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戏剧作为一种能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艺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艺术形式,已被广大幼儿园纳入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美感发展、情感培养和人格完善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剧本作为儿童戏剧的灵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好的剧本既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又能充分展现幼儿的特长,让幼儿尽情享受表演帶来的快乐。本文以班本儿童戏剧《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浅谈儿童戏剧剧本创作的方法。
【关键词】儿童戏剧;剧本;创作方法
和成人戏剧一样,儿童戏剧包含了情节、角色、内涵三大要素。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儿童戏剧剧本在创作时更重视形式的表达。因此,幼儿教师在创作儿童戏剧剧本时,除了要重视情节、角色和内涵三大要素外,还应考虑在艺术形式上“加点料”,使剧本能充分展现幼儿的风采,并为观众所喜爱。
一、情节曲折,增加冲突
在儿童戏剧的初始阶段,剧本的选择成了幼儿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在了解全班大多数幼儿喜欢《白雪公主》这一经典故事后,笔者突然萌发了创作的想法。幼儿对这个故事很熟悉,能将情节、内容都背出来。把经典故事随意改动又有点不妥,那何不保留这些幼儿喜爱的角色,重新创作一个白雪公主后续故事的剧本呢?当笔者把这个提议与幼儿及幼儿家长沟通后,大家的创作热情被彻底激发起来,微信群中每天都有家长在热烈地讨论,无论在课间还是回家后,幼儿纷纷在纸上画出自己设想的情节,家长负责记录文字,添加自己的构想。期间,笔者采用“说新闻”的形式,让幼儿上台分享了自己和家长创作的剧本。这些剧本给了笔者很多的灵感。笔者选择了家长和幼儿创作的剧本中一些合适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创作出了剧本《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在创作过程中,笔者主要考虑了以下两点注意事项。
1.增强情节的曲折性
戏剧就是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表演讲故事。观众都喜欢看情节曲折的戏剧。曲折动人的情节能引起观众的惊奇感,而惊奇感正是美感的重要因素,能引起观众的想象、疑问、期待和激情,并让观众从中享受乐趣,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教育,引发思考。那么,怎样增强情节的曲折性呢?创作者可以参考写作的基本方法,将剧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
(1)开端部分
故事要让观众喜欢看,首先要能吸引观众看下去。幼儿年龄小,因而表演儿童剧的时间不能很长。儿童剧欣赏的主体是幼儿,没有成人那样强的自制力。因此,剧本开头就要快速地入戏,简洁地展示故事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环境和背景等,引出故事的起因,安排主要角色亮相,显露全剧的主要矛盾。以《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第一幕,笔者以旁白的形式快速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狂欢节舞会,同时展现了剧中的主要人物——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子,以及全剧的主要矛盾——王后的复活。开端也可以设置一个悬念,以吸引观众继续往下看。
(2)发展部分
发展部分的任务是将开端部分引出的矛盾不断深化推至高潮。以《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在第二幕发展部分,笔者设计了王后想以沙尘暴毁坏白雪公主家园的情节,使白雪公主身边的小矮人、小动物也受到影响,让矛盾进一步深化,预示全剧高潮的到来。
(3)高潮部分
高潮是矛盾激化的最终表现。戏剧要求把冲突尽可能描写得很紧张,因为它是一种激变的艺术。高潮部分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合乎情理,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以《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在第三幕高潮部分,通过和幼儿讨论,笔者设计了王后假扮王子,以教白雪公主“射箭”为由,趁机杀害白雪公主的情节。真假王子PK的一幕,使小观众们群情激昂,尖叫声不断。
(4)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不能拖沓,要干脆响亮,但也不能太匆忙,因为观众刚刚经历了高潮场面的冲击,需要有心理过渡的间歇。结尾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着重于交代角色的归宿,另一种是开放式的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以《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在第四幕结尾部分,笔者选择了第一种方式,以圆满的方式表现了结尾。
