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材 “活” 起来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tan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育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的热门话题,如何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是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教材“活”起来,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即,一、走进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激荡时代气息;二、走近学生,以人为本,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三、走向开放,多方位多角度,激活教材内容。
  关键词:走进生活 走近学生 走向开放
  如何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促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的发展。灵动的课堂,活学的教材。我觉得从教者的角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走进生活,注入鲜活的血液,激荡时代气息
  回归生活已成为新课改的一种共识。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社会、学生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引入国内、外时政,激发学生的评论思维。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方法,使学生的认知与社会的发展同脉而动,突出了教材的现实性色彩。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生活的原汁原味,同时消化教材中的观点。与学生的生活水乳交融,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使教材具有独特的魅力。走进生活,为思想语文课引来源头活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的内容加入课堂,让课堂洋溢时代气息。
  二、走近学生,以人为本,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只有了解学生、走近学生,才能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阳光大道,才能选择最佳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活学知识。教育家比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引导他们从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自己去发现新问题,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品尝探究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关键处和学生的疑难点,适当地把握时机,选择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讨论。
  坚持一个观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出发,教学向学生的世界回归。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思考所见的相关资料与书本知识的联系。听到笑声、掌声、争辩声。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自己感受总结得出答案。如:学习到“消费”问题时,可以举出,我国汽车尤其是家庭轿车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据统计,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预计2010年我国车市仍有15%~20%的增幅。同学们上网查询信息了解到,目前有55%的人认为汽车消费有利于社会的发展,45%的人认为汽车消费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课上同学们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执和讨论。你认为汽车消费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学生感受身边的事情,人人有话说,有的认为汽车消费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三、走向开放,多方位多角度,激活教材内容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创立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在活动中,领悟课本知识,得到锻炼。现代教育论认为,课堂应是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基于教材而又不拘于教材,善于进行探究活动的再设计、再创造。入于教材之中而出于教材之外,捕捉具有探究意义的主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对书本教材敢于质疑,大胆补充。
  要想用活教材就必须整合其他各学科的资源,才能使教学生机勃勃。如联系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国情、党的地位的确立;依据语文诗歌感悟文化的力量;借助图片、数据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运用跨科教学,有利于触类旁通、视野开阔。
  借用生动形象的案例。针对理论性强,学生理解有难度的教材内容,运用案例创设情境,通过分析,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应用现代教育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学资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不仅有静态的教学资源——教材、图书馆和乡土资源,还有不断变化的动态资源。广大语文教师只有在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挂图、幻灯等)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多角度、多方法触及教材,才能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与不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是从课本到课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活教材,使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教师应构建浓郁生活气息、充满活力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凸显主体地位,实行开放性教学,实现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青口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手段的要求逐渐提高,本身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内容就具有枯燥性,学生们对小学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较为缺乏,导致学生们的数学成绩逐渐下降。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中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将数学中的趣味性、与生活的关联性凸显出来,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的开展生活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
期刊
【摘要】在党的领导下,教育紧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在十九大会议召开下,为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出较高的信息素养,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同时,要为新时期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准备。在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点完善的情况下,让教育教学不断深化和改革。在关注教学内涵的背景下,应该展现出教学的中心地位,让立德树人展现出应有的成效。从十九大精神着手,让立德树人的根本得到落实。在教育事
期刊
青春或许明,或许昏;或许勇敢,或许怯懦;或许灿烂辉煌,或许黯然失色。青春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不管青春是什么,青春都会因梦想而光彩夺目!无论青春如何,我们都必须珍惜它,把握它。  梦想是海中的风向标,梦想是高山上的雪莲,梦想是风浪中的小船,载着我划向胜利的彼岸——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我认为医生这个职业特别崇高,可以救死扶伤,帮助病人早日康复。2020年,像深水炸弹一般,武汉疫情炸开了我们原本平静有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抓好课程整合。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微课是一种具有特色的辅助教学工具,这种辅助教学工具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而且有利于打造精彩纷呈的课堂。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辅助教学;运用策略  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微课堂作为一种崭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辅助教学中发挥
期刊
【摘要】“问题学生”因教师的心态问题,在学校所享受的理解、尊重、发展却不够充分,甚至被歧视,属“弱势群体”。这使他们长期生活在被爱遗忘的角落。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坚持落实帮助、转化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也能得到学校的温暖。  【关键词】差生;心态;策略  一直以来,因为“问题学生”,教师烦心,家长寒心,亲友痛心。直面教育现状,普遍存在这样的事实:优秀的学生群体能够将一名三流教师成就为优秀教师,而“问
期刊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特别是日出时,每当这时,我便会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清晨,天已经亮了,可是太阳还没出来。树叶在风儿的吹动下一摇一摇的,好像在和天空打招呼,时不时有一只两只小鸟飞来,停在树枝上叫一声便飞走了。湖面的波光闪耀着,不时游过几只早起的鸭儿。  过了一会儿,天上的云彩上烙出了一丝金光,原本白净净的云朵在刹那间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计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计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计算途径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参与社会所必需素质之一。”①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来源基本都是外来工人员子女,由于不少学生受
期刊
初二是物理学科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激励性教育势在必行。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在初二物理教学中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之中,教与学相辅相成,学生学习兴趣较浓。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
期刊
所谓情趣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情感为依托,以体验为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顺畅的进入知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从而愉快的掌握知识的过程。初中英语情趣教学是提高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情趣教学,能够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
期刊
摘要:组织课堂讨论已成为思品课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如何创设讨论氛围、精选讨论内容、设计讨论过程三个方面的阐述,探讨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运用讨论法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课堂讨论 策略  所谓“讨论法”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遵循了新课程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