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u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只重视了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而忽视了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偏差:在古诗词的鉴赏活动中,学生依据古诗词简洁、概括和跳跃性强的特点,完成了省略、空白、跳跃、剪辑和组合画面等空白点的填充后,却解释不了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以致诗句的译写或改写遇到阻碍,严重影响了鉴赏。请看:
  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②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其实,这两句诗中三个加点词语都临时改变了它们的词性,其词义随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句①中的“惊”和“泣”由原来的不及物动词变成了及物动词,构成了使动用法,词义也由原来的“惊骇、震惊”和“哭泣”而变成了“使……惊骇、震惊”和“使……哭泣”;句②中的“图”由原来的名词“图画”变成了动词“画”。
  这就是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弄懂并掌握了这些知识,将对我們准确地理解诗句,有效地鉴赏古诗词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那么,古诗词中都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呢?下面,笔者一一梳理,以备参考。
  一、名词作状语
  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例: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例中句①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②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③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
  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例:
  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雨”,读作yu,破音异读。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②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名”,原意是名词“名声”,此与“世”构成动补关系,又与“出师一表”构成主谓关系,因此活用为动词“名传”。
  ④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煌《虞美人》)
  “东风”,原为名词,因为前有副词“又”的修饰、限制,因此活用为动词“刮起东风”。
  ⑤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名词“餐”原意是“饭食”,这与“胡虏肉”构成动宾关系,因此活用为动词“吃”。
  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方位名词“西”,因前有能愿动词“能”的修饰、限制,此活用为动词“向西流”。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名词动用中,有一种极为特殊的现象——名词谓语句。这种名词谓语句,是在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下,整个句子中的几个名词均临时活用为动词,且整体充当谓语的活用现象。例: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胡琴”“琵琶”“羌笛”都是演奏的乐器,名词。但在此特殊的前后语境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酒宴上,将士们)弹奏着胡琴与琵琶,吹起了羌笛”,整个句子都作了谓语。
  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这两句诗是由六个名词组成的六幅画面,且分别能够表达两个完整意思的句子。根据语境,“楼船”“夜雪”“瓜洲渡”和“铁马”“秋风”“大散关”六个名词,均已活用为动词,并且分别组成了两个名词谓语句,应该翻译为:“(英勇的宋军)乘着楼船,冒着夜雪,在瓜洲渡击退金兵,(大将亲率南宋勇士)骑着配有铁甲的战马,迎着强劲的秋风,一举收复了大散关。”
  (国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例中加点的词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名词谓语句,“锦帽貂裘”可译为“(随从将士们)戴着用织锦做的帽子,穿着用貂皮做的衣服”。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例:
  ①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④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面五例中,句①的“横”字与“北郭,构成了动补关系,便由与“竖”相对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横卧”;句②的“满”字与“衣裳”构成了动宾关系,便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洒满、沾满”;句③的“近”字与“黄昏”构成了动宾关系,便由与“远”相对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接近”;句④的“老”字与“满地芦花”构成了主谓关系,便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老去”;句⑤的“全”字与“此事”构成了主谓关系,便由形容词“完备、齐全”活用为动词“保全”。   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语法句子成分中,形容词主要充当谓语及谓语中心语、状语和补语等,但是如果将其置于主语和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的位置上,形成主谓之间的陈述与被陈述关系、动宾之间的支配与被支配等关系和介词与宾语之间的介宾关系,则其词性便发生了临时性的变化,即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充当主语和宾语。例:
  ①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句①的“高”“远”二字,分别作“登”和“临”的宾语,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即“高处”“遠处”;句②的“黄”“苍”二字,分别作了“牵”和“擎”的宾语,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即“黄狗”“苍鹰”;句③的“红”字,作了“落”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红花”。
  五、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但它如果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且主语客观上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那么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构成了使动用法。例:
  ①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寒”和“老”都是形容词,在此分别带上宾语“橘袖”和“梧桐”,而且主语“人烟”“秋色”都含有使“橘袖”“梧桐”怎么样的性质,因此“寒”和“老”便含有“使……显得寒冷”“使……变老”的意思,构成了使动用法。
  ②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第四首》)
  “暗”,形容词“黑暗、暗淡”意,在此带上了宾语“雪山”,主语“青海长云”有使宾语“雪山”怎么样的意思,构成了使动用法,“暗”讲成“使……暗淡无光”。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形容词“翠绿”,第一句客观上含有主语“春风”使宾语“江南岸”怎么样的意思,构成了使动用法,“绿”讲成“使……变绿”。
  ④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禅院》)