2.增加剧情的冲突性
戏剧是以冲突为基础的艺术,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的矛盾冲突就是戏剧的本质特征。在剧本《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的创作过程中,王后复活后对白雪公主的种种“报复”是全剧的冲突所在,而王后最后被识破真面目在全场追杀白雪公主这一幕,也是全剧最大的冲突。
小、中班的幼儿年龄小,自制力还不强,表演的时间短。因此,故事情节不能那么复杂,可以设计简单、重复的情节,加入一到两个冲突即可获得较好的演出效果。
二、重视角色,彰显个性
角色和情节是剧本创作的两个核心要素,是构成作品的基础。角色可以是真人、生物拟人或非生物拟人等。角色的构成要素包括形象、行为、对话和性格。角色的行为和对话能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也要符合其身份性格和价值观。
人物角色要个性化,只有那些闪耀着个性光芒的艺术形象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如《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中的“扇子精灵”角色,是笔者在这个剧本中新添加的人物,也属于非生物拟人,主要表现了坏王后的内心戏。因此,小演员的行为和对白都要表现出王后的立场。因为它是坏王后的一把扇子,所以在讨论人物外形塑造时,幼儿大胆地提出了用羽毛、亮片、废旧布料来进行装饰,并且王后手中也拿一把同样颜色的扇子,二者相互呼应。笔者觉得这种方法非常好,于是采纳了幼儿的提议,并准备材料让他们自己制作,塑造出“扇子精灵”。
在选角色时,笔者在黑板上贴上人物的图片,请幼儿用磁铁进行选择,但不可能每位幼儿都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角色。对于不感兴趣的角色,幼儿往往不会认真地了解剧本、学习台词、感受角色的心理。这时,教师应在组织幼儿学习角色对话时,以自身的表演唤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带领幼儿对人物心理进行剖析和解读,真正地将幼儿带入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从而让幼儿用心地表现自己的角色,会表演、乐表演,甚至可以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特色,使角色更饱满、彰显个性。 三、主题立意,提升内涵
主题的提炼源于编剧对生活的理解及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意的开掘能提升作品的内涵价值,也是衡量戏剧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好的艺术作品的内涵要通过情节自然流露,应通过艺术家塑造的艺术形象让观众在欣赏中深切感受和领悟,而不是由戏剧里的人物直接讲出。幼儿在观看《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时,能感受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深厚的友谊,以及明白恶有恶报的道理,这也是全剧的内涵所在,不需角色的刻意表达,观众也能自行领会。
四、形式多样,展现幼儿风采
1.在剧本中加点幼儿才艺
因为观看主体的年龄特点,儿童剧更注重故事的形式表达,如将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以生动讲述故事。因此,教师应熟悉班内幼儿的情况,根据幼儿的特长为写好的剧本“加点料”,使角色人物更饱满,进而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例如,笔者了解到班内大多数女孩子学过舞蹈,有很好的基本功,其中,欢欢和绮绮学过拉丁舞,对于异域风情的舞蹈能很好地展示出来。于是在剧本的第一幕中,以狂欢节派对为背景,笔者设计添加了华尔兹、印度舞。由于男孩子不怎么會跳舞,但节奏感可以,因此笔者便让幼儿创编词,再配上音乐,设计加入了说唱《我们是7个小矮人》。这样既丰富了故事情节,又让幼儿充分地展现了自己,享受表演带来的乐趣。
2.在剧本中加点趣味游戏
儿童戏剧表演若能以玩的形式进行,就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表演没有压力,水到渠成。例如,笔者将幼儿生活中有趣的游戏融入剧本合适的地方,总共加入了三种类型的游戏:领袖游戏、控制游戏和对弈游戏。领袖游戏——小矮人找解药、沙尘暴出击;控制游戏——根据“熊和木头人”改编的“公主和矮人”来表现故事情节;对弈游戏——真假王子对弈力量、枪法来表现矛盾的激化,从而既能让幼儿玩得开心,又能获得剧本设计预期的效果,一举两得。此外,游戏也能为排练有效“减负”。
剧本是儿童戏剧的灵魂。在戏剧教育的道路上,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让幼儿真正享受到儿童戏剧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孙梅娟,撒兰玲.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戏剧探究:以《小猪变形记》为例[J].戏剧之家,2019(28):21.
栾晓梅,张道祥.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戏剧综合课程建构与实施[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3):15-19.
