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0后”大学生正逐步成为当下高校学生群落的主体。文章以探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概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想特点 教学实效性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27—03
自2008年以来,随着“90后”大学生逐步取代“80后”大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如何才能更好地正确引导他们成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因为不同时代的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不同,不同时代的学生需要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更是承担着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教育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使大学生成为拥护党的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然而,与价值的重要性程度相比,《概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并非特别理想,因此,根据“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改革《概论》课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一、“90后”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点
1.关注现实,但缺乏理性思考。“90后”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开放的年代,大部分能主动关注时事,不仅关注自身发展,还将更多目光投向社会民生问题,特别是影响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如经济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入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表现为易于获取新鲜事物,但也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和思想的影响和冲击。由于他们的见识、经验和阅历还不丰富,对各种问题趋于感性认识,缺乏深入的了解、理性和辩证的思考,在思想和判断上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在观察分析复杂社会现象时,易受错误观点影响,往往是非不分,缺乏鉴别能力,容易迷失自我。
2.强调自我选择,但意志力薄弱。“90后”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的新生代。他们没有经历过祖辈曾走过的曲折与艰难之路;没有体味过父辈所遭遇过的政治风雨与生活磨难;没有感受过更早一代青年人的困惑与迷惘。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社会稳定、言论自由、生活相对富裕的中国,是一个门户大开、标新立异、色彩缤纷的多元化世界,因此,他们习惯于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来接受前人的经验和结论。他们自我选择性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较淡,有时会对前人的实践经验不屑一顾,甚至进行调侃。他们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思想上独立自信,并渴望成功,憧憬美好未来,自信地认为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再相信命运的安排,认为自己拥有足够主宰自己美好未来的能力,但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意志力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抗挫折的能力,缺乏为梦想而坚持奋斗的恒心和毅力。
3.新事物接受能力及适应性强,但叛逆心理较重。“90后”大学生的视野比以往更开阔,更愿意吸纳新事物。在个人价值定位问题上,倾向于自身能力的发挥与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统一;而对于个人的理想、信仰等问题,不愿去做深层的探究与分析,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他们耳濡目染地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看到一些社会现象,表现出超龄的成熟,能够很快地接受各种新事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虽然表现得比较成熟,但由于“90后”受到的关怀爱护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同时在成长中也受到了更多的禁锢,这激发了他们渴望独立的一面,也促成了他们叛逆的一面。由于过度保护,他们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渴望独立的外表下是无法摆脱的对他人的依赖,假性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他们自尊心极强,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大懂得尊重别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好走极端,存在偏执、逆反心理。
4.善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但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网络时代是“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网络的便捷一方面使得“90后”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了“浅阅读”的文化现象,遇到习题或者疑难问题时直接网络搜索,根本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当网络成为“90后”大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时,他们常和电脑、游戏机为伴,缺少与现实生活中他人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沟通,从而导致友情的缺失、亲情的淡化,表现为一个人的沉默和对他人的评价冷漠,实际交往和交流能力不断下降,人际交往的不畅反过来又迫使“90后”大学生对网络更加依赖。而且,“90后”习惯性地携带网络电子、通讯产品,几乎所有非睡眠状态都处于在线游戏、聊天状态,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面对“90后”大学生的以上特点,传统的板着脸空泛说教已经不再适用,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改变传统的简单灌输的教育方式,注重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交流,将枯燥无味的思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90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概论》课教学改革
(一)充分运用全景式教学法再现理论形成的全背景全过程
由于“90后”大学生出身的政治历史大背景造成的对社会现实缺乏理性思考的特点,我们《概论》课教师注重理论产生历史大背景的展现,提出“全景式”教学法。通过再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考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背景全过程,即理论产生、发展时期的世界历史背景、国内社会背景、人民生活状况和主要诉求、理论创建者的思想轨迹和心路历程、理论观点争鸣和斗争、实践检验等等,凸显理论的科学性。让学生通过理论形成发展的“科学史”感受理论的科学性,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真正的科学来认识、学习、研究。让学生透过理论见背景(时代背景),见过程(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见伟人。达到使学生真信、真学的目的。比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时,我党受前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发生了理论与实践的激烈矛盾冲突,在一次次的血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到长征和遵义会议时期,冲突达到了顶峰,毛泽东等革命家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战胜了教条主义,取得了革命的领导权。理论思索和实践探索互相缠绕,互相推进,历史人物中的激烈斗争,革命伟人的坚毅、睿智、勇气在这一过程中鲜明展现,理论的真理性在过程中得到最有力的说明。再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提出。长期的计划经济已经使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而改革在“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中步履蹒跚,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一直到1992年的春天,历史的伟人邓小平果断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断。伟人的历史责任感、胆略、创新精神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换做你是历史上的人物,你将怎么思考?今天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请你尝试以历史伟人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问题。通过重回理论创生的世界和社会环境,再睹历史天空下的悲喜剧情,感受历史情景,倾听发自人民心底的宏大呼声,引导学生深思,用理性追寻沉淀历史嘈杂后的真理声音,升华了学生政治素质。 (二)举办体验式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热情和敏感度
