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重新理解讲授课、讲练结合、任务驱动……并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推动教学方法日渐走向成熟。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较好地传递了新课程的理念,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组织上,也极具建设意义。但是,有一个问题也应引起信息技术教师的高度“警惕”,那就是在理念、方法等华丽外衣的下面,隐藏着对教学细节处理的忽视,甚至是随意违反教育规律。如果这种对细节处理的随意仅仅使得课堂的“美丽”因此“打折”,结果只是与“精彩”擦肩而过的话,那也就罢了,事实上,更严重的是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乃至心理健康造成长久的负面影响。
细节随意,隐藏着知识积累的欠缺
课堂中的科学性错误是教学中的大忌。这一点任何一位教师都很清楚,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备课、讲课过程中,教师们都很注意,极力避免。但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因为忽视了细节而马失前蹄。某次听课,教学内容是关于IP地址的管理和使用,教师在讲到IP地址这一节时说:“127.0.0.1是每个机器都共有的IP地址,也就是说每个机器都有两个I P地址,一个是被指定的,一个就是127.0.0.1。”这种说法,就犯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因为事实上127.0.0.1通常被称为本地回环地址(L009 back address),不属于任何一个有类别的地址类。它代表设备的本地虚拟接口,所以被默认为永远不会宕掉的接口。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也有相似的定义,所以通常在不安装网卡前就可以ping通这个本地回环地址,用来检查本地网络协议、基本数据接口等是否正常,而不是如这位教师讲的那样,是和其他分配的IP地址一样的普通IP地址。关于回环地址,既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也不是难点,教师可能恰恰就因为不是重点,所以随意那么一说,但这种语言的随意性,不仅带给学生错误的知识,还给未来的教学留下隐患,这是细节处理不当给课堂带来的伤害。在讲到概念的时候,无论是否是本课的重点,要么不讲,要么就用科学术语清晰准确地表达,不含糊,更不能有错误。
语言随意、概念错误还表现在部分教师主观臆断,对概念不求甚解。比如,某教师在讲到动态分配和静态指定IP地址的时候说:“静态指定的IP地址是不变的,动态分配的IP地址每次都是变化的。”这句话同样是错误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动态分配的IP地址,也不是每次就一定变化的。因为DHCP在动态分配IP地址的过程中,有个IP地址租约的问题,在租期未满的时候,该机就拥有不变的IP地址;在租约过半的时候,服务器也会首先咨询原先预定的客户端,在一般情况下,原有预定的客户端优先得到原来的地址。所以,把动态分配IP地址简单地说成IP地址每次都是变化的,是一种不求甚解、主观臆断的表现。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似乎只是在不那么重要的地方习惯性地随意说了一下,但恰恰是对这些细节的处理,传递出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的不足。表面上看是教师的语言和态度出了问题,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课外”知识欠缺。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教给学生含糊甚至错误的知识,更在无形中给学生的治学态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样的细节注定成为“败笔”!
关注细节,需要我们心里始终有“人”
记得在一节高二信息技术复习课上,一位教师在回答学生关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的质疑时说:“这句话教科书上有。”同时还打开书,指给学生看,教师的意思很明显:因为书上有,所以是对的。在课堂上听到教师这样的话,有点惊讶。且不说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单看教师的理由,就有很多不妥之处:首先,教师认为答案正确的理由是因为教科书上有这句话。这就有点强词夺理、以势压人了,难道书上说的都是对的?其次,即使教科书上有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有没有上下文呢?教师是否断章取义,是否全面正确地理解了教科书上的原意?再次,即使教科书上是正确的,教师的理解是全面正确的,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探讨和剖析,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这个案例中,虽然学生知道了所谓的正确答案,也知道了答案的来源,但以后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学生很可能还是不会,而且还会养成依赖教科书寻求答案、不敢质疑的不良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教师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说不定还专门给学生讲过如何来学习。讲道理的时候头头是道,但是当问题鲜活地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教师却忽略了问题,做出了违背教育规律的举动。
同样也是在一节复习课上,教师通过电子教室系统点评学生的作业,因为学生的作业上都有姓名,因此当教师在点评一份有明显错误的作业时,我听到了其他学生略带嘲讽的笑声,同时看到那个学生很难过地低下了头,很明显,这个学生受到了伤害。我想,当众点评作业固然没错,但这样的点评方式却值得商榷。如果教师在点评之前能更加细心一点,比如隐藏学生的名字,或者把所有的错误事先整理好,以错误集的形式出现,这样就可以避免因订正错误而无意中伤害出错学生的自尊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教师只是由于粗心,忽略了细节。但我们也应反思,为什么教师们讲起来都懂的道理,做的时候却总是忽略呢?细想起来,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只关注了教学过程,而忽略了人的存在。如果我们做任何~件事情的时候,始终都牢记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许这样的粗心、忽略就会少得多。所以,关注细节,需要我们心里始终有“人”。
