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地理教学;学习兴趣;实际;时政热点;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方式;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1—0078—01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结合实际开展教学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和利用日常生活中能引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有效地发挥地理课程的功能。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容时,可引用学生熟知的 “南稻北麦”、 “南甜北咸”等常识,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使其明确我国南北方的差异主要是由自然差异引起的。这样,学生通过对具体地理现象的分析,觉得所学地理知识非常实用,自然乐于接受,从而培养了他们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社会时政热点问题
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对社会时政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适度地引入一些社会时政热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日本”一节时,教师可引入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政府高层参拜靖国神社及强占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等时政热点问题,向学生阐明我国政府的立场,帮助他们认清日本政治的本质。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如,在学习“中国的民族”一节时,我通过组织学生高唱《爱我中华》来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其懂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地理知识竞赛、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进行,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四、巧妙设置问题
“多疑善问,增长才智。”作为教师,既要在备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又要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教学“季风气候”一节时,笔者在导入环节设置了如下问题: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去的时候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时却选择在夏季,这是为什么?我抓住学生急于知道正确答案这一契机,及时地讲解了季风形成的特点。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采用直观教学方式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直观性强。地理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采用直观教学方式,合理地选择直观材料,将实物、模型及图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有关“等高线”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出示等高线模型。这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如,在讲有关“中国政区”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中国政区图中各省区的轮廓,联系生活中的实物图像进行联想。
六、充分利用“活动”板块
“活动”是地理教材“三大板块”之一,是地理教材改革的一大亮点。活动板块的设置,为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地理技能提供了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活动”板块,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北京”一节时,可就如何有效保护古城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并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撰写地理小论文。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与地理教师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那么,他们也会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地理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心;少一分指责,多一分指导;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特别是对后进生,要适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编辑:孟 刚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1—0078—01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结合实际开展教学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和利用日常生活中能引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有效地发挥地理课程的功能。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容时,可引用学生熟知的 “南稻北麦”、 “南甜北咸”等常识,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使其明确我国南北方的差异主要是由自然差异引起的。这样,学生通过对具体地理现象的分析,觉得所学地理知识非常实用,自然乐于接受,从而培养了他们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社会时政热点问题
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对社会时政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适度地引入一些社会时政热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日本”一节时,教师可引入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政府高层参拜靖国神社及强占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等时政热点问题,向学生阐明我国政府的立场,帮助他们认清日本政治的本质。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如,在学习“中国的民族”一节时,我通过组织学生高唱《爱我中华》来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其懂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地理知识竞赛、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进行,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四、巧妙设置问题
“多疑善问,增长才智。”作为教师,既要在备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又要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教学“季风气候”一节时,笔者在导入环节设置了如下问题: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去的时候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时却选择在夏季,这是为什么?我抓住学生急于知道正确答案这一契机,及时地讲解了季风形成的特点。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采用直观教学方式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直观性强。地理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采用直观教学方式,合理地选择直观材料,将实物、模型及图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有关“等高线”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出示等高线模型。这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如,在讲有关“中国政区”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中国政区图中各省区的轮廓,联系生活中的实物图像进行联想。
六、充分利用“活动”板块
“活动”是地理教材“三大板块”之一,是地理教材改革的一大亮点。活动板块的设置,为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地理技能提供了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活动”板块,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北京”一节时,可就如何有效保护古城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并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撰写地理小论文。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与地理教师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那么,他们也会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地理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心;少一分指责,多一分指导;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特别是对后进生,要适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