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现当代绘画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女画家,周思聪堪称当之无愧。
其早期作品表现手法传统单一,中期阶段观念为之一变,即写实到变形,开创了国画人物画新写实主义风格。对周思聪绘画观念转变原因,状态的深入探究,可揭示绘画本身的精神情感内涵和人性的本质。客观分析评价其绘画在中国画史上的价值。
【关键词】:转型;矿工图;变形
一、时代背景
中国美术在“八五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多元化格局。思想解放使西方思潮涌入,追求个性化,艺术家无不在挣脱旧有的思想形式,寻找自我新的形式语言。此前,中国美术学习重写生轻临摹,重造型轻笔墨,重客观轻主观创造,这种封闭的单一模式致使多数画家思想闭塞,眼光狭隘,一定时期内难以突破已有的思想禁锢。五六十年代的水墨人物画主要以写实主义为主,文革时期由于政治的束缚而发生扭曲。“五四”后以徐悲鸿为代表主张把西方写生法与水墨人物画相结合,运用焦点透视,以丰富色彩和写实造型来丰富中国水墨人物画,开创写实主义之风。蒋兆和把中国水墨人物画推向新的高峰,开拓了现实主义人物画的创作道路,主要以“劳苦大众传神”、“真善美”为艺术追求。
二、表现形式的转变
周思聪一生画作很多,绘画语言不断探索,她的矿工组图被称为中国画领域开风之作,几乎是伴随其在生命历程中对画理画论的思考,细微的生活观察,不断地坚持而平行展开的。她的转变给当时画家很大的影响,曾发出是单纯的追求形式,还是在写实的范畴之内的变形,推动着写实水墨发展的争论。她曾这样总结自己:“1963年毕业至‘文革’前,作品有生活气息,但肤浅,思路,技法单一。”的确,从她当时的作品如《清洁工人的怀念》、《童工血泪》等,可以看出受当时政治环境影响,思想遭到禁锢,带有时代的烙印和概念化,但流露的情感是真挚的。
1.转型艰难的初期
“我愿做一个步履蹒跚的初学者,追随他们踏上新路,而不愿像拉磨的驴子,低着头自顾在踏得稀烂的圆圈上盘旋。”[1]由此可看出,在生命的任一个阶段,周思聪是一位谦虚,虔诚的初学者,她认真的态度,对艺术的执着,都是她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宝贵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决定重新创作《矿工图》,酝酿新的构思,使它更深刻,更发人深省。”[2]此时,周思聪的思想已经在改变,也在寻找新的艺术语言。她和同时代人一样,同时受传统文化的滋养,也受着时代的压迫。不得不在新旧思想与中西文化交融中取舍,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断进取,努力的实现内容和形式,表现主体与个性解放的完美结合。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曾彷徨犹豫。从周围年轻人身上汲取力量,改变的意识逐渐增强,进而探索新的语言。《矿工图》的艺术表现形式上由写实到变形,是追求个性化造型语言的开始和标志。面对死里逃生的矿工,无数白骨的那片土地,使我们“很容易理解那种沦为亡国奴的切肤之痛,因而成为创作的动力。”[3]她回忆着那段深入煤矿的日子是刻骨铭心的。“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位老人都是极生动感人的,满是煤黑的脸露着白的耀眼的牙,骨节粗大满是老茧的手很不自然的放在膝盖上,在我们的画板前总是挤满这样一长溜下井前和上井后顾不上洗手洗脸的老矿工。”周思聪被这一群敦厚的老人打动了,强烈的情感促使笔下的人物造型生发出特异的神采,随着心灵感受的强化,人物的形貌特征已逐渐激越了情感而升华,原有的表现手法已不能表达内心激烈情感的需要,这推动着周思聪表现手法的转型。每一个眼神嘴角,每一支粗大扭曲的手指,都在敏锐细微的直觉中升华出动人的魅力。经过了感性化的精神提炼和灵魂的悸动,这个悲烈而宏大的创作题材在她的心里愈加清晰强烈。
2.《矿工图》组画的表现形式
《矿工图》创作中,周思聪对死里逃生的矿工,劳苦工人,妇女,小孩的真挚情感,把她内在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在扎实的写实基础上,是如何把西方文化,元素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的,即写实到变形的过程。还有个别把变形的夸张手法等同于是从写实主义转变成了变形主义,这种理解存在偏颇。从《矿工图》看出,对于背景的处理不再是人和背景的关系,转变成了图和底的关系,不强调突出某一部分,注重为整体表现力服务,线条,墨色,与形象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具体写实,抽象表现主义,形式感强烈等这些特点都与以往的主题性叙事和形的完整性都有很大的突破。《矿工图》中所见,所闻,所感都如同精神炼狱,作品揭示的苦难历史及悲痛情绪,都需要画家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画面的表达形式与满怀的强烈的感情存在着矛盾。在此期间,周思聪来到四川大凉山彝族。一种苍凉的自然人类原始生活状态深深的触动了周思聪的心灵。“这些天我的魂依然在凉山飘荡,就在那低低云层和黑色的山峦之间。白天想着他们,梦里也想着。”[4]“实际上我并不是在表现彝族人民,而是在表现我自己。”[5]彝族女成为周思聪的表现对象这与她忍耐的忘我的淡然个性同整个彝族女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契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强调画面深沉凝重的气氛,苦涩感减淡了,笔墨逐渐松动,线条变细变淡,墨色变浅,整体意境上抒情感在增加。人物占画面比例减小,不再处于画面中心,背景空淡,营造出一种简淡的画风,强调整体上的审美趣味。
