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出自《礼记·大学》,其深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因此最早的化学课就叫格致。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能有如此高的觉悟,作为一名21世纪的化学教师理应将此作为教学的信仰。
关键词:中学化学;把握学情;预设;实践
刘默耕老师就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他一生致力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他总结了我国化学教学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前沿理念,分析了科学教育的得失,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不要先把什么都告诉学生,也就是不要先深入细致的解释,然后搞个实验证明。而应该给出一定的情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这种教学的模式不就是我们熟悉的科学探究嘛,或者说是探究式教学的雏形。
反思我们过往的中学化学教学,也正在逐步朝着刘默耕老师殷切希望的方向在发展,但也远远没有达到刘老师所期盼的。因此,在现实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得做到“一举多得”,为此,我思考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开展中学化学教学:
一、知己知彼,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这里的“己”指的是教师,“彼”指的是学生。作为教师,课堂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必须先清楚的认识到教师擅长什么,能教给学生什么,应该交给学生什么。
例如学生对于水,更喜欢用通过闻、看、摸、嘗这些感官亲身体验获得的相应的知识。我们的学生也更喜欢动手实践的课堂,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授知识的方法。所谓的科学素养如何培养呢?我想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都深知这一点。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光靠一腔热情,更重要的是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多从满足儿童需要的角度来开展教学。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才是最受他们欢迎的。
二、深入挖掘,完整呈现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我们化学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开展化学教学前,如果教师对学情把握不够全面准确,教学活动将会无的放矢。这一点在刘默耕老师的书中也强调了,原话是“知识的获得,一个概念的形成,它不是平地起高楼,它是在已有的、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来同化新知识。”
于是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首先得想方设法掌握儿童学习的起点,从而确定切合他们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发展点。
(一)鼓励学生真实、充分地呈现前概念
化学老师要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内化为科学知识,必须准确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有学生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教师与学生,我觉得这正是我们需要深思和改进的地方。
(二)真诚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前概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有出入时,教师往往是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没有及时挖掘和评价学生的表现。久而久之,学生就再也不愿甚至于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回答不是教师想要的。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科学前概念在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之前,其价值都是等量的。它们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是代表了学生的思考,都有存在的价值。
(三)做好前概念的调查分析,减少误判
要增进对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调查、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已有化学知识概念的方法颇多,针对中学化学教学的不同内容,我们可有的放矢不断调整的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四)指导学生有依据地呈现前概念
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学生已有感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大胆引导学生预设,
更要让学生说出自己预设的理论依据。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有依据的猜测,而不是胡乱猜测”的习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让教师真正掌握了学生真实的想法,其为后续教学探究活动规划好起点。
三、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它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一个动态过程。教师的“教”是外因,而学生的“学”则是在学关键的内因。在教学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独立的活动、主动的认识过程。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学生化学知识的获得,应通过学生不断反复的实践,在参与化学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再认识,再提高。
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教师还站在自己“教”的地位,忽略了学生“学”的重要地位。科学探究活动往往是走过场,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时候课上着上着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就是不肯,准确的说是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生怕出现意外。
刘默耕老师在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给出几点建议,值得大家去深思,去实践:
(1)为学生学好,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精心设计、搜集目的性明确的实物教材和器具等,备课的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学”上。
(2)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创设良好的情景。
(3)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研究活动,必要时给予点播帮助。
(4)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工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以及思维、推理、概括、归纳的方法。
(5)激发和指导学生课下的研究活动,支持他们合理的要求,使学习兴趣持久发展下去。
(6)不排除必要的讲解,特别是中学化学术语与概念。
关键词:中学化学;把握学情;预设;实践
刘默耕老师就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他一生致力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他总结了我国化学教学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前沿理念,分析了科学教育的得失,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不要先把什么都告诉学生,也就是不要先深入细致的解释,然后搞个实验证明。而应该给出一定的情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这种教学的模式不就是我们熟悉的科学探究嘛,或者说是探究式教学的雏形。
反思我们过往的中学化学教学,也正在逐步朝着刘默耕老师殷切希望的方向在发展,但也远远没有达到刘老师所期盼的。因此,在现实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得做到“一举多得”,为此,我思考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开展中学化学教学:
一、知己知彼,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这里的“己”指的是教师,“彼”指的是学生。作为教师,课堂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必须先清楚的认识到教师擅长什么,能教给学生什么,应该交给学生什么。
例如学生对于水,更喜欢用通过闻、看、摸、嘗这些感官亲身体验获得的相应的知识。我们的学生也更喜欢动手实践的课堂,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授知识的方法。所谓的科学素养如何培养呢?我想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都深知这一点。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光靠一腔热情,更重要的是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多从满足儿童需要的角度来开展教学。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才是最受他们欢迎的。
二、深入挖掘,完整呈现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我们化学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开展化学教学前,如果教师对学情把握不够全面准确,教学活动将会无的放矢。这一点在刘默耕老师的书中也强调了,原话是“知识的获得,一个概念的形成,它不是平地起高楼,它是在已有的、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来同化新知识。”
于是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首先得想方设法掌握儿童学习的起点,从而确定切合他们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发展点。
(一)鼓励学生真实、充分地呈现前概念
化学老师要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内化为科学知识,必须准确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有学生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教师与学生,我觉得这正是我们需要深思和改进的地方。
(二)真诚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前概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有出入时,教师往往是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没有及时挖掘和评价学生的表现。久而久之,学生就再也不愿甚至于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回答不是教师想要的。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科学前概念在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之前,其价值都是等量的。它们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是代表了学生的思考,都有存在的价值。
(三)做好前概念的调查分析,减少误判
要增进对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调查、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已有化学知识概念的方法颇多,针对中学化学教学的不同内容,我们可有的放矢不断调整的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四)指导学生有依据地呈现前概念
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学生已有感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大胆引导学生预设,
更要让学生说出自己预设的理论依据。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有依据的猜测,而不是胡乱猜测”的习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让教师真正掌握了学生真实的想法,其为后续教学探究活动规划好起点。
三、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它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一个动态过程。教师的“教”是外因,而学生的“学”则是在学关键的内因。在教学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独立的活动、主动的认识过程。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学生化学知识的获得,应通过学生不断反复的实践,在参与化学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再认识,再提高。
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教师还站在自己“教”的地位,忽略了学生“学”的重要地位。科学探究活动往往是走过场,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时候课上着上着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就是不肯,准确的说是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生怕出现意外。
刘默耕老师在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给出几点建议,值得大家去深思,去实践:
(1)为学生学好,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精心设计、搜集目的性明确的实物教材和器具等,备课的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学”上。
(2)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创设良好的情景。
(3)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研究活动,必要时给予点播帮助。
(4)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工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以及思维、推理、概括、归纳的方法。
(5)激发和指导学生课下的研究活动,支持他们合理的要求,使学习兴趣持久发展下去。
(6)不排除必要的讲解,特别是中学化学术语与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