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hong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立足于课内文言文,但又不囿于教材之内;立足于课堂之内,但又延伸于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它以教材为起点,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甚至再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策略。“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拓展古文阅读的外延,它致力于重构古诗文课堂教学方式,借助对教材的重新编排整合,转变教学中的主体角色,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形成学生古诗文素养的目标。
  一、立足教材,内外拓展,扩大古诗文群文阅读内容的厚度与外延
  课内古诗文阅读有着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也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但教师如何提升学生的课外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如何挑选和编排合适的课外古诗文作品?如何将课内文言文教学和课外文言文的延伸阅读结合起来?我们要在课内古诗文教学上探索自主学习、诵读感悟、识记积累、训练巩固、延伸拓展;在课外古诗文阅读上研究训练逻辑推断、语用联系、语感培养,答题技巧。立足课堂,发散课外,内外整合,把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厚度与外延扩大,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的古诗文阅读训练,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浩瀚海洋。
  二、课型分类、课时整合,改革古诗文群文阅读课堂的结构与方式
  自助研学课:教师呈现已经编排好的古诗文群文篇目,并要求学生准备好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情帮助学生完备背资料,并设置好学习任务与步骤与方法(以理解为主,兼顾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特点等目标),要求学生借助资料自学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性随机答疑、探讨、指导。
  比较鉴赏课:教师引导学生从词句语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写作背景和意图、写作手法和表现方式、语言风格和特色、结构特点与主题思想等多角度进行群文阅读和比较鉴赏,通过课堂探讨,达到深入解读文本,寻求古诗文阅读横向联系、触类旁通的目标,提升学生古诗文阅读的视野与高度。
  诵读感悟课:此课型通过自读、范读、小组读、比较读、齐读、竞读、评读、诵读等方式,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古诗文诵读兴趣,提升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技巧与能力,牢牢把把握住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读”的本质与核心。
  三、更新理念,转变主体,提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视野高度
  更新古诗文阅读教学理念,树立大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生成,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转换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使古诗文课堂教学方式由教师“教”为主要形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在探求中产生疑问,激发求知欲,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探讨者、答疑者、评价者的角色。
  四、开发课型,构建板块,提高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通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我们将打破“一课一教”的固有教学模式,开发以“自助研学”“交流展示”“比较鉴赏”“诵读感悟”“检测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板块。课型的设置是由所学古诗文作品的特质来决定的,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因文而异,因课而异。在课型的创新研究中,提升语文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实现语文教师教学手段的灵活性与丰富性,提高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五、挖掘素材,整合资源,打造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平台
  立足于初中语文教材编写意图与新教材修訂方向,遵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把握广东省中考对古诗文的考查目标,通过搜集、研读、整理、编排,建立一个融读、教、学、练于一体的初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资源体系。这个体系将包括“初中课内外古诗词分类全解”“初中课内外文言文分类全解”“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案简集(含课件)”“初中古诗文比较阅读训练集”。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为初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与完备的载体。
  责任编辑    黄博彦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的概念起源于人工网络神经的研究,国外60年代就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我国在深度学习领域研究起步较晚。董静霞老师在《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是指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初中生围绕着挑战性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初中生进行从具体到抽象、几何直观、运算与推理、数据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等数学学习活动,学习主动性随
期刊
一、巧用微课资源,变革教学模式  疫情期间,由于线上学习的需要,网络上涌现出五花八门的微课资源。对于如何利用优质的微课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做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创新,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此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教学《温度》一课时,笔者利用学而思轻课,创设有趣而完整的读写温度探索活动。微课通过两个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30℃冷热感受引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写法,也介绍了0℃为何是零上温度
期刊
为提升学生的篮球素养,推动校园篮球特色发展,我校编写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篮球校园读本。  一、读本的结构与构成要素  (一)读本的整体结构  我校篮球校园读本分三个水平段,每个水平段又分为上下两册,每册供一个年级使用。读本的单元主题编排如下表。  (二)课文的构成要素  每课内容分为概述、学一学、练一练、评一评等四部分。“概述”引出本课内容,简要叙述学习本内容的意义。“学一学”详细介绍了动作步骤,有
期刊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蓄力量。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期刊
学校是小区开发商配套兴建的,由于小区建设的原因,学校与小区被闲置的工地间隔开来,空地上杂草丛生,一片荒芜。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日渐增多,为是否多开一扇连接小区和学校之间的门引发了学校与小区家长之间的矛盾。作为校长,我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把它作为家校沟通和实施德育的契机,借“不能开的门”成功开启了家校良性沟通之门,为家校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一天,我听到值班门卫反映:
期刊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自我责任,是健全人格的体现,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优秀品德。当今,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与人交往、交流,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经常无原则地迁就孩子,没有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加上学校又缺乏感恩教育,造成他们麻木冷漠,对老师、对同学、甚至对周围的很多事情漠不关心,缺乏感恩之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还要从社会
期刊
一、启动思维:依托挑战性问题  (一)以残缺问题引发冲突  学生的数学学习源于认知的冲突,当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的结构之间出现不平衡时,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最活跃状态。教师应该聚焦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聚焦他们的学习经验,故意设计一些不够“健全”的残缺性问题或多种答案的问题,激起认知冲突,启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我这样出示:“卫星运行21圈要多少分钟?”这样一道信息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把枯燥、乏味的习作教学变得有趣味,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读写的能力。  一、悦读积累,领悟提升  目前大多数学生中,喜欢接触直观的动画、视频等,而对文字的阅读兴趣不浓。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平时除了组织佳作推荐、名著赏析等常用方法外,还要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去读孩子们爱读的书。只要与孩子有了共同
期刊
“五星网状教学模型”是国内新兴的、前沿的教学应用模型,该模型指出课堂教学的五个主要环节,即启动、建构、巩固、运用、总结,其中建构环节是课堂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应该如何有效地建构课堂内容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前概念转化策略  1.前概念的特点  课堂中学生的前概念具有三个特点。其一,隐蔽性。学生的前概念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很难暴露出来。其二,顽
期刊
优质的提问让学生经历“问题——思考——分享”的深度学习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还对学生思维的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为例,探讨了教师如何通过设计优质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深度学习。   一、教学过程回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板书分数):“读一读,你们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开启分数学习之旅。”   (二)问题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