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检查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地理作业形式单一、内容老套,学生感觉不到地理学习的新意,加上初中课业压力越来越重,不少教师和学生对待地理科目的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地理成为“副科”,地理成绩始终得不到提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新设计地理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其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地理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做作业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那么,如何布置初中地理作业呢?
一、要设计开放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地理作业除了保留部分传统的作业形式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要突出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开放型作业是指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通过一定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迁移性和不确定性。传统作业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及确定性,束缚了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应重视设计开放型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思路更广阔、更灵活,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探索问题,得出多种结论。例如:在教学《认识地球》一课时,让学生按照课本提供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示意图,找出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行地球一圈,分别经过了哪几个大洋?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生活现象或者搜集的资料,列举几个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而不是平面的例子?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比以往完成的要好,答案多式多样,如:一艘轮船从海平面的一端向前行驶过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桅杆,之后再看到船体:太阳东升西落时候我们会看得由圆到半月的变化过程:还有平时看到的卫星图片等都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而不是平面等。虽然答案不同,但每个答案都是问题的“标准答案”。通过开放型的作业问答,可以让学生不局限在“标准答案”里,他们回答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要设计实践型作业
一些教师总认为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作业加以巩固与掌握,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地理学习也会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型地理作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例如:在教学《认识地球》一课时,让学生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学生的作品完成的很漂亮,其中还标注了制作过程:选取乒乓球作为地球仪的球体,找出乒乓球表面上的南北两极和赤道,每隔30画一条经线和纬线,分别标出了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用不同的颜色把低、中、高纬度地区范围分别表示出来,然后把南北两个极点个钻一个小孔,用先前制作好的地球仪支架,将乒乓球穿起来,穿进去的铁丝则为地轴……。这样的实践型作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要设计生活型作业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兼有自然和人文两大学科的性质的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地理作业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设计生活型作业。例如:在教学《世界的地形》一节后,带领学生来到本校后面的小山上,让学生观察山体特点并做记录,之后用橡皮泥制作山体模型。作业要求:要做出山峰、山脊和山谷等地形。通过生活实践,学生都能够把山体模型制作的淋漓尽致。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首先估测出山体的高度,然后用白色的棉纱线表示地形上的等高线,还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制作出山峰、山脊和山谷。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很快掌握地形图的原理。又如,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研究“城市工业区的分布”课题,首先让学生查阅城市地图和城市资料,如城市的工业分布,地形和交通等。然后结合课本知识实地调查走访,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区分布与理论中的差异性,然后把研究过程写成调查报告。通过自主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丰富课堂内容。
四、要设计拓展型作业
新课改理念指出:以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为教学宗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拓展型作业是指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发散学生思维的新型作业形式。传统的作业形式过于单一,主要强调让学生做课后练习,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标准”形式的作业中,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重视设计拓展型的地理作业,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一课后,让学生自编小品演绎世界各地宗教的情况。有的小组选取“基督教”为小品的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基督教的起源、传播与发展,在小品中学生选取《圣经》中一首具有赞美性的歌曲,做为小品的结束曲,在演唱结束后,很好地渲染了课堂气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这样的拓展型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为培养学生的地理课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作业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要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应明确作业的重要性。要通过布置开放型、实践型、生活型和拓展型地理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地理课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要设计开放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地理作业除了保留部分传统的作业形式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要突出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开放型作业是指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通过一定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迁移性和不确定性。传统作业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及确定性,束缚了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应重视设计开放型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思路更广阔、更灵活,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探索问题,得出多种结论。例如:在教学《认识地球》一课时,让学生按照课本提供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示意图,找出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行地球一圈,分别经过了哪几个大洋?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生活现象或者搜集的资料,列举几个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而不是平面的例子?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比以往完成的要好,答案多式多样,如:一艘轮船从海平面的一端向前行驶过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桅杆,之后再看到船体:太阳东升西落时候我们会看得由圆到半月的变化过程:还有平时看到的卫星图片等都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而不是平面等。虽然答案不同,但每个答案都是问题的“标准答案”。通过开放型的作业问答,可以让学生不局限在“标准答案”里,他们回答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要设计实践型作业
一些教师总认为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作业加以巩固与掌握,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地理学习也会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型地理作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例如:在教学《认识地球》一课时,让学生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学生的作品完成的很漂亮,其中还标注了制作过程:选取乒乓球作为地球仪的球体,找出乒乓球表面上的南北两极和赤道,每隔30画一条经线和纬线,分别标出了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用不同的颜色把低、中、高纬度地区范围分别表示出来,然后把南北两个极点个钻一个小孔,用先前制作好的地球仪支架,将乒乓球穿起来,穿进去的铁丝则为地轴……。这样的实践型作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要设计生活型作业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兼有自然和人文两大学科的性质的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地理作业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设计生活型作业。例如:在教学《世界的地形》一节后,带领学生来到本校后面的小山上,让学生观察山体特点并做记录,之后用橡皮泥制作山体模型。作业要求:要做出山峰、山脊和山谷等地形。通过生活实践,学生都能够把山体模型制作的淋漓尽致。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首先估测出山体的高度,然后用白色的棉纱线表示地形上的等高线,还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制作出山峰、山脊和山谷。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很快掌握地形图的原理。又如,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研究“城市工业区的分布”课题,首先让学生查阅城市地图和城市资料,如城市的工业分布,地形和交通等。然后结合课本知识实地调查走访,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区分布与理论中的差异性,然后把研究过程写成调查报告。通过自主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丰富课堂内容。
四、要设计拓展型作业
新课改理念指出:以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为教学宗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拓展型作业是指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发散学生思维的新型作业形式。传统的作业形式过于单一,主要强调让学生做课后练习,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标准”形式的作业中,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重视设计拓展型的地理作业,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一课后,让学生自编小品演绎世界各地宗教的情况。有的小组选取“基督教”为小品的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基督教的起源、传播与发展,在小品中学生选取《圣经》中一首具有赞美性的歌曲,做为小品的结束曲,在演唱结束后,很好地渲染了课堂气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这样的拓展型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为培养学生的地理课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作业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要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应明确作业的重要性。要通过布置开放型、实践型、生活型和拓展型地理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地理课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