1987年《落木萧萧》中人物变小,成为景中的一部分,笔墨从凝重到清淡。从注重人物细部刻画到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意境,从直观的切入沉重感到把这种沉重感融入到美的关照中,画面空旷意境深远。晚期出现踏歌图,幽会等轻松主题,彝族女系列延续到90年代,也是周思聪创作生涯中持续时间最长的,这属于她绘画的新阶段。她完成了“从强烈的社会性主题转向平凡的生活性主题,对庄严崇高的关注转向对平朴淡秀的倾心,形式风格的朴茂浑厚也过渡为细腻俊逸。精神方面,由直感人生深入到咀嚼人生。”[6]
1984-1985年周思聪多方面进行探索,除笔墨语言上和题材样式的探索外,还运用了拓印,拼贴,平面构成等手段和材料。突破了原有的严谨写实造型,吸收变形夸张,分割、重叠、并置等多种现代化表现手法和开放的艺术观念,打破时空的限制,弱化线条,形象变形夸张,强化整体氛围的塑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3.绘画转变的价值分析
早在85新潮前,周思聪就开始了笔墨与人物画形式的实验。在《矿工图》中,她打破长了以素描写实的应物象形,以形准为物的弊端。吸取西方现代主义的审美表现因素,尝试变形,夸张并施以传统绘画线条,迫求线条的毛瑟感和皴擦的效果,人物的面部,服饰也完全抛弃了写实主义的光亮陰暗界面刻画,而代之以平涂,皴笔,表现出强烈的笔墨韵味,从而开创出了一代人物画风,对当代人物画创作影响极大。
通过对周思聪《矿工图》绘画观念,表现技法的转变深入研究,可揭示绘画本身的精神与人性的本质。这对于我们在今后中国画的学习中有着至为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客观性的评价,鉴赏作品也是每位艺术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2][3][5]朱乃正.卢沉周思聪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78-192-236.
[4]华天雪,周思聪[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83.
[6]郎绍军.现代中国画论[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194.
[7]姜寿田.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風格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08.
作者简介:莫芳(1991—),女,汉族,籍贯: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其早期作品表现手法传统单一,中期阶段观念为之一变,即写实到变形,开创了国画人物画新写实主义风格。对周思聪绘画观念转变原因,状态的深入探究,可揭示绘画本身的精神情感内涵和人性的本质。客观分析评价其绘画在中国画史上的价值。
【关键词】:转型;矿工图;变形
一、时代背景
中国美术在“八五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多元化格局。思想解放使西方思潮涌入,追求个性化,艺术家无不在挣脱旧有的思想形式,寻找自我新的形式语言。此前,中国美术学习重写生轻临摹,重造型轻笔墨,重客观轻主观创造,这种封闭的单一模式致使多数画家思想闭塞,眼光狭隘,一定时期内难以突破已有的思想禁锢。五六十年代的水墨人物画主要以写实主义为主,文革时期由于政治的束缚而发生扭曲。“五四”后以徐悲鸿为代表主张把西方写生法与水墨人物画相结合,运用焦点透视,以丰富色彩和写实造型来丰富中国水墨人物画,开创写实主义之风。蒋兆和把中国水墨人物画推向新的高峰,开拓了现实主义人物画的创作道路,主要以“劳苦大众传神”、“真善美”为艺术追求。
二、表现形式的转变
周思聪一生画作很多,绘画语言不断探索,她的矿工组图被称为中国画领域开风之作,几乎是伴随其在生命历程中对画理画论的思考,细微的生活观察,不断地坚持而平行展开的。她的转变给当时画家很大的影响,曾发出是单纯的追求形式,还是在写实的范畴之内的变形,推动着写实水墨发展的争论。她曾这样总结自己:“1963年毕业至‘文革’前,作品有生活气息,但肤浅,思路,技法单一。”的确,从她当时的作品如《清洁工人的怀念》、《童工血泪》等,可以看出受当时政治环境影响,思想遭到禁锢,带有时代的烙印和概念化,但流露的情感是真挚的。
1.转型艰难的初期
“我愿做一个步履蹒跚的初学者,追随他们踏上新路,而不愿像拉磨的驴子,低着头自顾在踏得稀烂的圆圈上盘旋。”[1]由此可看出,在生命的任一个阶段,周思聪是一位谦虚,虔诚的初学者,她认真的态度,对艺术的执着,都是她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宝贵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决定重新创作《矿工图》,酝酿新的构思,使它更深刻,更发人深省。”[2]此时,周思聪的思想已经在改变,也在寻找新的艺术语言。她和同时代人一样,同时受传统文化的滋养,也受着时代的压迫。不得不在新旧思想与中西文化交融中取舍,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断进取,努力的实现内容和形式,表现主体与个性解放的完美结合。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曾彷徨犹豫。从周围年轻人身上汲取力量,改变的意识逐渐增强,进而探索新的语言。