马亚琼.论基于“儿童观众”的儿童戏剧审美创造[J].戏剧文学,2018(07):47-53.
张金梅.生长戏剧:学前儿童戏剧经验的有机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9(10):71-84.
【关键词】儿童戏剧;剧本;创作方法
和成人戏剧一样,儿童戏剧包含了情节、角色、内涵三大要素。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儿童戏剧剧本在创作时更重视形式的表达。因此,幼儿教师在创作儿童戏剧剧本时,除了要重视情节、角色和内涵三大要素外,还应考虑在艺术形式上“加点料”,使剧本能充分展现幼儿的风采,并为观众所喜爱。
一、情节曲折,增加冲突
在儿童戏剧的初始阶段,剧本的选择成了幼儿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在了解全班大多数幼儿喜欢《白雪公主》这一经典故事后,笔者突然萌发了创作的想法。幼儿对这个故事很熟悉,能将情节、内容都背出来。把经典故事随意改动又有点不妥,那何不保留这些幼儿喜爱的角色,重新创作一个白雪公主后续故事的剧本呢?当笔者把这个提议与幼儿及幼儿家长沟通后,大家的创作热情被彻底激发起来,微信群中每天都有家长在热烈地讨论,无论在课间还是回家后,幼儿纷纷在纸上画出自己设想的情节,家长负责记录文字,添加自己的构想。期间,笔者采用“说新闻”的形式,让幼儿上台分享了自己和家长创作的剧本。这些剧本给了笔者很多的灵感。笔者选择了家长和幼儿创作的剧本中一些合适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创作出了剧本《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在创作过程中,笔者主要考虑了以下两点注意事项。
1.增强情节的曲折性
戏剧就是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表演讲故事。观众都喜欢看情节曲折的戏剧。曲折动人的情节能引起观众的惊奇感,而惊奇感正是美感的重要因素,能引起观众的想象、疑问、期待和激情,并让观众从中享受乐趣,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教育,引发思考。那么,怎样增强情节的曲折性呢?创作者可以参考写作的基本方法,将剧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
(1)开端部分
故事要让观众喜欢看,首先要能吸引观众看下去。幼儿年龄小,因而表演儿童剧的时间不能很长。儿童剧欣赏的主体是幼儿,没有成人那样强的自制力。因此,剧本开头就要快速地入戏,简洁地展示故事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环境和背景等,引出故事的起因,安排主要角色亮相,显露全剧的主要矛盾。以《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第一幕,笔者以旁白的形式快速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狂欢节舞会,同时展现了剧中的主要人物——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子,以及全剧的主要矛盾——王后的复活。开端也可以设置一个悬念,以吸引观众继续往下看。
(2)发展部分
发展部分的任务是将开端部分引出的矛盾不断深化推至高潮。以《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在第二幕发展部分,笔者设计了王后想以沙尘暴毁坏白雪公主家园的情节,使白雪公主身边的小矮人、小动物也受到影响,让矛盾进一步深化,预示全剧高潮的到来。
(3)高潮部分
高潮是矛盾激化的最终表现。戏剧要求把冲突尽可能描写得很紧张,因为它是一种激变的艺术。高潮部分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合乎情理,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以《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在第三幕高潮部分,通过和幼儿讨论,笔者设计了王后假扮王子,以教白雪公主“射箭”为由,趁机杀害白雪公主的情节。真假王子PK的一幕,使小观众们群情激昂,尖叫声不断。
(4)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不能拖沓,要干脆响亮,但也不能太匆忙,因为观众刚刚经历了高潮场面的冲击,需要有心理过渡的间歇。结尾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着重于交代角色的归宿,另一种是开放式的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以《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在第四幕结尾部分,笔者选择了第一种方式,以圆满的方式表现了结尾。
2.增加剧情的冲突性
戏剧是以冲突为基础的艺术,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的矛盾冲突就是戏剧的本质特征。在剧本《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的创作过程中,王后复活后对白雪公主的种种“报复”是全剧的冲突所在,而王后最后被识破真面目在全场追杀白雪公主这一幕,也是全剧最大的冲突。
