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不能忽略課外阅读,课外阅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最希望得到认可,通过有趣的课外故事,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文字积累并得以应用,并在有效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下,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审美和德修得到提高,人文底蕴获得积淀。善于利用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单元专题,课文的出处,课外书屋或课后资料袋提供的书籍,教育部提倡阅读的书目等向学生推荐阅读,并开展适当语文活动,让阅读持之以恒,这样既增加了积累,语文素养又得到提高。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阅读;推荐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中也明确指出不同年段的学生的阅读要求:“第一学段一年级至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年级至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年级至六年级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很显然,新课标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结合起来,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方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谈一谈如何巧妙利用语文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读书的重要意义一直被无数名人学者所认可。现在的学生大多倍受父母的宠爱,独生子女居多,对于他们成长的环境,能够让他们从书本的阅读中形成良好的品行、健全的人格,选择健康、营养丰富的书籍尤为关键。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视野和丰富认知思维的基石,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精神食粮。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不能忽略课外阅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高低与课外阅读有着密切的关联。
引导学生阅读的途径
课堂是一个完善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景教学中真正“动”起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呢?善用课堂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途径有多种:
第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少,所以适合阅读图多字少的,浅显易懂的,能吸引孩子兴趣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如《丁丁历险记》《安徒生童话全集》《伊索寓言》等。中年段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大量的字,并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就可以过渡到看图少、字多的各种类型的书籍,如《爱的教育》《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中国100位名人成长故事》等;到了高年段的学生就要开始看中外名著、优秀文学作品等,如《三国演义》《昆虫记》《冰心儿童文学新作获奖丛书》等。
第二,根据单元专题推荐。特别是中高年级,编写教材的教师都是独具匠心的,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都有不同的专题,以五年级下册为例,就是八个单元就有八个不同的专题,如“走进西部”“童年生活”“中国古典名著”“作家笔下的人”“异国风情”等专题。笔者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题推荐相关的读物,如教学“中国古典名著”时结合所学习的课文顺势向学生推荐阅读《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学习“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时推荐阅读《小兵张嘎》《儒林外史》《俗世奇人》《百万英镑》等作品。
第三,根据课文的出处、课外书屋或课后资料袋提供的书籍推荐。如学了《金色的鱼钩》推荐阅读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学了《祖父的园子》推荐萧红写的《呼兰河传》等;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在学生兴趣浓厚时读课后“资料袋”,并推荐阅读《城南旧事》;结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外书屋”推荐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可以说好作品就在教材上,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可供阅读的书籍就会源源不断。
第四,根据教育部提倡阅读的书目推荐。教育部对每一个年级都有提倡阅读的书目,我们可以把书目打印出来给学生参考阅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向学生推荐有益读物,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在细水长流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活动中让阅读持之以恒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适当开展语文活动,厚实文化积淀:每日一句的积累,如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学生在学习积累的知识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了解到文字所蕴含的价值,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不定时的举行朗诵会,有诗朗诵,经典文本的朗诵,此活动增加了积累,陶冶了性情,培养审美能力和兴趣,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地认识,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二小学)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阅读;推荐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中也明确指出不同年段的学生的阅读要求:“第一学段一年级至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年级至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年级至六年级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很显然,新课标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结合起来,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方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谈一谈如何巧妙利用语文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读书的重要意义一直被无数名人学者所认可。现在的学生大多倍受父母的宠爱,独生子女居多,对于他们成长的环境,能够让他们从书本的阅读中形成良好的品行、健全的人格,选择健康、营养丰富的书籍尤为关键。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视野和丰富认知思维的基石,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精神食粮。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不能忽略课外阅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高低与课外阅读有着密切的关联。
引导学生阅读的途径
课堂是一个完善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景教学中真正“动”起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呢?善用课堂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途径有多种:
第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少,所以适合阅读图多字少的,浅显易懂的,能吸引孩子兴趣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如《丁丁历险记》《安徒生童话全集》《伊索寓言》等。中年段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大量的字,并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就可以过渡到看图少、字多的各种类型的书籍,如《爱的教育》《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中国100位名人成长故事》等;到了高年段的学生就要开始看中外名著、优秀文学作品等,如《三国演义》《昆虫记》《冰心儿童文学新作获奖丛书》等。
第二,根据单元专题推荐。特别是中高年级,编写教材的教师都是独具匠心的,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都有不同的专题,以五年级下册为例,就是八个单元就有八个不同的专题,如“走进西部”“童年生活”“中国古典名著”“作家笔下的人”“异国风情”等专题。笔者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题推荐相关的读物,如教学“中国古典名著”时结合所学习的课文顺势向学生推荐阅读《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学习“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时推荐阅读《小兵张嘎》《儒林外史》《俗世奇人》《百万英镑》等作品。
第三,根据课文的出处、课外书屋或课后资料袋提供的书籍推荐。如学了《金色的鱼钩》推荐阅读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学了《祖父的园子》推荐萧红写的《呼兰河传》等;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在学生兴趣浓厚时读课后“资料袋”,并推荐阅读《城南旧事》;结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外书屋”推荐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可以说好作品就在教材上,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可供阅读的书籍就会源源不断。
第四,根据教育部提倡阅读的书目推荐。教育部对每一个年级都有提倡阅读的书目,我们可以把书目打印出来给学生参考阅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向学生推荐有益读物,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在细水长流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活动中让阅读持之以恒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适当开展语文活动,厚实文化积淀:每日一句的积累,如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学生在学习积累的知识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了解到文字所蕴含的价值,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不定时的举行朗诵会,有诗朗诵,经典文本的朗诵,此活动增加了积累,陶冶了性情,培养审美能力和兴趣,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地认识,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