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微之境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8332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范治斌的画非常耐读。
  随便拈出他笔下的人物、花鸟、风景中任何一幅作品,无论是大自然写生中的瞬间捕捉,还是室内创作时的传神提炼,可以寥寥数笔,可以笔叠墨积,焦点却非常清晰,品质也经得起放大。
  一只蜻蜓、一朵荷花、一株枯树、一位老人……纤毫毕现,每一笔线条都是不敷衍的。
  这种耐读体现在他每一阶段,每一幅作品中,都有着非常生动的记录和刻画,是当时状态的细微表现,绝不是后来回忆带有模糊化的美好片断。每一幅作品,都面带表情,载歌载舞,带着青春期的蓬勃生命力和怎么看都舒服的自由伸展。但它又不是那种机械的排列和交织,而是有着内在的生命律动。你可以一直看进去,看下去。
  读着读着,就被悄悄而又深入地吸引了。因为范治斌的作品不是那种高腔大嗓,一下就能撞击得让人心颤的民族风类型;也不是那种极尽雕琢,包装得华丽铺陈的通俗风类型。那是一种慢慢、慢慢涌上心头的抒情民谣。朴素、清新、轻柔,丝丝缕缕,百转千回,像一缕风,有些清冷,却能把凉意送到你的心底,又能让你感受到内心深处的那种暖意。
  读着读着,就会不由得闭上眼睛。那棵千奇百怪的树,那匹古典画意中的马,那只振翅欲飞的蜻蜓,那位皱纹满脸却心境平和的老人,那位凝视着你的美丽都市少女……在脑子里盘旋,交替出现,扑面而来,如同梦境。
  这种奇妙的阅读体验是少有的,洁净、清晰而又有镜头感。与中国传统山水“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境界对比,范治斌的艺术世界“可看,可听,可闻,可品”,能调动五官感受。
  这让我非常好奇,以至琢磨了许久。最终,我确认,是范治斌作品中的细节表现力打动了我,是他作品已然形成的入微之境感染了我。
  (二)
  入微之境当然不是范治斌的独创,它的技术源头其实接续着北宋院体画一脉的精微严谨,注重写生,为万物传神写照的渊源。只是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受明代南北宗学说的影响,重笔墨逸趣的南宗,而轻视“巨细靡遗”的北宗,使中国水墨中注重精微表现的这一脉传统逐渐没落。从这个角度讲,范治斌其实是在自己的创作中激活传统,在精神气象上与中国水墨艺术“尽精微、致广大”的理想境界合于一流。
  这种被范治斌追求的“有难度的风格”,是通过外在的敏锐观察和技艺的精熟再现力,与内心的细腻感受和生活感悟交织互融,借物抒情,借景言志,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营造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幽深境界。
  这种入微的表现力和境界有一个技术和观念的积累、递进和嬗变期。
  从范治斌人物画作品的演变可以看出,早期这种入微的表现还主要体现在人体形体的细致观察,对形体造型、肌理的精细刻画上。这时的作品非常注重细节观察力和表现力。这其实还是学院教育画模特的方法,讲求立体的科学视角和逼真的客观表现。
  以范治斌在大学时期(1991—1995年)创作的《山民肖像》系列、《新疆纪行》系列、《茶馆》系列作品为例分析,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是来源于写生的一种精确还原。人物造型准确,毛发、皱纹、衣服、神态无不纤毫毕现。在笔力控制范围之内,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地细致。但这种类似摄影近镜头般的人物肖像,让人赞赏的其实就是以素描为体系的造型能力。谁的技术能力强,谁表现得细致,谁就能出类拔萃。作为一名本科生,范治斌的造型能力已经非常突出,但它过于直露,比较硬,韵味不足,还缺少中国画水墨独有的润滋和意蕴。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入理阶段,得到的是物体之形。随着造型能力的提高,范治斌的创作进入了入情阶段,这时的创作者不再是旁观者的角色,他开始与所描绘的对象有了情感的交流,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关注的是物体之象。
  从他2002年鲁迅美院硕士毕业创作的《带风景的肖像组画》就能看出来,虽然在题材形式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关注的侧重点和表现的手法都已经产生了变化。同样是画很多人物,已不再是那种强烈如油画般庄重结实的人物头像,人物里有他的同学,人物从肖像演变为独立个体,夹杂其间的风景更使人物不同的表情成为了视觉焦点。而在表现手法上,与前期严谨细密的造型写真不同,笔墨的意味开始强化,线条的松动同时带来了人物仪态的多种视角。可以感觉到技艺的炫耀成分开始淡化,而笔墨所具有的情感和情绪的流露越来越强烈。
