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H1(2012)16-01-02
作者:邓家梅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代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提倡古文运动,继承并发展了唐代韩柳开创的古文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力反骈文流弊,积极推动宋代的诗文革新,确立了散文在文学中的地位。苏轼《六一居士叙》中说:“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欧阳子之功最多。”评价了欧阳修在扭转宋代学风、文风和政教风气方面的贡献和作用。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散文尤以记、书、序、论的成就最高,总体上形成了畅达透辟、迂徐委婉、抑扬顿挫、文笔洗练、情词并茂等风格。
一、平易自然,流畅质朴,具有阴柔之美
质朴自然,流畅平易是欧阳修散文独特的风格。清代魏禧说,欧阳修的文章“如秋山平远,春谷倩丽,园亭林沼,悉可图画”。读他的散文如欣赏美丽的图画,登秋山平视辽阔的远方,领略春谷深涧的深邃和倩影,像是步入完美如画的园林。
《醉翁亭记》无论写滁州青山绿水,四季风光,还是记大守的活动和所思,都平易自然。写景不雕琢,记叙不平铺直叙,逐层推进,描写惜墨如金,写亭只一句。处处体现自然的特点。又如《梅圣俞诗集序》,叙议结合,字里行间浸透着哀伤和怀念。对梅尧臣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持同情惋惜的态度,对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地位给以很高的评价。再如《张子野墓志铭》,是一篇人物传记,不足千字,寥寥数语,将张先的为人、处事及沉默寡言如长者的个性特征,写得形神俱佳。文辞质朴自然,不溢美,不饰非,事信而言文。晚期的《六一诗话》,也体现了自然平易的特点。
二、委婉曲折,抑扬顿挫,从容自得
委曲顿挫是欧阳修散文又一独特风格。明方孝儒这样认为:“永叔厚重渊洁,故其委曲平和,不为斩绝诡怪之状,而穆穆有余韵”。
欧阳修四岁而孤,曾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仕途坎坷,文学师法韩柳又深得《史记》创作风格的要领。他对下层社会有一定了解,对个人的进退冷静客观,“进不喜,退不为惧”。即使被贬夷陵,也劝勉友人尹师鲁“自言益慎职,无饮酒”。告诫朋友,少喝酒,静养志,勤官慎职,不发牢骚。其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对其文学观和散文风格的形成是不无联系的。
他的许多散文迂回曲折,《醉翁亭记》是个典例,感情徐缓,委婉含蓄,结构迂回,曲折自然。《与高司谏书》痛斥卑鄙虚伪的高若讷,有张有弛,欲抑先扬,借“我”与他人的三褒三疑,欲擒故纵,逐层深入,驳斥高司谏:有进士之名,无进士之实;有君子之貌,无君子之德。作者通过委婉曲折的笔调娓娓道出,层层剥去高若讷道貌岸然的外衣。《朋党论》逆人之常理,大胆提出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从而推出“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然后列举史实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立论正确。政论援引古今,分析透彻,行文自然而又有棱有角,论证雄辩又迂徐有致。
曾被沈德潜称为上品的《五代史伶官传序》,章法上也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赞庄宗得胜时意气之“壮”,再叹庄宗失败时情势之“衰”。对比鲜明,发人深省,曲折感人,文势盛,文气也畅。
三、文词洗练,格调高雅
欧阳修的文章用词表意深厚,简洁质朴,一语中的,抒情写意又不落俗套,含蓄委备,常常宕开一笔,借题发挥。
《六一诗话》中记叙了这样一段掌故。对诗文有研究的陈从易,偶然得杜甫诗集旧本,《送蔡都尉》一诗,“身轻一鸟过”的“过”字脱了。一天,他请文人雅士一起探究,但还是定不下来。不久,他得到一本完好《杜工部集》,一查是“过”字,惊叹说我辈还是不如杜甫啊!很明显是欧阳修推崇杜甫锤炼语言。故事言简意赅,借陈说话,无声胜有声,足见行文技巧的娴熟。
据说《醉翁亭记》的首句五字——“环游皆山也”,是由几十个字概括来的。用语精炼,是一般散文家难以做到的。议论、抒情不落俗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者真的乐吗?遭贬滁州,寄情于山水,排遣抑郁,牢骚话只字不露,立意高雅,格调庄重。
借题发挥,避实就虚,也是其一贯的风格,这样的文章,如《七贤画序》、《题青州山斋》、《相州昼锦堂记》体现了这种特色。
四、骈散结合,巧用虚词,富有音乐美
欧阳修力反骈文,但注意兼收并蓄。他的散文,不少篇幅句式参差,骈散结合,起落顿挫,多用虚词,音调铿锵,,意境优美。
清蒋湘南在《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中说:“宋代诸公,变峭厉而为平畅。永叔情致迂徐,故虚字多;子瞻才气廉洁,故间架阔。”《五代史伶官传序》两次以“方”“及”领起句子,有意反复,又以骈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结,水到渠成,酣畅淋漓,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用虚词“方”“及”,使文章错落有致,构成独特的艺术效果。《秋声赋》这样备受推崇的名篇,在艺术上,欧阳修借助了赋的某些表现方法,描景状物极力铺陈,句式骈散结合,交叉使用,音韵抑扬,产生了恰如其分的艺术魅力。先用散句,比喻比拟秋声,如涛声澎湃,轻骑疾走;接着骈散参杂,描写秋天的声、容、色、意,记下了秋天的特征;再用骈句概括秋天的威势,刚刚还是“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的夏季,转瞬到了“草拂之而变色,木遭之而叶脱”秋天。虚词的使用,增强句式和谐的音调。“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于金……”寓庄于谐,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单位: 四川省合江县城关中学
