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设置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想象思考和亲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切身体验和直接经验,从而培养坚持真理、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锻炼科技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钱学森认为,重视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而创新思维并非无中生有的遐想,创新必须产生于以前的经验,是对已有知识资源的重组和突破。创新能力的基础虽然与先天的智力条件(如直觉的反应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抽象归纳能力)有联系,但主要是由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所养成。本文试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历史学科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教育过程中,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中学历史课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有着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充分条件。人类从蒙昧、野蛮到文明,从发展程度较低的早期文明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历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创造,这些不仅仅是单一的历史知识,更是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从历史知识中获取的智慧被看作人类智力活动达到高级程度的产物,成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们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成为文学巨匠、艺术大师们必备的修养,也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们从事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利用科技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引导青少年展望未来,提高他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锻炼他们批判、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是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其创新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寻求各种方法,尝试不同的途径。
(一)给学生想象思考的机会
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时间和空间。在历史教学中,假如设置的问题仅仅是“对不对、是不是”,或是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不用深入探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就没有思考和个性张扬的空间,也就不可能有科技创新。因此,我们要设置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独特策略、最佳策略,才能把创新的潜能开发出来。當然,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充分的时间,不能强行灌输,否则,创新的火花就会被浇灭。比如,让学生根据历史描述去想象、思考汉代耧车的发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后,有的说开沟太浅了,无法使种子深入土壤里扎根;有的说下种速度太快导致种子密度太大、出苗太密;有的说种子下播的深浅度和密度不均匀,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大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合作制作耧车模型,亲自尝试播种操作,分工合作,在实践中锻炼了科技创新的能力。
(二)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简单、机械地传授知识只会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能成为科学意识的实践者,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才能使他们获得切身体验和直接经验。所以,历史课程有必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比如前面提到的学生尝试制作、使用耧车的例子。又比如,在学习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时,建议学生在大萝卜上刻上完整的一句话,模拟雕版印刷,再用一个个小土豆或橡皮刻上单字,模拟活字印刷,经过尝试对比,学生会发现活字印刷技术节省了费用、时间,提高了印刷效率,从而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通过亲自体验尝试,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人类进步事业的推动作用,增强了探究的欲望。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除了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外,我们还尝试利用当地的人文、地理等资源来实践。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天文科技史时,带领学生到铜陵的“太阳历广场”,了解古人测时间、季节、方向、天体等的方法。在通过用太阳历广场、日晷广场测算本地时间后,大家还开动脑筋,交流讨论,提出如何对广场上的“简仪”模型的日晷指时针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准确测出铜陵本地的时间。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感性的、生动的,增强了学生的创新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给学生继承创新的理念
人类的进步并不总是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取代旧的手段和方法,科技创新有时还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对传统的手段和方法加以改进和更新。所以,科技创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方面的历史素材很多,比如蒸汽机的变革,历经了巴本、塞维利、纽可门,后人在前人基础上努力探究,前后一百多年,又有英国技工瓦特用了27年对前人的蒸汽机加以改造,在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终于实现了动力机器的革新,有了“万能蒸汽机”,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学习工业革命这节内容时,我们布置了习作“改良蒸汽机诞生记”,在回顾这项科技成果诞生过程的同时,学生树立起继承创新、不懈努力的创新理念。
当然,在继承中创新,更要有勇气去怀疑。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敢于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要有坚持真理、敢于质疑的意识。比如,我们安排学生分组搜集历史上坚持真理的科学家的事迹:捍卫《大明历》的南朝科学家祖冲之,不畏权贵,表示“决不应该盲目迷信古人”;高呼“火,不能征服我”的意大利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遭受教会长期迫害仍坚持宣传新宇宙观,最终被活活烧死;以落体定律、匀速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学体系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长期遭受教会迫害,晚年生活悲惨,双目失明,但仍坚持科研工作,支撑他的唯一信念就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搜集整理这样一个个求真求实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矢志不渝的毅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巨匠们不迷信权威、顽强探索、为捍卫真理不怕牺牲一切的创新精神。
(四)给学生平等融洽的氛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教学使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因此,以上所述种种途径,都是建立在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都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才能实现的。例如,在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知识点时,我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展开热烈讨论,共同去认识相对论揭示的空间、时间、质量和物质运动之间的联系,弥补了我这个文科老师的专业空白。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和行动,提出一些有新意、创新性的观点,并能自圆其说,或敢于在史料基础上批驳已有的历史结论,这都是创新精神的体现。这一过程也埋下了创新的种子,学生纷纷表示将来要弄清目前人类还没有弄明白的未解之谜。