  而再往后观察,则可以看出,随着范治斌写生视野的扩大,从人物到花鸟再到风景的拓展,他的作品更加注重物体之“意”,从对物体的细微观察到更加重视物体联想和生发之意,感于心,观于眼,而绘于笔底。
  他2011年推出的《新疆纪行组画》,除了借鉴新疆龟兹壁画“佛本生”故事中所运用的图式,使画面获得了全新装饰美感外,我们还能看到,范治斌对物体的观察和表现与之前已有了很大变化。画不再具有一种道德美感的沉重,人物活在了他自己的生活场景中,笔墨和水的运用使画变得轻盈而鲜活起来,来自于写生的现场感又使作品有了特有的水墨韵致和滋味。原有的油画味已完全被水墨味清洗干净了。
  从三个阶段的人物组画作品来看,从写形、写象到写意,范治斌的作品从油画的静物摹写演进到了面对大自然的动态抒情,更能呈现物之意味了。范治斌之所以选择系列作品不断推进,其实都在完成着一个课题:那就是全方位、多角度地解决造型和水墨的融合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技术上尽可能细微地表现细节,而在审美上去努力靠近传统意蕴。这也使他的绘画从技艺的入微走向境界的入微,完成了个人的抉择和过渡。
  (三)
  再回到作品认真细读,可以体味到范治斌入微之境的妙处在于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向外,即通过写生获得大自然的秘密;另一个向内,即沉入内心进入深邃的精神空间。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范治斌的作品就是一个比较鲜明的现代版本。
  这就要说到范治斌绘画中特别鲜明的一个特征:写生性。范治斌重视写生已不是可以用“非常”两个字概括的。从他学生年代起,到他在大学任教,他的艺术源泉可以说基本来自于写生。说范治斌的绘画是基于写生基础上的集束和分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写生?我推测,除了兴趣和喜好,其实与他擅长的造型能力有关。文人画的传统讲“不似”而“似”,以表现性灵为上。但是当代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其核心却是以逼真再现为圭臬的。这就很容易使学院派骄子在水墨面前陷入两难境界。过于写实,丧失了中国画的审美趣味;而追求写意,又缺少那种深厚的人文积淀和笔墨功夫。而写生,因其生意、活泼倒反而可以在笔墨与造型间取舍、融合。
  范治斌的创作体现了这种取舍和融合。
  如前所述,他的人物画从油画意味造型的结实、厚重和质感,慢慢过渡到了笔墨意味的清雅、灵动和洁净。笔墨意味
  的强化,写实到写意的转换,风格从重到轻的演进,都很能说明范治斌在写生过程中的取舍。最鲜明的变化是他2008年创作的一组泼彩人体写生。“泼”的灵动与“写”的准确其实就是一种糅和,笔墨的淋漓与线条的质感在女人体上跳跃,被赋予了全新的美学感受。以至师友看了他的这些画,都会感慨:模特没这么美呀。对此,范治斌的回答是:画者在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气息,按自己的审美重新塑造了模特。
  这个自己的审美标准正是与内心境界的打开和拓展相关的。正如范治斌所言:生活,远比艺术来得丰富。打开了生活之门,也就打开了艺术之门。
  再看范治斌的花鸟作品。
  他的花鸟虚实相生,刻画实景而取虚境,很好地营造出了水墨的氤氲和视觉上的虚茫时空感。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画面中那只活灵活现的蜻蜓。它既是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田野经历的见证。从近看,对透明翅膀的精细描绘非常入微。拉远了欣赏,蜻蜓又存在于一个大的生存情境之中。这种效果与齐白石的工笔鸟虫取法上是一致的,只是没有白石老人那么强烈的反差度。还有他爱画的鸡与荷花,都是有着生活积淀和情感抒发的。
  在艺术探索中走得比较远的是范治斌的风景写生。是的,是风景而不是山水。这是范治斌给自己作品的定位,能得窥他的思路。
  既然是风景,他的写生方式可能与印象派画家的途径比较一致,只不过工具不同,表现手法不同。在大自然的风云变幻中寻找兴趣点,并精确捕捉和提炼,这与中国山水的寄情抒怀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能看到范治斌的风景写生,实际反映了范治斌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实践方向。他的风景写生最突出的不是山、不是水,而是树。这棵树或这群树在画面中成为主角,被放大、夸张、强化,完全不按视觉比例地生长着,如同舞蹈者,在不同的天地跳着不同的舞蹈,或优美舒展、或荒寒孤寂。而使画面具有意味的是与树共生的天地。一匹马、一头牛、一个老人、一只鸟,就使画面寂寥开阔中有了一丝人性的温情。天地人心,不论山水还是风景,都朝向着同一种境界。
  以心观物,以物寓己,按自己的方式朝前走,获得自我认同,这是范治斌入微之境背后留有的余音和滋味。
  (四)