  “空”,形容词“空灵”,在此,主语“潭影”客观上有使宾语“人心”怎么样的意思,构成了使动用法,讲成“使……变得坦荡空灵”。
  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把不能带宾语的形容词放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让它带上宾语,且主语主观上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动词,构成了意动用法。例:
  ①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左思《咏史·其六》)
  形容词“贵”“贱”带上了宾语“自”,构成了意动用法,译成“以……为贵”“以……为贱”。
  ②佳人(指贤士)美清夜,达曙酣且歌。(陶潜《日暮天无云》)
  形容词“美”带上了宾语“清夜”,构成了意动用法,译成“认为……美”。
  ③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
  形容词“重”“轻”带上了宾语“利”和“别离”,构成了意动用法,译成“以……为重”“以……为轻”。
  ④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形容词“耻”带上了宾语“臣戎”,构成了意动用法,译成“以……为耻辱”。
  七、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不带宾语,如果带上了宾语,且主语客观上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则该动词即活用为及物动词,构成了使动用法。例:
  ①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傈”“惊”原意是“害怕得发抖”和“惊动、震动”,此处带上了宾语“深林”和“层巅”,构成了使动用法,译成“使……发抖”“使……震动”。
  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饮”原意是“喝”,原本为及物动词,但这里带起的宾语是人而非物(酒),是让人喝酒的意思,构成了使动用法,因此应读作yin,译成“使……饮酒”。
  ③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倾”,原意“倾覆”,此带上了宾语“国”,构成了使动用法,译成“使……倾覆”。
  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惊”“鸣”,原意“受惊”“鸣叫”,此带上了宾语“鹊”和“蝉”,构成了使动用法,译成“使……受惊”“使……发出鸣叫”。
  以上是对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所作的粗浅梳理,希望同学们认真加以参考,以便准确理解诗句,有效地进行鉴赏,获取优异的成绩。
其他文献
语段作用题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常考的题型,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的能力。命题者或者直接设问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或者让考生分析某段写某些内容的用意,或者让考生分析某段文字这样写的好处。解答这类题型通常要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人手,但很多考生不得其法,答题时要么遗漏要点,要么胡乱套用,得分不高。究竟如何作答语段作用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细读、深读文本,理解语段写了什么,有怎样的层次,表达上有无特点。在
期刊
成语故事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笔者就数字成语中包含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简要的梳理归纳以期对复习备考的同学能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作用。  1.三灾八难:佛教以水灾、火灾、风灾为三大灾,刀兵、饥馑、疫病为三小灾,“八难”指影响修道成佛的各种障碍如罪恶多端、安逸享受等。“三灾八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与灾难。  2.三纲五常:封建
期刊
文章应该浑然天成。至于这“天成”是真的一气呵成还是“后天”的苦心经营并不重要,只要符合雅正品格普遍而和谐的辩证结构要求,就会是漂亮的作品。文章整体要如那大观园,时而曲径通幽,时而豁然开朗,其中必有小桥流水的穿引、玲珑山石的遮蔽、垂檐绕柱的漫成、萦纤复道的延展,真正的洋洋“大观”。而学生作文的现实情况往往是开篇闷声钝响,段落间藕断丝也断,段落内生拉硬扯,全文前后断筋断骨。文章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都在
期刊
【题目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缘分天定。很多的偶然,每次的巧合,不经意的邂逅,让人感觉到冥冥中确实有一股力量存在。记住:缘分是一种自然,不是刻意。  緣分来去匆匆,你感到它来时,那是一阵惊喜;如果它走时你才感到,那是一种惆怅和悲伤。有些逝去了便不会再来,你只能遗憾一辈子。  【审题立意】  1.材料的理解  第一句话强调“缘分”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毕飞宇在近期的《朗读者》中,接受董抑的采访,当他们谈到“漂泊”时,毕飞宇说,我们能说水中的浮萍是漂泊的,但我们不能说水中的鱼是漂泊的。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仔细审读材料,“漂泊”是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随波浮动或停泊”,对应的是浮萍在水中的状态,而与此构成对比关系的鱼儿的水
期刊
从写作角度看,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者在写作时自觉地与读者的需要、接受水平、接受心理、审美兴趣等方面进行交流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交流意识。有读者意识的写作者,会在写作过程中,给自己的文章设定一个“假想的读者”,并且与之对话,整个写作过程其实就是写作者与这个不见面的“假想读者”对话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使写作回归交际的本质。  这需要考生有明确的“读者意识”。考生
期刊
文本阅读题包括文化常识、古代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五部分,反映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在第二轮复习时要对这五个板块阅读文本的共同点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有效提升理解、运用、鉴赏、评价等阅读文本的“关键能力”,确保高考取得好成绩。  一、运用几条文本阅读原则  1.勾段划层,理清思路(寻找答题范围)  原则:以线索划段,以情节划层;筛选提取信息,归纳段层语意。  (1
期刊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高考常考题型,相比其他文言文题型,它考查的知识面最为全面,是一个需要调动所有文言知识储备的综合题型。一般2-3小题,分值大都在10分左右,但考生一般只能得到5~6分,还有很大潜力有待挖掘。  讲到文言文翻译,就不能不讲清末学者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忠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信息;“达”指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文
期刊
一、现在的作文题大多怎样命题  目前,各级各类测试,学生作文偏题现象严重,这与学生对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缺乏了解有关。我们先看一道作文题,看它是怎样命题的。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审题,首先要弄清材料的核心内涵。这则材料的核心是什么?通俗一点讲:写什么?有人
期刊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在脑后了,真相变得越来越次要。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一、命题意图  (一)关注生活  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人们不断接触到更多的事件。信息量的爆炸、接触信息的途径快捷多样,因此,当很多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