细节功夫,精彩在于对“精彩”的深思
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说明IP地址是由4段组成的,自己做了一个小软件,然后让学生去输入数据,当超出IP地址允许的值时,该软件就会跳出警示:“输入的值超出允许范围”。这种做法看上去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IP地址的概念,似乎很精彩。但仔细想来,却发现问题很严重,因为软件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各项数据的输入和警示语的弹出完全都是可控制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验的背后,玩了“猫腻”,各项数据和结果并非都是由学生自己操作控制。本质上,这是用一种虚拟的结果代替学生真实实验的做法。这种做法与我们实验的目的是相悖的,用虚拟的实验来验证真实的现实和理论,只关注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正确,而忽略了知识得出的过程,传递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态度,都是违背科学基本精神的,犯了不能忽视的另一类科学性错误。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为了课堂的精彩,而去用结果套数据,用结论来修正过程,这是非常有害的。当我们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会考虑到这个实验是否有安全隐患,然后在认真做好防护措施后才会让学生去做实验。而信息技术课上的很多实验因为都是虚拟的,就容易忽视这种伤害,特别是在对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品质方面的伤害,因为不可见、不直接,所以常常被忽略。这就更需要我们对“精彩”加以深思,关注每一个细节。
上述几个例子,都是教学中的小“恶”,有人可能认为“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小节无伤大雅,何必小题大做”,只要我们专注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精心于教学设计,教学中的一些细节不必太在意,影响不大。其实不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小问题一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一节课,都是若干教学细节的组合,不同的教学细节,可以构成不同的教学现场和教学过程。教学的大智慧是由一个个容易忽略的教学细节组成,而对教学细节的把握源于对教学艺术的娴熟运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课堂上每一个小“善”都会被放大,同样的,每一个小“恶”也会被无限放大。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细节的处理,关注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个提问、每一个解答、每一次激励、每一个教学环节,用我们的智慧去捕捉“善”,去消灭“恶”。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第一中学)
细节随意,隐藏着知识积累的欠缺
课堂中的科学性错误是教学中的大忌。这一点任何一位教师都很清楚,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备课、讲课过程中,教师们都很注意,极力避免。但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因为忽视了细节而马失前蹄。某次听课,教学内容是关于IP地址的管理和使用,教师在讲到IP地址这一节时说:“127.0.0.1是每个机器都共有的IP地址,也就是说每个机器都有两个I P地址,一个是被指定的,一个就是127.0.0.1。”这种说法,就犯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因为事实上127.0.0.1通常被称为本地回环地址(L009 back address),不属于任何一个有类别的地址类。它代表设备的本地虚拟接口,所以被默认为永远不会宕掉的接口。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也有相似的定义,所以通常在不安装网卡前就可以ping通这个本地回环地址,用来检查本地网络协议、基本数据接口等是否正常,而不是如这位教师讲的那样,是和其他分配的IP地址一样的普通IP地址。关于回环地址,既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也不是难点,教师可能恰恰就因为不是重点,所以随意那么一说,但这种语言的随意性,不仅带给学生错误的知识,还给未来的教学留下隐患,这是细节处理不当给课堂带来的伤害。在讲到概念的时候,无论是否是本课的重点,要么不讲,要么就用科学术语清晰准确地表达,不含糊,更不能有错误。
语言随意、概念错误还表现在部分教师主观臆断,对概念不求甚解。比如,某教师在讲到动态分配和静态指定IP地址的时候说:“静态指定的IP地址是不变的,动态分配的IP地址每次都是变化的。”这句话同样是错误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动态分配的IP地址,也不是每次就一定变化的。因为DHCP在动态分配IP地址的过程中,有个IP地址租约的问题,在租期未满的时候,该机就拥有不变的IP地址;在租约过半的时候,服务器也会首先咨询原先预定的客户端,在一般情况下,原有预定的客户端优先得到原来的地址。所以,把动态分配IP地址简单地说成IP地址每次都是变化的,是一种不求甚解、主观臆断的表现。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似乎只是在不那么重要的地方习惯性地随意说了一下,但恰恰是对这些细节的处理,传递出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的不足。表面上看是教师的语言和态度出了问题,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课外”知识欠缺。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教给学生含糊甚至错误的知识,更在无形中给学生的治学态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样的细节注定成为“败笔”!
