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对诗歌的创作一直在探索,尤其是到近代以来,各种诗歌流派的诞生使得诗歌的格式风格变得层出不穷。进来一部纪录片上映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由导演范俭指导,片名《摇摇晃晃的人间》其纪录的正是身患残疾的女诗人余秀华的故事。纪录片主要讲述了其通过写诗这样的方式不断与命运挣扎,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从这部纪录片可以折射出很多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但透过这些话题我们可以看到有关诗歌创作的思考。到了如今的时代我们的创作绝不仅仅是对某种格式,某种风格的追求。我们的灵感和创作动机更多的是来自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以及我们过去的童真。每一位艺术家或诗人都有一种面对情感时那种隐藏的童真心。
【关键词】:《摇摇晃晃的人间》;诗歌创作;艺术;灵感
近来由导演范俭执导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尤为热播,起名字与诗人余秀华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同名,影片讲述了诗人余秀华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自我人生自由的追求。虽然身患残疾,但其一直在为命运挣扎试图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在紀录片中导演主要讲述了余秀华母亲去世和成功结束不幸福的婚姻的过程,在影片中也许是导演知道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成长所受到的影响所以在镜头方面运用的十分朴实,整部纪录片并没有规模宏大的情景再现,也没有所谓的根据事实所作出的安排情节,影片给观众们更多的像是主角生平的第一时间纪录,整部影片充满了浓厚的写实性和真实感,影片也充分给观众们呈现了余秀华不断地想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试图掌握自己命运的诉求。
不可否认这部记录片很纯粹也有创新,其与电视上的纪录片一味的尝菜,挖坟,探案,揭秘这些类型相比它显得更加生活化更加贴合观众们的生活。它很纯粹直白,就像余秀华的诗歌一样真实又纯粹。每一个镜头都在尝试用最朴实的方式营造一种诗意的状态,片中乡村环境以及充满质朴气息的画面为她诗歌创作的形成与动机打下了最真挚的伏和诱因。
虽然这部纪录片记录的事件段不算长,但就纪录片本身来看思考的东西很多,像边缘区域的女性感情观念,成名前后的思想改变,离婚的真正原因,甚至大众对这种通过网络而被人熟知的诗人的接受程度等等。然而,透过这些现实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窥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诗歌创作的灵感与动机。
我们可以看到在余秀华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性的描写和是对欲望的诉求,这种描绘性的方式我们可以避而不谈,我们通过性而存在,我们与生俱来就已经倾向繁殖。肤浅的谈性是流氓,深奥的谈性更是叫人迷茫,有太多的读者着迷于她这样的手法也许是崇拜,也许余秀华道出了他们在现实压力面前压抑的欲望。总之与其谈性还不如去思考其表达情感的动机。
我们不同的艺术在创作中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分量之争一直存在,上升到更高的阶段就像“技”与“艺”的分量之争。然而,我们所期望的创作尤其是诗歌这一类型,绝不仅是单纯的对格式和手法上的追求,更多的期望是对人生态度剖析以及情感上的表达。当然,在余秀华的诗歌作品中就感受到了这一点,她的诗歌产量很大,但促使其创作的动机却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来自于其在情感上和对事物上的感悟之情,所运用到的辞藻都十分真实。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历,我们对很多著名诗人诗歌的解读对我们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会去考虑诗歌的格式或者说在细节上该如何去运用修辞手法等问题。这种理性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对我们的诗歌创作一直存在着干扰,就包括过度追求一首诗歌的形式,风格,流派,创作手法等等。我们得到的技法越多,理论越多对于创作而言的条令就越多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所谓的艺术大师在创作一件作品的时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来所谓的打磨,到了最后他们或许能创作出一首经典并且完美的诗篇,但这样的作品在揭示内心情感和阐释重大观念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带有浓重的“工业味儿”,失去了创作本该具有的那种畅然,那种对情感阐释的诉求,那种对情感体验的真实。当然,长期以来用这种“精雕细琢”的方式来创作,我相信早期他们或许会是大师而后来就会慢慢“进化”成了能工巧匠吧,诗歌亦是如此。