  从画面出发,再读画面后的创作者,就发现范治斌水墨当代化的实践非常具有典型性。
  这种典型性在于:
  其一,范治斌有着比较完整的学院美术教育履历。他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又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从天津、辽宁、北京,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院校、不同的教育风格、不同的着力点,使范治斌对中国学院美术教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体悟。
  其二,范治斌有对艺术强烈追求的内在需要。艺术是范治斌与这个世界交流的亲密方式,他不离不弃,非常执著。小学时因为联合同学在家写写画画,遭到父亲坚决反对,但他没有放弃。高中时每晚骑自行车到学校美术组画画,冬天,迎着彻骨的寒风,骑四五十分钟到学校,内衣全部湿透,然后只能用体温把内衣慢慢捂干。他没有放弃。大学毕业后,即使过着艰辛拮据的生活,甚至用15元钱生活了一个月,也决然辞掉工作,安心于画画。鲁美三年,经常在画室画到很晚直至宿舍关门。在下大雪的夜晚,一个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只有两行深深的脚印……这些事实的罗列只是证明范治斌对待艺术有一颗虔诚之心。
  其三,范治斌有着精湛的技术能力,打破了人物、山水、花鸟的界限。范治斌非常用功,而且确实具有艺术天赋。从他早期的人物作品就可以看出来,范治斌的造型能力非常突出,能比较自如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意图。随着他不断地深造,技艺打磨得越发具有纯度。这种技艺上的突出能力使他能比较轻松的在人物、山水、花鸟间穿插,并打破类型界限,互相借鉴生发。尤其范治斌非常重视写生,天南海北,善于从自然中捕捉和提炼。他的作品多是来自于生活,而不是传统摹本,具有新鲜、生动的特质。这就使他的创作与中国水墨传统形成一种比照关系,有益于研究和分析。
  其四,范治斌素养全面,勤于思考,能把对艺术的细微体察转化为文字,做到文画并举。他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三本一套,包括水墨人物、花鸟、风景写生,非常全面。但最吸引人的是其中并没有任何评论家的评述,却有范治斌一段一段的绘画微言。这些发于微博上不长的文字如同他的写生作品一样,极其准确地记录下了那时、那刻的瞬间心痕,与作品互为表里,能看出范治斌在文字上的准确表达。同时,他对书法也非常重视,书法及作品题款也颇为不俗。这种综合性的人文学养对于中国画开拓提升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
  不可否认,当代水墨的进程大体呈现了两种路径,一种是以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为主体的中西融合型,以素描、速写和写实风格推进现代水墨的当代化,它的突出成就体现在以造型为特长的现代人物画的开拓上;另一种是承接着传统文人精神,以齐白石、黄宾虹为代表的传统开拓型,注重笔墨线条能力,讲求诗、书、画、印综合技能,并从当代的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
  范治斌的典型性在于作为学院美术教育毕业的高材生,以造型入手而进入水墨世界,以大自然作为资源和舞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完成着自己的水墨梦想。
  万法归宗,也许选择的入口是不一样的,但最终的目的地是归于一统。他的实践路径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五)
  艺术是一条漫长的路,无论开始的队伍多么庞大,无论最初的速度多么惊人,最终能坚持到底,领略到艺术之美并能完美呈现的只可能是极少数的人。这些人除了身怀绝技,坚持不辍,机缘巧合,还有一点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向美而生的生命渴望和发乎性灵的生命释放。
  范治斌今年43岁,艺术正当中途,他没有按部就班,没有因循守旧,但也不会否定一切,推倒重来,他以一种比较理性和稳健的方式行进着,向着自己的内心所向深入。对此,我们倒不必过早地下结论。一个人的艺术不是在假想未来成就中实现的,中国画的未来也不是在一个模板中丰富而发展的。
  让该走的走,该来的来。
  而我,看好范治斌。
  2015年4月29日于兰州
  后记:入微之境是我看范治斌作品第一眼的直觉。具体写起来,我选择了三种切入角度。一个是高大上型的,把范治斌放在国画当代化的进程中解读。一种是短快灵的,写局部写感受,以点来形成一个面。还有一种就是现在完成的,从作品入手,由画到人,从小见大。这样铺开来写,有些费时费力,而且写作中有许多我无法透彻表达和不理解的地方,但乐趣岂不也是在这种一步步痛苦的推进中才有吗?