关注细节,需要我们心里始终有“人”
记得在一节高二信息技术复习课上,一位教师在回答学生关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的质疑时说:“这句话教科书上有。”同时还打开书,指给学生看,教师的意思很明显:因为书上有,所以是对的。在课堂上听到教师这样的话,有点惊讶。且不说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单看教师的理由,就有很多不妥之处:首先,教师认为答案正确的理由是因为教科书上有这句话。这就有点强词夺理、以势压人了,难道书上说的都是对的?其次,即使教科书上有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有没有上下文呢?教师是否断章取义,是否全面正确地理解了教科书上的原意?再次,即使教科书上是正确的,教师的理解是全面正确的,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探讨和剖析,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这个案例中,虽然学生知道了所谓的正确答案,也知道了答案的来源,但以后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学生很可能还是不会,而且还会养成依赖教科书寻求答案、不敢质疑的不良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教师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说不定还专门给学生讲过如何来学习。讲道理的时候头头是道,但是当问题鲜活地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教师却忽略了问题,做出了违背教育规律的举动。
同样也是在一节复习课上,教师通过电子教室系统点评学生的作业,因为学生的作业上都有姓名,因此当教师在点评一份有明显错误的作业时,我听到了其他学生略带嘲讽的笑声,同时看到那个学生很难过地低下了头,很明显,这个学生受到了伤害。我想,当众点评作业固然没错,但这样的点评方式却值得商榷。如果教师在点评之前能更加细心一点,比如隐藏学生的名字,或者把所有的错误事先整理好,以错误集的形式出现,这样就可以避免因订正错误而无意中伤害出错学生的自尊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教师只是由于粗心,忽略了细节。但我们也应反思,为什么教师们讲起来都懂的道理,做的时候却总是忽略呢?细想起来,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只关注了教学过程,而忽略了人的存在。如果我们做任何~件事情的时候,始终都牢记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许这样的粗心、忽略就会少得多。所以,关注细节,需要我们心里始终有“人”。
细节功夫,精彩在于对“精彩”的深思
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说明IP地址是由4段组成的,自己做了一个小软件,然后让学生去输入数据,当超出IP地址允许的值时,该软件就会跳出警示:“输入的值超出允许范围”。这种做法看上去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IP地址的概念,似乎很精彩。但仔细想来,却发现问题很严重,因为软件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各项数据的输入和警示语的弹出完全都是可控制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验的背后,玩了“猫腻”,各项数据和结果并非都是由学生自己操作控制。本质上,这是用一种虚拟的结果代替学生真实实验的做法。这种做法与我们实验的目的是相悖的,用虚拟的实验来验证真实的现实和理论,只关注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正确,而忽略了知识得出的过程,传递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态度,都是违背科学基本精神的,犯了不能忽视的另一类科学性错误。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为了课堂的精彩,而去用结果套数据,用结论来修正过程,这是非常有害的。当我们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会考虑到这个实验是否有安全隐患,然后在认真做好防护措施后才会让学生去做实验。而信息技术课上的很多实验因为都是虚拟的,就容易忽视这种伤害,特别是在对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品质方面的伤害,因为不可见、不直接,所以常常被忽略。这就更需要我们对“精彩”加以深思,关注每一个细节。
上述几个例子,都是教学中的小“恶”,有人可能认为“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小节无伤大雅,何必小题大做”,只要我们专注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精心于教学设计,教学中的一些细节不必太在意,影响不大。其实不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小问题一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一节课,都是若干教学细节的组合,不同的教学细节,可以构成不同的教学现场和教学过程。教学的大智慧是由一个个容易忽略的教学细节组成,而对教学细节的把握源于对教学艺术的娴熟运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课堂上每一个小“善”都会被放大,同样的,每一个小“恶”也会被无限放大。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细节的处理,关注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个提问、每一个解答、每一次激励、每一个教学环节,用我们的智慧去捕捉“善”,去消灭“恶”。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