在我看来,诗从来就倾向于情感的表达(欲望的发泄),它是一种披上个性意义的歌曲幼体。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为什么要用理性的因素来削弱感性情感的分量呢,就像不断的将每一个人往机器人方向鞭挞,失去了灵魂。我想,这就是有些诗人花很长一段时间“亲力打造”一首诗都还没能使人记下的原因。
我们总是会感觉创作是需要灵感的帮助,而灵感却是十分神秘的东西。有时候灵感就像童真一样。如此看来,诗人的灵感就像是一种过去的童真,它给予创作动力和源泉。显然,童真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情感与感性,我在想余秀华的诗歌创作亦是如此,她成长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没有人也没有书籍让她去积累太多的诗歌形式与技巧,更多的则是自己的感性。再加上先天的残疾,这种童真出现的几率就更容易提高了。也正是她的诗歌为什么看诗来辞藻和表达方式都很平庸但意味就是很浓的原因。
当然,她的诗一旦写成给读者体会时那又是另外一个阶段了。也许她在写诗的时候只是一个恰巧,只是一个有趣,将不同的词放在一起,但在读者看来这些诗句又有了不同的含义,这正是感性带给诗歌的魅力,一种无法定义的情感之美,每个层次的人,不同环境的人对诗歌的读到都有其来自生活的贴合。
总之,诗歌的创作的灵魂在于感性的力量和情感抒发,感性的表达情感才是诗歌的真谛,真挚诗歌创作甚至艺术的创作都是可爱的,他们充满了童真般的纯净。诚然,我们不能一概否定理性因素的合理性,毕竟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固然是有其客观因素的。最好的创作和作品都是理性和感性完美的统一,只是面对诗歌创作这样的活动时我们更多的应该去追求感性因素在其中的分量,童真在其中的分量。如果诗是人情感的表達与诉求,如果诗是美好飘逸的存在,那么在写诗的时候要多关照感性的分量,毕竟至少我所期许的生命都该以诗一般的形式存在。
参考文献:
[1]黄其荣.新诗教程[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2]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第二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3]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杰(1993.11.20—),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理论研究与批评。
【关键词】:《摇摇晃晃的人间》;诗歌创作;艺术;灵感
近来由导演范俭执导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尤为热播,起名字与诗人余秀华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同名,影片讲述了诗人余秀华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自我人生自由的追求。虽然身患残疾,但其一直在为命运挣扎试图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在紀录片中导演主要讲述了余秀华母亲去世和成功结束不幸福的婚姻的过程,在影片中也许是导演知道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成长所受到的影响所以在镜头方面运用的十分朴实,整部纪录片并没有规模宏大的情景再现,也没有所谓的根据事实所作出的安排情节,影片给观众们更多的像是主角生平的第一时间纪录,整部影片充满了浓厚的写实性和真实感,影片也充分给观众们呈现了余秀华不断地想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试图掌握自己命运的诉求。
不可否认这部记录片很纯粹也有创新,其与电视上的纪录片一味的尝菜,挖坟,探案,揭秘这些类型相比它显得更加生活化更加贴合观众们的生活。它很纯粹直白,就像余秀华的诗歌一样真实又纯粹。每一个镜头都在尝试用最朴实的方式营造一种诗意的状态,片中乡村环境以及充满质朴气息的画面为她诗歌创作的形成与动机打下了最真挚的伏和诱因。
虽然这部纪录片记录的事件段不算长,但就纪录片本身来看思考的东西很多,像边缘区域的女性感情观念,成名前后的思想改变,离婚的真正原因,甚至大众对这种通过网络而被人熟知的诗人的接受程度等等。然而,透过这些现实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窥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诗歌创作的灵感与动机。
