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了解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建立信息渠道,形成反馈机制
教学事实上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行为的总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基本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方,对信息的归纳和过滤负主要责任,而学生是信息的接收方,是对信息进行改造和消化的承担者。也就是说,教学是两个方面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割裂开来的活动,在这其间需要建立一定的信息桥梁,而这个信息桥梁的通顺与否就决定了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否顺畅,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的顺畅,同时要以这个渠道为桥梁,形成反馈机制,了解信息接收方,也就是学生接收的情况,以及对信息处理和消化的情况。为此,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行为体系,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主动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以面对面或者书面的形式,从中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只有了解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收情况,才能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弥补教学上的错漏。布鲁姆目标教学理论认为反馈矫正是目标教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形成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在传统的超前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去去考虑学生原有水平和学习中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事前的教学内容及授课方法,保证教学的策略是与时俱进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的,唯此才能保证教学双方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形成一种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好教学环境。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和基本前提。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增强学习有效性
教学本身不是说教,而是两个主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关系是“尊师”是“重教”,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忽略的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能动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获得数学知识,这样主动的学习才能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也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而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开发和引导学生数学问题的自我探索和创新。如在解题策略的教学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解题方法进行探索,已自我总结和归纳符合学生自身学习水平的思维习惯的解题方法。毕竟,常规的解题思路是具有普遍性,但是不一定具有特殊性,因此,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方法的自我寻求是十分有必要的。数学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实现的途径绝对是多样的。而只有让学生有自我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说明教师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起到了启发学生心智的作用。
三、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1、备课:把握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梯度。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使A组学生能掌握本节课基本知识,B组学生能够掌握中等难度的知识,C组学生能够掌握较难知识。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定义时,教学内容可设计三个层次:⑴引入一次函数的定义,举例并理解满足怎样的条件时一次函数又称为正比例函数;⑵运用定义,充分理解,举例说明当函数中的自变量指数带有字母时如何根据定义确定字母的取值;⑶定义拓展,当函数中的和带有字母时如何根据定义确定字母的取值。
2、上课:上课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用武之地,即针对A组学生教师扶一把;知识的应用,针对B组学生教师指导一下;知识的拓展,针对C组学生教师点拨一下即可。在时间安排上,确保A、B两组学生的需求,一般25至30分钟,保证A、B组学生听懂、吃透。知识的拓展,一般5分钟左右,使C组学生学有余味。通过多层次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而达到较高要求,使课堂教学的参与达到最大化,有效性达到最优化。
3、作业及评估:每节课后根据本节内容知识设计几组题,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識点由浅入深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小题,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提升,形成一个知识链。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求A组学生完成低档题时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在完成中档题时争取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考查时,每份试卷基础分为70分,中等题为20分,高等题为10分,对于A组学生满分为70分,B组学生满分为90分,C组学生满分为100分,最后得分折换成总分为100分。再结合学生平时作业以及课堂表现对学生重新调整组别,使每一位学生都明确自己最近的发展目标。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制定的重心。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策略,实施综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了解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建立信息渠道,形成反馈机制
教学事实上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行为的总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基本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方,对信息的归纳和过滤负主要责任,而学生是信息的接收方,是对信息进行改造和消化的承担者。也就是说,教学是两个方面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割裂开来的活动,在这其间需要建立一定的信息桥梁,而这个信息桥梁的通顺与否就决定了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否顺畅,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的顺畅,同时要以这个渠道为桥梁,形成反馈机制,了解信息接收方,也就是学生接收的情况,以及对信息处理和消化的情况。为此,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行为体系,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主动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以面对面或者书面的形式,从中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只有了解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收情况,才能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弥补教学上的错漏。布鲁姆目标教学理论认为反馈矫正是目标教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形成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在传统的超前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去去考虑学生原有水平和学习中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事前的教学内容及授课方法,保证教学的策略是与时俱进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的,唯此才能保证教学双方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形成一种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好教学环境。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和基本前提。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增强学习有效性
教学本身不是说教,而是两个主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关系是“尊师”是“重教”,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忽略的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能动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获得数学知识,这样主动的学习才能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也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而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开发和引导学生数学问题的自我探索和创新。如在解题策略的教学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解题方法进行探索,已自我总结和归纳符合学生自身学习水平的思维习惯的解题方法。毕竟,常规的解题思路是具有普遍性,但是不一定具有特殊性,因此,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方法的自我寻求是十分有必要的。数学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实现的途径绝对是多样的。而只有让学生有自我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说明教师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起到了启发学生心智的作用。
三、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1、备课:把握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梯度。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使A组学生能掌握本节课基本知识,B组学生能够掌握中等难度的知识,C组学生能够掌握较难知识。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定义时,教学内容可设计三个层次:⑴引入一次函数的定义,举例并理解满足怎样的条件时一次函数又称为正比例函数;⑵运用定义,充分理解,举例说明当函数中的自变量指数带有字母时如何根据定义确定字母的取值;⑶定义拓展,当函数中的和带有字母时如何根据定义确定字母的取值。
2、上课:上课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用武之地,即针对A组学生教师扶一把;知识的应用,针对B组学生教师指导一下;知识的拓展,针对C组学生教师点拨一下即可。在时间安排上,确保A、B两组学生的需求,一般25至30分钟,保证A、B组学生听懂、吃透。知识的拓展,一般5分钟左右,使C组学生学有余味。通过多层次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而达到较高要求,使课堂教学的参与达到最大化,有效性达到最优化。
3、作业及评估:每节课后根据本节内容知识设计几组题,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識点由浅入深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小题,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提升,形成一个知识链。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求A组学生完成低档题时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在完成中档题时争取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考查时,每份试卷基础分为70分,中等题为20分,高等题为10分,对于A组学生满分为70分,B组学生满分为90分,C组学生满分为100分,最后得分折换成总分为100分。再结合学生平时作业以及课堂表现对学生重新调整组别,使每一位学生都明确自己最近的发展目标。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制定的重心。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策略,实施综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