646200)
作者:邓家梅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代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提倡古文运动,继承并发展了唐代韩柳开创的古文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力反骈文流弊,积极推动宋代的诗文革新,确立了散文在文学中的地位。苏轼《六一居士叙》中说:“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欧阳子之功最多。”评价了欧阳修在扭转宋代学风、文风和政教风气方面的贡献和作用。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散文尤以记、书、序、论的成就最高,总体上形成了畅达透辟、迂徐委婉、抑扬顿挫、文笔洗练、情词并茂等风格。
一、平易自然,流畅质朴,具有阴柔之美
质朴自然,流畅平易是欧阳修散文独特的风格。清代魏禧说,欧阳修的文章“如秋山平远,春谷倩丽,园亭林沼,悉可图画”。读他的散文如欣赏美丽的图画,登秋山平视辽阔的远方,领略春谷深涧的深邃和倩影,像是步入完美如画的园林。
《醉翁亭记》无论写滁州青山绿水,四季风光,还是记大守的活动和所思,都平易自然。写景不雕琢,记叙不平铺直叙,逐层推进,描写惜墨如金,写亭只一句。处处体现自然的特点。又如《梅圣俞诗集序》,叙议结合,字里行间浸透着哀伤和怀念。对梅尧臣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持同情惋惜的态度,对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地位给以很高的评价。再如《张子野墓志铭》,是一篇人物传记,不足千字,寥寥数语,将张先的为人、处事及沉默寡言如长者的个性特征,写得形神俱佳。文辞质朴自然,不溢美,不饰非,事信而言文。晚期的《六一诗话》,也体现了自然平易的特点。
二、委婉曲折,抑扬顿挫,从容自得
委曲顿挫是欧阳修散文又一独特风格。明方孝儒这样认为:“永叔厚重渊洁,故其委曲平和,不为斩绝诡怪之状,而穆穆有余韵”。
欧阳修四岁而孤,曾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仕途坎坷,文学师法韩柳又深得《史记》创作风格的要领。他对下层社会有一定了解,对个人的进退冷静客观,“进不喜,退不为惧”。即使被贬夷陵,也劝勉友人尹师鲁“自言益慎职,无饮酒”。告诫朋友,少喝酒,静养志,勤官慎职,不发牢骚。其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对其文学观和散文风格的形成是不无联系的。
他的许多散文迂回曲折,《醉翁亭记》是个典例,感情徐缓,委婉含蓄,结构迂回,曲折自然。《与高司谏书》痛斥卑鄙虚伪的高若讷,有张有弛,欲抑先扬,借“我”与他人的三褒三疑,欲擒故纵,逐层深入,驳斥高司谏:有进士之名,无进士之实;有君子之貌,无君子之德。作者通过委婉曲折的笔调娓娓道出,层层剥去高若讷道貌岸然的外衣。《朋党论》逆人之常理,大胆提出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从而推出“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然后列举史实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立论正确。政论援引古今,分析透彻,行文自然而又有棱有角,论证雄辩又迂徐有致。
曾被沈德潜称为上品的《五代史伶官传序》,章法上也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赞庄宗得胜时意气之“壮”,再叹庄宗失败时情势之“衰”。对比鲜明,发人深省,曲折感人,文势盛,文气也畅。
三、文词洗练,格调高雅
欧阳修的文章用词表意深厚,简洁质朴,一语中的,抒情写意又不落俗套,含蓄委备,常常宕开一笔,借题发挥。
《六一诗话》中记叙了这样一段掌故。对诗文有研究的陈从易,偶然得杜甫诗集旧本,《送蔡都尉》一诗,“身轻一鸟过”的“过”字脱了。一天,他请文人雅士一起探究,但还是定不下来。不久,他得到一本完好《杜工部集》,一查是“过”字,惊叹说我辈还是不如杜甫啊!很明显是欧阳修推崇杜甫锤炼语言。故事言简意赅,借陈说话,无声胜有声,足见行文技巧的娴熟。
据说《醉翁亭记》的首句五字——“环游皆山也”,是由几十个字概括来的。用语精炼,是一般散文家难以做到的。议论、抒情不落俗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者真的乐吗?遭贬滁州,寄情于山水,排遣抑郁,牢骚话只字不露,立意高雅,格调庄重。
借题发挥,避实就虚,也是其一贯的风格,这样的文章,如《七贤画序》、《题青州山斋》、《相州昼锦堂记》体现了这种特色。
四、骈散结合,巧用虚词,富有音乐美
欧阳修力反骈文,但注意兼收并蓄。他的散文,不少篇幅句式参差,骈散结合,起落顿挫,多用虚词,音调铿锵,,意境优美。
清蒋湘南在《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中说:“宋代诸公,变峭厉而为平畅。永叔情致迂徐,故虚字多;子瞻才气廉洁,故间架阔。”《五代史伶官传序》两次以“方”“及”领起句子,有意反复,又以骈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结,水到渠成,酣畅淋漓,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用虚词“方”“及”,使文章错落有致,构成独特的艺术效果。《秋声赋》这样备受推崇的名篇,在艺术上,欧阳修借助了赋的某些表现方法,描景状物极力铺陈,句式骈散结合,交叉使用,音韵抑扬,产生了恰如其分的艺术魅力。先用散句,比喻比拟秋声,如涛声澎湃,轻骑疾走;接着骈散参杂,描写秋天的声、容、色、意,记下了秋天的特征;再用骈句概括秋天的威势,刚刚还是“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的夏季,转瞬到了“草拂之而变色,木遭之而叶脱”秋天。虚词的使用,增强句式和谐的音调。“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于金……”寓庄于谐,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单位: 四川省合江县城关中学
6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