其他文献
自从1992年从中央美院硕士毕业后,于凡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工作室,由于各种缘由,几经辗转先后在北京近郊的定福庄、798艺术区、环铁将府庄园等地成立过工作室。于凡现在的工作室位于远离城市喧嚣的黑桥艺术区D区,自2009年入驻至今已有3年时间。工作室占地总面积约2400平米,其中房屋与院落各占一半面积,这里也是黑桥艺术区最大的工作室之一。工作室的建筑样式整体呈L形,周围环绕着一百多棵槐树,随着四季的更替
期刊
国内有支付能力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美国来读书,可是真要说美国的学校哪里好,知其所以然的未必有多少。美国的常春藤大学有名,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光有十家常春藤并不构成美国教育的全部,而且常春藤大学并不是孤立的象牙塔,它是美国教育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我最近有两次在美国“推销”美术史专业的经验,觉得可以和读者分享,它是很具体的教育措施,美国教育的优势其实就是从这一点点的细节积累出来的。  女儿念高中了,她们
期刊
在架上绘画遭到强烈质疑的今天,谈及写实绘画的终结早已不再是艺术圈的什么新鲜话题,更何况冷军先生的油画作品既不是“前卫”的装置艺术,又不是反叛的“现代艺术”,或者全感官的“新媒体”艺术。但是,当你驻足在冷军的作品面前,把当代艺术加给你的蒙蔽和成见,像剥笋一样一层层剥开;当你的双眼充斥着极端写实的油画技巧、极其简洁的整体与极尽丰富的细节之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来自生理的震撼,这震撼穿透层层油彩直抵本
期刊
空白:一个空无一物的博物馆,观众被要求将目光投向一面白墙,一个空架子,一间空荡荡的展厅。“关于空白及类似空白的绘画”十九世纪的艺评家如此评论着英国艺术家透纳的晚期作品。如今,透纳的这些作品被看做是寻找另外一种绝美境界的精神状态。 张恩利的画引起的就是类似的感触:第一眼看上去,这是些画在很大的画布上的平常之物,画面到处是空白,画的手法也稀松。大画布、日常生活用品和景象、画面的空白连同颜料涂在画布上的
期刊
罗玛:我很好奇为什么你的作品总能带来意外—这显然让人无从回答,还是换个角度吧,谈谈你童年记忆中最难忘或是最揪心的事?  臧坤坤:我想我的成长优势可能就在于我的父母不太管我,所以打小就很野,干了很多不怕死的事儿,比如说青岛那种靠海靠山的地势,爬悬崖游野海是很危险的,现在想想都后怕,那时候就经常背着父母干。记得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我问自己“敢不敢去找我爸?”然后有一个声音在我脑袋里说“敢”,我就走着去了
期刊
我爱徐克02  60cm×16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期刊
无穷之地  24cm×2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期刊
十多年前,本人曾写过一篇题为《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分界》的短文(载《美术观察》杂志2001年第5期),此文虽然阐述了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特征,却未论及二者时间上的划分,而且,当时“后现代主义”被中国艺术界所热捧,“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尚不清晰,也不像今天这么流行。由于西方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时间划分及其差异始终是我国学术界尚不明了但又需要厘清的问题,因此,笔者在上述文章的基础上,擴大论述范
期刊
1962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8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  部分展览及获奖:  1987年至2006年间举办个
期刊
王秋人  原名王丕,一九六六年生于上海,元社社员。  个展:  一九八八年,『王丕现代水墨作品展』 (上海)。  一九八九年,『王丕现代水墨作品展』(德国汉堡)。  二○○九年,『出走与回归——王秋人艺术作品个展』(北京798太和艺术空间)。  二○一二年,『山水的意志——王秋人艺术作品第二回个展』 (北京798太和艺术空间)。  获奖:  二○○○年,SALON INTERNATl0NAL 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