针对“90后”大学生强烈的自我选择意识和较强的叛逆心理,我校《概论》课积极探索课内和课外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满足“90后”大学生日益增强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发挥体验式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1.课前十分钟新闻评论。教师提前布置任务,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刚刚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重大新闻事件让学生搜集资料,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偏激看法并予以指导;学生利用第一节课的课前十分钟,自由谈论他们所关心的历史、时事,以及身边的热点、重点问题;然后选一名学生进行5分钟发言,之后大家各抒己见;最后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这种方法可以改变政治课教学满堂灌的现象,消除政治课沉闷、乏味的气氛,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文字、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被动或主动关注政治的意识。我校《概论》课自2011年提出这一方式后,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在新闻评论时间针对“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杀人案、日本核泄漏事件、美国黄海军演事件、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房价调控、利比亚战争等问题深入评论、讨论,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此种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2.组织讨论,在思辨中明晰真理。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推理论证和概括事物的能力,专门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1)讨论题目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效果。教师精心选择讨论题目,选择学生关心的、和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学生更有兴趣去准备和思考。比如: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如何看待实现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拉大的关系、中国社会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何理解非公有制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讨论的方式有课堂讨论和网上论坛。课堂专题讨论即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好题目,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由教师主持讨论。这种讨论的好处是讨论问题集中,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展开交锋,相互启发,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利用《概论》课教学网中的师生交流平台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
3.组织参观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现实面前接受教育。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参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校正自我认识,深入理解所学理论,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几年来,我们根据《概论》课程内容的需要,结合地缘优势,开辟校外工厂、社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本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阿城红新村、三精药业、大庆铁人纪念馆。每班派一、二名代表参加,回来后利用班会、团活等将所见所闻所感传达给其他同学,并让其他学生观看有关的图片、参观录像,从而让更多学生了解参观内容并接受教育。参观过后,我们要求同学们将自己的感受结合所学内容写出来,进一步明确参观教学的意义,也让大家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另外我们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到学校周边、家乡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经济、文化、社会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提出意见建议,形成调查报告。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我国现实国情,了解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情况;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通过社会调查,让同学们亲身了解社会改革、社会变革给人们生活、就业、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际调查、考察、走访,直接接触社会现实生活;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
三、运用现代手段,加强与学生互动
1.通过网络,及时与学生进行个别或群体沟通。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群体里,网络交流已经是一种新的时尚和工具。真实事件的记录、平实坦率的文字、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最直接的感情宣泄,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根据调查显示,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90后”大学生中有多达74%和63%的学生平常是以发短信、打电话和QQ聊天作为其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因此,一方面,通过建立博客、BBS、QQ群等多种形式,让老师管理发布最新的思想政治博文或者帖子,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得到最真实的师生思想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采取聊天模式,让有需要的个别学生添加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公开的思想交流,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具人性化,也更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2.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课内外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无痕传递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国外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90后”的大学生适逢IT技术迅猛发展时期,针对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为生动,更加有效。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课时,在课件中插入反映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声像资料、插入反映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一些领域存在的矛盾,如城乡经济差异、收入差距、改革过程中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的图片、图表等等,学生就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认识到改革开放还将继续推向前进,我国要解决在改革开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还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如《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相关的纪事片和政论片,使学生获取一些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提升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项目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引进人才项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04—35);校教研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模式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文号:黑龙江省教育厅文件(黑教高[2011]150号)]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责编:贾伟)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想特点 教学实效性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27—03
