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园手工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利用手工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动手操作,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人的手指是大脑的“驻外”器官,大脑内部有与每个手指相对应的“运动区”,幼儿手指活动是运动区运动并做出反应的结果。幼儿在制作时要通过剪、搓、贴、捏等各种动作来完成,手指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刺激大脑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反过来,大脑的运动中枢又调动了手指活动,正是大脑活动中枢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形成了手脑互相促进的循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手工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手工活动能力幼儿操作能力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必须围绕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这个核心,手工活动也不例外,手工活动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深得幼儿喜爱,而且是发展幼儿多种能力的一种途径。手工活动材料五花八门,方法多种多样,一张纸、一块布、一片树叶,都可以进行手工制作,而且其中蕴含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等多种教育契机。人在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人类的双手不仅创造了自己,也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整个世界。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灵手巧”,正是手脑并用,全面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挖掘手工活动的各种因素,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大胆创造,对幼儿的多种能力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
一、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幼儿的智力是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幼儿通过手工活动制作丰富多彩的作品,这充分表现出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在手工活动中幼儿折、剪、贴、画等一系列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完成的,它充分发展了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对幼儿智力发展来说,练习手就是练习了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练、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造力就越强。
二、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观察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手工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泥工、纸工、布贴、编织、刺绣、剪贴等,幼儿在进行手工活动前都要对教师提供的范例进行深入的观察,进而想一想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制作的等等。在观察的基础上有的幼儿会对作品产生再造性创造:用不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做法做出与教师不同的作品,在观察与创作过程中既有空间知觉的发展又有知识经验的运用,还有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制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
三、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能力的培养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为了制作丰富多彩的手工作品,我们常常鼓励幼儿收集有关的资料、书籍、材料等。幼儿在收集过程中对手工制作充满了好奇,通过欣赏范例充分感受到美,积累了感性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加强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最后将孩子们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既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有了成就感。
四、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
人走入社会,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互相合作,离开了别人的互助合作是很难成功的。手工活动中,幼儿之间能相互帮助,提出合理的建议,其互爱、互助、合作、热情等行为,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让几个孩子制作风筝,他们就讨论、协商怎样做,做什么样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分工,开始制作,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作品获得了成功,孩子们兴致很高,从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多种能力得到了发展,这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幼儿时期大脑额叶成熟较晚,他们往往还难以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的目的。通过制作,利用多种材料,经过剪贴、粘贴、缝制、折叠等方法,可完成一定平面、立体或可活动的玩具。如教幼儿彩条编织,我首先出示范例,幼儿兴趣盎然,惊喜之余,孩子们个个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都用看起来笨拙的小手反复编织,当他们的作品完成时,个个喜形于色。手工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探索知识、认识世界、学习技能的欲望,还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之提高了自信心和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通过克服困难,达到了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
总之,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智力、能力、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举措,在幼教工作中,应重视、不断发展、完善和发挥手工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手工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利用手工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动手操作,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人的手指是大脑的“驻外”器官,大脑内部有与每个手指相对应的“运动区”,幼儿手指活动是运动区运动并做出反应的结果。幼儿在制作时要通过剪、搓、贴、捏等各种动作来完成,手指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刺激大脑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反过来,大脑的运动中枢又调动了手指活动,正是大脑活动中枢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形成了手脑互相促进的循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手工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手工活动能力幼儿操作能力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必须围绕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这个核心,手工活动也不例外,手工活动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深得幼儿喜爱,而且是发展幼儿多种能力的一种途径。手工活动材料五花八门,方法多种多样,一张纸、一块布、一片树叶,都可以进行手工制作,而且其中蕴含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等多种教育契机。人在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人类的双手不仅创造了自己,也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整个世界。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灵手巧”,正是手脑并用,全面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挖掘手工活动的各种因素,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大胆创造,对幼儿的多种能力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
一、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幼儿的智力是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幼儿通过手工活动制作丰富多彩的作品,这充分表现出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在手工活动中幼儿折、剪、贴、画等一系列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完成的,它充分发展了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对幼儿智力发展来说,练习手就是练习了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练、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造力就越强。
二、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观察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手工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泥工、纸工、布贴、编织、刺绣、剪贴等,幼儿在进行手工活动前都要对教师提供的范例进行深入的观察,进而想一想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制作的等等。在观察的基础上有的幼儿会对作品产生再造性创造:用不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做法做出与教师不同的作品,在观察与创作过程中既有空间知觉的发展又有知识经验的运用,还有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制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
三、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能力的培养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为了制作丰富多彩的手工作品,我们常常鼓励幼儿收集有关的资料、书籍、材料等。幼儿在收集过程中对手工制作充满了好奇,通过欣赏范例充分感受到美,积累了感性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加强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最后将孩子们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既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有了成就感。
四、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
人走入社会,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互相合作,离开了别人的互助合作是很难成功的。手工活动中,幼儿之间能相互帮助,提出合理的建议,其互爱、互助、合作、热情等行为,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让几个孩子制作风筝,他们就讨论、协商怎样做,做什么样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分工,开始制作,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作品获得了成功,孩子们兴致很高,从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多种能力得到了发展,这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幼儿时期大脑额叶成熟较晚,他们往往还难以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的目的。通过制作,利用多种材料,经过剪贴、粘贴、缝制、折叠等方法,可完成一定平面、立体或可活动的玩具。如教幼儿彩条编织,我首先出示范例,幼儿兴趣盎然,惊喜之余,孩子们个个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都用看起来笨拙的小手反复编织,当他们的作品完成时,个个喜形于色。手工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探索知识、认识世界、学习技能的欲望,还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之提高了自信心和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通过克服困难,达到了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
总之,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智力、能力、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举措,在幼教工作中,应重视、不断发展、完善和发挥手工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