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有些心理学家称之为批判性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估计思维过程材料和精细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它具有分析性、策略性、独立性和正确性的特点。这种自我监控的品质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如果没有思维的批判性,就没有鉴别,也就不会有学习地理的能力。
思维的批判性又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没有优秀的思维批判品质,在学习地理时就会不求甚解,甚至死记硬背,这当然不可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品质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问题意识薄弱:常常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敢发表独立见解,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当成真理,不能更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挑剔,不唯师,不唯上,不唯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养成于无疑处生疑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学习“天体和天体系统”一节时,我在解释北斗七星形状不断变化的原因时,引用了课本上的解释:“这是因为北斗七星各成员运动的方向、速度不同所造成的。”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同学站出来提出质疑:“‘速度’本身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此处应将‘速度’改为‘速率’。”这是多么慎密而又富有创意的见解!我当即对这位同学发现错误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激励了更多的同学树立起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勇气和信心。
二、展开讨论,全面思考问题
具有优秀思维批判性品质的人,在思维活动中善于客观地把握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认真地把握课题的进展情况,随时坚持正确意见,修正错误的想法。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同学对某一问题持不同意见的矛盾,精心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使他们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透析不同的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生态平衡”时,针对一些同学对“生态平衡是否都要保护”的认识存在分歧,我抓住契机,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大家就此展开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有一位同学首先发言:“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正在遭到破坏,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必须保护地球上的各种生态平衡。”不待我的评判,马上有一位持有异议的同学语出惊人:“有些生态系统破坏了对人类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证实,中生代时,气候温暖,河流纵横,树木苍翠,是恐龙繁生的黄金时代。若不是自然的原因破坏了那时的生态平衡,大大小小的恐龙将会严重威胁人类和其它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还有一位同学说:“除有科研价值的少数原始生态系统需加以保护外,应打破原始生态系统平衡,大力发展农田、果园和牧场等新的生产力更高的良性生态系统。因为原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极低,依靠这种平衡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在这次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发言之积极,见解之深刻,援引之丰富,难道不值得我们教师深思吗?
三、辩析对比,提高评价能力
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易受已有暗示的影响,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辨别正误、区别真伪,遇到问题时常常难置可否,自我评价能力差。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易混淆的知识有针对性的设计成题目,让学生反复辩析,细致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思维的批判性去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活动。
例如,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A、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越大;
B、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越大;
C、南北纬30°、60°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都是46°52′;
D、南北纬30°、60°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是不相等的。
此题答案选项A和D有很大的迷惑性,也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只有启发学生仔细推敲全部答案后,才会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且均为46°52′。据此可判断B和C是正确答案。
如果我们能经常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排除错误答案,选择正确答案,学生的评价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自我反思,及时反馈调控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同学对试卷中答题出现的错误,不是先进行反思,而是急急忙忙对照正确答案进行修正,以致“屡错屡犯”。这是缺乏思维批判性的表现。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思维方法、有价值的思维成果,都是对思维进行反思的结果,对思维进行反思,就是能积极主动地严格检查、甚至挑剔思维过程和结论。在解决某一问题以后,可反问自己:
1 得出结论的条件有哪些?这些条件能否必然得出结论?由条件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所据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有哪些?
2 思路是怎样形成的?是否有更有效的思路?这种思路能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有哪些注意事项?
3 设计或寻找一些类似的问题,运用同样的方法是否仍有效?等等。通过自我反思,及时反馈调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带有主动性,减少了盲目性和狭隘性,思维的结果更具有正确性,从而有效地优化了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品质。
思维的批判性又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没有优秀的思维批判品质,在学习地理时就会不求甚解,甚至死记硬背,这当然不可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品质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问题意识薄弱:常常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敢发表独立见解,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当成真理,不能更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挑剔,不唯师,不唯上,不唯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养成于无疑处生疑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学习“天体和天体系统”一节时,我在解释北斗七星形状不断变化的原因时,引用了课本上的解释:“这是因为北斗七星各成员运动的方向、速度不同所造成的。”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同学站出来提出质疑:“‘速度’本身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此处应将‘速度’改为‘速率’。”这是多么慎密而又富有创意的见解!我当即对这位同学发现错误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激励了更多的同学树立起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勇气和信心。
二、展开讨论,全面思考问题
具有优秀思维批判性品质的人,在思维活动中善于客观地把握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认真地把握课题的进展情况,随时坚持正确意见,修正错误的想法。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同学对某一问题持不同意见的矛盾,精心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使他们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透析不同的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生态平衡”时,针对一些同学对“生态平衡是否都要保护”的认识存在分歧,我抓住契机,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大家就此展开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有一位同学首先发言:“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正在遭到破坏,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必须保护地球上的各种生态平衡。”不待我的评判,马上有一位持有异议的同学语出惊人:“有些生态系统破坏了对人类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证实,中生代时,气候温暖,河流纵横,树木苍翠,是恐龙繁生的黄金时代。若不是自然的原因破坏了那时的生态平衡,大大小小的恐龙将会严重威胁人类和其它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还有一位同学说:“除有科研价值的少数原始生态系统需加以保护外,应打破原始生态系统平衡,大力发展农田、果园和牧场等新的生产力更高的良性生态系统。因为原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极低,依靠这种平衡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在这次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发言之积极,见解之深刻,援引之丰富,难道不值得我们教师深思吗?
三、辩析对比,提高评价能力
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易受已有暗示的影响,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辨别正误、区别真伪,遇到问题时常常难置可否,自我评价能力差。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易混淆的知识有针对性的设计成题目,让学生反复辩析,细致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思维的批判性去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活动。
例如,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A、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越大;
B、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越大;
C、南北纬30°、60°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都是46°52′;
D、南北纬30°、60°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是不相等的。
此题答案选项A和D有很大的迷惑性,也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只有启发学生仔细推敲全部答案后,才会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且均为46°52′。据此可判断B和C是正确答案。
如果我们能经常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排除错误答案,选择正确答案,学生的评价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自我反思,及时反馈调控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同学对试卷中答题出现的错误,不是先进行反思,而是急急忙忙对照正确答案进行修正,以致“屡错屡犯”。这是缺乏思维批判性的表现。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思维方法、有价值的思维成果,都是对思维进行反思的结果,对思维进行反思,就是能积极主动地严格检查、甚至挑剔思维过程和结论。在解决某一问题以后,可反问自己:
1 得出结论的条件有哪些?这些条件能否必然得出结论?由条件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所据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有哪些?
2 思路是怎样形成的?是否有更有效的思路?这种思路能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有哪些注意事项?
3 设计或寻找一些类似的问题,运用同样的方法是否仍有效?等等。通过自我反思,及时反馈调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带有主动性,减少了盲目性和狭隘性,思维的结果更具有正确性,从而有效地优化了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