我们可以看到在余秀华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性的描写和是对欲望的诉求,这种描绘性的方式我们可以避而不谈,我们通过性而存在,我们与生俱来就已经倾向繁殖。肤浅的谈性是流氓,深奥的谈性更是叫人迷茫,有太多的读者着迷于她这样的手法也许是崇拜,也许余秀华道出了他们在现实压力面前压抑的欲望。总之与其谈性还不如去思考其表达情感的动机。
我们不同的艺术在创作中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分量之争一直存在,上升到更高的阶段就像“技”与“艺”的分量之争。然而,我们所期望的创作尤其是诗歌这一类型,绝不仅是单纯的对格式和手法上的追求,更多的期望是对人生态度剖析以及情感上的表达。当然,在余秀华的诗歌作品中就感受到了这一点,她的诗歌产量很大,但促使其创作的动机却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来自于其在情感上和对事物上的感悟之情,所运用到的辞藻都十分真实。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历,我们对很多著名诗人诗歌的解读对我们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会去考虑诗歌的格式或者说在细节上该如何去运用修辞手法等问题。这种理性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对我们的诗歌创作一直存在着干扰,就包括过度追求一首诗歌的形式,风格,流派,创作手法等等。我们得到的技法越多,理论越多对于创作而言的条令就越多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所谓的艺术大师在创作一件作品的时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来所谓的打磨,到了最后他们或许能创作出一首经典并且完美的诗篇,但这样的作品在揭示内心情感和阐释重大观念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带有浓重的“工业味儿”,失去了创作本该具有的那种畅然,那种对情感阐释的诉求,那种对情感体验的真实。当然,长期以来用这种“精雕细琢”的方式来创作,我相信早期他们或许会是大师而后来就会慢慢“进化”成了能工巧匠吧,诗歌亦是如此。
在我看来,诗从来就倾向于情感的表达(欲望的发泄),它是一种披上个性意义的歌曲幼体。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为什么要用理性的因素来削弱感性情感的分量呢,就像不断的将每一个人往机器人方向鞭挞,失去了灵魂。我想,这就是有些诗人花很长一段时间“亲力打造”一首诗都还没能使人记下的原因。
我们总是会感觉创作是需要灵感的帮助,而灵感却是十分神秘的东西。有时候灵感就像童真一样。如此看来,诗人的灵感就像是一种过去的童真,它给予创作动力和源泉。显然,童真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情感与感性,我在想余秀华的诗歌创作亦是如此,她成长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没有人也没有书籍让她去积累太多的诗歌形式与技巧,更多的则是自己的感性。再加上先天的残疾,这种童真出现的几率就更容易提高了。也正是她的诗歌为什么看诗来辞藻和表达方式都很平庸但意味就是很浓的原因。
当然,她的诗一旦写成给读者体会时那又是另外一个阶段了。也许她在写诗的时候只是一个恰巧,只是一个有趣,将不同的词放在一起,但在读者看来这些诗句又有了不同的含义,这正是感性带给诗歌的魅力,一种无法定义的情感之美,每个层次的人,不同环境的人对诗歌的读到都有其来自生活的贴合。
总之,诗歌的创作的灵魂在于感性的力量和情感抒发,感性的表达情感才是诗歌的真谛,真挚诗歌创作甚至艺术的创作都是可爱的,他们充满了童真般的纯净。诚然,我们不能一概否定理性因素的合理性,毕竟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固然是有其客观因素的。最好的创作和作品都是理性和感性完美的统一,只是面对诗歌创作这样的活动时我们更多的应该去追求感性因素在其中的分量,童真在其中的分量。如果诗是人情感的表達与诉求,如果诗是美好飘逸的存在,那么在写诗的时候要多关照感性的分量,毕竟至少我所期许的生命都该以诗一般的形式存在。
参考文献:
[1]黄其荣.新诗教程[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2]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第二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3]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杰(1993.11.20—),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理论研究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