总之,新课程改革把改变教学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其根本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挖掘历史课程中的创新内涵,促进青少年在更宽的视野和领域中理解科技的本质,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地探索创新,提高教育能力,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爱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钱学森认为,重视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而创新思维并非无中生有的遐想,创新必须产生于以前的经验,是对已有知识资源的重组和突破。创新能力的基础虽然与先天的智力条件(如直觉的反应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抽象归纳能力)有联系,但主要是由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所养成。本文试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历史学科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教育过程中,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中学历史课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有着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充分条件。人类从蒙昧、野蛮到文明,从发展程度较低的早期文明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历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创造,这些不仅仅是单一的历史知识,更是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从历史知识中获取的智慧被看作人类智力活动达到高级程度的产物,成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们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成为文学巨匠、艺术大师们必备的修养,也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们从事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利用科技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引导青少年展望未来,提高他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锻炼他们批判、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是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其创新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寻求各种方法,尝试不同的途径。
(一)给学生想象思考的机会
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时间和空间。在历史教学中,假如设置的问题仅仅是“对不对、是不是”,或是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不用深入探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就没有思考和个性张扬的空间,也就不可能有科技创新。因此,我们要设置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独特策略、最佳策略,才能把创新的潜能开发出来。當然,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充分的时间,不能强行灌输,否则,创新的火花就会被浇灭。比如,让学生根据历史描述去想象、思考汉代耧车的发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后,有的说开沟太浅了,无法使种子深入土壤里扎根;有的说下种速度太快导致种子密度太大、出苗太密;有的说种子下播的深浅度和密度不均匀,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大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合作制作耧车模型,亲自尝试播种操作,分工合作,在实践中锻炼了科技创新的能力。
(二)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简单、机械地传授知识只会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能成为科学意识的实践者,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才能使他们获得切身体验和直接经验。所以,历史课程有必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比如前面提到的学生尝试制作、使用耧车的例子。又比如,在学习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时,建议学生在大萝卜上刻上完整的一句话,模拟雕版印刷,再用一个个小土豆或橡皮刻上单字,模拟活字印刷,经过尝试对比,学生会发现活字印刷技术节省了费用、时间,提高了印刷效率,从而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通过亲自体验尝试,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人类进步事业的推动作用,增强了探究的欲望。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除了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外,我们还尝试利用当地的人文、地理等资源来实践。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天文科技史时,带领学生到铜陵的“太阳历广场”,了解古人测时间、季节、方向、天体等的方法。在通过用太阳历广场、日晷广场测算本地时间后,大家还开动脑筋,交流讨论,提出如何对广场上的“简仪”模型的日晷指时针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准确测出铜陵本地的时间。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感性的、生动的,增强了学生的创新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给学生继承创新的理念
人类的进步并不总是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取代旧的手段和方法,科技创新有时还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对传统的手段和方法加以改进和更新。所以,科技创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方面的历史素材很多,比如蒸汽机的变革,历经了巴本、塞维利、纽可门,后人在前人基础上努力探究,前后一百多年,又有英国技工瓦特用了27年对前人的蒸汽机加以改造,在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终于实现了动力机器的革新,有了“万能蒸汽机”,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学习工业革命这节内容时,我们布置了习作“改良蒸汽机诞生记”,在回顾这项科技成果诞生过程的同时,学生树立起继承创新、不懈努力的创新理念。
当然,在继承中创新,更要有勇气去怀疑。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敢于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要有坚持真理、敢于质疑的意识。比如,我们安排学生分组搜集历史上坚持真理的科学家的事迹:捍卫《大明历》的南朝科学家祖冲之,不畏权贵,表示“决不应该盲目迷信古人”;高呼“火,不能征服我”的意大利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遭受教会长期迫害仍坚持宣传新宇宙观,最终被活活烧死;以落体定律、匀速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学体系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长期遭受教会迫害,晚年生活悲惨,双目失明,但仍坚持科研工作,支撑他的唯一信念就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搜集整理这样一个个求真求实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矢志不渝的毅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巨匠们不迷信权威、顽强探索、为捍卫真理不怕牺牲一切的创新精神。
(四)给学生平等融洽的氛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教学使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因此,以上所述种种途径,都是建立在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都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才能实现的。例如,在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知识点时,我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展开热烈讨论,共同去认识相对论揭示的空间、时间、质量和物质运动之间的联系,弥补了我这个文科老师的专业空白。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和行动,提出一些有新意、创新性的观点,并能自圆其说,或敢于在史料基础上批驳已有的历史结论,这都是创新精神的体现。这一过程也埋下了创新的种子,学生纷纷表示将来要弄清目前人类还没有弄明白的未解之谜。
总之,新课程改革把改变教学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其根本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挖掘历史课程中的创新内涵,促进青少年在更宽的视野和领域中理解科技的本质,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地探索创新,提高教育能力,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爱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