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音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有所发展,当代教育形势所面临着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之下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有效性。中职音乐教育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一个趋势。音乐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内容上与社会现象和人文环境紧密结合的学科,它是学生与音乐素材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进行相互交流的载体和桥梁。因此,在音乐教学当中融入多元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顺应学生的音乐学习需要,也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与音乐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吻合。下面将探讨几种多元音乐文化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促进中职音乐教学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采取学前准备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收集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材料
在音乐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今天,很多学生对于音乐教材上的音乐知识存在一定的抵制心理,认为其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无法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背景进行启导,在课前为其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其在实际的音乐课堂学习上积累相关的多元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高。在进行学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自行进行无的放矢的资料收集,而是应该根据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的教案和相关的中职音乐课程标准进行方向性明确的资料收集,从而保证收集过程的明确性和科学性。
在具体的中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各个小组的任务去对即将学习的音乐知识进行有关历史、地域、民族和社会风俗等相关的社会知识收集,从而通过资料收集的工作去了解相关音乐文化和音乐背景的主要特点、歌曲和音乐作品作者的生平和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内容,进而通过课堂的多媒体方式去展示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以经验交流的方式去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以课本内容作为主要教学资源而言,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接触不同背景的多元性文化,在培养合作精神的同时激发其音乐学习的灵感和激情。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在音乐学习课堂上就可以更加积极地去了解音乐的背景文化,从而更深层次地为日后的音乐学习提供重要的途径。
二、利用比较学习法为学生体现不同的音乐风格提供指导
音乐风格是一种音乐类型区别于其他音乐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判别标准,它反映的是某种音乐文化的特色。因此,教师在中职音乐课堂上融入多元音乐文化时,需要对多种音乐风格进行相关的探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多元文化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为其往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学习法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的手段和途径去为学生体会和学习不同的音乐风格。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满足和迎合学生对于不同音乐享受和欣赏的乐趣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全身心的投入和关注,最终促进其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歌曲《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古典音乐进行相关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日本曲目《樱花》进行相关的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种类和背景的音乐风格,从而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感受两种不同音乐类型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现场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两首曲目音调旋律的异同,从而引导其对相关的异同性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音乐听辨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感受多元音乐文化的同时,又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终促进其音乐知识的学习。
三、通过音乐作品创作的实践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多种多样的音乐语言
音乐文化是通过各种相应的独特音乐风格体现出来的,而音乐风格的主要内涵则是通过音乐语言而实现音乐内涵的传递的。教师要让学生营造属于其自身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类型的审美情趣,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音乐语言表达方式、音乐节奏和音域音色等音乐基本形态的指导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不同的音乐文化。在传统的中职音乐课程上,教师多数是严格按照课程安排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去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并不喜欢上音乐课。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其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从而为学生更主动和更活跃地参与中职音乐课堂提供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英洁.试论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2012(1).
[2]尹爱青主编.学校音乐教材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黄晓)
一、采取学前准备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收集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材料
在音乐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今天,很多学生对于音乐教材上的音乐知识存在一定的抵制心理,认为其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无法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背景进行启导,在课前为其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其在实际的音乐课堂学习上积累相关的多元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高。在进行学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自行进行无的放矢的资料收集,而是应该根据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的教案和相关的中职音乐课程标准进行方向性明确的资料收集,从而保证收集过程的明确性和科学性。
在具体的中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各个小组的任务去对即将学习的音乐知识进行有关历史、地域、民族和社会风俗等相关的社会知识收集,从而通过资料收集的工作去了解相关音乐文化和音乐背景的主要特点、歌曲和音乐作品作者的生平和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内容,进而通过课堂的多媒体方式去展示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以经验交流的方式去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以课本内容作为主要教学资源而言,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接触不同背景的多元性文化,在培养合作精神的同时激发其音乐学习的灵感和激情。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在音乐学习课堂上就可以更加积极地去了解音乐的背景文化,从而更深层次地为日后的音乐学习提供重要的途径。
二、利用比较学习法为学生体现不同的音乐风格提供指导
音乐风格是一种音乐类型区别于其他音乐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判别标准,它反映的是某种音乐文化的特色。因此,教师在中职音乐课堂上融入多元音乐文化时,需要对多种音乐风格进行相关的探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多元文化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为其往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学习法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的手段和途径去为学生体会和学习不同的音乐风格。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满足和迎合学生对于不同音乐享受和欣赏的乐趣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全身心的投入和关注,最终促进其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歌曲《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古典音乐进行相关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日本曲目《樱花》进行相关的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种类和背景的音乐风格,从而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感受两种不同音乐类型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现场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两首曲目音调旋律的异同,从而引导其对相关的异同性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音乐听辨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感受多元音乐文化的同时,又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终促进其音乐知识的学习。
三、通过音乐作品创作的实践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多种多样的音乐语言
音乐文化是通过各种相应的独特音乐风格体现出来的,而音乐风格的主要内涵则是通过音乐语言而实现音乐内涵的传递的。教师要让学生营造属于其自身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类型的审美情趣,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音乐语言表达方式、音乐节奏和音域音色等音乐基本形态的指导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不同的音乐文化。在传统的中职音乐课程上,教师多数是严格按照课程安排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去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并不喜欢上音乐课。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其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从而为学生更主动和更活跃地参与中职音乐课堂提供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英洁.试论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2012(1).
[2]尹爱青主编.学校音乐教材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