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轮复习计划,提高政治复习效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dg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政治学科的高考复习,我们一般分为三个轮次:第一轮次,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底,这个轮次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第二轮次:2016年2月至4月底,这个轮次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考试大纲,联系社会热点,重组基础知识;第三轮次:2016年5月至高考前,这个轮次的主要任务是强化综合训练,提高应试技巧。通过三个轮次的复习,学生们基本上做到了夯实了基础,提升了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高考了。
  【关键词】高考复习 轮次复习 点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00-02
  在应对高考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实行轮次复习法。轮次复习法的好处是各个轮次复习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环环相扣。关于政治学科的高考复习,我们一般分为三个轮次:第一轮次,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底,这个轮次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第二轮次:2016年2月至4月底,这个轮次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考试大纲,联系社会热点,重组基础知识;第三轮次:2016年5月至高考前,这个轮次的主要任务是强化综合训练,提高应试技巧。通过三个轮次的复习,学生们基本上做到了夯实了基础,提升了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高考了。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针对2016年高考的一些具体做法。
  第一轮次:强化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众所周知,综合能力测试突出对能力的考查,但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基础,否则,任何能力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回归教材、重视基础已成为高考政治科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很多试题从教材中选择背景材料,一些设问直接考查材料中的基础知识,非选择参考答案的设计越来越贴近教材语言。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把复习的基点和重点放在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上,真正领会教材的基本点、基本原理,从而构建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形成立体知识网络。如果片面强调能力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夯实、梳理和整合,那么这样的备考必定是失败的。政治备考要强化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就必须坚持“点与面的结合”。
  所谓的“面”是指全面,即构建政治学科完整、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所谓的“点”是指重点,即在全面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突破重点知识。政治学科是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科学体系,我们必须从宏观上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对基础知识“面”上的理解。如何建构基础知识网络体系?一是“清点”,即以框节为单位,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做到每个知识点一清二楚。二是“连线”,即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按一定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线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总结,做到框框有归纳,节节有总结,课课有体系。三是“成面”,即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学科完整的线索和脉络,构筑政治学科的基本框架,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
  政治学科的内容多,备考时间有限,而高考考查的知识只能是对高中知识的抽样,而不是全部。因此,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宏观分析,分清哪些知识是重点,那些知识是非重点。在高考备考中,有意识地在重点上多下功夫,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学习中我们如何确定重点呢?一是根据知识本身的性质来确定。有些知识在内容上重要,在地位上居于支配和统帅地位,对理解和掌握其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知识就是重点。二是根据其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来确定。凡是能够学以致用,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应该是重点。总之,只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采取“点与面的结合”的方法,基础知识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轮次:优化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益
  1.认真学习《考试大纲》,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是需要认真复习的,因为这些内容是形成能力的“载体”,也是命题的依据。在《考试大纲》的学习中,尤其要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对新添加的或调整的考点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考试大纲》的学习和新旧知识的对比,我们就能抓住考试的范围与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2.要对知识进行重组。第二轮专题复习时主要强调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知识迁移。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的整合,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特别是把握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复习方法上,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对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
  3.结合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近几年来的文综或政治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其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日趋理性和成熟。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养成关心时政的习惯,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那么,如何结合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做法有两个:一是“以知识带时事”,即以教材知识为主,挂靠时政热点,进而把与其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二是“以时事带知识”,即以时政热点为主,挂靠教材相关知识,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和分析具体的热点问题。
  第三轮次:强化综合训练,提高应试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应对高考,提高高考成绩,寻找科学的答题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高三后期的综合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该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一阶段决不搞题海战术和无目的的测试,而是要采用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和热点,精选精练。
  这一阶段要做到:
  1.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训练要以定时练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解题能力、解题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在理解命题思路和解题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渗透能力。
  2.要进行答题规范的训练。许多考生一直困惑:自己花费了很多工夫学习政治课程,而且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也不错,但为什么答题时答不好,得不到高分?问题的症结在于答题不够科学、不够规范。所以在这一阶段还要加强规范要求:审题要规范,答题要规范,书写要规范,表述要规范。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既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使教师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鉴于此,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成为了广大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从四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课前准备;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小组合作学
【摘要】学籍管理是学校最基本的常规管理之一, 为全面加强全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依据《吉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细则》(吉教办字〔2015〕24号)及有关规定,结合松原实际,松原市教育局于2015年6月印发《松原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细则(试行)》 。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小学学籍管理细则精神,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本文分析了中小学学籍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学籍统一管理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
【摘要】我们所要培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德为先,因此,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重要使命。当然,在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德才兼备是合格人才,这告诉我们在德和才进行测评时我们把德应放在首位。我们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负责任的合格公民,这一教育目标决定着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是进行品德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最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才兼备 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