自2008年以来,随着“90后”大学生逐步取代“80后”大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如何才能更好地正确引导他们成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因为不同时代的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不同,不同时代的学生需要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更是承担着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教育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使大学生成为拥护党的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然而,与价值的重要性程度相比,《概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并非特别理想,因此,根据“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改革《概论》课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一、“90后”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点
1.关注现实,但缺乏理性思考。“90后”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开放的年代,大部分能主动关注时事,不仅关注自身发展,还将更多目光投向社会民生问题,特别是影响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如经济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入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表现为易于获取新鲜事物,但也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和思想的影响和冲击。由于他们的见识、经验和阅历还不丰富,对各种问题趋于感性认识,缺乏深入的了解、理性和辩证的思考,在思想和判断上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在观察分析复杂社会现象时,易受错误观点影响,往往是非不分,缺乏鉴别能力,容易迷失自我。
2.强调自我选择,但意志力薄弱。“90后”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的新生代。他们没有经历过祖辈曾走过的曲折与艰难之路;没有体味过父辈所遭遇过的政治风雨与生活磨难;没有感受过更早一代青年人的困惑与迷惘。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社会稳定、言论自由、生活相对富裕的中国,是一个门户大开、标新立异、色彩缤纷的多元化世界,因此,他们习惯于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来接受前人的经验和结论。他们自我选择性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较淡,有时会对前人的实践经验不屑一顾,甚至进行调侃。他们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思想上独立自信,并渴望成功,憧憬美好未来,自信地认为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再相信命运的安排,认为自己拥有足够主宰自己美好未来的能力,但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意志力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抗挫折的能力,缺乏为梦想而坚持奋斗的恒心和毅力。
3.新事物接受能力及适应性强,但叛逆心理较重。“90后”大学生的视野比以往更开阔,更愿意吸纳新事物。在个人价值定位问题上,倾向于自身能力的发挥与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统一;而对于个人的理想、信仰等问题,不愿去做深层的探究与分析,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他们耳濡目染地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看到一些社会现象,表现出超龄的成熟,能够很快地接受各种新事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虽然表现得比较成熟,但由于“90后”受到的关怀爱护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同时在成长中也受到了更多的禁锢,这激发了他们渴望独立的一面,也促成了他们叛逆的一面。由于过度保护,他们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渴望独立的外表下是无法摆脱的对他人的依赖,假性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他们自尊心极强,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大懂得尊重别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好走极端,存在偏执、逆反心理。
4.善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但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网络时代是“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网络的便捷一方面使得“90后”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了“浅阅读”的文化现象,遇到习题或者疑难问题时直接网络搜索,根本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当网络成为“90后”大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时,他们常和电脑、游戏机为伴,缺少与现实生活中他人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沟通,从而导致友情的缺失、亲情的淡化,表现为一个人的沉默和对他人的评价冷漠,实际交往和交流能力不断下降,人际交往的不畅反过来又迫使“90后”大学生对网络更加依赖。而且,“90后”习惯性地携带网络电子、通讯产品,几乎所有非睡眠状态都处于在线游戏、聊天状态,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面对“90后”大学生的以上特点,传统的板着脸空泛说教已经不再适用,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改变传统的简单灌输的教育方式,注重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交流,将枯燥无味的思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90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概论》课教学改革
(一)充分运用全景式教学法再现理论形成的全背景全过程
由于“90后”大学生出身的政治历史大背景造成的对社会现实缺乏理性思考的特点,我们《概论》课教师注重理论产生历史大背景的展现,提出“全景式”教学法。通过再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考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背景全过程,即理论产生、发展时期的世界历史背景、国内社会背景、人民生活状况和主要诉求、理论创建者的思想轨迹和心路历程、理论观点争鸣和斗争、实践检验等等,凸显理论的科学性。让学生通过理论形成发展的“科学史”感受理论的科学性,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真正的科学来认识、学习、研究。让学生透过理论见背景(时代背景),见过程(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见伟人。达到使学生真信、真学的目的。比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时,我党受前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发生了理论与实践的激烈矛盾冲突,在一次次的血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到长征和遵义会议时期,冲突达到了顶峰,毛泽东等革命家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战胜了教条主义,取得了革命的领导权。理论思索和实践探索互相缠绕,互相推进,历史人物中的激烈斗争,革命伟人的坚毅、睿智、勇气在这一过程中鲜明展现,理论的真理性在过程中得到最有力的说明。再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提出。长期的计划经济已经使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而改革在“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中步履蹒跚,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一直到1992年的春天,历史的伟人邓小平果断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断。伟人的历史责任感、胆略、创新精神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换做你是历史上的人物,你将怎么思考?今天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请你尝试以历史伟人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问题。通过重回理论创生的世界和社会环境,再睹历史天空下的悲喜剧情,感受历史情景,倾听发自人民心底的宏大呼声,引导学生深思,用理性追寻沉淀历史嘈杂后的真理声音,升华了学生政治素质。 (二)举办体验式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热情和敏感度
