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班团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切入,谈到班团活动组织应该注意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拓展班级管理的视野和深度。
【关键词】高职教育 班级管理 班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12——01
1 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班团活动的重要性
从小学到中学,传统的班集体活动过分强调班主任的绝对权威,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过程枯燥,甚至有的班主任对于班团活动的教育阵地的重要性未予正确认识,组织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活动可以创设民主、和谐、竞争、进取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1)班级活动是联系学生与班集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它能促进班集体的成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感到集体力量。班级活动能为每个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发挥特长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也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此项集体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这不仅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让班级活动真正活起来,方能使学生真正的受到教育,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因此,班级活动是班级实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
(2)班级活动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生活经验的基础。班级活动,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密切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个人同他人、集体、社会的复杂关系,并在实践活动中履行所掌握的品德规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把学生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广泛的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和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地去选择自己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按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使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人,有的班级活动需要由他们自己来设计、组织、管理,即便是以班主任为主组织、领导的班级活动,同样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设计、管理,这些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有积极的作用。班级活动还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使他们在交往中培养起健康的、丰富的感情,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中,正确的、合理的东西得到肯定、弘扬,错误的、不良的东西则为大家所不齿。这样,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就会逐步形成、发展起来。所以说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摇篮,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
2 班团活动的组织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有计划进行
作为青年学生,高职学生与其他同龄的在校大学生一样生理基本发育成熟,但心理发育却尚未成熟,人格特性的可塑性较强,心理冲突表现明显,有许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如世界观和理想的缺失、意志力和耐受挫折力缺乏、内心依赖感和孤独感强、嫉妒心和虚荣心严重、自负与自卑两极倾向严重、价值观和成才观偏离、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协调等。但由于传统偏见、高职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致使高职学生形成了一些独有的特点:自卑感较强、感情较为脆弱;对高职本身以及相关专业认知不够明确,就业压力大,心理焦虑程度较高,另外也有身处异地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与同学沟通上的差异。因此,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具有针对性的班团活动。 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在第一年班团活动主要围绕加强了解高职内涵、培养目标以及对社会对高职的需求标准,增加爱我认同感。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健康班风班貌的形成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并且组织同学对当地经济、政治形势的认识,与将来就业相结合;第二年班团活动主要结合专业考证,激发学生对未来就业及生活的进一步思考;第三年班团活动主要结合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就业择业进行引导和组织,效果良好。
3 班主任在班团活动中的地位应该摆正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班级活动成败的关键。一位教育学家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退回到舞台背后,不再成为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要使班级活动的教育收到切实的效果,必须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在意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受教育为主动受教育。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实现他们自主活动、自我塑造、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心理愿望,让他们从活动中认识自我,领悟道理,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比如在进行入学教育的环节,其中有主题为感恩父母的一封信,在布置过程中,就要求学生改变以往思路,可以多利用各种形式的资料和资源进行分析,效果不错。
当然,在班团活动组织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说班主任就可以甩手不管,班主任应起到抛砖引玉、旁敲侧击的作用,能够做到有针对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班团活动中,尤其注意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 班团活动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生迅速成熟的重要因素。开展活动内容科学,形式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和个别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的能力,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和成就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作为当代高职学生,既要注意突破传统枯燥模式的班团活动,注重活动的灵活和新颖性,但同时也应该注意主题的严肃性。在爱国主义教育环节,虽然主题传统,但是也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置板块,由学生自己收集、选择、编排材料,并且形成简报或者海报成果进行评比设奖,既体现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也使严肃的主题得到升华,效果很好。
综上,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创新班团活动,积极探索班级活动管理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 班级管理 班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12——01
1 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班团活动的重要性
从小学到中学,传统的班集体活动过分强调班主任的绝对权威,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过程枯燥,甚至有的班主任对于班团活动的教育阵地的重要性未予正确认识,组织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活动可以创设民主、和谐、竞争、进取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1)班级活动是联系学生与班集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它能促进班集体的成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感到集体力量。班级活动能为每个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发挥特长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也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此项集体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这不仅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让班级活动真正活起来,方能使学生真正的受到教育,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因此,班级活动是班级实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
(2)班级活动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生活经验的基础。班级活动,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密切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个人同他人、集体、社会的复杂关系,并在实践活动中履行所掌握的品德规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把学生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广泛的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和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地去选择自己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按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使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人,有的班级活动需要由他们自己来设计、组织、管理,即便是以班主任为主组织、领导的班级活动,同样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设计、管理,这些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有积极的作用。班级活动还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使他们在交往中培养起健康的、丰富的感情,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中,正确的、合理的东西得到肯定、弘扬,错误的、不良的东西则为大家所不齿。这样,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就会逐步形成、发展起来。所以说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摇篮,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
2 班团活动的组织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有计划进行
作为青年学生,高职学生与其他同龄的在校大学生一样生理基本发育成熟,但心理发育却尚未成熟,人格特性的可塑性较强,心理冲突表现明显,有许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如世界观和理想的缺失、意志力和耐受挫折力缺乏、内心依赖感和孤独感强、嫉妒心和虚荣心严重、自负与自卑两极倾向严重、价值观和成才观偏离、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协调等。但由于传统偏见、高职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致使高职学生形成了一些独有的特点:自卑感较强、感情较为脆弱;对高职本身以及相关专业认知不够明确,就业压力大,心理焦虑程度较高,另外也有身处异地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与同学沟通上的差异。因此,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具有针对性的班团活动。 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在第一年班团活动主要围绕加强了解高职内涵、培养目标以及对社会对高职的需求标准,增加爱我认同感。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健康班风班貌的形成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并且组织同学对当地经济、政治形势的认识,与将来就业相结合;第二年班团活动主要结合专业考证,激发学生对未来就业及生活的进一步思考;第三年班团活动主要结合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就业择业进行引导和组织,效果良好。
3 班主任在班团活动中的地位应该摆正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班级活动成败的关键。一位教育学家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退回到舞台背后,不再成为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要使班级活动的教育收到切实的效果,必须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在意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受教育为主动受教育。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实现他们自主活动、自我塑造、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心理愿望,让他们从活动中认识自我,领悟道理,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比如在进行入学教育的环节,其中有主题为感恩父母的一封信,在布置过程中,就要求学生改变以往思路,可以多利用各种形式的资料和资源进行分析,效果不错。
当然,在班团活动组织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说班主任就可以甩手不管,班主任应起到抛砖引玉、旁敲侧击的作用,能够做到有针对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班团活动中,尤其注意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 班团活动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生迅速成熟的重要因素。开展活动内容科学,形式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和个别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的能力,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和成就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作为当代高职学生,既要注意突破传统枯燥模式的班团活动,注重活动的灵活和新颖性,但同时也应该注意主题的严肃性。在爱国主义教育环节,虽然主题传统,但是也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置板块,由学生自己收集、选择、编排材料,并且形成简报或者海报成果进行评比设奖,既体现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也使严肃的主题得到升华,效果很好。
综上,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创新班团活动,积极探索班级活动管理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