小、中班的幼儿年龄小,自制力还不强,表演的时间短。因此,故事情节不能那么复杂,可以设计简单、重复的情节,加入一到两个冲突即可获得较好的演出效果。
二、重视角色,彰显个性
角色和情节是剧本创作的两个核心要素,是构成作品的基础。角色可以是真人、生物拟人或非生物拟人等。角色的构成要素包括形象、行为、对话和性格。角色的行为和对话能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也要符合其身份性格和价值观。
人物角色要个性化,只有那些闪耀着个性光芒的艺术形象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如《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中的“扇子精灵”角色,是笔者在这个剧本中新添加的人物,也属于非生物拟人,主要表现了坏王后的内心戏。因此,小演员的行为和对白都要表现出王后的立场。因为它是坏王后的一把扇子,所以在讨论人物外形塑造时,幼儿大胆地提出了用羽毛、亮片、废旧布料来进行装饰,并且王后手中也拿一把同样颜色的扇子,二者相互呼应。笔者觉得这种方法非常好,于是采纳了幼儿的提议,并准备材料让他们自己制作,塑造出“扇子精灵”。
在选角色时,笔者在黑板上贴上人物的图片,请幼儿用磁铁进行选择,但不可能每位幼儿都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角色。对于不感兴趣的角色,幼儿往往不会认真地了解剧本、学习台词、感受角色的心理。这时,教师应在组织幼儿学习角色对话时,以自身的表演唤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带领幼儿对人物心理进行剖析和解读,真正地将幼儿带入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从而让幼儿用心地表现自己的角色,会表演、乐表演,甚至可以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特色,使角色更饱满、彰显个性。 三、主题立意,提升内涵
主题的提炼源于编剧对生活的理解及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意的开掘能提升作品的内涵价值,也是衡量戏剧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好的艺术作品的内涵要通过情节自然流露,应通过艺术家塑造的艺术形象让观众在欣赏中深切感受和领悟,而不是由戏剧里的人物直接讲出。幼儿在观看《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时,能感受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深厚的友谊,以及明白恶有恶报的道理,这也是全剧的内涵所在,不需角色的刻意表达,观众也能自行领会。
四、形式多样,展现幼儿风采
1.在剧本中加点幼儿才艺
因为观看主体的年龄特点,儿童剧更注重故事的形式表达,如将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以生动讲述故事。因此,教师应熟悉班内幼儿的情况,根据幼儿的特长为写好的剧本“加点料”,使角色人物更饱满,进而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例如,笔者了解到班内大多数女孩子学过舞蹈,有很好的基本功,其中,欢欢和绮绮学过拉丁舞,对于异域风情的舞蹈能很好地展示出来。于是在剧本的第一幕中,以狂欢节派对为背景,笔者设计添加了华尔兹、印度舞。由于男孩子不怎么會跳舞,但节奏感可以,因此笔者便让幼儿创编词,再配上音乐,设计加入了说唱《我们是7个小矮人》。这样既丰富了故事情节,又让幼儿充分地展现了自己,享受表演带来的乐趣。
2.在剧本中加点趣味游戏
儿童戏剧表演若能以玩的形式进行,就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表演没有压力,水到渠成。例如,笔者将幼儿生活中有趣的游戏融入剧本合适的地方,总共加入了三种类型的游戏:领袖游戏、控制游戏和对弈游戏。领袖游戏——小矮人找解药、沙尘暴出击;控制游戏——根据“熊和木头人”改编的“公主和矮人”来表现故事情节;对弈游戏——真假王子对弈力量、枪法来表现矛盾的激化,从而既能让幼儿玩得开心,又能获得剧本设计预期的效果,一举两得。此外,游戏也能为排练有效“减负”。
剧本是儿童戏剧的灵魂。在戏剧教育的道路上,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让幼儿真正享受到儿童戏剧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孙梅娟,撒兰玲.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戏剧探究:以《小猪变形记》为例[J].戏剧之家,2019(28):21.
栾晓梅,张道祥.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戏剧综合课程建构与实施[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3):15-19.
马亚琼.论基于“儿童观众”的儿童戏剧审美创造[J].戏剧文学,2018(07):47-53.
张金梅.生长戏剧:学前儿童戏剧经验的有机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9(10):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