针对“90后”大学生强烈的自我选择意识和较强的叛逆心理,我校《概论》课积极探索课内和课外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满足“90后”大学生日益增强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发挥体验式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1.课前十分钟新闻评论。教师提前布置任务,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刚刚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重大新闻事件让学生搜集资料,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偏激看法并予以指导;学生利用第一节课的课前十分钟,自由谈论他们所关心的历史、时事,以及身边的热点、重点问题;然后选一名学生进行5分钟发言,之后大家各抒己见;最后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这种方法可以改变政治课教学满堂灌的现象,消除政治课沉闷、乏味的气氛,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文字、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被动或主动关注政治的意识。我校《概论》课自2011年提出这一方式后,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在新闻评论时间针对“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杀人案、日本核泄漏事件、美国黄海军演事件、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房价调控、利比亚战争等问题深入评论、讨论,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此种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2.组织讨论,在思辨中明晰真理。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推理论证和概括事物的能力,专门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1)讨论题目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效果。教师精心选择讨论题目,选择学生关心的、和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学生更有兴趣去准备和思考。比如: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如何看待实现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拉大的关系、中国社会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何理解非公有制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讨论的方式有课堂讨论和网上论坛。课堂专题讨论即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好题目,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由教师主持讨论。这种讨论的好处是讨论问题集中,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展开交锋,相互启发,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利用《概论》课教学网中的师生交流平台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
3.组织参观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现实面前接受教育。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参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校正自我认识,深入理解所学理论,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几年来,我们根据《概论》课程内容的需要,结合地缘优势,开辟校外工厂、社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本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阿城红新村、三精药业、大庆铁人纪念馆。每班派一、二名代表参加,回来后利用班会、团活等将所见所闻所感传达给其他同学,并让其他学生观看有关的图片、参观录像,从而让更多学生了解参观内容并接受教育。参观过后,我们要求同学们将自己的感受结合所学内容写出来,进一步明确参观教学的意义,也让大家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另外我们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到学校周边、家乡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经济、文化、社会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提出意见建议,形成调查报告。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我国现实国情,了解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情况;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通过社会调查,让同学们亲身了解社会改革、社会变革给人们生活、就业、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际调查、考察、走访,直接接触社会现实生活;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
三、运用现代手段,加强与学生互动
1.通过网络,及时与学生进行个别或群体沟通。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群体里,网络交流已经是一种新的时尚和工具。真实事件的记录、平实坦率的文字、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最直接的感情宣泄,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根据调查显示,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90后”大学生中有多达74%和63%的学生平常是以发短信、打电话和QQ聊天作为其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因此,一方面,通过建立博客、BBS、QQ群等多种形式,让老师管理发布最新的思想政治博文或者帖子,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得到最真实的师生思想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采取聊天模式,让有需要的个别学生添加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公开的思想交流,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具人性化,也更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2.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课内外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无痕传递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国外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90后”的大学生适逢IT技术迅猛发展时期,针对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为生动,更加有效。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课时,在课件中插入反映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声像资料、插入反映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一些领域存在的矛盾,如城乡经济差异、收入差距、改革过程中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的图片、图表等等,学生就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认识到改革开放还将继续推向前进,我国要解决在改革开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还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如《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相关的纪事片和政论片,使学生获取一些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提升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项目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引进人才项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04—35);校教研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模式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景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文号:黑龙江省教育厅文件(黑教高[2011]150号)]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