当时
期刊
接管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资本主义堡垒后,如何将官僚资本、帝国主义资本和民族工商业分门别类进行接收、监押和收服,为战后重建服务,并改造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所需求的经济体,是新政权面临的一大关键问题。  文/国家历史特约 苏琦  当中共的干部们来到上海这个他们阔别多年的远东最大的资本主义堡垒时,面对的是官僚资本、帝国主义资本和民族工商业这三个共生综合体。如何对他们分门别类进行接收、监押和收服,以兑现自己对
期刊
如果说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的话,那么大总统徐世昌则有意地点燃了这跟引线。一旦日本在华权益得到承认,就意味着段祺瑞实现独裁指日可待,那么徐世昌一切“偃武修文”、和平统一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总统之位也难保。      1919年5月4日中午,总统徐世昌正在中南海的总统府内为刚刚回国的驻日公使章宗祥接风洗尘,国务总理钱能训、币制局总裁陆宗舆、交通总长曹汝霖也都作陪。酒宴上大家杯觥交错,
期刊
时代把陈景润从一个正直的人变成了一个政治的人。但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铸起的精神丰碑,又让他成为一代人心灵的参照。    1978年新年伊始,随着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横空出世,“陈景润”三个字一时间红遍了大江南北。一位仰慕陈景润大名的四川农村青年从广播中收听到了他的事迹后给他写了一封信,由于发音问题,收件人被写成了“陈井运”,且没有收信地址。几经辗转,这封信居然交到陈景润的手中,其影响之大可
期刊
2009年1月22日,作家梁羽生在悉尼去世。在他身后,由他开创的新式武侠小说也渐渐随时代的变化,慢慢淡出人们的聚焦处。新式武侠的时代,远去了。    在华人世界里,悉尼确也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例如新式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从1987年9月起,就一直隐居在这里。    说是悉尼“隐居”,但多年来,生公(我们对他的尊称)每周必到城中,经常参加文友茶聚,每次必谈笑风生,滔滔不绝,时事政治、社会人生,都
期刊
被解放65年后,昔日纳粹的集中营成为了东欧最具人气的观光点——但也是最为脆弱的。每一位到访奥斯威辛的访客都会对这里保存的受害者的头发印象深刻:近两吨、一人多高,码放在玻璃幕墙后,或黑或棕、或红或金、或灰或白皙。  去年秋天,当我返回故地,这些头发却已失去了光泽,看上去更像随意码放的羊毛。仿佛只有偶尔浮现的几条发辫诉说着这里曾经的一切——这里,是第三帝国大屠杀最大的一处见证地。65年前,至少有110
期刊
1919年时的中国警察,刚刚进入现代语境不过十几年,半土半洋;而1919年时的学生,血气方刚,既有西洋学说一二十年的熏染,更兼承袭古时中国书生担当道义的传统。这一场“秀才遇到兵”的争斗,“秀才们”并不都那么斯文,而“兵”也并非完全无理。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赵家楼二号曹汝霖住宅前当差的警察们觉得这份差事好难做。眼看着数千名学生手持旗子和石头汹涌而来,他们几十个警察如何抵挡得住?临来
期刊
美国首都华盛顿车站张灯结彩,黄龙旗和星条旗迎风飘扬。来访的李鸿章在喧天的鼓乐声中,下了专列,与美国的迎宾人员握手致意。  这是1896年9月2日,李鸿章访美的第五天。此前,他已经访问了纽约、费城,并在纽约与美国总统克里夫兰(Stephen Grover Cleveland)举行了会谈。  这位七十三岁的老人已经不良于行,在历时半年多的欧美之行中,每到一地,都要用他自己携带的轿子代步,而主人们为了表
期刊
没有人能确凿证明巴顿将军是遇刺身亡——至少凭目前的证据还不能,然而,我们可以确认,针对巴顿,有人策划过多次暗杀。正如WABC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约翰巴彻勒所说:“虽然不能确信他是被暗杀,但再也不能肯定他不是被暗杀的了。”      2008年11月,美国雷格内利出版公司(Regnery Publishing)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十分耸动:《目标:巴顿——刺杀乔治巴顿将军的密谋》(Target: Pa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