《矿工图》的艺术表现形式上由写实到变形,是追求个性化造型语言的开始和标志。面对死里逃生的矿工,无数白骨的那片土地,使我们“很容易理解那种沦为亡国奴的切肤之痛,因而成为创作的动力。”[3]她回忆着那段深入煤矿的日子是刻骨铭心的。“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位老人都是极生动感人的,满是煤黑的脸露着白的耀眼的牙,骨节粗大满是老茧的手很不自然的放在膝盖上,在我们的画板前总是挤满这样一长溜下井前和上井后顾不上洗手洗脸的老矿工。”周思聪被这一群敦厚的老人打动了,强烈的情感促使笔下的人物造型生发出特异的神采,随着心灵感受的强化,人物的形貌特征已逐渐激越了情感而升华,原有的表现手法已不能表达内心激烈情感的需要,这推动着周思聪表现手法的转型。每一个眼神嘴角,每一支粗大扭曲的手指,都在敏锐细微的直觉中升华出动人的魅力。经过了感性化的精神提炼和灵魂的悸动,这个悲烈而宏大的创作题材在她的心里愈加清晰强烈。
2.《矿工图》组画的表现形式
《矿工图》创作中,周思聪对死里逃生的矿工,劳苦工人,妇女,小孩的真挚情感,把她内在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在扎实的写实基础上,是如何把西方文化,元素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的,即写实到变形的过程。还有个别把变形的夸张手法等同于是从写实主义转变成了变形主义,这种理解存在偏颇。从《矿工图》看出,对于背景的处理不再是人和背景的关系,转变成了图和底的关系,不强调突出某一部分,注重为整体表现力服务,线条,墨色,与形象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具体写实,抽象表现主义,形式感强烈等这些特点都与以往的主题性叙事和形的完整性都有很大的突破。《矿工图》中所见,所闻,所感都如同精神炼狱,作品揭示的苦难历史及悲痛情绪,都需要画家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画面的表达形式与满怀的强烈的感情存在着矛盾。在此期间,周思聪来到四川大凉山彝族。一种苍凉的自然人类原始生活状态深深的触动了周思聪的心灵。“这些天我的魂依然在凉山飘荡,就在那低低云层和黑色的山峦之间。白天想着他们,梦里也想着。”[4]“实际上我并不是在表现彝族人民,而是在表现我自己。”[5]彝族女成为周思聪的表现对象这与她忍耐的忘我的淡然个性同整个彝族女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契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强调画面深沉凝重的气氛,苦涩感减淡了,笔墨逐渐松动,线条变细变淡,墨色变浅,整体意境上抒情感在增加。人物占画面比例减小,不再处于画面中心,背景空淡,营造出一种简淡的画风,强调整体上的审美趣味。
1987年《落木萧萧》中人物变小,成为景中的一部分,笔墨从凝重到清淡。从注重人物细部刻画到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意境,从直观的切入沉重感到把这种沉重感融入到美的关照中,画面空旷意境深远。晚期出现踏歌图,幽会等轻松主题,彝族女系列延续到90年代,也是周思聪创作生涯中持续时间最长的,这属于她绘画的新阶段。她完成了“从强烈的社会性主题转向平凡的生活性主题,对庄严崇高的关注转向对平朴淡秀的倾心,形式风格的朴茂浑厚也过渡为细腻俊逸。精神方面,由直感人生深入到咀嚼人生。”[6]
1984-1985年周思聪多方面进行探索,除笔墨语言上和题材样式的探索外,还运用了拓印,拼贴,平面构成等手段和材料。突破了原有的严谨写实造型,吸收变形夸张,分割、重叠、并置等多种现代化表现手法和开放的艺术观念,打破时空的限制,弱化线条,形象变形夸张,强化整体氛围的塑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3.绘画转变的价值分析
早在85新潮前,周思聪就开始了笔墨与人物画形式的实验。在《矿工图》中,她打破长了以素描写实的应物象形,以形准为物的弊端。吸取西方现代主义的审美表现因素,尝试变形,夸张并施以传统绘画线条,迫求线条的毛瑟感和皴擦的效果,人物的面部,服饰也完全抛弃了写实主义的光亮陰暗界面刻画,而代之以平涂,皴笔,表现出强烈的笔墨韵味,从而开创出了一代人物画风,对当代人物画创作影响极大。
通过对周思聪《矿工图》绘画观念,表现技法的转变深入研究,可揭示绘画本身的精神与人性的本质。这对于我们在今后中国画的学习中有着至为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客观性的评价,鉴赏作品也是每位艺术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2][3][5]朱乃正.卢沉周思聪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78-192-236.
[4]华天雪,周思聪[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83.
[6]郎绍军.现代中国画论[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194.
[7]姜寿田.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風格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08.
作者简介:莫芳(1991—),女,汉族,籍贯: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