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国家发展与改革,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目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就小学德育教学而言,如何更好地开展生活化教学,将品德教育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是就我国小学目前的德育教育情况,探讨怎样践行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德育生活化是近年来德育理论界倡导的一种德育观念, 主要指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同时要想让学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有良好的基础,就必须要抓紧这个阶段开始注重德育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活教学策略时存在许多问题。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务必要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1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如果要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因为在学生的立场上,课堂上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所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战场,是一条带领他们学到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课堂教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便于帮助学生理解性的学习,便于帮助引导学生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生活学习互利互惠。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务必要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日常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性地开展学习,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德育教学和日常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意识,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树立生活榜样,激发学生的德育信念
心理学家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并且喜欢模仿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物等。 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树立生活榜样,激发学生的德育信念。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榜样所起的吸引或阻止儿童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比如,教学活动中涉及与班集体有关联的知识时,用同样的方法在课后安排作业:在做打扫卫生的活动时应该积极帮助同学清理垃圾,帮助老师打扫办公室等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必须具有集体意识,它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活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们互相帮助,增强动手能力。
3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德育作业
要想确保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授课教师一定要在每一堂德育课后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德育作业,这类作业和以往课本上不布置的作业有所不同,主要把作业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融合,大大增加了作业的兴趣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授课教师也可以在实际校园学习生活中给学生布置德育作业,可以在班集体清扫卫生时将学生分成小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定期开展各类生活化的活动
在学校定期开展各类生活化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更加有动力,而且还能给予学生们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理解能力,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种形式的学习比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有趣。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演小品,让学生自愿报名出演《扶不扶》,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角色的人选和表演的台词以及每个人在舞台上的定位,并最终执行。演出结束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品的内容,并积极与同学交流各自心得体会,使学生感受到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的意义。除此之外,授课教师也可以针对现阶段我国始终提倡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这一战略对学生开展德育,实际开展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好,同时在享受自然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述一些遭受到污染和损害的环境例子,比如实际生活中的雾霾问题、全球变暖问题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以此来警示学生要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保护身边环境,培养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呵护大自然的意识。
5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德育教育
5.1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在建队日全体学生参加了“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的体验活动。学生将闲置的玩具、旧书籍、旧衣服等拿到邮局,寄给贫困山区和地震灾区的孩子, 并以折 “千纸鹤”、“小纸船”、扎“风筝”等形式来寄托自己对贫困山区和地震灾区孩子的关爱之情。 这种互动式的活动荡涤了学生自己的灵魂,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
5.2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
在走向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开展认识植物、制作植物标本、收集生态垃圾、开展环境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认识大自然,理解环保的意义,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3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活动
通过对家乡的面貌、社区的特殊人群等进行调查,去养老院帮助老人干活,送去爱心和快乐,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认识生活,对社会中的问题引发思考,获得道德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经验主要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以在生活中测试我国学生的学习状况,大多数学生一般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质量和学习本能。积极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学,以便将德育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并加强课余和课外德育实践教学,從而让小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道德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瑟英.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探析:德育源于生活[J].知识窗(教师版),2017(10):69.
[2]聂虹.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74):75.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德育生活化是近年来德育理论界倡导的一种德育观念, 主要指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同时要想让学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有良好的基础,就必须要抓紧这个阶段开始注重德育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活教学策略时存在许多问题。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务必要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1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如果要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因为在学生的立场上,课堂上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所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战场,是一条带领他们学到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课堂教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便于帮助学生理解性的学习,便于帮助引导学生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生活学习互利互惠。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务必要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日常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性地开展学习,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德育教学和日常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意识,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树立生活榜样,激发学生的德育信念
心理学家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并且喜欢模仿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物等。 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树立生活榜样,激发学生的德育信念。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榜样所起的吸引或阻止儿童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比如,教学活动中涉及与班集体有关联的知识时,用同样的方法在课后安排作业:在做打扫卫生的活动时应该积极帮助同学清理垃圾,帮助老师打扫办公室等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必须具有集体意识,它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活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们互相帮助,增强动手能力。
3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德育作业
要想确保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授课教师一定要在每一堂德育课后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德育作业,这类作业和以往课本上不布置的作业有所不同,主要把作业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融合,大大增加了作业的兴趣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授课教师也可以在实际校园学习生活中给学生布置德育作业,可以在班集体清扫卫生时将学生分成小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定期开展各类生活化的活动
在学校定期开展各类生活化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更加有动力,而且还能给予学生们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理解能力,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种形式的学习比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有趣。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演小品,让学生自愿报名出演《扶不扶》,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角色的人选和表演的台词以及每个人在舞台上的定位,并最终执行。演出结束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品的内容,并积极与同学交流各自心得体会,使学生感受到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的意义。除此之外,授课教师也可以针对现阶段我国始终提倡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这一战略对学生开展德育,实际开展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好,同时在享受自然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述一些遭受到污染和损害的环境例子,比如实际生活中的雾霾问题、全球变暖问题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以此来警示学生要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保护身边环境,培养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呵护大自然的意识。
5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德育教育
5.1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在建队日全体学生参加了“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的体验活动。学生将闲置的玩具、旧书籍、旧衣服等拿到邮局,寄给贫困山区和地震灾区的孩子, 并以折 “千纸鹤”、“小纸船”、扎“风筝”等形式来寄托自己对贫困山区和地震灾区孩子的关爱之情。 这种互动式的活动荡涤了学生自己的灵魂,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
5.2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
在走向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开展认识植物、制作植物标本、收集生态垃圾、开展环境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认识大自然,理解环保的意义,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3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活动
通过对家乡的面貌、社区的特殊人群等进行调查,去养老院帮助老人干活,送去爱心和快乐,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认识生活,对社会中的问题引发思考,获得道德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经验主要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以在生活中测试我国学生的学习状况,大多数学生一般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质量和学习本能。积极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学,以便将德育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并加强课余和课外德育实践教学,從而让小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道德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瑟英.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探析:德育源于生活[J].知识窗(教师版),2017(10):69.
[2]聂虹.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74):75.